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风流皇太子 > 第467章 哪个王八蛋给老夫踹出来的?(4/5)

正文 第467章 哪个王八蛋给老夫踹出来的?(4/5)

  皇宫。


  太极殿。


  今日文武百官算是看明白了。


  太子今日,根本就不是刻意来参加大朝会的。


  而是有诸多事情要太子爷来解决,人家这才前来的。


  棉花推广种植。


  邀请大儒文人赴宴除夕。


  开办学院。


  这桩桩件件,都是需要太子爷拍板。


  最后被抄没的金家家产也是样的。


  其实这笔钱。


  三省六部的官吏早就惦记上了。


  虽然今年朝廷抄没了不少家产,夏商盈利不少,但用钱的地方也多。


  土地改革,《青苗法》运作,三大营组建等等,哪里都需要钱。


  但三省六部等待启动的项目也不少。


  像是由国子监祭酒孔颖达主持编撰的《夏典》,全书预计三万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八卦,医术占卜,兵农工商,曲艺戏剧等等。


  这是一部大夏集大成的百科全书,旨在造福子孙后代,顺便流芳万世。


  别小看这一部百科全书,在这个时代是非常弥足珍贵,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


  还有工部尚书闫开成起草的,为解决庆州水患而准备修建的北江堰。


  还有三大营的军费投入等等。


  所以,金家抄没家产这笔钱,在叶洵还没有动身去庐州的时候,就已经被惦记上了。


  虽然修建英陵这事可以理解。


  但在三省六部这些官吏眼中,还是活着人的事大,英陵完全可以放一放。


  不过,也有同意的,陈宝坤,独孤玉这些老将,那是拍着巴掌赞同。


  但叶洵知道,此时放不得。


  就这些军事,政治,农业,文化,行政投入,叶洵就算是再给他们两千万他们也不够。


  所以修建英陵一事,一拖就没有期限了。


  随即。


  叶洵看着叶澜天,眼眸坚定,“抄没的金家家产,需要投入到英陵修建上,这事没的商量。”


  叶洵言语轻柔,但却不容置疑。


  叶澜天眉头微蹙,斜倚在龙椅之上,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没有言语。


  他也清楚叶洵的一番好意,而且肯定理解与支持。


  这英陵一修,先不提他们父子两人名垂千古之事。


  大夏各军士兵对大夏与朝廷的归属感,将达到顶峰。


  不过现如今,朝廷确实缺钱。


  但这败家儿子却又执拗的很。


  他认定的事,必须得干,关键叶澜天还愿意惯着儿子,就很为难。


  因为朝中那些老臣的眼睛,都泛起了绿光,而且在叶洵去庐州的路上。


  这些老家伙早就将要钱的折子递上来了。


  关键叶澜天还批准了一些。


  难呀!


  朝廷冗官,不干实事的时候,叶澜天着急。


  这都干实事,他拿不出钱来也着急。


  叶澜天在等,这种事还是找几个老臣出头吧,他可不触太子的霉头。


  关键是叶澜天是马上皇帝,最能体恤三军疾苦,这事他也非常想干。


  片刻。


  殿内依旧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叶洵望着好像没听见的叶澜天,面露疑惑。


  便宜爹是不是搁这装犊子呢?


  穆凌霜不禁低头暗笑,有意思,满朝文武,上千官吏,就没有敢跟太子爷叫板的。


  都在那憋着呢。


  想要用这笔钱,又怕跟太子爷对峙。


  “哎呀!”


  一声惊叫打破殿中沉寂压抑的气氛。


  众人纷纷寻声望去。


  工部尚书闫开成不知何时站了出来,他猛的回头望向身后,低声斥责道:“哪个王八蛋给老夫踹出来的?”


  兵部尚书高永昌挑起眉头,嘿嘿一笑,“阎大人,你工部北江堰水利工程着急,去要钱啊!”


  高永昌原本是叶辰的人。


  现如今,经过叶辰的教导后,一门心思的处理军政,更显轻松。


  夺嫡真不是人干的活,一失足成千古恨。


  高永昌现在感觉更踏实。


  闫开成一脸懵逼的望高永昌,低声怒骂道:“你这厮害我呀!”


  与此同时。


  叶澜天嘴角微扬,望着闫开成,缓缓道:“阎爱卿,看来你对太子的想法,有不同意见,你来说说吧。”


  “啊!?”闫开成一脸懵逼的望着叶澜天,“陛下,老臣......老臣没有看法。”


  闫开成一脸懵逼,这不是扯淡吗?拿老子当枪使,高永昌老狗害我啊!


  话落。


  叶澜天眉头紧蹙,垂眸道:“若是如此,工部那北江堰只能先停一停了。”


  “这钱就这么多,若是修建英陵,北江堰只能等抄下一家了。”


  听闻此言。


  殿中文武百官皆是掩嘴而笑。


  郜家,越家,森家三家官吏的脸都绿了。


  抄下一家!?


  说的这露骨真的好吗?


  一听这话。


  闫开成急了,急忙道:“别呀陛下,北江堰拖不得。”


  叶澜天眉梢舒展,缓缓道:“那你跟太子爷解释吧。”


  闫开成一怔。


  得!


  逃不脱被当枪使的命运了。


  他也是服了叶澜天,你一个大夏皇帝,怂什么?


  跟太子爷正面刚呀!


  紧接着。


  闫开成走到御阶前,望着叶洵,微微揖礼,“太子殿下,这钱......”


  叶洵淡然一笑,“阎大人,你也是为了大夏百姓,有何事直言便可,不必紧张,本宫又不吃人。”


  闫开成急忙道。


  “是,殿下。”


  “殿下,您有所不知,庆州多雨水,每到夏季北江江水就会暴涨,而后形成洪涝,使得大片良田遭受毁坏,百姓们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微臣想用中流做堰的方法,在北江河道中央修建北江堰,将北江一分为二,为北江和南江,北江为主流正常流水,南江则用于农业灌溉。”


  “如此一来,北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不但解决,还会令北江流域良田开垦数量大大增加,使得北江由灾害区转变为产粮大区,岂不美哉?”ъìqυgΕtv.℃ǒΜ


  听闻此话。


  叶洵点了点头,“阎大人言之有理,俗话说的好,堵不如疏,北江堰确实应该修建。”


  “不过,这一动最少需要十年时间吧?”


  闫开成笑呵呵道:“殿下,您保守了,少说需要十五年时间。”


  “而且第一笔投入,最少要一百五十万两才能启动。”


  “所以这钱款,您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