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参加前女友婚礼的我竟然爆红了 > 第614章 举世无双

正文 第614章 举世无双

  第614章 举世无双


  书中精彩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


  从来没有说一本历史小说可以把几十个、乃至上百个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


  让你真切的能了解里面每个人。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三英战吕布。


  煮酒论英雄。


  过五关斩六将。


  火烧连营。


  名场面一个接一个。


  看得人眼花缭乱。


  丝毫不会说让你读到一个阶段感觉到枯燥无味。


  而且‘西洲先生’笔下所描绘的战斗从不干瘪。


  草率了事就不是他的风格。


  必须要斗智斗勇。


  过程生动有趣不说。


  谋略也是呈与字里行间之内。


  再辅以动荡的局势。


  写的真切。


  让人读的也畅快。


  “初看这本《三国演义》,本是走马观花,没太放在心上,看的也是迅疾粗糙,开篇一首史词虽然写的磅礴恢弘,可文言文体裁的写法着实耗人心神,总觉得没有什么吸引力,然而越过几篇之后,我却是大感震撼。”


  “书中以没落的王族刘备为主导,进而展开宏观的故事架构,将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人物组织的完整严密,叙述的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又彼此关联,逻辑性和写实性都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境界。”


  “作者在小说里面构建了一个宏大而生动的世界,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了丰硕的感受,而且在描述人物个性特点的时候,他使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比如评价关羽武艺之高的‘五丈原之战,锦荣之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写的着实惟妙惟肖,所表达的深刻内涵也非常显著,架空类历史题材小说能够做到这一步,可见‘西洲先生’的功底不同凡响,一方面文学素养要跟的上,另外一方面想象力又不可或缺。”


  “此外,《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也非常精彩,作品中有许多酣畅淋漓的战争场面,以及气势恢宏的壮丽景象,既展现各方势力之间的博弈和角逐,也深入探讨了各个势力内部的政治斗争和阴谋暗算,为我们展示了不同阶层、阵营和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冲突,本着艺术和美学价值观的前提下,小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历史层面的重要时期,文学技巧精湛,并且能够深入其内涵之中,理解其对于历史、文化和人性的重要贡献。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部作品已经不单单是一部小说了,更是当代的名著,历史文学的殿堂!”


  很快。


  一位热爱历史文学的老教授在拜读作品后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给不少人打了个样。


  而随后的大军自然不够落后。


  他们就像是赤壁之战的那场大火。


  直接把小说圈彻底给燃炸了。


  “我以为‘西洲先生’要给我普及历史了,没想到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这本小说实在是太好看了。”


  “作为历史小说,架空的如此彻底也就算了,可内容写的还这么精彩,这就过分了吧?还让别人怎么混啊。”


  “真的,我感觉是男人就会喜欢啊,里面的人物和故事简直太牛逼了,看的我眼珠子都陷进去了。”


  “女人也一样,赵云赵子龙简直太帅了,杀了个七进七出。”


  “诸葛亮才是巅峰好不好,对方这智谋,简直无敌了,料敌于千里之外,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哈哈,我还是喜欢人妻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轮战力,我大奉先必须第一吧?”


  “前面看着还行,但是后面被擒后哪还有一点名将的样子,竟然害怕了,笑死人。”


  “害怕怎么了,你就说是不是最能打的吧?”


  “大奉先可惜了,没跟对好主啊,不过以他的性格,别人也不敢要就是了。”


  小说内写的不是单主角。


  而是一个时代下的众生相。


  每个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


  所以观众们在适配自己心里最喜欢的角色。


  这个范围就大了。


  聊起来也是没个尽头。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不过人气最高的还是那几个就是了。


  百变不离其中。


  只是有喜欢的。


  自然也有厌恶的。


  比如黄权。


  这家伙一生很传奇。


  先后跟随刘璋、刘备和曹丕。


  也就是说曾转换了两次阵营。


  初在刘璋手下时。


  黄权看出刘备的野心。


  即力阻刘备入川。


  却未被刘璋采纳。


  反而外放为广汉县长。


  刘备得到益州后。


  黄权也是闭城坚守。


  直至刘璋投降。


  才向刘备归顺。


  十足的一个变脸达人。


  还有孟达。


  外号孟反骨。


  曾三次背主。


  用过的都说好。


  在刘璋手下时。


  因其暗弱。


  便吃里扒外作为内应投靠了刘备。


  可没等几年。


  <div class="contentadv">因为未发兵援救关羽。


  且与刘封不和。


  又投靠了曹丕。


  颇受重用。


  被委以西南重任。


  然而安分了又没几年。


  孟达在魏国的靠山曹丕和朋友纷纷故去。


  心中不安。


  又想重投蜀蜀汉。


  总而言之。


  孟达是个一心想抱大腿的主。


  谁的大腿粗就抱谁。


  结果抱来抱去。


  把自己抱死了。


  终究死于司马懿的突袭之下。


  活脱脱一个吕布2.0版本。


  “他么的,孟达这逼运气是真好啊,跟谁都能混得好。”


