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1章隆中对

  然而。


  随着李烨的一句之后。


  诸葛亮和刘伯温却皆是相视一眼。


  随后并未回答。


  只是望着面前的李烨,笑而不语。


  李烨见之。


  也并不着急或者恼怒。


  只是继续笑道:“怎么?两位先生不愿赐教?”


  而这边。


  诸葛亮同样是一声轻笑,轻轻摇动着手中的羽扇:“陛下说如此,然陛下问询之际,吾观之陛下神色自若,并我丝毫疑惑慌乱之处。”


  “由此看来,陛下对于此事,想必已是成竹在胸。”


  在诸葛亮的身旁。


  刘伯温也是不住笑道:“孔明兄所言极是。如此,陛下已经有了注意的事情,吾等二人,又何必在陛下面前卖弄呢?”


  一语过后。


  李烨听得两人之言。


  却是不住大笑起来,大大方方的承认了此事:“朕的确有些许想法,不过这些东西,不过都是空中楼阁。”


  说完。


  李烨再次朝着两人微微拱手:“两位先生皆是才智超群,所以具体实施之方略,还只能求两位先生定夺一二。”


  对于李烨的“谦虚”之言。


  诸葛亮和刘伯温两人,自然都只是相视一笑。


  见得李烨坚持。


  诸葛亮这才是摇动手中的羽扇,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既然陛下如此谦虚,以亮之见。不若亮和青田先生,还有陛下您一同将自己的方略写于纸上,求同存异,相互映鉴,如此可好?”


  对于诸葛亮的提议。


  无论是李烨还是刘伯温,皆是欣然应允。


  不过是刹那。


  还不待李烨说些什么。


  便是有宫人送来纸笔。


  而周围的士子们。


  也是识趣的暂时离开了宫殿之中。


  毕竟。


  所有人都知道。


  接下来。


  李烨和诸葛亮刘伯温两人,将要谈论的。


  可以说是大夏绝对的机密了。


  有些东西。


  在他们没有到达一定的位置。


  听到了对于他们,并没有任何的好处。


  而在众人退去之后。


  诸葛亮和刘伯温磨挲着光滑洁白的宣纸,皆是再一次感叹此物的奇妙。


  而后。


  三人不动声色。


  各自挥舞笔墨。


  将各自的想法,一一的写在了纸上。


  却不过数息的时间。


  三人将笔置之桌案。


  缓缓张开了自己手中宣纸。


  却发现,他们的宣纸之上,皆是同样的上书六个大字——连太平,抗诸贼。


  三人见状。


  皆是相视大笑。


  诸葛亮和刘伯温,见得面前的李烨。


  神色间,皆是一阵的感慨和兴奋。


  毕竟。


  对于他们这样的人而言。


  择一明主而投之,辅之。


  几乎是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心愿了。


  如今得遇明主。


  岂能是不兴奋呢?


  而李烨同样是一脸的笑意。


  事实证明。


  诸葛亮和刘伯温,自然是不负他们的盛名。


  正所谓盛名之下,并我虚士。


  联合太平道教。


  可是李烨在推演系统中,推演了好几次,所得到的结果。


  而这两人。


  却仅凭自己对天下大势的把握。


  便能敏锐的察觉到这一点。


  此等两人,可以说皆不负其才。


  “能和两位大才想与一处,朕幸甚。”


  李烨笑着望向两人。


  在这此刻。


  一君两臣。


  竟然是有着一种,得逢知己的快意。


  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却是拉近了不少。


  而与此同时。


  李烨的脑海中。


  机械的声音,再一次的响起。


  【恭喜宿主,触发诸葛亮事件——隆中对!


  成功完成事件,诸葛亮忠诚度提升至100,永不背叛。诸葛亮智力+2,统率+2,政治+2。】


  瞬间。


  李烨便是眼前一亮。


  要知道。


  作为顶尖的金色名臣。


  诸葛亮的属性本就是十分恐怖了。


  如今。


  若是能完成此次事件。


  不少基础属性,更是直接破白了。


  可以说。


  这是李烨见过的,除了自己之外。


  属性最为恐怖的了。


  当下是定定的望向了面前的诸葛亮。


  而在李烨的注视之下,借着这股兴头,比之已至中年的刘伯温年轻了不少的诸葛亮,是径直道:“陛下,自正统皇帝以来,夏室倾颓,贼寇并起,掠地夺城,跨州连郡者,数不胜数。”


  “陛下初立,自觉比之匈奴,慈禧者何如?”


  李烨摇头:“无兵无将,碌碌而我名。”


  诸葛亮轻笑:“然陛下以己身,遂能克夷灭妖,以弱而胜强。除陛下雄才大略,运筹帷幄之外。天时,地利,人和。缺一而不可也。”


  “今董卓之流,据数州之地,拥数十万众,更加世家依附。陛下虽据有京城之富,天子之名。然比之董赵之流又何如?”


  李烨依旧摇头:“兵少而将寡,徒有天子之名。”


  见得李烨几乎一言,将自身处境都是道尽。


  诸葛亮也是笑着点了点头:“陛下所言甚是。此刻陛下四面环敌,虽坐拥天下之富,除却江、河之外,却无险可守,无兵可用。百姓疲敝,民不聊生,更兼天灾不断。”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陛下之危,较之以往,更甚十倍不止。纵陛下有通天之能,麾下将士个个英勇,悍不畏死。想要一孤弱而胜众强,何其难也?”


  “是故,与其孤身抗贼,不若坐而结盟。”


  正说着。


  诸葛亮兴奋上前。


  寥寥数笔间,一幅大夏态势图,便已然跃然纸上。


  指着上方属于太平道教的大本营冀州,诸葛亮是朗声道:“陛下,太平道教,因慈禧而起,因苛政而强。其主张角,虽举造反之旗。然其麾下教徒,无辜百姓者甚重,何止百万?并非个个都是犯上作乱之辈。”


  “如今陛下,却匈奴,除奸佞,声望已足,大义已备。若能交好张角,安抚太平道。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令上将驻江、河。善待百姓,摒除暴虐。不消数年,则众星拱北,人心所向。”


  “粮草齐备,兵甲已足,人心向背!纵董、赵众贼强横,又何足惧之!?”


  “如此一来,不出十年,大夏必定,大业可成!”


  诸葛亮一言之后。


  李烨的脑海中。


  几乎同步的响起了声响。


  【叮!恭喜玩家李烨,诸葛良隆中队事件完成。诸葛亮忠诚度提升至100,永不背叛。诸葛亮智力+2,统率+2,政治+2。】


  【叮!恭喜玩家李烨,收服金色历史名臣——诸葛亮,获得皇帝币100000!】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