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余波

  京城,


  女解员之事犹如炸药一般,在京城这片河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管是走脚伙夫还是衙役官员,不论是红衣大员还是绿袍小官,对此事都有极高的关注度。


  督察员,


  好几位御史一起堵着海瑞牙堂。


  “大人,今年京肆之地的解员竟是一位女子!”


  “哦?那又怎样?”


  海瑞不慌不忙地回复。


  “大人,此事与礼制不符,咱们言官再不说话,就没人把咱们当回事了啊!”


  在海瑞担任都察院副都御史之后,这些一天不喷人就牙痒痒的言官已经半个多月没有开张了!


  每次奏疏一递上去,就被海瑞以格式不合,语言不符,不真实......原因挡了下来;


  但是至少当了三年言官的他们会犯这种错误?


  他们都知道这是海瑞在阻拦自己,所以今日才会一起来堵门。


  “大人,言君之过可是吾辈御史最高级的荣耀啊!”


  没错,大明的言官们根本不怕皇帝;反而都将皇帝视为了自己名留青史最大的一块跳板,为了这事,连死亡都可以弃之不顾。


  “你们都想去参一本陛下?”


  海瑞喝了口茶,继续慢吞吞地问道。


  “请大人允许!”


  “行吧,你们想做就去做吧,我不会阻拦你们的。”


  海瑞摆了摆手就转过身去。


  .......


  山东孔家,


  “孔大人,陛下请您进京。”


  太仓王家,


  “王大人,陛下请您进京。”


  松江徐家,


  “徐大人,陛下请您进京。”


  此时的朱翊钧已经准备好了万全的准备,就等着鱼儿们自投罗网了。


  ......


  第二天早朝,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随着冯保鞭子的挥下,早朝正式开始。


  “陛下,臣等有事要奏。”


  昨天跪在海瑞门前的御史立马就跳了出来。


  “哦?那就说吧。”


  帷幕下的朱翊钧看着落入自己虎口的小白兔,露出了阴险的笑容。


  “陛下,女子为解员,此事万万不可啊!”


  “说说。”


  “陛下,自古以来,科举都不过是男人在做,怎么能让女人当了解员?传出去有损我大明颜面啊!”


  “哦?你可看过解员的那篇文章?”


  “臣的确看过。”


  “如何?”


  “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看法,确实很不错。”


  “倘若为男子所作,可当解员?”


  “可。”


  “那为何女子就不行?”


  朱翊钧突然大怒,将茶杯甩到了台阶之下。


  “你们文人比不过女人,难道要朕给你们来擦屁股吗?这次是女解员,那你们文人是不是更应该努力学习?去靠实力赢?啊?你回答朕!“


  那几位御史也是第一次直面帝王的愤怒,根本没有反驳的勇气,瑟瑟发抖起来。


  “孔先师,徐先生,王先生求见。”


  那几个御史一听这几位来了,顿时眼中绽放出了名为希望的光芒。


  “入见。”


  “诸位爱卿,进京有何要事?”


  “陛下,老臣此行是来祝贺陛下今年人才辈出啊!”


  “徐先生此言何意?”


  “陛下,单单松江一府就有两千一百名童生参加考试,比去年整整多了五成啊!大明将兴啊!”


  徐阶双膝跪地,将松江府的黄榜递给身旁的太监。


  王世贞跪在徐阶身后,将太仓府的黄榜也递了上去,还很鸡贼的标明了寒门与豪族。


  朱翊钧看到有三分之一的举人后边标注的都是寒门,不禁大感欣慰。


  “好,好,好,哈哈哈哈哈!”


  “孔先生此次入京又是何事?”


  “老臣此次赴京是看到了女解员之事,特来恭贺陛下的啊!”


  “哦?孔先师不觉得这改变了过往的礼制?”


  “陛下这是哪里的话,我们孔家可从没有说过‘男尊女卑’的话题啊。”


  “那‘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此言何解?”


  “陛下此言差矣,这句话仅仅描述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啊。”


  看到自己手中的炸弹都甩了出去,朱翊钧这才看向那几位瑟瑟发抖的御史,“诸位爱卿,可有言呼?”


  那几位中最为年长的一位当即就站了起来,“陛下,臣有罪。”


  说完就一头向大殿的柱子上撞去。


  “你要是想死,朕就夷你三族。”


  朱翊钧阴恻恻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不止。


  “拖下去,停官三年。”


  处理完那几个想要立名的御史,朱翊钧又笑眯眯的看向朝堂上的衮衮诸公,


  “诸位爱卿,可还有疑问?”


  “陛下英明!”


  “之后的考试也都这样考核吧,每洲每县都挑出十位最为博学的女子参加考试,倘若明年还是考不过,可不要在到朕的面前喊冤了!”


  “是!”


  这件事结束之后,更大的要来了。


  “海卿,朕要你收集的证据都收集好了吗?”


  “禀陛下,好了。”


  官员们此时还是一头雾水。


  “之后交给张首辅。”


  “张首辅,这次的京察就由你带头,务必要给朕把那些鸡鸣狗盗之徒全给抓出来!”


  “臣领旨。”


  看着张居正跟海瑞那两张严肃脸,再看着朱翊钧那张憨厚的笑脸,所有官员都感觉有大的要来了。


  “杨尚书,朕要你准备的新兵名单,可准备好了?”


  “禀陛下,准备好了。”


  “温尚书,刘将军,你们从国帑中取十万两白银,在各州府省城建立一所士兵学校,倘若还是不够,冯大伴,你就继续补上,此次任务无上限,明白了吗?”


  “陛下,那老师是谁呢?”


  杨博还是不理解。


  “那些伤残的士兵,他们倘若愿意,就除了抚恤金之外,再给他们一笔俸禄。”


  “毕业标准由杨尚书,戚将军,俞将军共同制定;这些学校都由各地的总兵直接担任副校长,朕亲自担任总校长。”


  没错,朱翊钧这是要将自己的形象在士兵中树立起来,唯有如此,明朝的军队才能掌握在他的手里,后面的事才能施行下去。


  “陛下圣明!”


  此时的官员们根本都不去关注朱翊钧说了什么,都在想着如何去将自己的窟窿补齐,所以此项决议很容易地就通过了。


  ......


  西暖阁,


  朱翊钧,张居正,冯保三人在此处会合。


  “陛下,此次京察要杀人吗?”


  张居正首先问道。


  “少杀几个,如果是将亏空补齐的,太傅,评级降低并且把名字记上,再看明年的京察;倘若不交出来的,那就杀。”


  “倘若有才?”


  听到张居正的追问,朱翊钧也是苦恼不已。


  “那就降职罚俸,直到亏空补齐为止。”


  至此,朱翊钧定下了今年京察的基调。


  “陛下,你能不能把臣外放出去啊?”


  突然,海瑞出声。


  “海卿此言何意啊?”


  “陛下,臣的一身本事都是保民,这个都察院副都御史实在是干不来啊!”


  海瑞开始了诉苦。


  “朕看海卿不是做得挺好?”


  “陛下,你把臣放到地方去,臣一定能做的更好!”


  海瑞很是自信。


  朱翊钧也是第一次听到如此奇怪的要求,“那你可赶去河南?”


  一听到河南二字,海瑞双眼就好像是要射出激光一般,“陛下,臣愿意!”


  别人都避之不及的河南,到了海瑞这里就成了欣喜若狂之事了。


  “那就在京察之后吧,到时候升一级当都指挥同知,再带一块金牌。”


  “谢陛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