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遮天之赤天 > 第208章 镇于桃山 杨家仙缘

正文 第208章 镇于桃山 杨家仙缘

  第208章 镇于桃山 杨家仙缘


  大金乌神将原身乃是曾经被大羿所杀的金乌之一,后来张百忍登基,手下无人,他便找到金乌尸体,以大法力点化,使上古时代以火炙烤大地的金乌重生。


  虽然九大金乌得以重生,但他们死去太久,又是被大羿所杀,一身实力终其一生,也不过只能恢复到从前的十之二三。


  但就是这十之二三的实力,也不是区区凡人的杨天佑能够接下,如果这一掌打实,杨天佑会被当场打成齑粉,魂飞魄散,就连轮回的机会都没有。


  危!危!危!


  千钧一发之际,一声穿云爆响,一柄黑色大斧破空而来,直指大金乌头颅。


  异变突起,在这直指自己头颅的大斧的威压下,大金乌神将放弃了打死杨天佑,收力后退,以大日精轮当作盾牌,欲挡下这一斧。


  “轰!”


  大斧当空劈下,将大金乌神将劈的当场跪下,脚下地砖化作齑粉,露出砖下泥土。


  大斧却依旧余势不减,带着泠然的杀气,欲要让大金乌神将横尸当场。


  “砰!”


  天蓬见状,当即提起九齿钉耙,催动浑身法力,将大斧挑飞,救下大金乌神将。


  “你们好大胆,敢在我治下肆意杀戮凡人!”


  只见一道高大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场中,随手接过被挑飞的大斧,口中喝道。


  “阁下是?”


  天蓬眼神警惕的看着高大身影,只见其人身高九尺,面容俊美,脸色淡绿,不似血肉之躯,绿金色的头发被绿金发冠束起,呈现高马尾状,身披绿金色战甲,一手持着刚才被他挑飞的巨斧,一手提着一面巨大的盾牌。


  黑色的斧盾与他一身绿金色的战甲有些不和谐。


  “吾乃赤帝坐下第一神将,天泪!”绿金色男子正声道。


  来人正是姜赤离坐下第一神将,仙泪绿金所化圣灵,天泪,他手中的斧盾,便是昔日刑天所赠的干戚。


  天泪原本用来炼制帝兵的仙金被姜赤离夺走,后来姜赤离又找了一块给他,被他炼制成了一身战甲。


  这也不知道是什么毛病,本来作为仙金圣灵的他便拥有强大的肉身,却又多此一举的炼制了一身战甲,姜赤离也很是不解,只知道当时他发表意见之时,天泪的目光带着些许幽怨。


  所以他在获得刑天干戚之后,便赐给了天泪,反正他自己也用不上。


  “原来是天泪神将,不知天泪神将为何阻拦我等?”天蓬闻言,暗道一声,果然!随后面色如常,拱手问道。


  “阻拦,你们在我治下杀戮凡人,你问我为什么?!”


  天泪闻言,面色顿时便有些恼怒,这些人还真是嚣张,他作为圣灵,天地之子,还是姜赤离坐下第一神将,在这南方何处不是受到恭敬,但面前这帮人不仅在自己的地盘杀戮凡人,更是反问自己,简直是目中无人。


  想到此处,天泪握紧手中利斧,目光落在天蓬的脖子处,思考着该如何以最快的速度砍下面前这死胖子的头颅。


  毕竟,这死胖子的修为在场中最强,虽然不知道其战力如何,但就挑飞自己兵器那一手就知道,其战力绝对不弱,而群战先杀最强,这是他修行多年悟出的真理。


  “误会!我等乃是奉玉帝之命,捉拿犯下天条的要犯。”


  天蓬看着天泪森然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脖子上,手中大斧更是跃跃欲试,顿时便感到一阵心惊肉跳,只觉得大难临头,元神欲裂,他也光棍,当即认怂,说出此行原因目的。


  “犯下天条?”天泪眼光一转,看着被锁住的云华,还有跌倒在一旁的杨家父子,顿时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天条管的是天神,不是用来管凡人的,我看伱们的要犯也已经被抓,那就返回你们的天庭。”天泪目光清冷,面无表情的说道。


  “你!”


