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的天气异常寒冷,街上的行人尽可能的穿的厚实一些,以阻挡那刀子似的寒风,苏俄驻华大使科兹洛夫此刻正站在窗前,眺望距离大使馆不远的那条柏油马路,
他正在等待着中国外长顾维钧的专车,科兹洛夫在去年年底时还是驻意大利的外交官,刚刚接任驻华大使职务没有几天。
至于他的前任则是被调回了国内,至于究竟是被派到了哪里就没有人知道了,也没有多少人打听,不过科兹洛夫倒是听到了些谣言,说斯大林对这个家伙很不满意,认为他的工作很差劲,以目前的国内氛围来说这是个很致命的评价。
现在的外交部门和军队已经不是之前的避风港了,斯大林最终还是决定对国内部门“一视同仁”军队方面布柳赫尔最早出事,被内务部抓了起来,
据说是和他指挥西伯利亚方向的部队防备沙俄期间的某些事情有牵扯,而西伯利亚方面的精锐部队现在正在大换血,许多的校级甚至将级军官被迫交出了指挥权接受调查。
而外交部门据说也发现了不少的“间谍”以及“叛徒”驻日,驻朝大使几乎与驻华大使一起被调回国内已经能说明一些问题了。
根据东交民巷的流行说法,斯大林或许认为有必要对苏俄的外交部门进行一次检查,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科兹洛夫不想被当成间谍或者叛徒,所以他得将斯大林派下来的任务完成的尽可能漂亮,
也只有完成斯大林交代下来的任务是最重要的,只要斯大林信任你,你就是绝对安全的,这一点,科兹洛夫坚信不疑。
而目前他最重要的任务是和中国签订一份密约,这份密约和互不侵犯条约不太一样,它可以看做是一份准同盟条约。
现在拿出这份准同盟条约的一个关键原因是亚约的军备速度过快,整个亚约除了中国坚定的扩军外,其余几个国家也被要求提高军费以武装更多的部队。
而根据中国报纸最近披露的消息,中国将要提出的新财年预算案旨在确保亚约能够在军事上与其强大的竞争对手如英,美以及苏俄等国展开竞争。
按照35年提出的国防战略的要求,中国要和亚约盟国建立一支更现代化、更具战斗准备的部队。
而朝鲜国防部长透露亚约会将大量投资于提高军事战备状态,增强对抗一个近乎同等的对手所需的现代武器,加强和建立现有军事伙伴关系和联盟,改革亚约指挥机构以“提高效率和责任感。
那份国防战略要求中国军队优先考虑与竞争对手的竞争,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威胁,报告概述了现代武器遏制这几个竞争对手侵略的必要性,并称英国等国近年来一直在花费巨资往亚洲投入更能与亚约军队竞争的部队。
而在亚约内部会议上,亚约秘书长呼吁中国建立更稳固的地区发展伙伴关系,他认为这对抗衡英国等国敌视性政策的重要步骤,而除此之外他还承诺亚约将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亚约加速武装让苏俄高层越来越担忧,他们现在已经确定德国和他们缓和关系视为了扫清背后的障碍,他们对苏俄敌视的态度并没有改变,两国迟早要爆发战争。
所以苏俄要加强欧洲方面的力量,趁着这段难得的时间将国防线往西推移,避免德国抢先占领这些苏俄看中的缓冲区域,使得苏的开战后让战火蔓延到苏俄本土,而亚约的表现却让苏俄不敢轻举妄动,大量的精力被牵扯到从西伯利亚延伸至中亚的漫长边境线上。
他们现在需要尽快的将困在东方的力量解放出来,对于苏俄政府来说仅仅一份互不侵犯条约是不能完全保证安全的,他们需要一份准同盟条约。
但是中国的态度却一直不明朗,顾维钧一直不肯正面回应苏俄关心的问题,到现在中国还和从骨子里敌视苏俄的德国保持着亲密的外交联系,
至于进一步加强苏中两国关系的提议,顾维钧也表示“由于苏俄和沙俄在历史上遗留的问题,中国必须谨慎看待与苏俄的关系”因为中国必须首先照顾到沙俄的感受,毕竟沙俄是中国的军事盟友,两国关系享有最高级待遇。
顾维钧的意思很明显,中国希望苏俄能够和沙俄彻底和解,签订真正意义上的和平条约,只有这个障碍接触,中苏才可能更进一步。
但是苏俄对此很不情愿,在其国内苏俄已经宣传了很多年沙俄是民族叛徒,认为沙俄充当了中国人的走狗,分裂了俄罗斯民族,廉价贱卖了俄国人民的财产,让俄国的土地上充斥着“亚洲肮脏的战争贩子”,苏俄的“天命”是消灭沙俄,让俄罗斯重新统一,而沙俄方面也进场进行类似的宣传。
双方民间的态度也差不多,两国政府在民意的支持下更是加重了对立,目前即使政府愿意更近一步,两国的民意可不答应。
这种情况下能够保持停战条约的有效性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和平条约有些过于不切实际,中国的态度使得两国关系一直不是很稳定,双方戒备的意味很浓,现在苏俄已经不想再忍受这样“不正常的双边关系”了,无论怎样要解决在东边的麻烦。
根据科兹洛夫接到的命令,如果中国政府能够同意签订准同盟条约的话,苏俄可以保证条约期内对中国提供稳定的廉价能源,增加和中国的商贸联系,他们甚至不要求中国履行一般同盟条约必须的义务,比如军事互助以及共同敌对某一个国家,中国只要能够保持对苏俄的善意就行。
当然,对于这份条约到底是否能够成功签订他们心中也没有多少底,为此他们做好了长时间谈判的准备,而谈判失败后的应对计划苏俄也有,不过这份计划苏俄是会尽可能实施的,对于他么来说应对计划是迫不得已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