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跟缅国签约这事,瞒着别人但是不会瞒着南书房这几个人。
像张紞这种大明的钱袋子,户部尚书兼南书房参赞大臣,文人士大夫那种迂腐对他而言,无非是为了利益讨价还价的手段。
私下签订条约虽不合情理,但能给大明带来巨大的利益,那他的迂腐就变成了乐见其成。甚至他还有些高兴,朝廷不花一分钱,就能解决困扰许久的造船木材难题,何乐而不为?
他在旁边听了半天,郭英和李景隆话里话外把朝廷的船当成了人情,心中权衡了许久之后,才轻轻开口。
「国事怎么地?」郭英问道。
张紞儒雅的笑笑「若是国事,您二位所言可有些僭越了。国之大事,都应由万岁爷圣裁。」
郭英赶紧改口,「私事怎么地?」
「若是私事,二位即便是公侯之身,也不能把朝廷的船当成自己家的呀?」张紞笑道,「从来都是个人报效朝廷,哪有朝廷为个人谋财的道理?」
「你这遭.....」
「那张尚书的意思?」李景隆赶紧拦住郭英,怕他说出什么不好听的来。
「下官虽听得一知半解,可也明白了!」张紞继续笑道,「诸位老军侯是想着借朝廷运送柚木的事,给自己儿孙谋个前程。」说着,又笑道,「其实无可厚非,这事说是国事但也算不上国事。」
但随即他话锋一转,「但想要借着运送柚木的往来机会,谋求别的,那就不一样了。」
张紞早先是云南布政司使,可以说这些路数门清。想当初,为了满足云南驻军的粮草需求,用的就是给商人发盐银茶票的办法,就是合法的走私。
「那你意思?」郭英有些神色不善。
「下官刚才听老侯爷的意思,各家勋贵家都出人出力,那就绝对不算是国事!」张紞继续人畜无害的笑道,「不是国事,就不能用朝廷的船,更不能用朝廷的人,除非.....」
「除非什么?」郭英太阳穴一跳一跳。
「花钱买!」张紞说到,「宝船厂虽不归户部,可所用的钱都是户部出的,花的是咱们大明朝的钱。如今诸位侯爷想用,人情上没有拒绝的道理,但人情之外,更没有让朝廷白花钱的道理!」
「这....」郭英和李景隆顿时互相对视一眼。
他们这些勋贵这些年占朝廷的便宜占习惯了,压根没往这方面想。
「那船,可是老贵呀!」李景隆张口道,「艘艘都是造价不菲,就算只有十来多艘,那也是天文数字!」说着,看看郭英,「一家是买不下的,要不,您回去跟其他几位合计合计,拿钱出来买?」cascoo.net
郭英怔着,想了半天,「那得多少钱?」
哗啦一声脆响,不知张紞从哪抽出来一个算盘,摆在桌子上开始噼里啪啦的算起来。
「以一千料的海船为例,所需杉木三百二十根,栗木二根,杂木一百四十九,株木二十根,橹坯三十八,桐油三千金零八两,钉子三万五千七百四十二......」
「等等等!打住!」郭英被他算得脑袋疼,「你就说多少钱一艘!」
一千料是最小的宝船,折合成后世的换算就是六十吨左右。
「这一艘船造价官定的银元是七千零二十块!」张紞笑道。
「嘶.....」郭英倒吸一口冷气。
最小的船还这么贵?那大的船岂不是翻倍再翻倍?
岂料,难听的话还在后边,张紞又笑道,「官办的价是本钱,还是那句话,没有让朝廷吃亏的道理。所以说想把船从宝船厂开出去,额外还得加上三成!」
「为啥?」郭英怒道。
「这还是人情价!」张紞丝毫不急,笑道,「宝船厂的船在成本上翻一番,也有大海商愿意买。您还别嫌贵,从来都是供不应求!」
一艘船一万,十来艘就是十来万!