  大金乌神将闻言,顿时大怒,操起大日精轮便要与天泪大战三百回合,天蓬见状,连忙拦下大金乌神将,不理会其愤怒的目光,转头对着天泪笑着说道:


  “是,要犯已经被捉,我等这就走,这就走。”


  说着,也不管大金乌神将,提着被锁住的云华转身便走。


  “怎么,还要我请你?”天泪看着天蓬头也不回的离去,又转头看着愤愤不平的大金乌神将,手中利斧跃跃欲劈。


  “你…哼!”大金乌神将脸色铁青,但他知道他不是天泪的对手,刚才如果不是天蓬援手,自己已经被那巨斧劈成两半,再次横尸。


  此番天蓬离去,他自己肯定不是天泪的对手,只得冷哼一声,披风一甩,返回天界去了。


  “多谢天泪神将!”


  杨天佑见天兵离去,挣扎着起身,刚才大金乌那一掌虽然没有落在他身上,但散发出的力量也将他重伤,五脏六腑尽皆碎裂,他凭借着一股执念,强自起身,向天泪作揖道谢。


  “好强大的意志!”天泪目光一闪,杨天佑的情况一览无遗,他知道面前这个凡人,现在不过是凭借着一股意志在强撑。


  “不要说话了,再说,你就要死了。”


  看着杨天佑还想去看自己的儿女,天泪很是欣赏他的意志力,心念一动,一道神力注入杨天佑的体内,维持着他的生命。


  又是摸出一粒丹药,递给了杨天佑,口中说道:


  “服下吧,你不过一介凡人,天神之威,不是你能够承受的,我很欣赏你。”


  “多谢神将。”杨天佑感觉到一股力量进入自己体内,知道是眼前的神将在帮自己,他也不客气,拱手谢过天泪后,接过丹药,服了下去。


  丹药一入口,一股如同江河西般的生命力便从腹中爆发,顺着经脉,流遍全身,点点微光从杨天佑的身上亮起,不过片刻,那足以让人死八百次的伤势,便已经彻底痊愈。


  “好了,你既然无事,本将也要走了,你夫妻也真是奇怪,那天条管的是天神,你去修行不就得了,这样还能免去这场无妄之灾,我看你根骨也算不错,成仙也不是难事,怎么这脑子不好使呢?”


  天泪默默吐槽一声,也不顾杨天佑挽留,化作一道神光冲天而起,他原本只是路过,去找姜滚滚。


  却在进入蜀中后,就看到神光冲天,这灌江口上空,密密麻麻,约有数千名天兵林立。


  而这灌江口中,却有一道浩然仙气升腾,虽然在他眼中非常弱小,但却是极为纯正,而且本质极高,竟不下于姜赤离。


  而且这道仙气不知为何,竟与上方的天兵天将正处于对峙之势。


  他当即便落下遁光,却见一赤发神将想要杀一凡人,下意识的,他便将手中兵器投出,直逼神将头颅,围魏救赵,救下那个凡人。


  作为神将,他对天条自然是清楚的,而天条在他看来,也并无不妥。


  <div class="contentadv">仙凡之恋,本就是大忌,那修行有成的仙人,只要无灾无劫,便可长生不死,但凡人,在如今的年月,寿最长者,也不过三五百岁。


  毕竟,如今的时代,万民皆有神灵血脉,其中血脉稍微浓厚一点的,自然长寿。


  但不管如何,凡人终究逃不过轮回的宿命。


  仙凡相恋,一旦那凡人去世,仙人的心境势必破碎,痛不欲生,导致六根妄动,思维不返,念念不停,一但把持不住,难免堕入魔道,狂性大发,然后便会祸乱天地,致使万物生灵受难。


  一般的仙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天庭天神,其有天庭司职在身,私情一动,大爱难存。


  是以,无数年来,仙凡相恋,一直被视为洪水猛兽,更是被一位天帝明令禁止,写成条文,阻止这种事的发生。


  但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办法避免,二者皆为天神便可,但天神相爱,也是困难重重,毕竟一但分手,也是一场大祸。


