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我在三国的种田日常 > 第149章 南巡散心

正文 第149章 南巡散心

  第149章 南巡散心


  阿罗说到这里。


  乔菁菁骂了她一回。


  “糊涂!我身边怎么有你这样的糊涂人?


  我怎么过日子,你们怎么过!


  这天底下只有那郭嘉一个男子,用得着你为他丢了性命?


  你起来!你看看这一屋子的人,除了你的姐妹们,还有你的主子,还有关心你的这些夫人小姐们。大家知道你中了毒,为你悬心了,好几个日日夜夜。


  当然,你和郭嘉的事怪我。


  是我让你去监视他。


  我本以为你是个心智坚定的,可架不住郭嘉那厮狡猾,他知道你武功高强,他打你不过,便想着用别的法子。


  你是未经世事的懵懂女儿,哪懂他们这起自诩运筹帷幄,最擅长算计人心的龌龊男儿?


  罢了,吃一堑长一智。


  你这条命,是郎中好不容易救活了的。


  你赶紧好起来!


  我和郡主这几日间便有大事要做,还需要人在身边保护。


  你心里便只想着那不值得你再去想的人!


  他走了,便是走了。


  他若离开时不顾一切把你带走,我心里也就认了,祝福你们一对有情人。


  可他走了,你留下了,从此天各一方,各人过各人的,他活也好,死也好,与你无关,你便过好你自己。”


  乔菁菁一通明白话,在场的人个个点头。


  阿罗也如醍醐灌顶。


  也就是在那个秋天。


  郭嘉给曹操出了一通的计策,帮助曹操制定了收服乌桓,平定辽东半岛,斩杀袁尚袁熙的计策之后,骤然离世。


  有的人说郭嘉是过慧易夭。


  也有人说是得了风寒感冒,身体太弱,没扛住而已。


  只有郭嘉老婆认为是郭嘉活该,动了情劫。


  众说纷纭。


  曹操在痛哭流涕当中给郭嘉举行了重大的葬礼。


  而远在江东。


  在乔菁菁的鼓励之下,阿罗重新拾起了对生活的信心。


  她们打点好了行装。


  准备陪乔菁菁巡视东南一带。


  乔菁菁这次的东南之行,随行的人员有椰蓉阿罗等数十名武艺高强的婢女,有凌统与两千兵马,还有陆逊诸葛瑾步骘等,还有她娘家义弟刘基留基,婆家小姑子孙尚香。


  浩浩荡荡的一个队伍。


  孙权在送别大嫂乔菁菁的时候,心里其实挺紧张。


  就怕这一行人路上遇着点什么突发情况。


  但他又拗不过大嫂的坚决。


  因为连母亲吴太夫人都被说动了。


  母亲是那么样跟孙权说的:


  “你妹妹跟我说,她想带你大嫂去南边东边散散心。你妹妹说,你大嫂面里说话做事如往常一般,其实心里总想着你大哥,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怕她人熬不住。


  你妹妹想了个法子,说你大嫂最爱农耕。


  如今你又要在京口造一座铁瓮城,要大兴土木,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得多少粮食储备!


  你大嫂又擅长这个。


  你妹妹说不如拿这件事当幌子,让陆逊等等陪着,让她娘家弟弟也陪着,大家陪她出去走一圈,换个心情回来。


  孩子们我看着。


  我拿着这件事情想了又想,若说不安全,哪里都不安全,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不如洒脱一些,爽快一些,你觉得呢?”


  也真不知道孙尚香究竟用了什么法子,把她母亲给说动了,最后孙权和母亲吴太夫人商议之后,就真的同意了。


  孙权的大嫂和妹妹组了一个旅游团,带了一群知识分子和技术人才,视察东南一带的土木林田山脉矿藏,还有水源。


  孙权只对一个人员安排有点意见,就是陆逊。


  陆逊对他大嫂乔菁菁的心思,孙权又不是不知道。


  但陆逊就是搞屯田的都尉,他跟着出行名正言顺哪。


  孙权几耙子盘算。


  又派了诸葛瑾,还安排了步骘等等。


  反正,散心的就去散心。


  要看风景的就去看风景。


  当然,粮食秋收,林田土木开山采矿这些事一件都不能落下。


  这个承诺也是他大嫂乔菁菁亲口对他许下的。


  乔菁菁早就跟孙权算过账了:


