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从汉末开始一统天下 > 第213章 刘辩决意推广小麦,官署建仓为民磨麦。

正文 第213章 刘辩决意推广小麦,官署建仓为民磨麦。

  “孟起,假如我们是互市的商人,你手中有马匹,要换我手中的粮食,但我手中的粮食却只想换牛羊,你该如何是好?”


  刘辩开口问道。


  “这简单啊,找到有牛羊愿换马的人不就好了?”


  马超立刻答道。


  “你说得对,这若是以物易物,那么你说的答案就是唯一的答案了,若是这次的集市上找不到有牛羊愿换马的人呢?”


  “孟起是下次再来?还是与人硬换?”


  刘辩再次问道。


  这下马超没了主意。


  “但若是有了我大汉的钱币,孟起就能到集市中的官署将马匹兑换成对等的钱币,再拿着钱币去购买粮食。”


  “如此说,孟起能明白了吗?”


  刘辩开口解释道。


  马超将刘辩的话在脑海中过了一遍,随后他发现,如此做不仅会受到两边的拥戴,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缴纳商贸税金。


  还能让他们与大汉产生更加牢固的关系,从此以后大汉便是他们中间强有力的和事佬,一旦出了问题,两边一定会第一时间找到大汉来处理。


  “臣,明白了个大概,多谢陛下提点。”


  马超再次拱手跪拜。


  “不光如此,随着我大汉的国力提升,日后还会有许多新的货物流入你这里,所以凉州必须要有良好的贸易环境才行。”


  “你若是做好了,日后凉州便是我大汉接待域外番邦的桥头堡,也算是我大汉的重镇了。”


  刘辩看着马超说道。


  “可…臣一介武夫,如何能做好这些?”


  马超闻言,对这个未来规划还算满意,但关于商贸和外交,他真的有点力不从心。


  “孟起放心,朕会派贤才来助你,但你不要忘了,你作为将军也是大汉边疆很重要的一部分。”


  “咱总不能我来种田,他来抢吧?手里还是要有尖刀的。”


  刘辩立刻安慰道。


  “陛下若是如此说,臣便放心了,臣代表马家,愿永世为大汉镇守西凉。”


  说完日后的工作,马超也适时地提出了自己想要的封赏。


  所谓的愿永世为大汉镇守西凉,其实无非是想要个世袭罔替,但这刘辩却是不能给的。


  在刘辩对凉州的规划中,日后不仅会将其扩张,并且还是将其拆分,以便管理。


  这方面刘辩作为后世人,觉得最应该效仿的还是唐朝那般海纳百川的态度。


  设置了西域前部都护府后,可以考虑纳一部分亲汉的胡人为官,以夷制夷在我方优势的时刻,是绝对有效的策略。


  如果让马超世袭罔替,很可能会让刘辩想要的无法达成。毕竟离皇都越远,皇权就越虚弱。


  刘辩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假装在认真地思考马超的提议,“孟起啊,我大汉可还没有世袭罔替的先例啊,你若真想永镇西凉,还得立下不世之功,朕才好说服朝臣。”


  “陛下说的是,臣一定会恪尽职守的。”


  马超闻言,他也知道大汉的规制,这种事情不能急于一时,立刻接过话头。


  两人聊了许久,马超这才离宫而去。


  皓月当空,白雪缓降,刘辩抬眼望向马超的背影,对着身边的张让说道,“近日里进京的外臣,可有私自结交朝臣的?”


  “启禀陛下,没有,他们全部都待在驿馆之中,几乎不怎么出门。”


  张让立刻回答道。


  “嗯,外臣总是更怕京中流言的,但还是要盯住了,担忧外出,必须有校事府的人跟着。”


  “臣明白,臣会告知满尚书的。”


  “行了,今日朕已无心政事了,今夜就去皇后处吧。”


  刘辩拍散了手中的雪花,缓缓说道。


  皇后宫中,唐姬见刘辩如此晚了还过来,心中不禁一暖。


  “皇后,三日后便是年节了,朕临时将主食换成了面食,不会忙不过来吧?”


