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 第268章 互相牵制

正文 第268章 互相牵制

  第268章 互相牵制


  袁熙觉得刘协其实很可怜,要说刘备还有复兴汉室的些许希望,刘协基本是毫无希望。


  别看刘协挂着天子名号,但其手中可用的牌,还没袁熙手里的多。


  袁熙心道换了自己是汉献帝,在翻翻转转,受着不同军阀诸侯裹挟的困境里,只怕早就开始摆烂,搂着伏皇后睡大觉了。


  当然,袁熙明白刘协此人,绝对不会坐以待毙,后世其也努力挣扎过许多次,包括衣带诏等事件,奈何他碰到的是曹操,最后也只能黯然退场。


  袁熙心道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人,他如今想做的事情,和曹操差不多,想在天子东归之事上分一杯羹。


  为了这个目的,便必须要撬开幽州通往河内的道路。


  挡在他面前的第一个障碍,便是黑山军。


  袁熙想到这里,对鲜于辅说道:“丁零种姓的事情,我也听说过。”


  “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不就是有几代和鲜卑通过婚吗?”


  “如今汉民,也不见得没通过婚,既然都是大汉编户齐民之人,便当一视同仁,无分彼此。”


  所谓编户齐民,就是登记户籍在册,这便拥有了大汉子民的身份。


  鲜于辅见袁熙神态不似作伪,不禁有些震动,出声道:“我先前以为,使君对我们这些兼有汉胡血统的家族很是反感。”


  中原士族对于这些边地家族是颇为看不起的,常常拿血统说事,让鲜于辅这些家族自觉低人一等,总也融不入进中原士族的圈子。


  如今袁熙身为世家大族袁氏分支之主,对此表示不以为意,这让鲜于辅心中产生了些异样的感觉。


  袁熙是真的不在乎,不就是鲜卑血统么,后世隋唐皇室不也有一些?


  血统归血统,上古炎黄子孙,谁分得清血统?


  所以不可能有真正纯粹的族群,但只要分清主次,便能成为一家人。


  就像隋唐虽然都有鲜卑匈奴女子嫁入皇室,但也只能说是有外族血脉而已,但谁敢说隋唐是鲜卑王朝?


  谁也不能否认隋唐就是汉人王朝,更别说嫁入皇室的独孤氏长孙氏等家族,除了姓氏之外,其习惯和传承早都和汉人无异了。


  这便是所谓的主次。


  华夏传统首重文化认同,而非血统认同,正因如此,上古时期才有东夷、三苗和华夏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既然古时可以,现在为什么不可以?


  要知道,后世晋南北朝是华夏文明继春秋战国之后的第二次文化大融合,这次融合的范围远比第一次广泛。


  春秋战国时代主要是华夏大地自生各文化的融合,而第二此,则是包括波斯、印度、粟特、西域、蛮俚、百濮、北族、东南亚以及中原各地未曾发掘的民间文化,都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被融入以华夏传统文化为主干的新生文化之中,华夏文化由此开枝散叶,更加灿烂辉煌。


  要是敌友不分,将那些心向华夏,愿意融入的外族也拒之门外,等于是关上了民族交流融合的大门,兼容并包便成了一句空话。


  因为华夏文化的最大特征,便是海纳百川,而非某些族群,对于异己搞灭绝大屠杀。


  袁熙觉得,后世的先祖们走的道路是正确的,没必要反其道而行之,加上他现在大力发展海运,皆会接触到更多的外族文化习俗,固步自封是不现实的。


  袁熙对于外族真正反感的,是那些拒绝融入华夏文化,同时却还要趴在汉地边民身上吸血,为非作歹的强盗异族。


  对于这些人,自然是要像卫青霍去病一样,打得这些外族心服口服,若其愿意入关融为一体,袁熙倒是很欢迎,但若想靠掳掠劫杀谋生,那只能将其打得滚回大漠,自谋生死。


  袁熙把自己所想对鲜于辅说了,最后道:“既然我们都是大汉子民,那自然只有汉,没有胡。”


  “如果占着汉朝的便宜,心里还有自立的心思,我是不喜欢的。”


  “风俗可以保留,但是必须要自认为汉朝子民,这件事对于幽州各族来说,是迟早要做出的选择。”


  “幽州是大汉的幽州,不是外族的幽州。”


  “不然我这个幽州刺史,也不会纵容他们。”


  鲜于辅听了,若有所思,袁熙这暗示已经很明显了,只要他和阎柔自认为大汉子民,不想着自立,那袁熙就会站在他们这一边!


  而相对的,乌桓这边就麻烦了,因为单于蹋顿明显是有别的心思的!


  鲜于辅心中一喜,他发现和袁熙这种人说话,根本不需要多费唇舌!


  他出声道:“鲜于家族归附使君的话……”


  袁熙听了,出声道:“我会和刘和一起上表汉庭,为鲜于家族正名。”


  “只要鲜于家族为大汉守护北地边防,我一定会让鲜于将军得到满意的回报。”


  鲜于辅听了,心中一喜,这当然是他想要的结果,因为他和阎柔的基本盘都在广阳几郡,和涿郡毗邻,要是和袁熙搞不好关系,第一个波及的就是他的家族。


  这大乱之世,什么远交近攻完全不适用,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底牌和袁熙和其背后的袁氏家族对抗,还徒然为别人做嫁衣,傻子才这么做。


  至于袁尚那边,即使开出再好的条件,鲜于辅也是兴趣缺缺,自己除非能把袁熙弄死,立下大功,并且不留后患。


  但袁尚给的,未必能比袁熙给的强上多少。


  但是风险太大了,大到对比起来,收益的差距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袁家凶虎之名远播,自己一旦赌博失败,自己身死不说,鲜于家族的下场肯定会凄惨无比!


