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大明:我有一座军火库 > 第三百六十二章 田赋之议(二)

正文 第三百六十二章 田赋之议(二)

  “而且,”


  朱由棷继续说道:“现如今,农部这边估算的青州亩产数据,乃是战乱时期中的数据,并不准确。而且这段时间,很多地方一年只有一季作物,收益严重低估了。”


  “再加上,咱们这一次制定田赋之后,原本的人丁税、附加杂税、摊派、徭役等,全部取消了。单单是这些项目,摊派到每亩地上面,恐怕都不止三分银子吧。”


  “等到五年时间过了,天下承平日久,每亩地收益会慢慢增长上来的。到时候,每亩地收益达到五钱银子,恐怕都不是梦想。”


  “再加上,农闲时节百姓们做工、干点其他活,挣一点钱。或者,将银子存放在银行中,平均下来每亩地收益绝对可以达到一两银子的,甚至还会更多!”


  “因此,田赋设定在三分银子,不是低,是非常低!”


  非常低?


  一时间,史可法瞪大眼睛,有些诧异!


  要知道,就算是每亩地收益能够达到一两银子,征收三分银子,那也是三十税一!


  而三十税一,那可是当年太祖皇帝立国之初定下来的税赋比例。


  现在,陛下竟然嫌这个税率非常低。


  陛下这是准备将税率,设定在多少啊?


  不过,旁边的内阁首辅刘静轩、财政部尚书席正久、税务部尚书苏林华等人,却并没有太过吃惊。


  反倒是税务部尚书苏林华,开口说道:“陛下,臣觉得田赋设定在三分银子,的确是非常低,应该


  提升到一钱银子左右。如此一来,达到十税一的税率,也不算很低,也不算很高。百姓们也能够承担得起!”


  “而且,”


  税务部尚书苏林华继续说道:“每亩地一钱银子,按照现如今大明八亿亩田地来算的话,每年田赋收入至少有七千余万两白银。届时,再加上商税、盐税等其他税收,朝廷每年财政收入就能够达到一亿四五千万两,除去这几年的国债券,也能够支撑五年后的财政支出了。”


  “臣以为,田赋设定在每亩地一钱银子,较为妥当。”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内阁首辅刘静轩、财政部尚书席正久两人也开口回道。


  一旁的农部尚书薛重阳仔细地思索片刻,开口回道:“臣也赞同!”


  这时候,史可法已经彻底说不出来话了。


  一钱银子,还真是多啊!


  不过综合来看的话,倒也还能够接受!


  然而就在此时,朱由棷却摆摆手,说道:“一钱银子,还是太低了!”


  啊?


  这一下,所有人都有些惊讶。


  就连内阁首辅刘静轩,也微眯眼睛,开口问道:“陛下,一钱银子若是还低的话,可以设定在一钱五分银子。如此,便不低了,粗略估算每年田赋税收就有一亿两之多了。”


  “一钱五分银子?”


  朱由棷微微沉吟片刻,并没有表达意见。


  此时的朱由棷,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毕竟,按照朱由棷的记忆,后世中实行比例税率的农业税


  ,起征税率在百分之八,最高税率在百分之三十,而就算是每年征收的农业税,按照亩产数量来估算的话,税率也在百分之十五点八。


  套用在这个年代,按照每亩地收益一两银子算的话,平均税率在一钱五分八厘。


  如此说来,刘静轩口中的一钱五分银子,倒是不算低了。


  但是,朱由棷还没有认可。


  在他现如今的考量之中,田赋平均税率应该设定在两钱银子左右。


  然而,按照田亩等级、数量多寡等,进行相应的增减。


  最低征收率在一钱银子,最高征收率则在三钱银子。


  按照这样的设想来看,百姓们的负担,的确是重了一些。


  灾年,甚至一亩地的收益,全部要交田赋了。


  但是,朱由棷却有另外的考量。


  那便是,税收的用途!


  征收如此高昂的税收,其实普通百姓,并不算太多。


  毕竟,人均四亩地,也能够承担。


  但是一些获得奖赏、土地更多的,承担的税收,也将更多,缴纳的税赋,自然也会更多。


  而税收的作用,便是削减贫富差距。


  土地多的,自然要多征税。


  土地少的,少征税。


  这是其一!


  其二,则是税收的另外一个作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经过五年免税,大明百姓已经休养生息完毕。


  届时,大明将要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而要想高速发展,就要在天下大肆修建基础设施。


  诸如道路交通、农田水利设施、水库水坝、地方


  小工矿作坊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而现如今,朱由棷将税率定的这么高,并不是没有考虑过百姓们的生计。


  到时候,征收了高额的税收之后,大明朝廷也将有充裕的钱财,在基层乡村之中,大肆兴建基础设施。


  不管是农田水利建设、水库水坝建设、道路交通建设等,都需要在当地招募大量的工人,参与其中。


  届时,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能够通过做工,来挣钱。


  高额的收入,足以弥补田赋过高带来的影响。


  到时候,勤劳之人,便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除了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之外,高额的税收,也将用在军队建设、教育建设等项目上面。


  尤其是之前定下来的普及教育、同化政策,更是需要在整个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大大小小的府县、乡里之间,建设大量的学校。


  大量的学校建设,自然需要大量的资金。


  而学校教员招募,也需要大量的钱财。


  在朱由棷的规划中,所有适龄入读的学员,全都免收学费等,免费入学。


  如此一来,又是一笔高额支出。


  因此,便需要朝廷时刻维持一个非常高的财政收入。


  这,便是税收的另外一个作用!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即便是收的比较高的田赋,到最后,还是返还到了百姓手中。


  等到大明基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完毕的时候,商业、工业也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届时,朝廷还可以通过减


  免税收等政策,来对百姓们做出补偿!


  甚至,现如今朝廷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比如鼓励生育、适龄儿童入学、征兵、烈士遗属、屯垦移民等政策,都可以通过减免田赋,来从侧面推动!


  如此一来,朝廷也就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因此,每亩地两分银子,虽然多,但也不是百姓们不能承受的!


  不过这个时候的朱由棷,并没有立刻表态。


  而是看着内阁首辅刘静轩、农部尚书薛重阳,开口说道:“田赋一事,不必着急,可以暂定在一钱五分银子。距离五年免税,还有四五年时间,这几年间,农部可以牵头,继续在全国进行调研,对亩产数、家庭收入等,要有详细的了解。具体田赋税率,等到过几年再做决定!”


  众人连忙应道:“遵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