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8章 文人相轻

正文 第8章 文人相轻

  是夜,杨府。


  杨士奇心绪不宁,儿子的信他已收到,多年的庙堂经验告诉他,这是有人对他动手了。


  只是,他想不明白,究竟是谁对他动的手。


  太皇太后年事已高,只想着维持大明运转,绝不可能是她,小皇帝也不太可能,他没什么实权……到底是谁呢?


  杨士奇蹙着眉。


  他虽远在庙堂,但儿子的行为又岂会毫无所知。


  他当然劝过儿子,却没什么用。


  有一个在京师呼风唤雨的老子,又有地方上的官员阿谀奉承,杨稷很难不膨胀,不是简单劝两句,就能劝得住的。


  杨稷不是杨士奇,他不知道朝堂算计,他只知道有老爹在,谁也奈何不了他,也没人敢奈何他。


  直到遇见李青。


  奈何,他并不知李青身份,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信里只说是个年轻人。


  杨士奇苦叹一声,将信放在火苗上,随着信纸燃烧,他那苍老的脸也变得阴晴不定。


  “无论是谁,无论阴谋阳谋,最终都会图穷匕见,这一次失了先机,只能见招拆招了。”杨士奇有些疲惫,转身去了厢房。


  丫鬟已经暖好被窝,暖烘烘的,柔软舒适,杨士奇却毫无睡意。


  这一夜,格外难熬。


  …


  终于,天蒙蒙亮了。


  杨士奇起身套上官袍,在铜镜前照了照,整理了仪容起身出门。


  一夜无眠,他却格外精神。


  轿子晃晃悠悠地到了宫门口,杨士奇走下轿子,陆续到来的同僚上前来打招呼,语气亲热。


  一切都和往日没什么区别。


  他惴惴不安的心,缓缓放下,迈步赶往奉天殿。


  兴许只是江湖草莽一时兴起,并非庙堂争斗……他自我安慰着。


  奉天殿。


  群臣汇集于此,太皇太后、小皇帝还未到,群臣和知交好友小声聊着天儿,气氛活络。


  杨士奇撇头瞧了瞧于谦,后者眼观鼻,鼻观心,蹙着眉,仿佛有什么心事。


  于谦的确有心事,昨日那一幕印在脑海久久不散,理智告诉他,自己和那个年轻人毫无关系,但他却主观的认为,二人认识,不仅认识,还很熟。


  他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有这种心理,他百思不得其解。


  正想着心事呢,突然察觉有人注视自己,于谦抬头,见是杨士奇在怔怔的看着他,微微颔首示意。


  杨士奇也露出一个和善微笑,以作回应。


  二人在朝堂斗的很凶,但大多时候都比较克制,维持彼此脸面。


  当面笑,背后刀,是朝堂上不成文的规定。


  两人也只是对视一眼,随即便各自想着心事。


  一刻钟后,张太皇太后,朱祁镇联袂走来。


  群臣止住声,大礼参拜。


  “臣等参见吾皇万岁,参见太皇太后千岁。”


  “众卿平身。”朱祁镇今日身着玄色常服,更衬的他唇红齿白,英姿勃发,只是终究太过年幼,少了些帝王气概。


  群臣谢礼起身,照班站好。


  张太皇太后扫了眼群臣,道:“皇上英明睿智,对朝政信手捏来,本宫年事已高,往后诸卿要尽心竭力辅佐,让大明长盛不衰。”


  百官身子一震,难掩震惊之色。


  都知道太皇太后还政是早晚的事儿,但谁也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这么突然。


  不待群臣做出反应,太皇太后张氏便转身离去,根本不给这些人挽留的机会。


  她确实老了,也不想干了。


  事发突然,百官还来不及思量,大局便已定下,再回过神时,张氏已飘然离去。


  一时间,朝堂乱了起来,说什么的都有。


  朱祁镇对此早有预料,只瞥了眼站班太监。


  “肃静~”小太监一扬拂尘,尖细的声音盖过所有人。


  嘈杂的大殿倏地一静,但很快,又嘈杂起来。


  朱祁镇深吸一口气,朗声道:“众卿可有本奏?”


