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当1995年的最后一周到来,围绕某个‘少年作家’,热闹还在持续。
首先是更多与‘择邻而居’方案相关的细节被挖了出来。
其中最吸引眼球的一个,无疑是少年作家收了荣达地产一层楼作为报酬。
整整一层楼啊!
不过,虽然在媒体渲染之下,乍一听很有气势,但细心人也很快发现,富贵花园的一层楼,价值也就20万左右,少年作家一周时间帮助荣达地产卖掉了整个楼盘,让对方进账超过千万,只拿20万报酬,这很多吗?
根本不多!
紧接着,苏杭一家还在河元市湖西路附近置办另外新居的事情,也同样被媒体曝光。
报道这件事的商都一家报纸详细描述了河元西北花园湖附近的优越居住环境,再看靠近北郊的富贵花园小区,虽然近期有报道说苏杭一家都在小区内居住,但,等湖西路正在装修的新居改造完成,或许,人家就要搬走了。
如果真是这样,富贵花园打着少年作家入住噱头的一整套宣传,可就有些骗人的嫌疑了。
然而,相应的质疑并没有发酵开来。
根本不用苏杭操心,一直在关注媒体动向的荣达就主动做出了回应。
湖西路的新居是真的,富贵花园同样是真的。
没人规定参商只能有一个家吧?
随后,还有媒体主动发挥联想,表示湖西路的新居很可能是少年作家孝敬给父母的,富贵花园的一整层房子,才是打算自己居住。这家报纸给出的理由也很有说服力,苏杭是年轻人,肯定更喜欢居住在现代化的楼房里面,湖西路那边,却是传统的民居小院。
差不多时间又被挖出的另外一件事,虽然带来了全新的质疑,但也彻底扑灭了少年作家涉嫌虚假广告的讨论。
富贵花园的9号楼,也是少年作家选中拥有一整层的那一栋,根本不对外出售。
据说,只有通过苏杭本人认可的潜在买家,才能购买入住,少年作家入股的桑河酒业老板郑春,就是其中一个,有消息称对方同样在9号楼买了一整层。
明显啊,大号的‘择邻而居’之下,还有一个小号的‘择邻而居’。
这无疑也间接证明了另外一件事。
如果少年作家不打算在富贵花园常住,有必要这么折腾吗?
相关新闻一出,对虚假宣传的质疑声没有了,富贵花园的9号楼却一下子热门起来。
甚至是神秘了起来。
忙碌了一周刚刚松缓一些的高亮再次被一堆人找上,连带其他诸如陶丙立、郑春、曹兴茂等等少年作家身边能够说得上话的人。
谁不想和参商当邻居呢?
与此同时。
开出各种价码邀请少年作家都是无果之后,一些地产商也开始了自由发挥。
商都玉川区一个名叫‘尚居新城’的楼盘,赶在其他所有同行反应过来之前,在12月25日这天,率先开启了与河元几乎一模一样的‘择邻而居’营销活动。
尚居新城在《中原日报》打出整版与之前富贵花园高度近似的广告同时,还一次性邀请了三位名人入住自家小区。
这一下操作,把很多人都看蒙了。
不按套路出牌啊!
而且,一家报纸第二天就提出了质疑,尚居新城直接使用少年作家的营销方案,明晃晃地复制‘择邻而居’,连名字都不改,得到授权了吗?
即使这年代国内版权法规非常粗糙,直接用了也风险不大,但,好歹要点脸吧?
媒体质疑的同时,其他没能赶上的同行当然也不会放过。
大家意识到,‘择邻而居’……一个城市,最好只有一个楼盘,或者,哪怕多一些,两三个,也就足够了。
尚居新城一声不响地突然拔了头筹,如果不做理会,肯定要被对方占尽好处。
这能忍?
于是开始各种小动作。
其中最犀利的一招,就是给尚居新城打了一个标签。
东施效颦!
