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237章 真的结束了吗?老朱谈话!

正文 第237章 真的结束了吗?老朱谈话!

  第237章 真的结束了吗?老朱谈话!


  待徐妙锦走上前来。


  老朱便急不可耐的问道:“京师此刻境况如何?”


  京师大乱,绝非老朱想要看到的情况。


  特别如果京师大乱,流传出去,如今正是太孙监国,世人对于朱允熞的能力,难免会有所疑问。


  如此一来,风波只怕不会平息。


  反而会越来越大,暗涌不断……


  若自己多撑些时日也就罢了,待朱允熞成长起来,自己就有能力面对一切风浪。


  可要是他身体撑不住……而熞儿年岁仍小……


  结局可能不堪设想!


  好在。


  徐妙锦的回答没有让老朱失望。


  只见徐妙锦上前拱手一礼,说道:“陛下,京师一切安好。”


  “城防有序,朝堂安稳!”


  老朱悬着的心顿时放下,脸上出现难得的笑容。


  看来自己的安排……还是生效了……想必蒋瓛已经带着朱棢,阻止了京师内乱。


  朱允熞却是眉头一皱。


  心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却并未声张,只是静静看着。


  京师乱与不乱,其实对他并无多少影响。


  朱允炆和朱允熥已经伏诛,京师之事,最多不过锦上添花,成与不成,都在意料之中。


  京师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才是朱允熞需要关注的。


  而就在这时。


  徐妙锦突然埋首伏身,自责道:“陛下,臣有罪!”


  她乃技术研究与制造局总管,自然是老朱的臣子。


  徐妙锦突然请罪。


  让老朱和朱允熞都是一惊。


  不知道徐妙锦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老朱不解道:“京师安定,这是好事,徐丫头,你这又是请什么罪?”


  徐妙锦深吸了一口气。


  将京师之中所发生的一切如实禀来。


  台上的老朱越听,越是吃惊。


  没想到,徐妙锦小小年纪,还是女子之身,竟然有如此魄力!


  “陛下,为阻止安庆公主胁迫众人,祸乱京师,不得不假传圣旨。”


  “以陛下的名义,将安庆公主拿下。”


  “还请陛下责罚!”


  徐妙锦面色坦然,静心明澈,抬首直视老朱。


  上方。


  老朱忍不住对徐妙锦刮目相看。


  当他听完昨夜京师之中发生的一切之后,就算是老朱也不得不叹服,徐妙锦有非常人之能。


  旁的不说,十一二岁的小女子,竟能单枪匹马独闯军营。


  据理力争,说服颖国公傅友德,击杀常茂,挫败其阴谋。


  这胆气,便已经是不愧为将门虎女!


  更难得的是,昨夜徐妙锦不仅帮太孙收服了右掖军的军心,更是在拿下安庆公主之后。


  让诸多咨政处大臣以及军务处大臣写下表态文章。


  刊登在百姓日报之上。


  为太孙彻底稳定京师人心,让朝臣不能再有二心。


  这一策,可以说是帮了朝廷的大忙!


  可以平稳过渡,不伤国本就压服朝臣,加深太孙威势。


  此乃大功一件!


  老朱忍不住高兴的拍了拍把手。


  大喜道:“徐丫头,权宜行事,于家国有利,你何罪之有?”


  “咱不仅不会责罚你,反而得奖赏伱才是!”


  “如此大才,有你辅佐熞儿,咱也算是能放心了。”


  徐妙锦的才干,远超老朱的预期。


  更难得,徐妙锦对熞儿忠心耿耿,事事都在为朱允熞考虑。


  一切以朱允熞为先。


  老朱更是感到满意。


  毕竟徐妙锦将来肯定是他的孙媳妇,能有这样的人在朱允熞身边辅助,也能让老朱更为放心。


  至于老朱原本的布局落空。


  这倒是无所谓了。


  毕竟,相比起让蒋瓛带着朱棡去平息京师之乱,成效是一定比不上由徐妙锦将一切遏止在萌芽之中的。


  只要蒋瓛与朱棢去得稍晚一些。


  京师之乱,说不定就到了无法制止的地步……


  由徐妙锦来平息,反而要好得多。


  反倒是朱允熞的做法……让老朱有些不满……准备用言语点醒他。


  但正这时。


  却见徐妙锦又说道:“陛下,不知那些诬陷太孙殿下与倭寇勾结的书信何在?”


