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52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正文 第52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第52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在集贤楼耽误了这么久,赶到狩猎营地的时候,便已经是日落时分了。


  朱棣带着道衍出来迎接。


  “本来四叔应该来府中亲自接你的,但布置狩猎的事,还挺为繁复。”


  “我又不放心假手于人,怕他们安排不好,只能提前来此,你该不会怪四叔吧?”


  朱允熞笑道:“四叔太客气了,能邀我出来打猎,我就喜之不尽了。”


  “哪里还敢让四叔亲自来接。再说,我一个晚辈,也没有让长辈亲自来接的道理。”


  朱棣哈哈大笑,道:“我听闻你今日在集贤楼,可是大出风头。咱老朱家也算出了一位读书种子,让那些天下文人士子,不敢再轻视咱家。”


  怎么老朱家的人,个个都对这一点如此上心呢?


  都已经打下整个天下,坐江山,却仍然对此念念不忘,一心想在读书人面前出风头,这是这个时代的毛病吗?


  帝王家都不能免俗?


  朱允熞摸了摸后脑袋,略带羞涩道:“我今日也是侥幸至极,差点就要出丑了。”


  “恰好他出的题目是三国,我之前听人讲过三国的事,早想着给其赋一首诗词,本就有些想法。”


  “机缘巧合,恰好赶上了,灵感潮涌,便作了一首词,却是让四叔见笑了。”


  他心中可是在拼命吐糟。


  若不是伱指使徐妙云,让徐妙锦来逼我,也不致于差点就让我下不了台。


  还是我运气好,还蒙混过关。


  我根本无意与你争夺大位,你又何必一定要针对我呢?


  这般想着,表面上仍是一幅尊敬有礼的样子。


  朱棣摇了摇头,道:“那也是你有这样的本事。”


  “若是你四叔我,就算想上十年八年,也写不出“青山夕旧在,几度夕阳红”那样的句子。”


  “你七岁能文,连方孝孺那样的人,都被你的文采折服,真是我老朱家的骄傲啊!”


  他一边说,一边将朱允熞抱住,举了起来,关爱而欢喜。


  朱允熞也是嬉嬉笑着,兴奋喊道:“四叔,举高一点,再举高一点,耶!”


  脑海中却是飘过一句话。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


  第二天一早,营地内旌旗招展,朱棣带着一众人马,整齐列队待发。


  他毕竟是堂堂燕王,哪怕只是出来散散心,仪仗队伍也不小。


  朱允熞却是望着眼前的马,发起呆来。


  他只顾想着要出来玩,到现在才记起,自己根本不会骑马。


  这也不能怪他。


  他毕竟还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


  每日读书做功课已极为不易,又怎么可能还会骑马呢。


  “不会骑马是吗?我带你吧。”徐妙锦在马背上伸出了手。


  “不用你带!”朱允熞看着她就有气。


  虽说昨日的事,她也是被人利用,但他还是受不了小姑娘极度傲娇,自以为是的性子。


  不想搭理她。


  马和上前,将他抱上了马背。


  朱棣笑道:“你是第一次骑马吧?只要牢牢抓住缰绳,坐稳坐牢,就没有什么问题。一回生,二回熟嘛,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天天在马背上打滚了。”


  朱允熞刚上马背,仍是战战兢兢,闻言便道:“侄儿哪里能和四叔比呢。”


  朱棣哈哈大笑,对旁边的马和吩咐道:“你骑马跟在旁边,照看好四皇孙。”


  马和应了一声,骑马跟在朱允熞身旁。


  朱棣扬鞭,策马奔腾。


  朱允熞紧紧跟上。


  初时还觉得很是害怕,慢慢就放开了许多。


  他骑的马匹应该是经过特殊的选拔,性子平和,骑起来很稳。


  前方,朱棣张弓搭箭。


  “砰”地一声,一箭射出。


  箭矢疾飞,不偏不倚,正中一只奔逃的野兔身上,野兔挣扎了两下,不再动弹。


  周围的将士顿时喊起一阵阵叫好声。


  朱允熞也试着将弓箭拉开,对着停在树上的一只老鹰射去。


  “砰”地一声,箭矢准头极好,距离那老鹰,也就是偏了四、五丈而已。


  而他受那弓弦的反弹之力一震,身体一个踉跄。


  旁边,马和眼疾手快,长手将他扶住,他这才没有跌落下马。


  周围的将士,顿时一个个面面相觑。


  “这也太难了!”


  朱允熞气鼓鼓的将手中弓箭一扔,丢在地上。


  朱棣在一旁笑道:“熞儿,这东西可不能丢,这可是咱老朱安家立业的根本。”


  “咱老朱家能打下大明江山,靠的可不是诗词文章,而是兵马弓箭。”


  “你是皇爷爷十分看重的孙子,将来说不得要执掌大明江山,可不能在这上面犯糊涂。”


  这几句话说得可就大有深意了。


  说话的时机,也拿捏得恰到好处,此时朱允熞正在气头上,多半不会深想。


  但朱允熞反应极快,立即便听出了弦外之音。


  “四叔你言重了,咱老朱家虽是马背上打来的江山,靠的不也是皇爷爷一手之功吗?”


  “如今皇爷爷子孙众多,执掌江山者却只需一人。”


  “我这辈子,就想当一个混吃等死的王爷。”


  “军国大事,自然有四叔这样的能者多劳。”


  “我们做臣子的,只管坐享其成,过太平日子就好。”


  这番话说得很平和,态度颇似不以为然,随口应之。


  但言语之间,却暗示自己认定的帝王,乃是他朱棣。


  朱允熞是真没有太大的兴趣,与朱棣去争夺帝位。


  和那些大臣打交道,周旋于权势争夺,勾心角斗,周旋于形形色色的精明人之间,真累啊!


  哪里比得上做一个逍遥王爷快乐呢。


  但偏偏,他还无法洗涮自己的嫌疑。


  朱允熞顿了顿,想起自己这些时日的所作所为,又接着补充道:“就算要尽做臣子的本份,也至多出谋画策,给出建议就行了。”


  “天子乾纲独断,臣子谨守本分,方是长治久安之策。四叔,你说呢?”


  朱棣的眼神内,掠过一丝诧异之色。


  他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道衍,却见对方也是满脸震惊。


  倒不是道衍觉得他这番话有多高的见识,事实上也是老生常谈的内容。


  朱允熞亦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发表什么真正的高见。


  真有真知灼见,现在也不是说的时机。


  只是他这一席话,说得四平八稳,滴水不露。


  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又是骤临变故之下,还能说出如此言论,要么就是他多智近妖,要么就是他真的早已认定,深入骨髓,根深蒂固。


  朱棣旋即收回目光,笑道:“你小小年纪,就有这番见识,怪不得皇爷爷喜欢你了。”


  看来三言两语是解释不清了。


  朱允熞很无奈,也就不再在这个问题上多说。


  低头看了看地上的弓箭,气犹未消,道:“弓弩难射,掌握极为不易,咱大明不是有火铳吗?为啥不用那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