只这一下,简直就是绝杀。
毕竟‘东施效颦’的典故实在是太出名了,稍微读过一些书的小孩子都知道,这又实在不是什么好词儿,结果,刚刚开始还对尚居新城感兴趣的一些购房者,直接打消了念头。
没人想和某个模仿西施结果把自己弄成千古笑话的大丑女沾上关系。
尚居新城也跟着成了一个笑话。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同行指使,一家报纸公开给尚居新城取了一个绰号,‘东施新城’,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进行调侃。
消息传开,别说买房人,连本就不多的入住业主都想卖房了。
尚居新城邀请入住三位名人中的一个,因为受不了舆论压力,很快宣布搬离,另外两人见状,也紧随离开。
虽然尚居新城背后的地产公司气急败坏地公开扬言要起诉那家报纸,但‘东施新城’的绰号却也彻底摆脱不掉,甚至到了很多年后还有人提起。
眼看有个‘东施’因为太急切演出了一场闹剧,本来也考虑不打招呼直接跟风某个少年作家方案的许多地产商都谨慎起来。
事情回到原点。
大家意识到,参商,或者,苏杭,才是关键。
当各种地产公司或者非地产公司还在不断尝试与少年作家接触时,钟长林回到商都,博艺酝酿几日之后,12月27日,一次性抛出了一连串重磅消息,瞬间将近期只能不断反刍‘择邻而居’热点的其他媒体全部压下。
其中三个消息与《商海》有关:‘参商新作’、‘择邻而居’和‘卷土重来’。
第一个,少年作家参商,将会停止在《青旭》的专栏,转向《商海》,计划采取连载的方式,创作一部与商业相关的长篇小说。
第二个,最一手的独家资料,深度解析‘择邻而居’营销方案。
第三个,感于创业艰难,胜败不期,少年作家决定启动一个‘卷土重来’计划,亲自挑选项目,帮助一位人生陷入低谷的失败者东山再起,《商海》将在未来全程跟进这一计划。
以上三者,若想深入了解其中细节,敬请期待1996年度第一期《商海》杂志。
《商海》之后,还有《青旭》。
消息只有一个。
‘青旭’杯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正式开启。
虽然只有一件事,但《青旭》的宣传口号,丝毫不亚于《商海》的三个重磅。
你想成为下一个‘参商’吗?!
如果想……赛事详情,参见1996年度《青旭》开年特刊。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前次的风波之后,无数人正期待某个少年作家重返复刊后的《青旭》,怎么突然就转去《商海》了?
而且,长篇商业小说?
很多人看到消息,脑海中立刻冒出一大串。
桑河酒业的‘送戏下乡’,《数不清的流年》的惊人销量,期货市场的‘两月赚百万’,还有最近,新鲜出炉的‘择邻而居’,一周清空了一个楼盘。
某人要写的,是不是这些?
然而,就算不是,一部商业小说,一部才16岁就做出了一大堆让人瞩目成就的少年作家的商业小说……怎么能错过?
谁不想‘两月赚百万’呢?
还有深度解析‘择邻而居’方案。
近期媒体的报道,虽然热闹,显然不够深度,少年作家与博艺的关系众所周知,没人怀疑《商海》能够拿到各种不为人知的材料。
因此,这也要看看。
最后,‘卷土重来’,亲自挑选项目,帮助失败者东山再起?!
这就更来劲了!
什么失败者?
什么项目?
再‘起’到什么程度?
还有,《商海》将会全程跟进?
你一个月刊怎么全程跟进,急人不是?
挑个日报来跟进啊!
至于‘青旭’杯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更不用多说。
<div class="contentadv">想想少年作家这半年来吸引了多少关注,乃至最近,一个‘择邻而居’,因为自身名气带动,一下子就卖掉了几百套房,自己还能收获一整层。
无论是‘名’还是‘利’,都让太多人眼热。
没人不想成为下一个!
甚至一些家长听到消息,比自家孩子还更热心地开始操持。
大家年龄过了,当不了下一个‘参商’,当一当下一个‘参商’的父母,也很值得期待不是?
于是,消息公开的最直接结果,就是下一期《青旭》和《商海》的预售数量直线上升。
先说《青旭》。
虽然在之前的风波中停刊一月,但随着少年作家得到正名,近期再次受到热捧。
博艺发布消息之前,《青旭》编辑部筹划中的1999年度1月份特别刊,全国范围内的预定销量就已经超过16万。
当‘青旭’杯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的消息发布,各地书商的追加预购迅速增加,只是一天时间,相应数字就突破了25万。
并且还在持续上涨。
毕竟各级书商也都明白,就算没了‘参商’的专栏,但因为‘青旭’杯,接下来将有千千万万的青少年想要成为下一个‘参商’,这些都是《青旭》的潜在购买者。
《青旭》再给力,却也比不过《商海》。
还是那句话。
人们对金钱的兴趣,远远超过文学。
1995年度最后一期的《商海》,因为涉及少年作家‘两月赚百万’的相关话题,虽然那篇《期货市场或将出现大幅波动》终究没能发出,但也凭借之前的热议和相关的其他内容,一期冲到了30万级别的销量。
然而,当热度过去,《商海》之前也一直没能拿出其他吸引眼球的东西,1996年第一期的《商海》,本来的预定数量还不到8万本。
接下来,完整一月,大概率也就10万左右。
这也在博艺的预料之内。
现在,随着三大重磅同时发出,成江路上的博艺总部,上上下下全部都是来电订购之声。
同样只是一天时间,全国各地的书商,预定下一期《商海》的数量就从8万不到暴涨到26万。
涨势比《青旭》还要凶猛太多。
博艺上下,很多人其实都没有忘记,无论是《青旭》,还是《商海》,哪怕往前推半年,众人的目标,要么只是简单地让杂志活下去,要么就是冲一冲五万十万的销量。
谁能想到,只是半年!
