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宋檀记事 > 第8章 8.紫云英

正文 第8章 8.紫云英

  第8章 8.紫云英


  宋三成皱了皱眉头:“你这是打算几十亩地都种稻子啊?”


  不然不至于要那么多紫云英来增肥,几十斤?紫云英一亩地才用五六斤种子。


  如今二月底,羽绒服大棉袄还都在身上,等过了三月,那温度上的快,只要没有倒春寒,昼夜温差没那么大了,大部分农作物都能种了。


  如果种紫云英,最起码四月底五月才能再次翻地种别的……倒也行,不耽误种别的。


  按照宋三成的种地经验,农村五月才是最适合种植的,每年三四月都有倒春寒,昼夜温差大,种子发芽也要被冻死,不合适。


  只是他想着一开始就花那么多钱耽误时间,心里不得劲儿。


  宋檀昨晚上却是想了很久,此刻不慌不忙:“最下边两块田种稻子,咱们家自己吃。”


  那两块地加起来三四亩,如今稻谷产量也高,足够家里人吃,还能送些给亲朋好友。


  再多宋檀就不考虑了,种稻子辛苦,不多种了。


  稻田养鱼也可以试试。


  “其他几块田先种紫云英肥一肥,等暖和了我种菜。”


  宋三成这下不反对了:“种菜好,种菜好卖,到时候骑三轮到街上去就能卖。”成本低,收获快,而且比种稻谷轻松。


  宋檀笑起来:“是啊,我也这么打算的。”才怪。镇上才几个人?


  要去也是去市里啊。


  其实宋檀昨晚上回想自己的工作,有了点别的想法——如今人们爱看田园视频,解压平静,但是农村那么多,怎么才能迅速抓住眼球呢?


  要么美,要么独特。


  她家乡这云桥村,那还真就平平无奇了。


  这么一来,就要把功夫放在“美”上。


  紫云英生长周期短,又皮实好种,开花也足够美,到时候她拍个视频,第一炮就要靠绵延的紫云英花田吸引流量。


  不然种地种菜那么多,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精品?


  ……


  二月底,农资店没几个人,宋檀张口要70斤紫云英种子,老板也挺稀罕:


  “你种多大地啊?这原种子一亩地五斤就够了,这药种子得十斤。价格都一样,10块钱一斤。”


  原种子就是原生种子,没做过处理的。


  药种子则是在种子外头包了防虫防病的药,抗性好。


  宋檀心想我也不能白种灵植百十年啊,驱虫手段还是有的,于是果断做出选择:


  “要原种子!”


  除了紫云英,别的种子也要买齐了,比如蔬菜种子,从生长周期最短的小白菜,再到需要育秧的辣椒茄子黄瓜……都要买好。


  本地卖的种子或许不如网上齐全,但是对于新手来说,适应性最好。所以宋檀买到最后,一千多块钱花出去,宋三成心头都抽抽了。


  宋檀还在问!


  “有稻种吗?要口感好的。”


  老板看了看:“有,这个长粒香,口感好的不得了,十块钱一斤都买不来。就是产量低,亩产也就千八百斤。”


  宋檀不由感叹——科技就是生产力啊!


  放在修真界,那些没有杂交优化的灵谷,她费尽灵气,也不过亩产五六百斤罢了。


  “怎么卖的?”


  老板也不含糊:“这个种子贵,一斤80,一亩地得两斤。”


  四亩地八斤种子,贵能贵到哪里去?想到香喷喷没杂质的米饭,宋檀口水都要出来了:


  “要!”


  ……


  买种子两千块钱就花出去了,宋三成抽了口烟,语重心长:


  “檀檀啊,东西慢慢买不着急,回头耕地也贵,你得准备不少钱。”


  那耕地机得额外加不同深度的犁耙,如果买的话这些是要另外配的。他们是租,倒是没有这个烦恼。


  但是他们的田地多年没耕过,荒草杂树得请人收拾,一个人一天150少不了的。七块田,一天干完得十来个人,又是2000块钱没了。


  不请人的话,耽误时间,影响他们种地。


  然后得在田里烧一场火,才能耕地。翻晒两天后,才能种。


  别看是机器作业,他们这里的田地,一天也顶多深耕五亩地,十五亩,就得三天,1500块钱。


  后续还有肥料农药……宋三成一想到这花的钱,就感觉女儿花钱太大了!


  “伱种那么多菜,育秧是不是还得搭大棚?不是说还要请人挖山吗?山上打算咋弄?”


  这么一算,宋檀也有点麻了。


  还没开工,万把块钱就计划没了。


  宋檀当机立断:“爸,山上先不挖了,我打算在山上种黑木耳和银耳,就用咱们山上的麻栎树种菌种,就不用收拾了。”


  他们本地很多麻栎树,也叫麻栗树,这种木头结实,烧火也耐烧,如今宋檀家里烤火烧的就是这种。


  当然,也是种黑木耳银耳的好材料。


  只不过现在都用菌种包直接种,这方法好多年没出现了。连带着,树种的菌类价格都涨了。


  宋檀恍惚记得,小时候家里就是这么种过黑木耳和银耳的。


  结果家家户户种了,说好的收购商却不来了,最后只能晒干了存家里,吃了好几年。


  宋三成人都麻了。


  ——种黑木耳和银耳?


  那不得砍树处理树干啊?粗细合适的树干砍下来,得在上头挨个打孔,再填塞菌种……


  因为占地方,产量低,已经慢慢被菌种包淘汰了。可檀檀说的也有道理,现在就图个纯天然无污染,搞菌种包看起来,别管有没有污染,反正就是比树种的少了些味道。


  宋三成叹了口气。


  可转念一想——算了,反正种的麻栎树多,几个山头挤挤巴巴的,砍一些也好。


  总比外头花钱好的多。


  花吧花吧,钱花干净了就眼不见为净了!


  他闷声闷气:“我去问问卖菌种的。”


  宋檀看她爸这样子,自己心里也虚——因为她昨晚还网购了一台电脑和若干配件,为了保证后期剪辑有效率,花了8000。


  但是,花都花了。


  宋檀于是趁热打铁:“爸,门口的猪圈收拾一下,今年养三四头猪吧。”


  菜好吃了,肉也得跟上啊!


  宋三成整个人都要跳起来了:“你这么多活,想累死我跟你妈啊!”


  想了想现在猪肉挺贵,其实也颇为意动,于是又缓了脸色:


  “咱家门口现在不能搭猪圈,村里说影响美观,柴禾棚都得收拾好。”


  ……


  ……


  ……


  [关于砍树,农村山头多,家里户户都有,大家的默契是如果砍了,那就得种,所以不必担心砍光了。]


  [关于林中种植菌类是有科学指导的,稳。我们现在吃的椴木银耳,就是这么种出来的,只不过设定这里没有椴木,用本地树木一样。]


  [关于植物图片,怕你们觉得麻烦没有放彩蛋,回头大家有图片的可以积极放本章说里。感兴趣的点开看看,不感兴趣的就不看,不影响阅读。]


  [还有别的问题的话尽管评论区提问就好,能回答的我都这样给出解释。免费期放章节里,后期尽量放作话不占字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