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靖明 > 第174章 天子杀人

正文 第174章 天子杀人

  第174章天子杀人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面对高忠的“翻译”,郑存忠怒吼。


  “敢说不敢认,没卵子!”


  郑存忠被太监鄙视没卵子,愤懑如狂。


  但高忠就是不出去,就是一直在这里数落他。


  因为他很无聊。


  他想起陛下让参策们开会开很长时间之后,参策们个个精疲力尽神情恍惚的样子。


  他还记得那天黄锦与骆指挥他们是怎么把那个方沐贤问得晕晕乎乎的。


  所以郑存忠不得安宁。


  高忠这一路也算日夜兼程,虽然比不上去广东时白天赶路快,但胜在夜里也行着船赶路。


  进入湖广地界时,竟又有了湖广的官兵沿途护卫。


  高忠心头没了完成传旨差使的轻松,意识到这一条船顺利入京该是何等重要。


  其后顺江而下,南京的长江水师一路护持。


  转入运河后一路北上,都有接力。


  高忠不知道自己离京后陛下究竟又做了什么安排,也不知道诸省收到广东大兴诉讼的消息后有了什么新动静。


  于是他更是牢牢盯在了底舱里,怀里始终抱着那个小匣子。


  他知道了:解昌杰不算啥,陛下关心的,是怀里的东西和眼前这些人。


  铺天的压力笼罩着他,某一天,郑存忠忽然疯狂地哈哈大笑。


  “如临大敌!哈哈哈哈哈……”他笑得似乎要岔过气去,咳了一阵之后又说道,“新法……真相……污浊之势……圣贤早就死了!便是圣贤没死,这天下他也涤荡不清!拿我等几个举人秀才为例?可笑至极!哈哈哈哈哈……”


  其他人没他这么疯,一个个怒视着他,嘴里带着哭腔:“郑存忠!你发什么疯!胡言乱语什么?”


  高忠没了对他说什么难听话的兴致,他只是盯着这个郑存忠。


  两日后,官船到了通州。


  走出底舱的郑存忠眯了好一会眼睛,这才适应了九月初这北京城的秋高气爽。


  码头之上,他看到了锦衣卫,看到了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的旗牌,自然也看到了囚车。


  其余十二个从广东一起过来的举人秀才腿脚发软,郑存忠竟有些兴奋地昂然站直了。


  真大的阵仗!


  好用心的一场戏!


  但这堂课,又有几个人会听进心里,改变自己?


  能有这般幼稚心思的,只怕就是那个满腔热血的少年皇帝。


  他昂然走向了囚车,赶赴那个舞台。


  到了这一步,他已经撕掉那层斯文,做着真实的自己。


  他的言论,皇帝与天下可敢听?


  ……


  一长串的囚车穿街过市进了刑部大牢,这都不算是某个消息了。


  一个多月前南方飓风天灾的消息传来后,朝廷已经下了很多旨意。


  定国公去了广东,大学士蒋冕去了南直隶,张永从陕西回到了京城。


  从三个多月前就开始的新法旧制党争,在过去这个月南方的风灾里更加剧烈。


  吏部对于诸多低品官的诠选、调任几乎一天都没有停息,而各省巡按、各科言官也宛如疯了一般地递上弹章。


  三法司一同看押的广东十三钦犯到了北京,京官里谁都知道这可能是一个终局了。


  虽然也不一定,但至少会有一个阶段的结果吧?


  不能再继续折腾下去了,过去三个多月,比去年陛下刚登基前后恐怖多了。


  光是过去这三个多月,共有十七个京官被已经几乎常设的三法司会审大堂判了死罪,三十二人充军流放,七十余人被贬官甚至贬为民。


  之所以说七十余,因为不知道今天会不会又多一两个。


  而明天,恰好是九月初七,朝会日。


  丑时五刻后,朝参官穿戴整齐,准备出门了。


  “万不可轻举妄动,就在家中候着。若为夫有什么事,你定要将儿女抚养成人。我已换了些银子回来,就在床下……”


  “夫君……”女子泣不成声。


  虽然有点荒谬,但有些朝参官家里还真上演着这一幕。


  严嵩出门前却镇定地看了一会天色,眼睛其亮无比。


  今天,他会是主角之一。


  这戏中人既有天下官绅,也包括皇帝。


  真正的戏,是你成了其中一角之后,伱会有因戏而起的喜怒哀乐,有时你就会想着:剧本可能不该是这样,有些地方要改改。


  严嵩相信皇帝已经看透了这一点,严嵩得再次证明自己的无所顾忌。


  杨廷和府中,他的次子杨惇担忧地看着父亲。


  “无需挂怀,安心读书。你大哥没事,为父也不会有事。”


  杨惇不知道一切都是一个即将跨越很多年的局,在他眼里,父亲开始背上了权奸之名,成为了天下士绅都暗暗咒骂的对象,也成为了旧党想要彻底钉死的敌人。


  他想不通:以前不是这样的啊!