凭借某个少年作家不断带来的突破,再看当下趋势,两份杂志,1996年开年的第一期,都有望冲上50万的销量门槛。
虽然和这个时代动辄四五百万的超一线杂志还是远远无法比拟,但……50万,也绝对是业内无法忽视的一线大刊级别。
而且,可以预见,若是这种趋势继续下去,未来一两年,或者两三年,两份杂志,继续冲击月销百万的目标,也不是什么奢望。
如果这一点能够实现,即使博艺的出版业务在某个少年作家之外没有其他突破,两份月销量100万级别的大刊,也足够撑起这家之前只能算三流的出版社进入全国一线行列。
这一切……
都只是因为一个少年。
于是,很多人的目光再次转移,某个少年,当下在做什么?
苏杭在上学。
虽然很多人都在不断联系自己,新的一周,苏杭还是每日准时来到学校。
当然也有一些其他事情。
继桑河酒业与河元玻璃厂之后,苏杭也答应了高亮的邀请,正式入股荣达地产。
同样持股30%。
虽然一个富贵花园项目让高亮净赚将近300万,不过,在讨论荣达作价的时候,高亮还是主动将姿态放得很低,荣达30%的股份,苏杭只拿出了30万元。
而且,照例还是再次向银行借贷的30万。
当然了,富贵花园这个项目的利润结算,肯定是和苏杭没关系的。
仔细说起来,这个价格也不算过头。
相比拥有各种实体资产的桑河酒业与河元玻璃厂,富贵花园小区卖出后,荣达旗下,主要就只是一个团队而已,还是苏杭近期凭借‘择邻而居’项目刚刚帮助高亮打造起来的一个团队。
至于荣达当初与富贵花园一起买入的另外两个地块,作价时拉入部分贷款,两者抵消,基本等于零。
接下来的项目开发,双方都不会再投入太多资金,主要还是依靠贷款。
这也不是问题。
无论是富贵花园项目积累下来的好名声,还是苏杭这个少年作家的招牌,接下来,荣达想要贷款,无论是银行还是私人,都轻而易举。
总之,即将结束的这一年,苏杭不知不觉已经拥有了三个‘三成’。
因此还再次产生了灵感。
苏三成。
以后,或许可以成为惯例。
各种项目,自己不贪多,只要三成,或者更少一些,就足够了。
钱多了也是烦恼啊!
再加上‘苏三得’,苏杭一时间都觉得,或许,‘三’是自己的幸运数字也说不定。
河元二中。
转眼来到周五。
午饭后,短暂休息空档,苏杭刚刚随手刻了一个全新的‘苏三成’印章,孟文康就出现在门外。
有人找。
匆匆赶到校长室,是一个电话,来自京城。
上次风波中打过交道的郑戍明。
私下里,苏杭这段时间也偶尔与郑戍明有过通话,毕竟这样一份人脉,稍微维护一下,好处多多。
但之前也没说过什么正事。
没想到,最近自己也没做什么坏事,日常应该很忙的郑戍明却主动联系自己。
接了电话,两人稍稍寒暄,对面就有些急切地表露了打电话过来的目的:“小子,博艺说的那个小说,你到底打算写什么?”
苏杭坐在俞仲怀的办公桌对面,拿着话筒,闻言道:“郑伯伯,伱应该问过钟伯伯吧?”
“钟长林那个滑头,什么都不说,”对面的郑戍明显然很不高兴:“我得提醒你,咱们之前约好了的,你可别乱写,特别是和‘期货’有关的东西,当小说写,也算你犯规!”
除了上周日晚间给出的‘一句话’,苏杭什么都没说,钟长林要是能透露给郑戍明什么,才是怪事。
主动帮钟长林解释一番,又是几句交谈,苏杭才逐渐回过味。
郑戍明听着一股兴师问罪的架势,还说什么要亲自把关,其实,就是想提前拿到稿子。
想来博艺最近几天的造势还是很有效果的。
问题在于。
这个,真没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