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 第58章 “只需要唱四句就可以了”

正文 第58章 “只需要唱四句就可以了”

  第58章 “只需要唱四句就可以了”


  很快。


  两人便来到了琴房。


  李景霖简单弹奏几个音阶,试一试音,谭婧也跟着唱音,稍稍开嗓。


  而这时,李景霖突然好奇的问向谭婧。


  “谭老师,您觉得对于一次表演来说,是歌曲更重要,还是歌手更重要?”


  谭婧眼皮子抽了抽。


  音乐表演,都是为了表达情绪的。


  歌手与乐曲,是相辅相成的,都很重要。


  但李景霖提到这个问题,谭婧知道,答案肯定没那么简单。


  毕竟,两人都是达到了【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的境界。


  看似结论相同,但内核完全不一样。


  所以,李景霖提出的这个简单问题,反而不太好回答。


  “一开始我觉得,演奏者,演唱者才重要,因为有实力的歌手可以把烂歌都唱出花来。”


  谭婧老师没说话,但李景霖却自己开始说了起来。


  “可后来随着进步,我又发现,找到符合自己风格,能够与自己风格产生化学反应的作品更加重要,有的小提琴家实力很强,可一旦找错契合的方向,很容易默默无名,可一旦找对路子,瞬间乘风而起歌唱也一样。”


  李景霖的话让谭婧不住的点头。


  其实很多歌唱艺术家,乐器演奏艺术家,都是这样。


  找不到合适的歌,哪怕实力很强,也容易寂寂无名。


  可一旦有了契合的歌曲,马上就可以产生质变。


  “直到我又涉足创作后,结合两种视角,产生了更多的认知。”


  歌曲和歌手,就如剑与剑客一般。


  强大的剑客自然可以草木竹石均可为剑,但如果配一把绝世神兵,那岂不是强的更加炸裂?


  剑客会觉得,有一把神兵利器能够极大增加自身实力,求一把好剑很难得。


  神兵利器可以让普通人也可以吹毛断发,但铸剑人会觉得,只有优秀的剑客才能完整发挥自己打造的剑的潜力。


  “在不同的实力,不同质量的作品角度下来看,这个问题的结论完全不同。”


  李景霖掏出一叠文件。


  文件里是五线谱与歌词。


  谭婧拿过来一看,眉头微微一蹙,发觉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当下便赶紧看了一眼李景霖。


  “好小子,这歌一眼难啊!”


  李景霖笑而不语。


  谱子上的歌名赫然便是《九儿》。


  实际上。


  在谱面的旋律,干净的很。


  十分干净,甚至可以说是简洁。


  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音乐的主题动机,就那么一段。


  就一小段。


  8小节的旋律,甚至算不上旋律,只能算是一个音乐动机。


  精简的甚至令人感觉,这可能不是一首完整的音乐。


  但仔细一看。


  同字音需要转换的音位却极多。


  并且,经过升调后,更是还有着重标明的情绪递进符号,以及夸张的音量变换记号。


  歌词更是极简。


  【身边的那片田野,手边的枣花香。


  高粱熟来红满天,九儿我送你去远方。】


  然后重复几次最后一句?


  “九儿,高粱,这是墨言老师获得诺贝尔文学家的那个《红高粱》?”


  “嗯!”


  谭婧抬起头,眼神有些凝重。


  红高粱这本小说里,表现的内容,表达出的生离死别,是极其强烈,浓厚的。


  短短几句,要唱出所有内容?!


  “没了?”


  “没了。”


  李景霖点了点头。


  “只需要唱四句就可以了。”


  得到李景霖准确的答复后,谭婧也倒吸一口冷气。


  极简?


  不!


  正是因为谱面看起来极简,所以,真实的演唱难度,会完全相反!


  极难!


  因为,李景霖砍去了最能表达思想与情绪的“歌词”!


  最简短的文字,只是用寥寥几笔,随手勾画了一下场景。


  从文字描述来看。


  几乎可以说,除了些许离别感外,完全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


  而音乐的主题动机也同样极简。


  只是做了一些色彩上的引导。


  所有的情绪。


  都需要歌唱家自己来独立承担,去营造出波澜壮阔的故事内容!


  但。


  这样的挑战,反而勾起了谭婧的兴趣。


  而且是极为强烈的兴趣!


  “来!我先试一试!”


  谭婧越看越觉得不简单,迫不及待的便要唱了起来。


  这调子并不难找,稍微给个基准音,听一遍旋律,以谭婧的实力,马上便能唱明白。


  但开口唱了几遍后,谭婧马上就更加体验到了这首歌曲的难度。


  唱下来,真的简单。


  但凡是个人,听上几遍,就能很快的记住这旋律,并且能够跟着唱。


  可如果真想唱出感情,唱出情绪的递进与对比.


  难上天!


  “你别说,还真有点东西!”