  乾清宫里,朱厚熜已经穿好了衣服,他正在再次看着昨天到来的这些卷宗。


  一桩桩、一件件旧案落入他的眼中,但他的眼神却越来越平静。


  和当年那个安稳度日的会计相比,登基之后的朱厚熜,有了最高的权限可以看到一切他能看到的秘密。


  死亡成为数字,各色人等的行事向他揭示着帝国运转的规则,纷繁复杂的各种国事向何方去等待着他的决定。


  垂拱而治真的是最轻松的办法。


  只要他闭上眼睛不在乎这些数字,服输于那些规则所显露出来的强大必然与惯性,无所谓这个国度和这片国土上的人民将来会如何。


  他已经在这个时空有了自己的孩子,那三百秀女还在等待他选出五十佳丽。


  “走吧。”


  他合上一份卷宗,放到了旁边太监托着的盘子里。


  “起驾!”


  黄锦高声通知。


  朱厚熜走出了殿门,静静迈着不急不缓的脚步。


  参策是一心想要完善他那套学问想法的,在这件事上他们动力十足。


  新法呢?


  费宏导演的这场戏,杨廷和又何尝不是顺水推舟地配合演出?


  演着天下人,也演着他这个皇帝:堂堂正正地让他去面对。


  所有的问题到了最终决定是不是去面对的时候,考验的其实不是将来的新法能不能行,而是皇帝本人的人性。


  坦白地吵出了所有问题,皇帝将来要面对那一切,会那么辛苦,那么累,那么愤怒又无力地面对很多东西。


  皇帝,你是不是真的愿意过那样的日子?


  今天是普天下士绅的抗拒,明天是突如其来的飓风,后天矿奴起事。还有黄河、长江、地龙,北虏、海寇、西南蛮族……


  皇帝,真的有另一种活法的,也能让大明比现在好上很多的。


  朱厚熜走到了华盖殿,静静坐下来等候。


  张锦、黄锦、骆安、陆松都站在他身边不远处。


  朱厚熜看着殿门外夜色中被外围宫灯隐隐照亮了一些轮廓,还有内部灯火通明营造出煌煌之势的奉天殿。


  就像一颗外表冰冷,里头滚烫跳动着的心。


  今天虽然不是大朝会,但在奉天殿举行。


  朱厚熜在思索着,当他在那里真的表明了坚定决心要行新法之后,杨廷和他们的反应。


  他那套《大明财税制度草案》和与之有关的一些想法,毕竟还只是个饼。


  不论官吏待遇法如何制定,在他们看来都不可能比得过官绅在眼下所能享受到的利益。


  在利益面前,成为新时代的圣贤既大儒又如何?孔圣人的教诲,那被奉为圭臬的四书五经,不也是说一套做一套吗?


  将来可能得到的,对决现在会失去以及要面对的。


  十八参策,几人没有顾忌?


  借新法之名,多用些料裱糊得更漂亮一点,还能收获治国、学问上的双重青史美名,那将是最好的结局。


  “咚!咚!咚!”


  沉闷的鼓声从远处隐隐传来,朱厚熜站起了身。


  去吧。


  毕竟来了,总要不负这天命。


  平静的礼仪流程过后,朱厚熜开了口:“带上来吧。”


  “押广东钦犯郑存忠等十三人上殿!”


  “押……”


  ……


  声音一下下地传递到了远处的奉天门,郑存忠脸色异样红润地深吸了一口气。


  正如张孚敬所说,他戴着枷,脚下有镣铐。


  听得到身后有些人的啜泣声,听得到脚镣拖行在这紫禁城地砖上的金石声,甚至听得到不知何处传来的鸡鸣鸟啼。


  视线里,是恢弘的奉天殿。


  禁卫军簇拥成了一条通道,前方云台上看得到一些背影,奉天殿内灯火通明。


  从这里,郑存忠隐隐看得到御座,隐隐看得到其上那个人影。


  他加快了脚步,甚至并不因此感觉到疼痛增加了多少。


  距离一丈丈地拉近,他开始走上台阶。


  到了殿前,皇帝的脸,他终于能够稍微看清了。


  于是顾不得旁边这些朝参官用各色的眼光盯着他,也顾不得殿内那些朱衣重臣正齐齐回头盯着他,郑存忠靠近了殿门。


  “张孚敬说,郑存忠一人利嘴足矣,让他进来吧,其余人殿外跪着。”


  天子清朗的声音传入郑存忠的耳朵,他嘴角露出一点浅浅的笑,大声说道:“草民谢陛下隆恩!”