  “郭嘉虽然死了,但曹操的智囊团仍然很充足。


  曹操平定辽东,灭掉袁绍那几个儿子是迟早的事,曹操只要一平定北方,便是挥师南下。


  现在留给江东的时间不多了。


  江东除了要稳定政权,不只是安稳民生,发展经济,还要筹备囤积足够的物资,粮食,兵马,林木,甚至还有火药,铁矿……”


  这样才有能力跟曹操抗衡。


  当乔菁菁点通这一点的时候,孙权对着大嫂拜了三拜。


  “谢谢大嫂,大嫂总是能想到我之前!周公瑾为我训练水军,加强军事防御,子布为我稳定内部政权,维有大嫂为我稳定农业,发展经济,囤积物资。大哥虽已不在,大嫂仍为我之再生父母矣。”


  孙权这话说的严重。


  他的年岁也只比乔菁菁小那么一点点月份。


  如今,加上这层身份,孙权直接把乔菁菁捧老高老高了。


  “够了够了,我既然在这个家里,总要为这个家着想。家国是一体,保着一方百姓安稳富足,你老是这么拜我,我可受不起。母亲还在呢,我说的话你若能信,我便已经十分开心了。”


  乔菁菁说的是实话。


  孙权是未来的帝王。


  帝王之策,帝王之术,不是一日练就。


  伴君如伴虎,乔菁菁的也就是安安稳稳过日子。


  只要孙权和她是一伙。


  曹操也不要想着来欺负她这一家。


  这一家里头别的人也不要想着来凌辱她。


  她能做她喜欢做的事就很好了。


  所以孙权必须支持乔菁菁的这一次出行。


  此事议定。


  乔菁菁已经出行。


  丹阳太守吴景忽然重病。


  孙权决定让三弟孙翊去接管丹阳,担任丹阳太守。


  孙翊说话间就要上任。


  徐氏收拾行囊辞别了婆婆吴太夫人等,陪丈夫去丹阳。


  事发仓促,徐氏竟来不及问问大嫂乔菁菁,当年庐江城里,她丈夫孙翊身边究竟是谁人做了坏事?


  但就算乔菁菁在跟前,徐氏也不敢问出口。


  关于那件事,其实乔菁菁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谁。


  她懵里懵懂被孙翊塞在一间屋子里,本来说是送给孙策,结果孙翊喝了酒就来了。


  <div class="contentadv">只说明孙翊身边有奸细。


  但那时乔菁菁和孙家这几个兄弟的关系远没有如今那么密切。


  乔菁菁在去余杭的路上,听说孙翊去丹阳上任的事。


  乔菁菁又想起那三国志里说的孙家这些兄弟,命都不长,唯有老二孙权才活了个长长久久。


  乔菁菁还专门给老三夫妻打点了一些礼物之外,简单嘱咐一句:凡事小心。


  徐氏收到大嫂的简信,唯有心中感慨。


  回信,嘱咐乔菁菁凡事小心:


  “大嫂保重,凡事切莫操劳!”


  以乔菁菁如今的身份,用不着事必躬亲。


  南巡的一路上,她就是个负责看风景的。


  孙尚香就是负责专门陪她玩耍,与她赛马,陪她抓鱼的。


  那些正事,有陆逊诸葛瑾步骘刘基等等,他们到一处办一处。


  顺溜得很。


  至少目前为止是。


  这一带,粮食本来就富裕,方圆一百里视察下来,就囤了不少。


  会稽山林多得很,一大片一大片的,哪些木头好,嗖嗖的就砍了,往吴郡和京口运过去。


  哪片山下藏着矿石,陆逊和诸葛瑾算好了。


  工人拿着炸药,炸个豁口,就开始开采起来。


  这样的日子,孙尚香喜欢的很。


  她活了这十几年的尊贵日子,竟不知道这男儿出门办事,除了像她大哥二哥打仗拼的血哗哗的,还有这种发号施令的成就感。


  孙尚香一拍巴巴掌:


  “我决定了!我回去之后,我也向二哥请一个官职,我就要做一个……专门巡山的官。若有山贼,我就把他们绑了砍了,平日里就把山上的木头砍下来,造房子,造船,造箭头,然后把山里头的铁矿啊,煤矿啊,都挖出来养军队给老百姓花。哎呀,这一片一片的山,真的太富有了!”


