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红楼襄王 > 第78章 阁臣

正文 第78章 阁臣

  第78章 阁臣


  【各位,月票我可以不求,你们不能不送啊~~让社会上的风吹进来嘛】


  京城,禁中,乾清宫正殿。


  乾清宫内,朱咸铭斜靠在龙椅上,微眯着眼听着殿内三人辩论。


  这三人都不简单,乃是内阁三位大学士,大明朝宰相级的人物。


  “西北增兵已成定局,现今紧要之事,乃是议定增兵多少,其他的无关紧要!”武英殿大学士赵玉山语速急促。


  赵玉山今年五十七,却已经是内阁次辅,比三辅陈锦昀还小两岁。


  所以听到这番话,陈锦昀语气和煦道:“赵阁老,增兵多少牵涉钱粮,钱粮不够如何增兵?事要一件一件来议,你可不能操之过急!”


  赵玉山当即反驳:“钱粮可以筹措,然西北依然局势不稳,若不及时增兵以致蒙古诸部倒戈,到时不知又要耗费多少钱粮平叛!”


  “事情还没到那步田地,听赵阁老这意思……却好像天都要塌了!”


  说到此处,陈锦昀也分毫不让,说道:“自世祖中兴以来,蒙古各部盟对朝廷恭顺有加……”


  “不但每年进供牛羊战马,还听从朝廷调遣出兵,这如何能叫局势不稳?”


  “就算最桀骜的准噶尔部,今年也按时进献了牛羊,说他们要反叛……赵阁老未免言过其实!”


  “准噶尔部跟罗刹国勾结,这事儿难道你不知道?”赵玉山语气严厉。


  同是阁臣,谁又怕得了谁呢。


  “哼哼,不过是做些生意,互派了使节而已……”


  没等陈锦昀说完,赵玉山打断道:“购买枪炮,也只是做生意?”


  眼见这二人越吵越厉害,朱咸铭终于睁开了眼,沉声道:“够了……”


  刚才还如斗鸡的阁老,顿时躬身侍立不敢多言。


  “谢阁老,伱怎么看?”朱咸铭看向了一直沉默的老头儿。


  内阁首辅谢长恩今年六十五岁,操劳一生已让他须发皆白,整个人身子已经佝偻。


  从正统初年到现在,为稳定朝局谢长恩耗尽了心力,所以很得朱咸铭信重,此刻议事更是被赐了座。


  “陛下,玉山二人所言,臣以为各有道理!”


  开口就是两不得罪,这符合谢长恩的一贯作风。


  做了这些年首辅,如今他已精力不济,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哪还愿意牵扯进党争之中。


  “准噶尔几个部族,跟罗刹人眉来眼去,他们有没有异心姑且不论,但必要的震慑是免不了的!”


  紧接着谢长恩话锋一转:“只是派兵之多少,着实也得量力而为……”


  “如今我大明朝,沿九边重镇布置强兵,又通运河修驰道,还得镇压安南乱民,还要在防备西夷,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


  老生常谈的话,朱咸铭听到实在有些烦,于是问道:“行了行了,这些朕都知道,那依阁老的意思……往西北增兵多少合适?”


  谢长恩一番思索后,答道:“以如今国库之力,西北增兵至多一营人马!”


  依京营的编制,一营有一万五千人,听起来似乎不怎么多,实际上却全都是能打仗的战兵。


  朱咸铭心里也是这个数,于是他看向另外两名阁臣:“你们怎么说?”


  陈锦昀当先开口:“陛下,臣以为……一营兵马未免太多!”


  “如今西北之地,仅甘肃都司就有战兵三万,外加从四川增调之兵一万三,可用之兵已逾四万……”


  西北的地方卫所,可比东南承平之地厉害多了,这些军队时不时就会参与作战,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强。


  “准噶尔部之骑兵,充其量不过三万,而且缺少火枪火炮……根本构不成多大威胁!”


  “即使兵力有所不足,也可让青海行都司,安西行都司征召各土司部盟之兵,镇压一个准噶尔又有何难?”


  作为阁臣,对朝廷内外大小事务,陈锦昀心里都有一本账,此刻陈述自然信手拈来。


  如今逐渐进入热兵器时代,骑兵优势已被极大削弱,依托坚城利炮防守很简单。


  甚至于出城野战,步兵配合得当的情况下,骑兵来再多都是送死。


  “赵卿,你怎么看?”


  赵玉山行礼后答道:“陛下,准噶尔王戈丹狼子野心,如今更与其余各部串联,若无强力震慑……只怕大乱将起!”


  “一营兵马,只能多不能少!”


  这里就能看得出来,谢长恩掌握分寸的水平,一营兵力刚好夹在赵陈方略之间。


  …………


  乾清宫外,睿王朱景渊领着两名蓝袍官员,走进宫门来到了大殿外。


  “父皇可在?”


  “回禀王爷,主上正与三位阁老议事!”


  若是其他人,朱景渊说进也就进了,阁臣议事他可不敢搅扰。


  差不多等了十几分钟,三个红袍老头儿走了大殿,见到外边儿的朱景渊便停下行礼。


  “见过王爷!”


  “阁老不必多礼,今日所议何事?”


  陈锦昀便答道:“西北增兵之事,王爷是来请安?”


  “大典新列了一批目录,我把原本呈送陛下审阅!”


  陈锦昀夸赞道:“王爷主修大典,壮我大明文脉,当真功不可量!”


  “我也是奉旨行事,功劳都属陛下才是!”


  废了这些话,朱景渊又说道:“我还要觐见父皇,就不与阁老多说了,告辞……”


  招呼打完,三位阁臣走下了丹陛台阶,而朱景渊则进到了大殿中。


  “儿臣朱景渊,叩见父皇!”


  正翻阅奏报,朱咸铭也不抬头,便问道:“老六,你来做什么?”


  自顾从地上起身,朱景渊勾着腰答道:“爹……集贤馆拟定了几页目录,今日儿子把原本带来了,特请您过目!”


  御制正统大典,五年前开始编撰,牵扯官员书吏匠户近千人,每年耗费数十万两,堪称是个吞金巨兽。


  要说修这书有多用处,相比于它所耗费的银子,着实显得意义不大。


  但正如陈锦昀所说,修书可壮大明文脉,尤其还是这种从未有过的大典。


  朱咸铭得位不太正,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皇位合法性,修大典便是其中一项。


  接过朱景渊递来的目录,朱咸铭沉声道别:“嗯……很好!”


  冲身后官员使了个颜色,后者必将捧着的书籍呈上,并由宦官转递到朱咸铭面前。


  只听朱景渊说道:“这些都是原本,目录所列内容,都是从这些里边儿摘出来的!”


  “你办事,朕是放心的,看就不必了!”


  从新拿起奏章,朱咸铭说道:“若没别的事,你就回去吧!”


  见朱景渊欲言又止的样子,朱咸铭不由问道:“还有事?”


  “爹……十三弟被杖责,他不会有事吧?”朱景渊面露担忧。


  今天王清回了京,作为一个做哥哥的,朱景渊当然要关心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别提这个混账,依我看三十板子还打少了……”


  “这个小王八蛋,当着金陵一干官员,说什么为了平乱,受再多委屈也不会有怨言……”


  “他这话什么意思?难不成是朕冤枉了他?”


  越说越来气,朱咸铭语气严厉道:“说什么板子打了,之前的账一笔勾销,他娘的……竟敢跟老子讨价还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