  所以,天庭现在虽然不禁止这种情况,但也不支持。


  不过杨天佑夫妇二人没有想到修行之法,也有姜赤离的锅,毕竟因为他的原因,南方留存下来的原始巫师最多,导致仙道难以进入南方。


  而作为一个地道蜀中人的杨天佑,也只知道巫师,而不知道道门炼气士,所以,他没有想到修行。


  言归正传,却说天蓬押着云华回到三十三天界领罪。


  因为天泪的原因,杨家四口得以活命,玉帝听闻却没有任何表示,只是面色黑如锅底。


  他到底顾念兄妹之情,也不封印云华法力,只是随手拿起一个桃子,化作桃山,将云华压于桃山之下,命其面壁静思。


  且不说云华如何,话分两头,在天泪离去后,杨天佑想起天泪所言,心中得到启发,将儿女托付给好友后,当即便离家寻找仙缘,以求成就仙道,与云华长相厮守。


  而大子杨蛟已经十八岁,在父亲离家后便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担子。


  但他依旧心念父母,在杨天佑十年不归,二弟杨戬也已经成年后,便将妹妹托付给二弟,离家寻仙。


  他也是个有几分气运的,在蜀中闷头乱走了几年后,居然找到了姜滚滚的道场,位于岷江之畔的一处竹林之中。


  姜滚滚是个心善的,得知杨蛟的际遇之后,又看其天资不凡,神力无穷,而且经历如此大变,性格依旧天真烂漫,有些许赤子之心,正好传承他的道统。


  于是他便收杨蛟为徒,传其已经被他增补修改到仙境的妖帝经。


  至于留在家中的杨家二子杨戬,则是在大哥离去之后,没有留在家中,反而带着妹妹四处流浪,同样寻求仙缘,为了一家团聚而奔走。


  他也是祸福相兼,在被妖兽追杀之时,与妹妹分散,却遇到一个道人,知道妹妹无事,且被一大神通者收为弟子。


  更是得道人指点,来到玉泉山中,拜得玉鼎真人为师。


  要说这玉鼎真人,乃是玉清道人的马甲,元始天尊所创阐教门下亲传弟子,居于此山金霞洞中。


  这玉鼎真人乃是先天之灵化形,根骨不凡,道器不俗,得以入元始天尊之眼,拜其为师,修行玉清大法,修为高深,更是将玉虚宫中藏书尽数记下,虽是纸上得来,但他的见识在这天地之中,也属前列。


  杨戬入他门下,不过三年,便成就仙道,法力深厚,肉身更是无双,又在玉鼎真人的指点下,炼化云华所留天眼,更是如虎添翼,战力更强。


  只是杨戬被父母之事迷住心神,一身戾气深重,有入魔之相,如不化解,早晚会失去本心,化作力量的傀儡,堕入魔道。


  这一日,玉鼎真人坐于金霞洞中,正自运转元神,遨游八极,运阴阳,养水火,心念忽动,微微推敲,便知缘由。


  “唉,痴儿。”微微叹了一口气,当下命门前童子前往后山叫来杨戬。


  童子领命,出得洞来,来到后山,只见那后山石上,一身姿挺拔如松的青年安然盘坐。


  这青衣约莫二十七八的年纪,扇云冠,水合服,脚蹬麻鞋。


  青年长得十分俊秀,英气十足,在其眉心处还有着一道银色神纹,看起来就好像第三只眼睛一般。


  “师兄,师父唤你!”童子一路来到青年身前,见其未曾运功,当即朗声道。


  杨戬睁开双眼,见到是自家师父的随侍童子,当下应道:“原来是童儿,不知师父唤我何事?”


  童子笑道:“我也不知,师兄快些去吧,免得师父等急了。”


  闻言,杨戬也不多说,当即起身,走过几处林荫,尽是古木苍松,路径幽深,偶现白鹿仙猿,身形一闪即没。


  到得金霞洞前,杨戬径直走入,见了坐在蒲团之上的玉鼎真人,杨戬躬身道:“师父在上,弟子杨戬拜见!”


  玉鼎真人轻挥蒲扇,淡然出声道:“起来吧,此番唤你,乃是关乎你的道途。”


  杨戬起身,口中说道:“道途?”


  玉鼎真人长叹一声,轻声说道:“不错,你的道途。”


  “你出身不凡,母亲乃是当今天庭主宰,玉皇大帝的亲妹妹,瑶姬大公主,当年你母亲触犯天条,与你父结合,使得玉帝震怒,便派下天兵将你母亲捉拿回天庭,压在桃山之下,受万年镇压之罚。”


  “你父亲因此家庭离散,出门寻求仙缘,不过到底有几分气运,你父拜得名师,你大哥与三妹也俱拜入大神通者门下。”


  “但你天生早慧,被父母之事所扰,身心不定,思维不返,因尘境外缘,致使六根妄动,心魔横生,如不去除心中魔障,迟早会堕入魔道之中。”


  杨戬听得玉鼎真人如此说,心下悲伤,听闻父亲,大哥妹妹俱得仙缘,心中又是大喜,一时间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只见他迅速收敛情绪,躬身道:“不知弟子该如何自处?”


  “心魔由父母而来,父母团聚,心魔自散,道途自然通畅。”玉鼎真人悠悠说道。


  “师父教我!”杨戬闻言,顿时便跪倒在地,哀声道。


  “劈山救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