  谭婧更加严肃了起来。


  到了最为关键的高潮部分,情绪宣泄的部分。


  需要将同一句话,反复重复,但唱出完全不同,且极强烈的情绪变化。


  这首歌。


  就仿佛在让人用同样的一个“卧槽”。


  去表达不同的情绪变化。


  可以是“卧!!槽!!”,也可以是“卧槽?”“卧槽.”“卧~~槽!!”


  “我好像有点那种感觉了。”


  谭婧长叹一声。


  觉得自己需要去翻翻书了。


  当下,真不由得感慨起来。


  这旋律的设计,实在是巧妙至极!


  开局便是一个上行的四度大跳,极具北方民族音乐的味道。


  豪迈,爽朗,阳刚。


  暗示着九儿的性格特点。


  而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却是在突然的大跳拔高后。


  又来了一个五度的下行的级进!


  就如命运的跌落一般,充满一种悲剧色彩的暗示。


  “这真是太妙了!”


  谭婧忍不住的赞叹出声。


  哪怕不听。


  只从音符排列的高度变化上来说,都可以很轻易的看出这“跌宕”之感。


  仿佛九儿命运线条的起起伏伏,真切的变成了音符一般。


  并且,这种具有G命浪漫主义叙事的民间小调类风格,不仅充满了民族的气息,还可以让人自然而然的便产生出一种“熟悉感”。


  “谭婧老师,这一次,旋律以及情感的宣泄,是完全交由你来完成的。”


  李景霖嘿嘿一笑。


  有一个大魔王合作,当真是可以有太多的想法去操作了。


  “伱的伴奏编曲,将不会有任何与你一样的旋律线条,哪怕就是和声衬托,也与你的演唱所表达出来的情绪不同。”


  “你的人声讲述的是九儿的故事,而伴奏编曲,我的设想是.完全以烘托气氛,氛围,乃至故事的背景,大环境等等为主。”


  谭婧点点头。


  这是一次完全不一样的尝试。


  如果唱不好,这样的编曲方式,便会原地拉胯。


  但如果能以一人之力压制伴奏,那么,这种编曲的方式能够最好的去烘托人声里的情感,进行情绪的递进辅助。


  十分冒险的尝试!


  而李景霖甚至并不满足于此。


  “谭婧老师,你说.”


  李景霖捏着下巴,若有所思。


  说出的话,甚至令谭婧的眼角都抽搐了一下。


  “要不要让你跟唢呐打一架?”


  “?”


  谭婧看向李景霖,神色奇怪的很。


  有句话说的好。


  琴配瑟,笙配箫,唯有唢呐配鞭炮。


  好嗷,你是真不客气,可太相信我了。


  但.


  “打!”


  谭婧用力的一挥手。


  当下,两人便继续排练,磨合。


  李景霖弹奏简单的伴奏。


  而谭婧老师则是一遍又一遍的去找感觉。


  到最后,两人玩嗨了。


  李景霖甚至会刻意放慢音符,又突然激动的加快,旋即又极速收缓。


  而随着李景霖的伴奏,谭婧瞬间便可配合好,去将歌曲的张力最大化。


  到了后来。


  谭婧甚至会突然在某个地方拉长音,停顿。


  而李景霖也能十分快速的反应过来,进行配合。


  歌曲的磨合越来越好。


  当下,谭婧便拍板决定!


  这首歌,越早在《歌手》的舞台上唱,越好!


  当下,两人便齐心协力的去拉伴奏乐队。


  要就要做到最好!


  既然要唱,那就必须给娱乐圈里的歌手们来点小小的震撼。


  两个国家队联手摇人。


  这是什么概念?


  唢呐是从民族乐团里找的。


  弦乐与管乐不需要整编的,于是便直接从爱乐里拉了现成的壮丁。


  电视台也给分配了一些资源。


  送过来了几位摇滚乐队的乐手.


  于是。


  说动就动。


  两人便开始找人排练。


  李景霖原本以为,这周新一期的《歌手》恐怕赶不上,得等下周。


  但万万没想到,排练的进度奇快。


  快到李景霖与谭婧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第一天排练的上午,聚齐全部的人员。


  从陌生,到个人将自己的部分视奏结束。


  二十分钟。


  从个人视奏部分结束,到能初步合奏一遍的时间。


  是一个半小时。


  从能勉强初步合奏,到合奏不出现错音错漏不协调等问题,达成度来到了百分之70的时间。


  只花了一上午。


  这种速度,就算连这些参与演出的人员,都觉得不可思议。


  下午,晚上的仔细打磨。


  到第二天全天不间断的训练。


  第三天的时候,李景霖蓦然发现.


  好像已经能演出了!


  “快,太快了!”


  李景霖啧啧称奇。


  第三天排练时,李景霖已经挑不出什么其他的毛病了.


  目前的这个演奏效果,已经完全达到自己内心的要求程度。


  “离谱,很是离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