  孙尚香拍完巴掌,又插着手,感叹的不得了。


  刘基已经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男子。


  因为他是乔菁菁的义弟,自小受大乔夫人的恩情,姐弟之间感情笃厚。


  姐弟俩一起南巡,行事就更为密切一些。


  刘基来往在长姐乔菁菁的身边,总见着小郡主孙尚香那般豪气,又青春,又美丽且洒脱。


  刘基眼里,不自觉流露出羡慕之情。


  这种少年少女之间的微妙关系。


  根本不需要人将之言明,便会自动有人明白。


  陆逊每见着小郡主与刘基,


  这一个洒脱爽快,一个少年儒雅。


  还真有些像当年庐江城里的乔菁菁与他自己。


  陆逊有时也会多想那么一点点。


  当他再看向大乔夫人那边,侍女那么多,护卫那么多。


  他与她的距离,已经差了个多少个当年的庐江城啊。


  诸葛瑾来到东吴上班,已经好多年。


  最近,他那个赋闲在家的弟弟诸葛亮终于找着工作了。


  弟弟诸葛亮给他寄信来说,他找工作的方式很特别,不是主动递简历,而是让老板上门来直接面试。


  并且,亮哥还给老板设置了障碍,他面试老板第一次时老板没见着他,直到三次之后,老板才见着他的面。


  这次面试还有个专门的名字,叫三顾茅庐。


  诸葛瑾真心为老弟诸葛亮感到高兴。


  刘备这个老板嘛,虽然没有太多的钱,虽然这个老板的公司还不够大,但这个老板的人品和口碑都还不错,并且这个老板是汉室宗亲哦,大家论资排辈都要喊这个老板一声刘皇叔。


  诸葛亮在信里跟老哥诸葛瑾说:


  老弟的老板最近有点挫,运气却不太好,以后呢,估计可能还需要老哥的老板帮衬一下。


  老哥诸葛瑾就说这是当然必须的。


  诸葛瑾在那信里头已经给老弟诸葛亮把海口夸下。


  他自己在东吴这一片儿琢磨着,得先打好基础,不要忽然哪一日老弟求帮忙,他怎么使劲儿都使不出来。


  如今,江东六郡大家都知道,有一个人找她帮忙,非常便捷且有效。


  这个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那就是已故吴侯的遗孀大乔夫人。


  这位大乔夫人呢?你不能以貌取人。


  你不能把她想成是貂蝉,或者说是那位惹得曹操家宅不宁父子不睦的洛神甄宓。


  大乔夫人是个有能耐,且有见解和本事的人。


  诸葛瑾与陆逊步骘谈论事情的时候,会说到荆州的形势。


  这个很正常,在江东上班,避不开荆州。


  并且是必须对荆州有见解有方法的人,才配在江东这里吃饭。


  陆逊说:“据说刘表得了重病,快不行了。”


  步骘说:“正好!刘表重病,刘表的儿子没有能力,到时候我们江东出兵,几口就把荆州给吞了。”


  诸葛瑾说:“刘表自从生病之后,三番五次想把荆州的位置让给刘皇叔刘备,结果这个刘皇叔愣是不要啊,愣是说他不忍心要荆州,仍然带兵住在新野,这个刘皇叔真是一个妙人啊!”


  乔菁菁就耐心的听着。


  旁边这三位年轻帅哥谈论大事。


  乔菁菁喝她的茶,看她的风景。


  眼前,孙尚香在耍武比剑。


  刘基在背一篇贾谊的过秦论。


  忽然。


  诸葛瑾直接拿话问乔菁菁:


  “大乔夫人当年曾游历北方,可曾见过刘皇叔这个人?”


  被诸葛瑾点名。


  乔菁菁就摇头。


  她只见过当年的孟德叔,还没见过玄德叔。


  诸葛瑾于是开始向大家普及了刘皇叔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又屡战屡败的,流浪狗一般的事迹。


  “刘皇叔一个从卖草鞋起家的,到如今人到中年四十大几,仍然住在乡村新野,却拥有一颗高尚的品德和灵魂的,实在是个让人感叹的人物。”


  乔菁菁仍然喝她的茶,看她的风景。


  孙尚香已经收了剑。


  在侍女手中端了一杯茶,孙尚香坐到诸葛瑾和陆逊中间去。


  “这究竟是一个怎么样惨淡的人物?你们快与我说说!


  你们说他年岁和我爹差不多吧,怎么混的那么惨?他还是皇叔啊,还是中山靖王之后?也不至于吧,不是说他身边有关羽,张飞,赵云几员猛将吗?怎么,老是被别人打的落花流水!


  大嫂,你真的没有见过这个玄德叔吗?这样的人物,你就不好奇?”


  乔菁菁在一丈之外,摇头。


  刘备都已经有了诸葛亮了,他不会再那么可怜了。


  小丫头,你这个泛滥的同情心,悠着点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