  刘辩拉住唐姬的手,温柔地问道。


  “陛下放心,各宫的宫女内侍都会轮流去帮忙磨面粉的,预计明日便能够用了。”


  “今日臣妾吃的也是面食,这小麦磨成面粉后制作的食物,竟不比小米差多少。”


  “嗯,皇后说的是,朕欲在民间推广此物,不知皇后觉得最大的阻碍是什么?”


  刘辩看着唐姬,认真地问道。


  “陛下,这政事岂能容臣妾置喙。”


  “是朕问你,你说便是。”


  唐姬见刘辩满脸真诚,便开始认真地回忆起安排面食时的难处。


  “陛下,若是在民间推广,可能需要许多畜力,如今百姓并不富裕,只怕耕牛连耕地都来不及,哪里还有时间去拉磨呢?”


  “嗯,这的确是个问题,该令各乡县设置相关的官署,提供驴马为百姓磨麦子,若是自家能磨,当然也可在自家磨。”


  “官署可在为百姓磨粉前收取一成的麦子,作为百姓使用的费用。”


  刘辩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唐姬一脸崇拜地看着刘辩,似乎就没有什么困难是能困住他的,而去刘辩总能想出一些别人无法想到的办法。


  “刘辩看向唐姬说道,这一成之粮,并不入国库,而是入当地的粮仓,以备不时之需,另外,朕会挑选专人时时查验各地账册,校对粮仓存粮与账册纪录。”


  “以防有心思不纯之人,利用此政,谋取私利。”


  “陛下圣明,臣妾觉得这是可行之计。”


  唐姬拱手说道。


  “好,明日朕便与诸臣商议此事。”


  刘辩说罢,他拉起唐姬的手,便将她抱到了榻上。


  次日清晨,刘辩便在议政厅召集了诸臣,将官署磨麦之事的想法告诉了众人。


  “陛下此政想的完善,臣这就派人去司隶各乡县调查适合建仓之地。”


  满宠拱手说道。


  “既然伯宁领了建仓的事情,那么臣便去调配驴马与石磨。”


  荀彧拱手说道。


  “陛下,臣以为可以在皇庄先行试点,臣愿下皇庄促成此事。”


  诸葛亮站了出来,在他之后,庞统与徐庶也一并站了出来附议。


  “好,此事便交给几位了,只是新政征召人才之法的奏疏,诸位也不能怠慢啊。”


  刘辩见此情形,十分满意。


  有这帮臣子在,刘辩所有对于政令的想法,都能很快地落地进行实测。


  不得不说汉末这个时代,若不是各为其主,当真是有一个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时代。


  只可惜,历史大浪像是一张无形的巨口,将这些天才与将星,全部吞噬了。


  “陛下,我等已经将白叠之事告知了袁涣。”


  “他的想法是,在靠近匈奴和鲜卑的领地,先进行试种,如此才能勾起他们的兴趣,皆是袁涣会称白谍为朝廷机密。”


  “再以隐秘的途径将收成运回京中,如此一来二往,匈奴与鲜卑必定好奇。”


  “届时再通过成衣将这白叠让与异族来种。”


  荀彧走到了刘辩的身边,将袁涣的想法说了出来。


  刘辩闻言,不得不佩服袁滂的家学了,这袁涣,比之马超在这方面要通透得多。


  “袁涣的想法不错,这朔方郡守之位,还非他莫属了。”


  “文若,你去告诉他,朕要他熟知匈奴和鲜卑的习性,大到皇室的关系,小到他们百姓的习惯和节日。”


  “平定了冀州之后,与异族的交往会越来越密切,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


  荀彧闻言,立刻明白了刘辩的意思。


  刘辩这是要培养袁涣对外得到交涉能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