郭英的脑中拼命的计算,倒不是说他们这些勋贵之家缺这钱。而是.....而是有苦衷啊。
按照原先的分配,侯爵家占大头,那出钱是不是也要占大头?
再说这还仅仅是船钱,还没算水手的钱,还没算货钱,还没算其他的钱。
这时,张紞又来一句更狠的,「而且这海船呀,不是买回去怎么使都不坏的!隔三差五的更换甲板,修葺船舱,换风帆桅杆.....这么和您说吧,这就是一个无底洞。」
「要不!」李景隆看看郭英,「这事就这么算了吧!」
「等等!」郭英似乎觉得哪不对,他们明明是想着借朝廷的船队,私自夹带,怎么忽然变成要买船了呢?
「不过嘛,这事也不是没有旁的办法!」张紞忽然又道。
郭英眼睛一亮,「嗯,你是读书人你脑袋聪明,你给说说!」
「很简单!」张紞笑道,「户部入股!」
「嗯?」郭英李景隆再次对视。
张紞喝口水,也凑近了些,低声笑道,「船,户部来买,无偿给诸位使用,但维护么,大家伙一块出钱。」
「这办法好,省事!」李景隆在旁说道。
「从缅国到大明所有的收益,户部占六成......」
「凭啥?」郭英瞪眼道,「户部就出船,然后占六成?」
「您老听下官说啊!」张紞笑的笑容很是温文尔雅,「这账不能这么算!你看有了户部入股,各海关是不是就好说话了?」
「对呀!」李景隆一拍大腿,「少了许多麻烦!」
「有户部给您老诸位背书,一路畅通无阻!」张紞笑道,「这只是其一!」
说着,继续道,「至于其二嘛,您想想,您几位军侯无非就是十来艘船顶天了,户部出面,咱们起码三十艘船起。走海路可不只是缅国了,缅国周边的海岛,藩国到处可去,是不是这个道理?」
郭英想想,勉强点头,「嗯,也是!」
「还有其三!」张紞笑道,「最大的难题是不是没水手?」说着,看看李景隆笑道,「有了户部就算是半官面的性质,那从什么威海卫福州卫调两营水兵算什么大事?官面上的事,都由户部出面,不劳费各位。」
「最重要的!」张紞不等郭英想明白,继续道,「有了户部的入股,合理合法且再过几十年,他依旧是财路!」
「对呀!」李景隆又一拍大腿,「老侯爷,这可是真真的谁都挑不出毛病来的好事!」
「户部就出船,其他的都要我们来出?」郭英还是有些犹豫,「还要占六成?」
「看长远些!」张紞笑道,「这本就是长长久久的事!」
就这时,外边忽然传来王八耻的声音,「郭老侯爷可在?皇上传您,还有曹国公!」
~
郭英满腹心事的站起来,和李景隆朝外走。
临出门的一刻,李景隆迅速回头,给了张紞一个眼神。
后者心领神会微微一笑,再度埋首案牍之中。
出了南书房,沿着连廊往乾清宫走,刚走没几步,郭英忽然回头道,「小李子,你说就算不买船,这事就做不成了?」
「也能!」李景隆笑道,「不过就是小打小闹!」说着,上前两步低声道,「再者说,这事他不好听。咱们都是自己人,晚辈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您老几位还在,可能没人说嘴。可有一天你们....占朝廷便宜的事,他终究不是好事不是?」
「到时候,说不定有那沽名钓誉的人,盯上了您的儿孙们,拿这个做文章。您想想,那些遭瘟的文官们,一顶顶帽子扣下来,谁受得住?您的儿孙们,终究不是您,可没那么大的面子!」
「况且,跟户部合作,这钱最后流向谁的口袋?」
「谁?」郭英说着,忽然明白了。
啪的一巴掌,拍在李景隆肩膀上,「你是说?」
李景隆忍着痛,手指头指下天空,「您能想明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