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在想办法减弱德国从国际上得到的支持,看起来是法国和德国之间的事,但实际上是法国和英国正进行博弈,
欧战结束后失去德国威胁的英国人很自然的将目标放在了法国这个号称欧陆第一强国的身上,并开始尽可能的给法国找麻烦,避免法国一家独大,而经济危机让英国更加重视德国对欧洲均衡的作用。
所以当初英格兰银行和美联储当初能联合起来,援助希特勒的冲锋队和纳粹组织,之后又重新武装德国,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制衡法国还能够给苏俄找到一个大麻烦,将祸水引去苏俄。
英国重新武装德国让法国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压力,这个东面的邻居对法国造成的伤害还没有完全的消退。
也让法国此时真正感到害怕的国家变成了英国,法国人担心一旦英德媾和秘密达成,法国的利益肯定要被牺牲。
所以法国人选择和苏俄进行合作,对德国进行威慑,让德国政府谨慎看待英国均衡战略带给他们的一点点优势,并希望中国放弃对德支持。
法国害怕英德媾和,英国也不愿意看到法苏和解,对英国来说消灭德国威胁就费了他们很大的力气,现在不希望看到法国的威胁又上来,
所以英国为了欧洲平衡必须要对德法苏三国都进行遏制,但是德国这边有美国的金融资本加持,一动自己也会跟着手上,而法苏这边相对弱一点,在这种成本比较中英国自然是有可能与德国妥协的,为此英法双方还围绕土耳其展开了一番明争暗斗。
不过英法互相猜心眼,暗地里玩宫斗对中国来说并不是太重要,因为英法即使争斗进一步加剧对中国能够起到的帮助也很有限,法国无论如何是不会和英国兵戎相见的,两国甚至不会出现对峙这样的事情。
而法国在远东地区的实力对中国来说太过虚弱,有没有他其实都一样,完全不指望法国能起到什么关键作用,因此王启文不想和法国有太多的合作,他们对中国的价值就这么多,不值得投入更大的精力。
所以颜惠庆在面对法国政府提出的交易时态度坚决,中国不会在德国军事贸易问题上承诺什么,因为德国从中国得到的军舰,潜艇等装备都是用真金白银换回去的,法国的要求有违自由贸易原则。
至于法国提出的在英法两国中选边站的请求,中国也没有答应,因为法国现在正在试图拉近与苏俄的关系,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相比起来英国在和苏俄相关的某些政策上意见是一致的。
中法这一轮接触的效果最终并没有法国人想象的那样好,在颜惠庆访问期间,中法的谈判重点一直局限在印度支那问题。
而在颜惠庆访问之后,欧陆又一起大事件的发生让法国不得不暂时放弃了与中国进行更深入的谈判,因为西班牙内战,爆发了。
西班牙国内的两派势力在1936年七月时最终无法再忍受对方的存在,果断选择突破底线,选择用战争来解决双方的矛盾,随即政府军和人**线的左翼和佛朗哥的国民军等右翼集团爆发了战争,欧洲和世界主要强国暂时顾不上别的地方了,他们都开始介入这场战争企图为自己攫取好处。
德国和意大利以及葡萄牙第一时间支持佛朗哥,而左翼那边的则是有着苏俄支持,英法美三国中立并实施了武器禁运,不过各国因为利益关系也是支持不同的阵营,比如美国就通过民间向佛朗哥提供了不少支持,
法国那边则是对共和派的武器禁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遭到了意大利的多次指责,作为欧陆火药桶上爆发的战争,西班牙内战这是一场典型的代理人战争,
但是这场战争并没有将国家向上次大战一样简单的分为两个阵营,因为各国都有着各国的利益,都是站在各自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中国也介入了这场内战,而且态度最为模糊,王启文在战争中当起了军火贩子,并且将菲律宾的独立给提前了。
中国商界对于菲律宾的市场和各种资源也非常眼热,他们很不满中国与西班牙达成的那些资源条款,在商人们看来西班牙人独享菲律宾的资源几百年早就该滚蛋了,他们不配占据菲律宾的资源。
而中国政府也觉得没必要让西班牙继续赖在菲律宾,所以中国驻马德里大使向西班牙共和派政府表示,现在亚约有一批军事物资能够运往西班牙,
只要西班牙现在就将菲律宾的主权移交给中国政府,那么这些武器就可以作为补偿交给西班牙政府,中国大使还表示如果西班牙政府的资金短缺,那么他们可以选择向中国出售在菲律宾的西班牙产业,来换取继续的各种武器装备。
受到禁运威胁的西班牙政府没有考虑多久就接受了中国政府的建议,于是西班牙内战刚刚开始,中国生产的装备就已经登上了西班牙战场,
其中就包括西班牙共和派政府急需的重型榴弹炮以及装甲车辆,中国退役的火刺猬坦克虽然性能已经不算先进了,但它们依旧在内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发动叛乱的佛朗哥在面对这种老旧的中国坦克时依旧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最终迫使德国和意大利投入更多的炮兵力量和装甲力量进行干涉。
而除了坦克外,中国的战斗机也进入了西班牙战场的上空和各国空军的飞机进行交战,比如亚约各国装备的海雕式战斗机。
中国的装备大量出现在西班牙战场上,德国和意大利以及苏俄的大量先进军事装备也开始大量出现。
西班牙内战已经变成了各国试验新式武器的一个试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