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纳米崛起 > 第八十章 养殖成本

正文 第八十章 养殖成本

  鲁省,泉城。


  黄修远带着助理张雷,以及黄伟常,在1月21日,就坐高铁北上鲁省。


  作为燧人公司目前最大的市场,也是投资最多的地区,他这个董事长,于情于理都应该亲自过来视察一趟。


  而林百杰今年春节,将坐镇岭南,同样在岭南的各个分公司、子公司视察慰问。


  黄修远老爸和老妈,则代表他慰问蓉城分公司。


  鲁省分公司的经理赵晓兵,亲自带着黄修远等人,对鲁省各地的子公司、工厂进行考察。


  来到日照的蓝色时代分公司,首先考察的项目,是日照海水淡化工厂一期项目。


  由于北方冬天的天气影响,导致工厂进度推迟了一些,幸好之前没有下雪之前,就全力开工,完成了地面平整和混凝土浇筑。


  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层的主体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二层和第三层是钢结构建筑,天气低施工的影响不大。


  设备也在陆续到位,一部分净水设备,已经在安装调试。


  整个日照海水淡化工厂,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钾盐提炼区、净水区、粗盐储存区、净水储存区。


  净水区的一侧,一条巨大的输水管道,施工了一公里多,最后将延伸到距离海水淡化工厂6.7公里、17公里、39公里外,分别注入三个储备水库中。


  这里之前是一片盐碱地,被规划建设海水淡化工厂后,已经在这里储备了大约2400亩工业用地,为未来的扩建做好准备。


  “晓兵,估计日照厂什么时候,可以投入使用?”


  “黄总,如果一切顺利,今年二月底就可以投入使用。”


  黄修远又接着问道:“那岛城厂、东营厂呢?”


  “差不多,东营那边甚至更加快一些。”


  离开日照后,又一路向内陆的各市视察过去,来到德州分公司。


  德州奶牛养殖基地内。


  基地内存栏的奶牛数量,正随着时间推移直线上升,目前已经达到了五千多头。


  喝了一瓶刚刚下生产线的巴氏奶,味道和汕美奶牛场的差不多,看了看正在默默吃奶牛,饲料是青储料混合干草。


  “看了养殖户弃养的情况挺严重的。”


  德州牛奶公司的副经理方战,给他介绍了一些情况,今年北方地区的奶牛弃养潮,确实非常明显。


  黄修远蹲下来,抓起一把草料:“目前养殖成本如何?”


  “我们还好一些,公司自己供应燃气、用水,加上员工们去收割干草,牛肉大概每公斤养殖成本12块钱左右,牛奶每升养殖成本4.2块钱,主要是饲料太贵了。”方战说到最后,也非常的无奈。


  国内养殖行业,饲料成本高达80%左右,平均每公斤牛肉中,饲料成本就高达9.6块钱。


  而发达国家的养殖业成本中,饲料成本才占50~60%,例如米国牛肉的牛肉综合成本,就在每公斤10.5元左右。


  别看在一两块钱的差距,实际上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当数量扩大到吨这个级别,每吨成本就相差了1000~2000元。


  国内的饲料成本太高,主要原因是因为粮食供应问题,国内要维持粮食供应的安全,就已经是非常勉强了。


  因此只能通过大量进口玉米、豆粕,来作为饲料原材料,进口的东西,价格肯定比原产地高,毕竟运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了。


  而发达国家那边,甚至可以采用富余的小麦来喂养禽畜,他们的饲料成本,只有华国的一半左右。


  要不是有人工费用的抵消,双方成本差距将更加大。


  黄修远记下这件事,又给奶牛场员工,每个人发了一个过年红包。


  回到中巴车上。


  苍茫大地,一片银装素裹。


  他在笔记本电脑上,时不时敲打着一些内容,对一路视察过来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上面。


  对于饲料成本的问题,其实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就目前国内的耕地面积而言,国产玉米并不划算。


  刚才他在奶牛基地中,那些青储料,就是从米国进口的紫花苜蓿,是一种蛋白质含量22%左右的优质饲料。


  尽管国内引种的紫花苜蓿,因为品种比较老,蛋白质含量达不到进口苜蓿的22%,却仍然是一种优秀的饲料。


  更加重要的事情,是紫花苜蓿可以在盐碱地中种植(产量会下降),对于耕地紧张的华国而言,可以在盐碱地种植,绝对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另外番薯也是一个替代品,番薯和番薯叶都可以作为饲料使用,替代一部分玉米豆粕饲料。


  考虑到紫花苜蓿的国产质量略差,价格在1500元每吨左右,而饲用番薯,价格则在300~500元每吨,番薯叶每吨在100~200元左右。


  而进口紫花苜蓿,每吨在2000~2500元左右;进口玉米,在每吨1500~1800元左右;进口豆粕,每吨3800~4500元左右。


  这一对比,感觉番薯作为饲料的性价比超高。


  国产苜蓿因为蛋白质含量的问题,其实和进口紫花苜蓿比起来,明显性价比不行。


  只是这其中,还涉及到其他问题,紫花苜蓿和番薯确实不错,问题是如何获得?


  总不能燧人公司自己去种植吧!


  可是自己不种植,那农民也不会主动去大量种植,如果在市面上大规模收购,又会进一步抬高收购价格,让本土优势进一步丧失。


  因此必须想一个办法,让农民种植紫花苜蓿和番薯,又要保证价格不会上升。


  突然他灵光一闪。


  要知道目前的国内种植业中,肥料支出绝对不小,而燧人公司刚好生产大量的有机肥、高氮有机肥、钾肥。


  那可不可采用肥料补差价?


  让农民以番薯、番薯叶、苜蓿,获得低价肥料的采购配额,同时低价肥料,又会进一步压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产生一个明显的价格优势。


  将这个想法记录下来,这目前只是一个粗糙的构想,很多细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比如两者的兑换比例,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如何让农民相信,以及如何管理,和消化这些饲料原材料。


  这些情况,都必须考虑到。


  对于这个方案,他会让蒋海霖带人调研,然后完善具体细节。


  在初步设想中,实现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为紫花苜蓿,单位亩产非常大,还可以适应盐碱地,不占用粮食耕地,在北方地区有推广潜力。


  而番薯同样可以不占良田,单位亩产也非常大,在山地面积众多的南方地区,甚至北方地区,都具备巨大潜力。


  只要操作合理,饲料的原材料成本,就可以获得有效的压缩,进而促进养殖成本的下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