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 第141章 是谁在发圣旨?

正文 第141章 是谁在发圣旨?

  第141章 是谁在发圣旨?


  汉武帝确实够狠,够绝情。


  对这些开国功臣武将的后代,下起手来,丝毫没有手软,不讲究任何情面。


  或许做皇帝就该如此,要狠!


  今日中午,石庆从天禄阁教完刘焕出来,才走到丞相府附近,就被李蔡叫去值庐喝茶。


  石庆很奇怪,不知道李丞相突然找自己做什么。


  蒲团上,李蔡举杯呷口茶,试探着问石庆道:“石内史,长公子殿下最近去帮天子忙啦?”


  石庆:?


  嗯?什么意思?


  他端着茶缓缓摇头道:“长公子殿下这些日子都在专心和老夫学习学问,到很少会去陛下那里,偶尔会去拜谒天子,行父子人伦礼。”


  “怎么?”


  李蔡哦了一声,道:“到没什么意思,就是随口问问,昨天去陛下那儿了么?”


  石庆摇摇头。


  不过他也饶有深意的问李蔡道:“李丞相观长公子如何?”


  李蔡似笑非笑的道:“长公子贤。”


  他没有多说。


  石庆是刘焕的老师,师生感情不错,石庆一直在外面夸奖刘焕知礼,很显然是在给刘焕造势。


  但李蔡作为丞相,他还不想站队。


  送走石庆后,李蔡表情有些变幻莫测。


  不是刘焕?


  在此前,他一直猜测汉武帝下发的那道剥安国安侯爵的圣旨,是刘焕代笔的。


  如果真是如此,那无疑就是对外释放强烈的政治信号。


  可刚才石庆说并不是刘焕代笔下发那道圣旨的,那会是谁?


  李蔡揉了揉额头,有些想不出个所以然,总不可能是年仅五岁的刘据吧?


  那小子这么小,懂什么?陛下也不会疯了将国家大事让一个五岁小孩子执笔,这不是荒唐吗?


  ……


  今日不早朝,汉武帝在卫宁府上睡了一夜,第二日才回未央宫。


  他先在长乐殿内召见了两位丞相和一众高官,开了一场小朝会。


  和大朝会不同,汉朝的小朝会基本就是几名国家肱骨之臣对汉武帝回报近日的一些国家大事。


  宗正大农府路充国先对汉武帝汇报了纸张在大汉的应用。


  其实不用宗正大农府汇报,昨日汉武帝和卫宁去集市上就能看到纸张的广泛应用。


  他自己都没想到,纸张一经发布,会在各地方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不仅被士大夫推崇,就连民间小民都争相购买。


  不过竹纸说到底还是略贵,一般百姓能买得起,相对穷苦一点的就买不起了。


  路充国将这些事告知汉武帝后,汉武帝沉思片刻,对路充国道:“一会退朝你在此处等着朕。”


  路充国不明所以,还是抱拳推到一旁。


  等路充国汇报完毕,左丞相庄青翟出面汇报。


  现在全国入春,春耕农桑工作开启,全国要开启劝课农桑的工程。


  汉武帝将此事全权交给庄青翟负责。


  而后便是大将军卫青出列汇报,山东地区有流寇叛乱,祈求汉武帝派兵镇压。


  山东地区就是崤山以东,函谷关东边,战国时期,六个国家都在此处,地广物丰,是产粮的重地。


  这个地区出现叛乱,事情还是很严重的。


  不过相较于匈奴的叛乱,大汉内部的流寇叛乱根本没气候,尤其在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都不需要派遣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大将去镇压,仅仅派遣了一名上造爵率两千关中兵前去山东镇压流寇。


  一切事商讨完毕,汉武帝宣布退朝,群臣退下,唯有路充国不明所以的站在长乐殿等着汉武帝。


  <div class="contentadv">不多时,汉武帝便换常袍走了出来。


  他看了一眼路充国,道:“算了,不要换官服了,跟朕出宫。”


  路充国忙不迭道:“遵旨!”


  一路无言,很快来到镇北侯府。


  这是卫侯爷的府邸,路充国自然认识。


  说来也奇怪,卫侯爷对大汉做出了这么多贡献,可陛下却始终没有加封官职。


  不过路充国也能想明白,太年轻了,进入官场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官场的尔虞我诈不是这种毛头小子能应付的。


  他当然不知道,不是汉武帝不让他入官场,而是对卫宁的期望更高。


  去官场学为官之道干什么?


  他要学的是治国之道,这是官场无法学习的。


  卫宁恭敬的对汉武帝行礼,又抱拳对路充国行礼。


  路充国哪里敢接受卫宁的礼,侧身又对卫宁行礼。


  在朝上,他的官职比卫宁大,下朝了,他的爵位哪配和卫宁比。


  卫宁邀请两人入坐,汉武帝瞥了一眼路充国,道:“你不是说竹纸穷苦人买不起吗?”


  “问他,他还有穷苦人能买得起的纸。”


  汉武帝端着茶水喝了一口,随意开口,但看面色,好像很是骄傲的样子。


  是啊,自家孩子这么优秀,他这个做父亲的能不在外人面前显摆显摆吗?


  果不其然,路充国惊愕的看着卫宁,道:“卫侯爷还有造价更低廉的纸?”


  纸张是卫宁发明的,卫宁也因此封侯,路充国是知晓的。


  他不知道的是,在竹纸之外还有更低廉的纸张。


  卫宁倒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竹纸的秘方都给汉武帝的,更遑论不值钱的麻纸?


  卫宁道:“哦,过程都是一样的,就是原材料不同,我将原材料配方给你。”


  “稍等。”


  卫宁去了一趟书房,将麻纸的原材料写下来交给路充国。


  都是寻常可见的稻草树皮之类的东西,基本就没有成本,制造出来价格多低廉就可想而知了。


  但这种纸,却能满足大部分百姓的需求。


  路充国看完后,激动的脸色通红,拍着大腿道:“卫侯爷聪慧呀!”


  “本官怎么没想到这种东西也能制纸!”


  “好!”


  卫宁笑了笑,他想了想,低声贴耳对路充国说了两句,路充国双目渐渐明亮起来,暗暗点头。


  汉武帝在一旁看着,不悦的道:“伱们在嚼什么耳根啊?朕不能知道?”


  卫宁笑道:“过两日就会让陛下知道了。”


  呵。


  汉武帝不屑的哼了一声,朕还不屑知道呢。


  朕对你如何,你心里没数吗?有什么悄悄话不和朕说,你和路充国说个什么劲?


  汉武帝冷笑道:“朕也不想听了,随你们吧。”


  卫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