  随后戴枷五拜三叩首,郑存忠之知礼,可见一斑。


  他也仿佛真是个顺民。


  入殿之后,他目不斜视,一直看着皇帝,走到殿中之后才跪了下来,咧嘴笑道:“草民郑存忠谨听审。”


  朱厚熜看着这个广东举人。


  头发、衣服、面容,都是经过打理的。虽然是犯人,但毕竟要见驾,这是为了不惊驾。


  所以现在郑存忠的卖相还不错,斯斯文文极有风骨的模样,眼睛明亮而有神,没有一丝畏惧在其中。


  他说他是来听审的。


  朱厚熜眼睛却又看向了其他人,随后漠然说道:“因为想在广东试行一点新法,才刚刚清丈了一遍田土,改了一下市舶司的规矩,大明就好像要翻了天。”


  “……陛下息怒!”


  数百朝参官一起下跪,先后响起的声音显得惶恐。


  朱厚熜也没让他们起来,继续说道:“不料今年海上飓风为害,接连而至,沿海老百姓受灾严重,困苦不堪。广东算不得遭灾最重,但灾情都还没结束,就有官吏拿着灾情前布政使司行文下去的命令去告诫百姓不能误了今年田赋。”


  “都是忠君的好官。”朱厚熜顿了一下,“和治下百姓的死活相比,朝廷的定例和上官的要求更重要。有天灾自然会死人,报上来的数字多几个少几个也显不出他们赈灾安民的辛苦,反倒是有定额的田赋不能足额交上去一眼就看得出来。有没有试行新法的事,各地遇到灾情大多会这样做,朕已经知道了。”


  郑存忠很意外地听着皇帝说这些东西。


  说话不咬文嚼字,语气不悲不喜,内容……很符合实际。


  朱厚熜这才看向了郑存忠:“所以有没有广东士绅在其中做了什么事,也一样。事情若简单,百姓有民怨的事顺利压下去了,无非天灾、流寇等奏报上添些数字,朕也不见得能知道地方上究竟发生了什么。郑存忠,你说说看,是不是行不行新法都一样?”


  杨廷和与费宏等人眼神凝重起来。


  郑存忠凝视了皇帝片刻,随后回答道:“回陛下,依草民看来,确实都一样。”


  费宏顿时说道:“陛下!以大明幅员之辽阔,往来交通之不易,此等弊端自然难免。然以礼教化天下、以制上下通传、以律约束官民,实已经千年青史告诫后人,此大一统皇朝之根基!广东情势,名曰起于新法,实则边疆之省远离中枢,些许官吏士绅自恃地偏,骄纵而枉法也!边疆之地,旧制更不容轻易,请陛下慎思之。”


  说罢又指向杨廷和:“首辅明知如此,何故定要于广东试行新法?湖广、山东、四川不行吗?”


  杨廷和冷着脸犟声道:“若广东都试行而有功效,新法推行诸省自然更为可期。万事开头难,于广东试行新法固然难上加难,却也最不致于令腹地动荡!”


  郑存忠古怪地近距离观摩大学士们争吵。


  杨廷和的话虽然也有道理,但也没否认新法可能令天下动荡。


  明知万事开头难,明知在广东试行更是难上加难,你杨廷和什么时候变这么极端的?


  于是他看向了年轻的皇帝,不由觉得好笑。


  终究果然是朝堂上君臣间尔虞我诈倾泄到广东的天火吗?


  杨廷和与费宏你说了一段我说了一段之后,就先住了口看向皇帝。


  “众卿先起来吧。”朱厚熜平静地说道,“黄锦,请大学士们各朗读一下张孚敬呈进来的广东卷宗吧。”


  郑存忠不屑地微微撇嘴。


  那又有什么用?你祖宗剥皮揎草,也斩不尽天下私心。


  只许朱家坐享天下,盼着天下群臣尽心竭力又清贫、爱民如子却不顾自己儿女?


  他的视线里,皇帝闭上了眼睛。


  随后,从杨廷和开始,每人手上都取了几份卷宗,开始皱着眉头看,而杨廷和开始念第一份。


  毫无新意,毫无新意啊。


  郑存忠原本以为这会是一场审问,要么是作为必须要推行新法的例证,要么是作为罪行过于普遍只能缓缓图之的依据。


  现在看来,终究无非只是历史中演了无数次的朝堂权争而已。


  费宏若真是旧党,杨家十八辈子的阴私事都已经挖出来了!


