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1889远东枭雄 > 第五八三章 扭转危机的希望

正文 第五八三章 扭转危机的希望

  1933年,在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利益交换和妥协并且和德国内部的诸多政治派系取得了合作,希特勒终于成功当上了德国总理,


  而希特勒在上台后马上就开始兑现自己曾经的承诺,他马上就施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而他宣称这些政策完全能将德国拉出经济危机的深渊,


  就这样德国民众就在对未来的憧憬中开始跟随希特勒前进。


  不过普通民众并不清楚的是,经济政策在希特勒心中实际上并不是第一位的,未来在德国这个有着深厚军国主义传统的国家坐稳位子,希特勒就必须取得军队的支持。


  他明白自己的冲锋队实际上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而罗姆在希特勒上台前就曾私下宣称要用冲锋队这一完全“忠诚”的部队来取代国防军。


  这让希特勒担心国防军会因为罗姆而和他关系紧张,缺少了国防军的支持,他就别想按照自己心中的“伟大蓝图”治理德国。


  作为拉拢的手段之一,希特勒在上台后立即开始着手整理1919年至今的德国国防军复兴计划,在这一过程中希特勒了解到了德国与中国一系列的项目,


  也知道至今仍然有大约5万名德国军官在中国受训,他们以各种身份进入中国军队接受中国军方的领导,探索学习着新的战术。


  这些军官不光包括陆军军官还包括海军军官,事实上在1920年之前在华德国海军军官的人数是远远超过陆军军官的,他们为中国海军带去了当时先进的海战经验,让中国海军在远离战场的时候不被英国海军甩的太远。


  这对于希特勒来说是个拉拢国防军的好机会,他马上向兴登堡等人做出保证:


  “我坚持认为德国国防军是德国唯一值得依靠的军事力量,我也会继续执行德国军队复兴计划,对德国国防军倾斜更多资源。”


  面对德国海军的航空巡洋舰计划希特勒也表现的很慷慨,表示现在是时候让中国人兑现诺言了,德国海军的航空巡洋舰不能在继续拖延了。


  他在召见雷德尔上将时亲口承诺他会全力支持雷德尔的航空巡洋舰发展计划,也对雷德尔提出的Z舰队计划大加赞赏,虽然希特勒并没有立即对这个Z舰队方案承诺什么,但是赞赏的态度已经表露了出来。


  不过希特勒在对雷德尔的计划给予肯定的同时也表示德国不会与英国,意大利等国交战,德国海军在目前的情况下只用来保卫德国海岸线,与英国海军要保持在35:100的比例。


  而这也让雷德尔满意,作为资深海军将领,他很清楚英德两国海军的差距,希特勒的清醒头脑让他感到庆幸,如果希特勒自大的想要与英国一较高下的话,他会立刻保证与希特勒的距离,并以更严格的审查避免海军被希特勒的党徒渗透。


  而在希特勒表示支持后,他也马上进行了一番准备,按照希特勒的要求挑选“能干的人”前往中国,为德国接收航空巡洋舰做准备,同时表示会效仿其他国家为加强德国海军航空兵做准备。


  在与雷德尔见面之后希特勒认为他与德国海军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随后希特勒开始与至关重要的德国陆军拉关系。


  他宣称要尽他可能的恢复德国军工企业,让那些前往中国的德国技术人员尽快回国,将他们这十多年来在中国的研究的技术成果全部带回国。


  希特勒在努力拉拢军队,准备按自己的伟大蓝图治理德国,而几乎是同一时间,美国明党人罗斯福赢得了美国总统大选,并登上了美国总统的宝座,


  与希特勒一样罗斯福一上台就宣布要实施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以挽救局面,不过罗斯福与希特勒不同,经济是首要任务,他目前不需要去考虑拉拢军队的问题。


  但是不管是美国,德国还是是中国,这三个国家所宣称或者已经实行的经济政策都是奉行了同一个准则,那就是政府干预经济,继而带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而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施各自的经济复苏政策后,世界经济总算是出现了扭转危机的希望,


  1933年开始,各国的经济不同程度的放缓了下跌速度,甚至有少数国家开始缓慢的增长,似乎这场经济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


  这场蔓延了三四年的世界姓经济危机尽管远远还没有过去,但是在1933年的时候却已经触底,之后的事情就是慢慢的恢复了,至于需要多久才能够完全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那自然是谁也说不清楚的。


  受益于美国和欧洲经济开始稳定好转的影响,中国在1933年的第一季度出口量有了增长,而增长部分主要来之于美国和欧洲国家。


  1933年,似乎让人们看到了结束经济危机的希望,甚至美国总统罗斯福已经主张召开一场协定关税会议,力争让各国把关税水平回复到1929年以前的水平,


  但是这年头谁都知道美国才是世界上最大号的出口国家,美国想要各国重新降低关税自然是为了美国产品重新进入东亚和欧洲市场打通道路。


  在中国政府看来,和美国商定关税互惠的话,中国固然能够重新获得美国的大量市场,中国以往的生丝等出口商品就能够为中国带来大量的外汇,但是有利也有弊,中国也会因为向美国重新开放大量的市场,从而让美国的诸多工业产品挤占大量的国内市场。


  在1930年到1933年这几年里,由于危机问题,在中国政府的主导下一个排外的东亚经济体正在慢慢出现,这个经济体几乎能够提供所有的产品和原料,同时又有着足够的市场,能够形成一个近乎完美的内循环。


  美国和欧洲希望能够也进入这个经济体,这个广阔的市场可以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危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