  “不如拿出来,让方大儒鉴定一番?”


  尽管大家都知道这是朱允炆和朱允熥对太孙的诬陷。


  可终究是人言可畏。


  不能给敌人任何攻讦太孙的藉口!


  老朱也是点了点头,看向方孝孺说道:“也好。”


  “来人!将我那两个不肖子孙伪造的书信送来!”


  老朱的立场十分明显。


  只要方孝孺不是脑子有问题,就绝对不会说这些书信是太孙所写。


  但方孝孺还真就是这么顽固的家伙。


  他接过书信,没有任何敷衍了事的想法,反而是认认真真、一个一个字的看过去。


  再将这些书信与自己所曾看过的太孙亲笔进行对比。


  昔日,他曾在集贤楼中亲眼见过太孙写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方孝孺自然能够分辨清楚。


  再三确认之后。


  方才站起身来,说道:“陛下,微臣可以确定,这些书信,绝非太孙所写!”


  “乃是伪造的太孙笔迹!意图诬陷太孙!”


  “其心可诛!”


  方孝孺义愤填膺的说道:“此等贼子,当真是剥皮实草,五马分尸也不为过!”


  浑然没看到上面老朱的面色已经不对。


  朱允炆和朱允熥再怎么说也是老朱的亲孙子。


  死,是他们咎由自取。


  但方孝孺说的死法,老朱又怎么可能接受得了?


  而方孝孺对于自己已经得罪老朱毫不知情。


  更是说道:“而且……这样的字,就算太孙有意去写,也写不出来……”


  “所以这些书信,更不可能是太孙所写。”


  朱允熞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心想,难怪这方孝孺能成为第一个诛十族之人……


  这情商当真是低到不能再低!


  怕是不知道把永乐帝得罪成了什么样,才让朱棣诛了他的十族。


  但老朱也没和方孝孺计较。


  而是反问道:“如此说来,太孙便不可能勾结倭寇了?”


  老朱心中当然清楚。


  也在老朱意料之中。


  但这句话却不能由他说出口,否则难免落人话柄,有亲亲相隐的可能。


  只有让方孝孺说出来。


  才能让众人更加信服。


  毕竟方孝孺的为人虽然顽固,惹人不喜,但正是这样顽固的人,才不会有人相信他会做伪证。


  为权势所倾。


  面对老朱的套话,方孝孺浑然不觉。


  老老实实的说道:“太孙绝不可能与倭寇勾结!这些书信,必是他人伪造!”


  “还请陛下明察!”


  老朱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心中对于徐妙锦越发看重,能想到由方孝孺来作证,利用方孝孺在文官之中的威望,为太孙洗清冤屈,这件事的确处理的异常漂亮!


  这效果,这可比让老朱来说朱允熞无罪效果要好上千倍、万倍。


  徐妙锦思虑之周全。


  当真不似十一二岁的女子。


  不过想到自己只有七岁的孙儿……老朱又不禁恍然失笑。


  果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啊!


  老朱心中对于大明的未来,越发期待了起来。


  不知道大明能在熞儿和徐妙锦手中,变成何等模样?


  “嗯,待回京之后,你便写个折子,禀明此事吧。”


  “为太孙洗刷冤屈。”


  老朱处理完此事,又转而余光瞥向朱允熞……


  “你先退下吧,咱与熞儿,还有些话要说。”


  徐妙锦连声应是,恭身退下。


  临走之时,又不动声色的看了朱允熞一眼,目光中似有担扰之意。


  朱允熞亦是心里一紧。


  隐隐约约间,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阳山的风暴,或许还没有全部结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