  杨廷和若真是新党,广东举人何须进京?让张孚敬在广东砍出几座京观来好了!


  想行新法的,恐怕只有这位年轻的皇帝。


  ……好像还有张孚敬。


  一篇一篇卷宗被朗读着,朝参官们看似听得个个面色凝重。


  时间一点点过去,天也渐渐亮了起来,直至朝阳的光辉掠过宫阙,从殿门口斜斜地倾洒进来,照在郑存忠的身后和他左手边的官员身上。


  皇帝忽然睁眼开口:“就念到这里吧,其余也都一样,随后六科廊抄传各衙看看就是。”


  杨廷和把卷宗放回太监走到跟前端着的盘里之后行礼道:“陛下!广东人欲纵横,圣人教诲忘之已久,臣读来触目惊心!广东数十万百姓以不足三成之田地果腹,另担着全省徭役,实已如在炼狱之中!以广东而视大明诸省,只怕概莫如是!长此以往,生民无有立锥之地,大明必有倾覆之忧!臣以为,朝廷不能再争下去了!”


  费宏正要说话,朱厚熜就站了起来。


  路过陆松时,皇帝抽出了他手里的“新”刀,在众人愕然之中慢慢走向郑存忠。


  刀尖掠过从很低角度照进殿内的一缕阳光时,郑存忠的眼睛被闪得微微眯了眯。


  而后皇帝就来到了他的面前。


  “陛下……”


  “陛下……”


  左右两侧的官员不由得大惊失色,不约而同上前两步。


  这样一来,禁卫们也顿时行动上前来了,骆安和陆松一左一右摁住了郑存忠的肩膀。


  瞳仁紧缩的郑存忠看着皇帝将刀锋搁到了他的枷上,对准他的喉咙。


  “张孚敬说,你除了逃避赋役,其余事情称不上当真犯了国法。”


  郑存忠昂着头仰视着他,喉咙动了一下之后说道:“草民确有逃避赋役之罪,陛下要杀要剐,草民任凭处置。”


  “陛下九五至尊,万万不可……”杨廷和涩声开口,但只迎来了皇帝平静的一瞥。


  杨廷和噎回了后半句。


  朱厚熜继续开口:“张孚敬说,他以棋局比喻国事,以白子比喻心存圣人教诲的官绅,以黑子比喻心中只有小家而无大明的官绅。你说,棋子终究只是棋子,若是换了一局棋,棋子仍旧是棋子。”


  “……草民确实说了。”郑存忠平静了下来,看着皇帝。


  奉天殿中静悄悄,杨廷和费宏等人都目光惊骇。


  朱厚熜对郑存忠笑了笑:“说得好。”


  随后挺刃向前,一线血从阴暗处洒入朝阳于殿中划开的一小方光亮里。


  郑存忠口不能言,目光努力想要不涣散。


  你为什么不听我多说说?


  你既然杀意已决,为什么不听听现实有多残酷?


  你们他妈的这个朝堂究竟是怎么回事?


  殿外剩余的广东十二“钦犯”陡然吓得哭丧起来:“陛下饶命啊,陛下……”


  奉天殿内众臣脸色煞白,难以置信地看着皇帝。


  朱厚熜松开刀把拍了拍手,尽量平稳地呼出胸中那口气。


  他知道自己已经成长了很多,但作为帝王,他缺这一课。


  只有来自五百年后的自己,一定需要补这一课。


  要行狠厉之事,他不能是个没有杀气的皇帝。


  而这是一个只担着一条普天之下百分之九十九的官绅都会有的罪的“良善”士绅。


  朱厚熜用这一刀告诉他的臣子某些决心。


  他淡淡地看了一眼杨廷和他们,随后转身看向张璧、顾鼎臣。


  “记下来。”


  “拖出去。”


  “洗洗地。”


  “取水来。”


  皇帝到了御座之后洗他脸上的血,奉天殿内鸦雀无声。


  张璧颤抖着在他那份起居注上记录着。


  【嘉靖元年九月壬子,奉天殿常朝,上手刃广东逆贼郑存忠。】


  推荐一本朋友的新书《独治大明》:刚刚穿越到朱佑樘身上还没来得及适应太子的身份,便要匆匆接过华夏的担子,面对虎视眈眈的各方势力像是一场场薛定谔的猫游戏。宽厚仁慈?违背祖制贪墨八百贯下地狱可不好!任用正直清流大臣?清流大臣不一定能做事也不未必清廉,好吧,这其实是借口,只是事情由你们文臣说了算那还要朕这位皇帝做什么?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朕一言而天下法不香吗?且看一个现代人魂穿贤君朱祐樘身上如何蜕变成暴君的故事,又将如何带领华夏走上世界之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