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1章 吕宋

  吕宋,果阿总督府,


  果阿公爵此时正在房间里焦急地踱步,“那顶皇冠呢,怎么还没有送过来?再过两个月就是殿下的生日了,再拿不回来,那可怎么办啊?”


  “对啊,博以那家伙不是说三天前就要送过来吗,怎么到今天了,还没有送来?是遭遇什么不测了吗?”


  “哈哈,就那些弱小的明朝军队,能伤到我西班牙帝国旗舰?不要搞笑了。”


  “这倒也是。”


  “算了,不管了,我现在修书一封,南里男爵,你替我给我送过去,催一催博以。”


  “是!”


  此时的果阿已经等得有一点不耐烦了,毕竟那顶皇冠,本来早在一个月前都应该已经送回来了,谁曾想到了现在还一点消息没有,这任谁都会忍不住紧张。


  “殿下,你的果阿公爵号,现在如何了?”


  “基本无碍了,大概在今年二月就可以正式启航了。”


  “剩下的几艘旗舰呢?”


  见问话的人是亲王殿下的代表,果阿也不敢拒绝,“现在有四艘旗舰可以正常行驶,另外四艘正在维修当中。”


  “已经算上东方号了?”


  “没有算上。”


  “那就好,春天已经到了,也是时候与那群葡萄牙人决一胜负了!”


  “阁下放心,就那些葡萄牙人,哪是咱们西班牙旗舰的对手?”


  “公爵心里有数就好。”


  看着丝毫不近人情的代表,果阿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


  “把吕宋国国王给我叫上来,看了这么久美人了,也该换换口味儿了。”


  说完,随手就拿起桌子上的爆米花吃了起来。


  倘若朱翊钧看到这个爆米花的话,不知道得有多开心啊。


  ......


  另一边,江南地区,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但也无法抑制住这捕鱼人对于捕鱼的热情。


  毕竟,他们从他们祖辈那里学来的,可都是海钓之术,但几代人只能可怜巴巴地在这近海里垂钓,恐怕谁都不乐意了。


  虽然都只是一些小舰板,但这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头的小舰板,也正是大明开启航海最初的希望。


  俞大猷知道这些江南百姓自愿下海的消息之后,当即就划出了两条500条大船前去护航。


  “俞将军,我们可以出海了吗?这么多天没做事,我已经忍不住了。”


  林凤衣着整洁地从外面走来。


  “不还给我说你想务农呢吗?怎么又要出海了?”


  看着口是心非的林凤,俞大猷很是无语。


  “唉,一码归一码,反正将军也要派人去看守护这批渔民,不如就派我去吧,刚好遇到外国船,只也有了吃下来的名头。


  看着跃跃欲试的林凤,俞大猷也不好打击他的热情,只能无奈地应允了下来。


  “好,你去你,派两条500料以上的大船去!”


  “是!谢将军了!”


  自从收到朱翊钧递回来的那封诏书之后,俞大猷就有没有丝毫芥蒂地递给了林凤,此后林凤就是中国版的皇家海军了。


  相信有了当今世界第一大国——明朝的相助,林凤的皇家船队路路一定会走得更远!


  在林凤的十条船只的护卫下,所有海盗都是有多远就跑多远。


  虽然最后的收成很一般,但所有渔民,官兵都无比开心。


  ......


  京城,


  现在已经是一月下旬了,所有有资格参与会试的学子都已经陆陆续续来到了京城。


  “陛下,请您再书一首劝学之文吧。”


  “是啊,陛下,当今所有学子都带等着您的劝解,请陛下满足他们的愿望吧!”


  ...


  刚一上朝,朱翊钧就被官吏们架住了,这实在是之前朱翊钧使的损招搞得这群文人有些不乐意了。


  “修得聒噪,好诗都是需要雕琢的,你们如此逼迫陛下,是想干什么?”


  吕调阳替朱翊钧说了一句公道话。


  朱翊钧沉思一会,“吕师,不用了,朕正巧准备出来一诗,请诸位品鉴。”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这首诗刚好映衬了文嘉先生所作的今日歌,一首诗下去,让在场的不少人都回想起了那段苦学的时光。


  良久,杨博才率先发表感想,“陛下真是文采斐然啊,光是读这首诗,臣就已经回想起了那段苦学的时光,现在想到,当真是痛苦并快乐着啊!”


  “是啊,单单是听了此诗,即使是臣这个年龄的人,都已经有想要去学习的想法了,倘若让这些正直青年的考生们读到,应该会引起很好的反向。”


  “是啊,陛下大才。”


  ...


  见朱翊钧成功打败了诸位文臣的围攻,张居正这才替他松了口气。


  见到如此文采斐然的朱翊钧,在将这与一笔烂字相结合,张居正怎么看怎么违和。


  “吕师,明算科如何了?”


  “陛下放心,第一批学员已经入学了,第一次考试大概在会试之后就可以开始了。”


  “好,那此次明算科考试就麻烦吕师费心了。”


  “陛下放心。”


  “还有诸位,进京赶考的学生们,京城各个县也都要为他们准备最基础的住宿以及吃食,确保到最后每个人都能成功参加最终的考试!”


  “臣领旨。”


  坐在最后的几位京城县令都连忙站了出来,以表示自己的忠心。


  见已经无事商议了,冯保就宣布了退朝。


  ...


  朝后,文清阁,


  朱翊钧正与三位辅臣商议着会试的题目。


  “三位太傅,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陛下,依臣看来,此次不如考礼吧。”


  吕调阳率先发言。


  “为何?”


  “陛下,现在大明礼法崩溃,正是需要重新建立礼制的时候。”


  “那如此说来,不是更应该重视士兵卫国的办法了吗?”


  杨博更加对此有想说的话。


  “陛下,看当今大明正式进行战争的时候,让他们写卫国之事,正是当今大明所需要的吗?”


  看着铮铮有神的朱翊钧,张居正突然问道,“陛下如何考量呢?”


  “就让他们写为民之策吧,华为太傅说的都言之有理,但当今大明最严重的不应该是人口问题吗?”


  “这确实,去年大明新增户籍十万户,是去年的两倍有余,照这样算下去的话,大明的土地很快就要不够了,早做打算也是最好的。”


  张居正给了关键的助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