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辉煌万历:我在大明搞改革 > 第52章 山东孔氏(3)

正文 第52章 山东孔氏(3)

  京城。


  此时,刘守有已经收到了刘墉发过来的第一封密信。


  看了信中的内容之后,刘守有赶忙去拜见朱翊钧,手持令牌一路畅通无阻地到了乾清宫门口。


  “刘将军,陛下已经睡下了,请一会再来吧。”


  “冯大伴,山东来了密信。”刘守有一说,冯保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刘大人请稍等,我这就去叫陛下。”


  此时的朱翊钧已被二人吵醒,“冯大伴,怎么了?”


  “陛下,刘将军求见。”


  “什么事?”


  “山东来了密信。”


  听闻此言,本来还有睡意的朱翊钧一下就从困意中惊醒,“让刘将军进来。”


  “是。”


  一进门刘守有就急忙将手中密信交给了朱翊钧,“陛下,正午刚来的。”


  朱翊钧翻开一看,顿时大怒:“反了,真是反了,这孔家怎敢如此!”


  “冯大伴,宣张太傅进殿议事。”


  “刘将军,此言属实否?”


  “陛下,刘墉是锦衣卫十年的老人了,上次去河南,臣也带着此人。”


  朱翊钧闻言默默地闭上了双眼,静静地等待着张居正的到来。


  没一会,冯保就带着张居正急冲冲地赶到了乾清宫。


  “陛下...”


  “不必了,太傅先看这封密信吧。”


  看完信,张居正沉默良久,也只问出了一句,“刘将军,属实否?”


  “臣以性命担保!”


  “太傅,朕可用大军平了孔家吗?”


  淡淡的语气中蕴含了无限的杀气。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张居正急忙跪下劝导。


  “他们都这么做了,朕还不能?”


  朱翊钧紧紧的盯着张居正的双眼,一字一顿的问道。


  “陛下,读书人不会信的。”


  张居正也赶忙回答道。


  “读书人,读书人,都是这群读书人!要不把他们杀干净算了!要之何用!”


  朱翊钧不甘示弱,脑中已被杀意包围。


  “陛下,请清醒点!”


  张居正一声大喝逐渐让朱翊钧找回了理智。


  “那依太傅所言,此事该如何?”


  “此事必须徐徐图之。”


  “哦?怎么做?”


  “替换官员,派去密探,送去武器。”


  闻言,朱翊钧又一次闭上了双眼,“在朕的国土上,朕做事都需要如此小心翼翼了吗?”


  “刘将军,现在你们有多少人可以秘密潜入?”


  “陛下,大约有五百人。”


  “都是好手?”


  “都是可以以一敌十的好手!”


  “刘将军,让锦衣卫即刻出发,化整为零,每人双马双枪一条千里镜,子弹不限,即刻出发!”


  “陛下所为如何?”


  “给朕调查清楚!如有阻拦,皆可杀之!”


  就在这时,一只全身黑色,异常神俊的小鸟跳到了皇宫之中。


  见状,刘守有赶忙从那鸟的脚上取出一张纸,并喂了一些稻谷。


  “刘将军,这是?”


  “这是臣自己的传令鸟。”


  “哦?又有信传来?”


  刘守有打开密信,“陛下,山东又有消息传来!”


  “快给朕看看!”


  打开信封一看,朱翊钧哈哈大笑,“太傅,解决之法这不就来了吗?”


  说着,朱翊钧将信递给了张居正,张居正打开一看,“天佑陛下啊!”


  “冯保,把笔墨纸砚和朕的玉玺取来!”


  “孔老先生,你的要求朕都可以满足,朕可以保证此次死亡之人不过百数;但于此相对,朕也有一个要求:此次过后,济南府必须有军队驻扎!”


  在明黄色的纸上盖上朱红色的印章。


  “刘将军,速速回信。”


  “刚才的命令继续,不过让他们到了济南之后,都听从刘墉号令!”


  “是!”说完,刘守有就转身去准备了。


  “太傅,现在在京的兵部官员中擅长打仗的有谁?”


  “神机营右副将——李如松。”


  “李成梁之子?”


  “正是此人!”


  在我们的历史中,李如松在之后的万历三大战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功袭平壤,击杀倭寇,平定西北的功名册上都有他的名字。


  “好,就是他了,让他带三千骑兵现在就去山东。”


  “陛下,总得有个理由吧。”


  “给辽东将士们发送抵寒物品!”


  “此计不错。”


  “那就赶紧施行下去!”


  ......


  目光回到孔子书院这里。


  再与孔辉意见达成一致之后,刘墉就赶忙回去寻找那二位读书人。


  “刘兄,你出恭怎么如此之久?”


  “人有三急,理解一下。”


  在书院闲逛期间,刘墉并未注意到丝毫逾矩的行为。


  很快,时间就到了晚上。


  “刘兄,宋兄,书院中有免费的晚饭,咱们去吃如何?”李瑞建议到。


  “同去,同去。”


  到了晚饭时间,刘墉发现了一件无比讽刺的事情:读书人吃的是白米饭!菜虽没有荤腥,但也是平民一辈子也吃不到的好菜。


  期间还不断有文人行酒令,看起来真是无比的讽刺...


  入夜,三人就睡在了书院为各位读书人准备的床榻之上。


  第二天一早,刘墉就收到了刘守有寄来的密信。


  正午,刘墉又见到了孔辉,将皇帝的密信交给他之后,孔辉呆坐在原地。


  “替老朽谢过陛下了。”


  “刘将军,之后的事就都交给你了,如有需要,尽管来找老朽便是。”


  “孔先生,能否将孔子书院的建筑图与居住图交给我?”


  “刘将军...明天午时会有人奉上。”孔辉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好,那就不打扰了。”


  接下来的一天风平浪静,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到了第三天,单人双马的锦衣卫都陆陆续续的到了济南府。


  此时的刘墉也和那两位分别,与大部队会合。


  “诸位同僚,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这次我们要干什么。这次的任务是史无前例的!这是我们的陛下对付士林阶层迈出的第一步!这可比什么抄家有意思多了。


  在明日的太阳升起之前,在此的诸位可能有很多都会死去;但请相信刘将军,相信陛下,咱们的家人一定会被他们保护得安然无恙的!”


  “刘墉,你咋变得这么啰嗦了,分配任务吧。”


  “对啊,怕死谁还做锦衣卫啊?”


  “刘将军,你的枪和子弹。”


  看着诸位满怀信心的同僚,刘墉也变得振奋起来:“刘玉,宋哲,你们各带一百人在孔子书院的东西两侧接应,一旦里面开枪,你们就立马冲进来!”


  “是!”


  “樊超,你带一百人呆在城中,不要让他们靠近孔子书院!”


  “是!”


  “李七,你带一百人构成第二道防线!”


  “是!”


  “剩下的弟兄们,跟我一起进孔子书院!”


  “李七,樊超,官兵来了之后,你们也都向孔子书院赶。”


  “是。”


  “好了,大家先吃顿饭,傍晚开始行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