  想到这里,鲜于辅出声道:“在下愿代表鲜于家族,为公子效犬马之劳。”


  袁熙笑道:“将军不后悔?”


  “在我手下做事,可是很辛苦的。”


  鲜于辅咬了咬牙,沉声道:“身为大汉子民,讲究一诺千金,辅真心诚意投靠,望公子明鉴。”


  “好!”袁熙出声道:“我必然不会让将军失望!”


  “那就暂请将军屈尊,做我麾下裨将,统领渔阳军务,鲜于家族勇武之人,我也会安排军职。”


  鲜于辅听了大喜,随即他迟疑道:“阎柔他如今在渔阳,先前为乌丸司马…..”


  袁熙听了,笑道:“他这个乌丸司马,是不是和单于蹋顿那边有冲突?”


  鲜于辅听了,苦笑道:“公子料事如神,单于蹋顿想要做的,是聚拢乌桓,上下一心,他……”


  袁熙听了,点头道:“我明白了,还望将军回去告诉阎柔,乌桓的事情一时半会解决不了,我身边缺个军司马,问他有没有兴趣。”


  “这样的话,他以为我的名义,加上他自身的威望征召乌桓兵士,以及便宜行事,应该会轻松不少吧?”


  鲜于辅听了,连忙拜道:“末将马上回去,告诉阎柔使君之言。”


  袁熙听了,点了点头,说道:“他如今在哪里?”


  鲜于辅说道:“如今在雍奴。”


  袁熙听了,笑道:“这倒是巧了,不就是在泉州北面么,正好我明日便要动身过去。”


  “既然如此,你跟着我一起去好了。”


  鲜于辅连忙领命。


  他心中暗道袁家凶虎果然名不虚传,利用自己和阎柔,牵制想要坐大的单于蹋顿。


  让自己镇守渔阳,却将阎柔带在身边,让自己和阎柔分开。


  而且反应很快,根本不给自己回去和阎柔商量的机会,直接动身去见阎柔。


  加上之前任用刘和,钓出鲜于家族阎柔乌桓三方,可谓是环环相扣。


  其种种手段信手拈来,真的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吗?


  鲜于辅离开后,袁熙眯起了眼睛。


  鲜于辅从自己这里得到了当前想要的东西,但不代表他今后的胃口不会变得更大。


  鲜于辅和阎柔都不是简单角色,他们做刘虞下属时,看重的是汉室的名声,不代表他们真的就比刘虞能力差了。


  自己要是无法显露出压制他们的能力,这两人将来未必不会起异心。


  袁熙有这种判断,是因为基于一个事实。


  易京之战,公孙瓒覆灭之前,其实阎柔和鲜于辅已经是控制了幽州的局面,实际掌控了半个幽州。


  如今两人投靠过来寸功未立,自己便不可能许诺太高的条件,要说两人没有心理落差,是不可能的。


  所以袁熙觉得,两人向自己服软,有很多原因,有迫于袁氏的压力,有来自乌桓的威胁,最后才是不想和自己为敌的想法。


  得到一个人的投靠容易,但要获得一个人的忠心,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鲜于辅就是这样,他投靠自己,多半也是迫于形势,要说非常忠心,应该还是算不上的。


  但袁熙也没有别的选择,得到两人的投靠,总比撕破脸要好。


  因为幽州目前最应该出局的,是私下勾结袁尚的单于蹋顿。


  袁熙对于单于蹋顿观感很不好,在他看来,既然对方选择了袁尚,自己也没必要给其好脸色了。


  他也不会为了和袁尚争取单于蹋顿的支持,而开出更高的价格,这说不定正是对方所想,两头下注,两头通吃。


  既然你想通吃,那我便让你什么都吃不到。


  要不是辽西郡不好过去,自己又要对付黑山贼,他现在还真想给对方个教训。


  不过目前两边隔着长城隘口,自己鞭长莫及,等收拾了黑山军之后,自己迟早腾出手来,彻底解决乌桓的问题。


  袁熙叹了口气,眼下幽州有很多可以用的力量,但自己唯一能够相信的,便是北新城时,由麴义赵云统领的嫡系部队。


  其他如阎柔,鲜于辅,都不会对自己完全交底,换了袁熙自己,也不可能托付全部身家在一个尚未知晓根底的主公身上。


  眼下袁熙用阎柔鲜于辅牵制乌桓,用自己的嫡系牵制阎柔鲜于辅,关键还是一点,分清主次。


  他要是压不住阎柔鲜于辅,对方很可能会反客为主,袁熙自己的嫡系部队不过万人,而阎柔两人能调动的兵力,应该不少于三万以上。


  这样的话,局势便有些失衡了,尤其接下来对付黑山军,袁熙的嫡系可能还要很大一部分用来出兵。


  所以袁熙必须要利用幽州的第四股力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