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大明:我有一座军火库 > 第四百零八章 吴淞军议

正文 第四百零八章 吴淞军议

  哗!


  瞬间,会议室内第一舰队的一众将领,有些诧异地望着郑森。


  没想到啊!


  郑芝龙,竟然是这个郑森的父亲!


  难怪这个郑森,对于郑家海盗船队,这么熟悉啊!


  看来之前,在第一舰队之中流传着的小道消息,都是真的啊!


  一时间,第一舰队的将领们,有些惊讶地望着朱由棷。


  他们都对朱由棷的决策,感到无比震惊。


  不过想想也是,陛下连对郑森这样的人物,都如此信任,更何况是他们了。


  看来在陛下手下做事,真是他们之幸事啊!


  而此时,郑森也站起身来,看着朱由棷,朗声说道:“卑职遵旨!”


  “不过,”


  犹豫了一下,郑森开口说道:“恐怕就算是卑职写了一封信,郑芝龙恐怕还会负隅顽抗的。他……他的执念太深,短时间内,恐怕难以改变啊!”


  听着郑森的话,朱由棷默然无语。


  其实,从郑芝龙这段时间的行径,便能够看出来,他不是轻易投降之人。


  不过,朱由棷毕竟是一国之君,大明的皇帝陛下!


  身为一国之主,该有的怜悯,还是要有的。


  更何况,郑芝龙乃是郑森的父亲。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忠孝二字在先。


  尽管当初,郑森为了忠,而放弃了孝。


  不过此时,也不能让郑森一味与孝割裂。


  因此,即便是再怎么不成功,这封劝降信,还是要写的。


  朱由棷笑着说道:“郑森,为人子,咱们该有的礼节,该有的孝义


  ,还是要有的。劝降信,你就好好写,就说我说的,只要他放弃武装,投降我的大明,以前的罪过,既往不咎。”


  “多谢陛下!”


  郑森连忙起身,道谢。


  对于家父郑芝龙的所作所为,郑森自然心知肚明。


  他只是没想到,陛下竟然如此大度,当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当即,郑森应允了下来。


  “劝降信,要写。”


  看着在座的众人,朱由棷开口继续说道:“不过咱们该有的备战,还是不能少。”


  “不战,而收复大员岛,是最好不过的了。”


  “但是,咱们也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这上面。”


  “既然我大明海军第一舰队、第二舰队,已经全部抵达松江,就要好好备战。”


  说着,朱由棷转头看着第二舰队司令官吴昌时,开口说道:“吴司令,你来介绍一下第二舰队的情况吧。”


  “遵旨。”


  吴昌时应了一声,随即起身开口说道:“陛下,我第二舰队现如今有十五艘三桅风帆战舰,经过这几个月的磨合训练,第二舰队全体官兵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海军战术战法。”


  “这十五艘三桅风帆战舰,以南方诸省的府州之名命名,旗舰乃是应天号。另有松江号、苏州号、镇江号、扬州号、滁州号、庐州号、常州号、太仓号、徽州号、宁国号、池州号、太平号、广德号、安庆号等十余艘舰船。”


  “除了这十五艘三桅风帆战舰之外,我大明海军第二舰


  队还建有二十三艘武装运兵船,乃是之前的战舰改装而成。”


  “第二舰队,共计有官兵四万余人,实力最盛!”


  “此次征讨郑芝龙所部,我第二舰队愿为马前卒,请陛下恩准!”


  当即,第二舰队司令官吴昌时表态说道。


  “老吴,你这就不地道了!”


  就在吴昌时的话音刚落,第一舰队司令官罗金昌就起身说道:“要说打先锋,自然还是我们第一舰队来。毕竟,我们的番号在前面……”


  “打先锋,是看实力大小,不是看番号大小的……”


  吴昌时直接怼了一句。


  看着面前两人,朱由棷笑着摇摇头,说道:“好了好了,都不要再争了。”


  当即,罗金昌、吴昌时二人连忙噤声,坐了下来。


  看着面前二人,朱由棷开口说道:“这谁当先锋,还早着呢,到时候自会安排的。”


  说着,朱由棷转头看着吴昌时等人,开口询问道:“对于大员岛的情况、郑芝龙所部的情况,你们了解的怎么样了?”


  “回禀陛下,”


  吴昌时起身,再次回道:“我第二舰队因为有郑森舰长的便利,数次派遣人员潜入到大员岛,了解大员岛的情况。对于现如今大员岛的情况、郑芝龙所部的情况,还算比较了解的。”


  说着,吴昌时招了招手。


  身后不远处一名第二舰队的参谋,立刻捧上来一副大员岛形势图。


  这张形势图,悬挂在前方,众人便看着上面的图案。


  朱由棷也


  眯着眼镜,看着形势图上绘制的形势分布情况。


  上面用红色线条、图案,标注着郑芝龙所部在大员岛的码头、船厂、军营等详细位置。


  在旁边,还标注着一个个小旗子。


  单单从这幅形势图来看,第二舰队所做的功课,就非常不错!


  朱由棷微微颔首,说道:“来,详细介绍一下。”


  “是!”


  吴昌时应了一声,说道:“陛下,这位是我第二舰队参谋长张煌言,请他为陛下介绍具体情况。”


  “张煌言?”


  听到这个名字,朱由棷微微一愣。


  怎么感觉这个名字,有些似曾相识啊,仿佛是在哪里听到过。


  可惜,朱由棷一时半会儿却想不起来了。


  他转头看着张煌言,开口说道:“好,张煌言,你来介绍介绍。”


  “遵旨。”


  年纪轻轻的张煌言,缓步走到前方,拿起指挥棍,没有一点胆怯之情。


  张煌言目光坚毅,开口说道:“陛下,诸位将军,这大员岛虽孤悬海外,不过却与我华夏之土早有连同。早在孙吴之时,便有人渡海前往。此地东部乃是山地,杂处番民,详情不甚了解。西部丛林密布,其中河流、沼泽丛生,间或有番民出没。早在百余年前,便有东南沿海之人,出海打渔,偶尔在大员岛一些河口处暂时落脚。”


  “数十年前,有海盗数百人,落脚于南部一处河口位置。砍伐树木,垦殖土地,经过数十年发展,渐渐有数万人之多。”


  “


  尤其是几年前,郑芝龙所部败退福建,搜刮福建沿海百姓十数万人之多,渡海前往大员岛,大肆砍伐树木、垦殖土地,驱逐番民。以致于在大员岛南部一带,拥地数百里,幅员辽阔。再加上,郑芝龙所部与红夷、佛郎机等西洋诸国,联系颇深,渐渐不逊于月港。”


  “此地,也成为了东洋与南洋之间的一个必经之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