  “主要赶的好,曹丕初继王位,有人来降,这样的大好事直接让他头脑发昏了,诸葛亮以弱斗强,以小谋大,数次北征,无功而返,利用一下孟达这个降将也属不得已而为之。”


  “哈哈,而且孟达人家会说话啊,这是妥妥的职场达人,混得开,三番四次的跳槽也只是追求更好的待遇。”


  “还有张辽呢,我以为这逼挺重情义的,结果是戏剧学院派,演的好啊,这边先是骂吕布‘匹夫’,那边又骂曹操‘国贼’,看似气势压人,实则求生欲望强烈,果然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一番表演过后,顺理成章的投降了刚刚还在骂的国贼,真是连国贼都不如,与高顺、陈宫相比,真是逊色太多了,看不起他。”


  “那于禁怎么说?跟了曹操三十多年呢,最后竟然投降了。”


  “贪生怕死之辈。”


  “说这个,蔡瑁和张允表示不服,论无耻背主之徒的代言人,我觉得非他们莫属。”


  “哈哈,认可!”


  “没毛病。”


  聊完了英雄。


  聊狗熊。


  看似只是插诨打科。


  但却是侧面反应了《三国演义》的质量。


  读者聊的都是内容。


  却没有一个人说这本书不好。


  因为他们的潜意识中已经把这个作品当成了神作。


  默认了这一点。


  才会如此的轻松愉悦。


  在文豪杯的官网之上。


  大家几乎没感觉到《三国演义》怎么发力。


  但是它的票数却是断层式的领先。


  2849841票。


  第二名呢。


  只有1400522票。


  “鲸神还是无解的那个人啊。”


  “历史类基本锁定胜局了吧?”


  “稳了,张安怀和齐晓恒没戏,开始时候都说他们两个威胁性不小,但真算不上什么对手,不是一个级别。”


  “哈哈,必须的,现在就是看看能不能在全分类下争个前三名了。”


  “第一的是谁啊?”


  “仙侠类的邓维光,3420552票,目前是榜首。”


  “我去,这么高么?”


  “这也太夸张了。”


  当下。


  题材的优势一下子就展露出来了。


  如果‘西洲先生’写仙侠。


  以他庞大的粉丝基础来看。


  不说百分百秒杀邓维光吧。


  胜率也高达百分之八十。


  可现在却是被甩开了一截。


  这其中不排除有文言文写法的关系。


  许多看惯小白文的读者接受不了也是正常的。


  反正情况不容乐观。


  而在小说发行后的第五天。


  官网上的书评人终于是行动起来了。


  纷纷发表起他们的观点来。


  毋庸置疑。


  历史分类下。


  《三国演义》就是集中发言地。


  而下边的点评数目甚至超过了其他所有作品。


  “这本小说成功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400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各类人物各有个性,‘西洲先生’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后,再进行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得人物鲜明立体,这里面我觉得做的最好的应该是人们所说的三绝了,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和诸葛亮的‘智绝’,刻画的当真是无与伦比,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书才能和其相比较,我只知道我得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本书,看下去,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三国演义》虽然是一本架空历史类小说,但它的文学价值是毋庸置疑的,甚至能从里面战争的缩影中看到所谓的历史价值,这样的小说,绝世无双!”


  “我从来不怀疑‘西洲先生’的创作力,但这次他依然带给我无穷无尽的惊喜,一口气把书读完,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纵观古今,小说的类型多种多样,但是像三国这样包容了这么多历史人物的小说我是真的没有读到过,所谓乱世出英雄,那些武将,有杀人犯,有杀猪的,都能成就功名,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来,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


  “三国的篇幅太波澜壮阔,从哪个角度都能讲出一大堆故事,每个人物都星光褶褶,我以为这是本好书,是好男儿就应该读上一读。”


  “人生匆匆犹如白驹过隙,读完《三国演义》,长叹一声,几近失语,一百多年的风云际会,无数英雄贤相智士猛将仿佛电影画面一样剪辑着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心潮久久难以平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