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宋檀记事 > 第212章 212满山桃花

正文 第212章 212满山桃花

  第212章 212.满山桃花


  如今马上就四月中旬了,赵芳园在山上转悠来去捕获灵感,这会儿盯着桃园周围一圈的深深沟渠问道:


  “这是排水沟吗?”


  她是做设计的没错,但日常最多进出的都是工地和农家院子,反而对这粗糙的农家果园见的少。


  宋檀无奈:“这里本来是想做个植物防护墙的,但是想定的金樱子一直没找到货,如今还暂时搁置着。”


  “金樱子是什么样子的?”


  “板栗园那边有,都快开花了。”


  赵芳园好奇死了——多美的名字啊!


  不过没等过去看,她就盯着眼前这扎的紧紧的铁丝网好奇的问道:“你都有这东西了,还要再种什么啊?”


  面前是一排绿色的铁丝防护网,赵芳园目测,最起码有一米八高,将整个果园围得只剩两个门了,看起来就很结实。


  宋檀无奈:“这不是有备无患吗?”


  铁丝网这种东西,她后山猪圈板栗园统统都有,但是这玩意防君子不防小人。


  到时候她生意红火了,红眼病还不一定能做出什么蠢事呢。种上金樱子,好歹内外都有刺,真要是进来……


  反正进不进得来都得剐一层皮。


  可惜了,果园今年的收益不会小,为此她们专门去找大株金樱子,愣是没找到合适的。


  不过,赵芳园也给她提了醒:随着天气渐渐暖和,马上就不再是种植的最佳时期了


  得抓紧。


  不过现在嘛……


  赵芳园已经冲进了桃林:“好漂亮啊!”


  足足二十亩的鹰嘴桃,种下时就已经萌生了许多的叶苞花苞,如今经过灵气滋养,根部牢牢扎进土地,树木焕发着勃勃生机!


  远远看去,粉蒸霞蔚,不输任何一个网红基地!


  赵芳园钻进桃林,只恨自己没穿汉服没带摄影,绵延不断的粉色云霞,间或点缀着青嫩可爱的小绿叶,枝枝蔓蔓——


  “啊啊啊——”


  她说不出话来,此刻只激动的抓着围栏叫着。


  没错,围栏。


  因为她最终也没有走近深处去——地里全是郁郁葱葱的西瓜藤呢!


  桃树的花叶并不放肆伸展,底下的阳光同样热烈,它吸收灵气,西瓜也吸收,这会儿都长得粗壮有力!


  那些早瓜,种下去才多久,甚至都跃跃欲试地打花苞了!


  “可惜了,”赵芳园长叹一口气:“你要不种西瓜,这会儿可以吸引人来拍照,到时候整片村子都能红火一波。”


  宋檀摇头:“拍完照我这桃树还不知道要损失多少呢?不干不干。”


  而且桃花开了,村子红火一波。桃花谢了呢?


  短暂繁荣有啥用,当地硬件跟不上,反而容易给人留下坏印象。


  不过,赵芳园有句话说得对!


  这里真是太美啦哈哈哈哈!而且是属于她的!开花有花蜜,结果有果实,啥都没有时还有桃胶……


  桃树,真不是白吃灵气的!


  赵芳园在桃林根本就不想走,但是她看着宋檀,又有点罪恶感——毕竟大鱼大肉伺候着,是指望她出图纸的。


  如今……


  “咳!”


  她一本正经的说道:“其实我也不是来玩儿的,主要是得看看你家里的地,这样才能更好的结合房屋的风格。”


  宋檀笑眯眯地:看,随便看!看的心虚了,价钱就好谈!


  她指了指对面山头:“那里是板栗树林,里头种了黑木耳和银耳,金樱子也开花了,很美……我现在带伱去?”


  赵芳园:……


  怎么办,农家大院的设计要怎么和桃树金樱子板栗黑木耳结合在一起呢?


  她暗暗谴责并安慰自己,一套心理活动行云流水:艺术家的事,能叫偷懒摸鱼观光吗?


  从后山到板栗园是有一条村村通的。


  新修的道路的不算太宽,但过辆车绝对没有问题,由于靠山,这里已经没多少人家了,这路鲜少有车经过。


  如今看着,跟大路上要崭新平整许多。


  赵芳园已经很有主人家思想了,这会儿点评道:“这路挺好的,回头山上丰收了,可以开车直接拉。”


  宋檀也点头:“政策挺好的。放在我小时候,这边都是小路没法骑摩托,我爸想要从山上运板栗回去,都得用挑子挑回去。”


  有时候她妈也帮忙跟着挑。


  挑回家了,堆在空房间里,她就得和家人一起拿着老式的沉重大剪刀,一脚踩住板栗包,一手剪刀。直接从四瓣嘴那里伸进去,把板栗包掰开,露出里头或三或四个的油润大板栗。


  看起来挺轻松挺有趣的吧?


  可大剪刀又沉重又压手,稍微多干两个小时,手就要磨出血淋淋的水泡。


  戴上手套会好一些吗?


  血泡是没出来,可皮磨破了照样很疼啊。


  而且板栗十分爱生虫,掏出来,放个一两天,里头就要被虫吃个洞,因此大家都是争分夺秒。这边剥栗包,这边就挑拣好,等到凌晨的时候再往镇上送。


  因为不能耽误白天干活,他们这里的很多大采购都是凌晨就开始的。


  用摩托的时候还好,板栗包垒得高高的、摇摇欲坠的、十分危险的样子,这才骑车往镇上送。


  再早些年,也都是用挑子一挑挑的挑过去。


  从家里去镇上,足足两个小时的路程,翻山越岭。


  其中苦楚,没经历过的人根本想象不到。


  宋檀现在回想起自己在镇上上初中,每星期步行回家,再步行去上课的样子,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她和乔乔都不算矮,可乌兰和宋三成……宋三成甚至只有一米六多。


  他们难道是先天基因就长不高吗?


  纯粹是年轻时候没吃饱,再加上辛苦的农活压的。


  那会儿家家户户的水田都种稻子,光是挑稻子都要把人累到半死。


  稻谷卖不上价,这么多年了,价钱也没有涨起来。板栗倒是长起来了,可想想小时候,褐色油润发亮的大板栗,最新鲜品相最好的时候,送到镇上,也不过卖到八毛钱。


  这份收入,就是一个家庭一整年的收入了。因为过了国庆,也没别的农作物可以卖了。


  嫁接施肥采收运送……


  农民的每一分钱,挣的都不容易。


  来了!白天!华仔拉扯着我努力写!


  还是想起了我丢掉的全勤【心痛】


  要多多的评论才能好一点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