  他直入正题吗,全然不提太皇太后还政的事儿,一旦提了,又将是一番扯皮。


  朱祁镇年纪虽小,却深谙朝堂争斗——永远不要顺着对方,那样只会被牵着鼻子走,最多不输,但绝不会赢。


  他不想提,但群臣却不想让他如愿,依旧试图将话题引回太皇太后还政的事。


  不是他们对朱祁镇有意见,而是还没来得及部署,不想贸然换‘老板’。


  “众卿可有本奏!?”朱祁镇声音大了些,语气略显不耐。


  “臣有本奏。”礼部侍郎高声道。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王直身上。


  朱祁镇松了口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准奏。”


  “启禀皇上,臣弹劾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杨士奇,纵子行凶。”王直上来就开大,“杨稷为祸乡里,强抢民女,掘人坟墓,谋财害命多达十数起。”


  这些自然是朱祁镇的授意,昨儿王振走后,他就找来王直,面授机宜。


  王直是直性子,他和于谦共进退,且早已看杨士奇不顺眼,见皇帝要对杨士奇动手,想都没想便答应下来。


  群臣再次傻眼。


  王直竟然公开弹劾杨士奇,他们的震惊程度,犹在太皇太后还政之上。


  现在的杨士奇,那是何等的风光,可以说,百官七成以上的官员都投靠了他门下。


  这王直也太莽了吧?


  一时间,所有人都将目光聚集在于谦身上。


  毕竟,王直一向推崇于谦,所行之事也都以于谦的主张为主。


  如今闹这么一出,若说不是于谦的主意,打死他们都不信。


  于谦诧异非常,他的确不知情,因为王直压根儿就没跟他商量。


  “王侍郎,说话要讲证据。”蹲了两年大牢的吏部尚书郭琎出班,“你这是在哪儿听说的消息?”


  郭琎自被张辅报复后,就彻底投靠了杨士奇。


  如今见表现的机会来了,自然不会错过。


  “你身居庙堂之上,如何得知地方上的事?”郭琎意有所指,哼道:“怕是某些有心人,为了攻讦杨大学士,故意栽赃构陷,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这话是说给于谦听的,但于谦压根就不鸟他。


  王直微微一笑,拱手道:“皇上,臣也是江.西人,这消息是臣老家二叔邻居的小舅子,丈母娘的表妹的侄女婿的堂兄弟,托人写信告诉臣的,消息绝对准确。”


  郭琎饶是精明,也被这一连串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搞得一个头两个大。


  他干脆不想了,拱手道:“皇上,这分明就是恶意中伤,没有半分真实性可言,还请皇上莫要中了王直的奸计。”


  “奸计?”王直冷笑,“大明律载有明文,诽谤官员、及家眷,若查无实据,诽谤者反坐之,本官不是言官,又岂会风闻奏事?”


  顿了顿,反讽回去,“杨大学士都还没吭声呢,你郭尚书在这儿说什么,莫非…堂堂吏部天官,竟成了别人喉舌?”


  “你……!”郭琎大怒。


  “好了。”朱祁镇一拍纸镇,凝重道:“王爱卿,若查无实据该当如何?”


  “臣愿以死谢罪!”王直大声回道。


  声音在大殿回荡,振聋发聩。


  这下,郭琎也不说话了。


  傻子都能看出来,王直这是拼命了。


  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郭琎投靠杨士奇是为了靠棵大树好乘凉,他是为了自己,而非真心实意的为杨士奇肝脑涂地,眼下俨然是你死我活,他哪敢入局。


  当即闭口不言。


  不仅是他,工部、都察院、刑部等大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如泥雕木塑一般。


  以至于,已经没人提太皇太后还政的事儿了。


  朱祁镇点点头:“王爱卿既有如此把握,那就查,不过,若杨稷无罪,朕可要严办你了。”


  顿了顿,看向杨士奇,“杨爱卿以为如何?”


  杨士奇满心满脸的苦涩,踌躇良久,只得拱手道:“皇上英明。”


  他哪里看不明白,这就是小皇帝指使王直这么干的,便是他不同意查,小皇帝也依旧会查。


  …


  散了朝。


  杨士奇落寞地走出大殿,上朝时还和他寒暄,言语巴结、谄媚的百官,一个个避之不及。


  谁都不傻,王直敢这么干,肯定不是无的放矢,唯恐挨着杨士奇半点儿。


  杨士奇落寞感叹:文人相轻,世态炎凉啊……!


  他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权力带给他的‘生机活力’,刹那间消弭无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