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1890东南亚之王 > 第七百一十七章 登陆(中)

正文 第七百一十七章 登陆(中)

  3千多海军6战队是英法联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他们都是老兵,主要来自各个舰队或殖民地殖民军,战斗经验丰富。


  卡登上将派出这些人,目的是为了第1时间占领1块滩头阵地,好让6军登6上去。


  他们也没让卡登上将失望,1群人划着小船或冒着半人高的水,登上了被炮弹犁了1遍又1遍的滩头,快速占领了滩头阵地。


  巩固阵地后,后续6军便开始登6,6军划着小船,1点1点的登上滩头阵地。


  这群第1次上战场的6军,紧张的在战场上不知所措,直到被抓去巩固防线。


  小船运输太慢,必须得搭建1个临时码头,不然重装备和补给上不去,送再多人去也是送人头。


  豪气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直接以小型运输船为基础,搭建临时码头。


  因为早有准备,所以码头搭建的很快,到中午时,两块钢铁制造的架桥连接了临时码头和滩头,临时码头投入使用。


  滩头很快聚集了数万名士兵,汉密尔顿上将也抵达了6地上。


  “这里是谁在负责,为什么不组织好部队。”汉密尔顿上将上岸后,抓住1个跑来跑去的上尉,抓着他的衣领问道。


  “报告将军,这里又邓肯上校负责,上校正在尝试和那群印度人沟通,但是他们听不懂命令。”上尉操着1口地道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方言,听的汉密尔顿1头雾水。


  “你说慢点,上尉,不用着急,不要紧张。”汉密尔顿无奈的让他再说1遍,上尉憋红了脸,咬文嚼字的重复了1遍。


  “让你的长官,立刻到这里来,还有,将这个消息传给其他师的长官,我要他们立刻到这里来,我要下达作战任务。”汉密尔顿眼皮子耷拉了下来。


  太难了,他都不知道约瑟夫·弗朗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听说他时不时就要接见十2个地区和民族的代言人,还要熟练的与他们交流沟通。


  (奥匈帝国没有主体民族,语言也不通用,奥匈帝国有3种通用语言,德语,匈牙利语,克罗地亚语。)


  没1会儿,过来了两个上校,4个准将,5个少将。


  英军编制1个标准步兵营1023人,是最基础的战术单位,营长是中校。


  4个营加上旅部,就成了1个旅,1个标准旅是4119人,旅长是准将。


  3个旅加上直属部队比如炮兵,就成了1个师,1个标准步兵师是18073人,师长为少将。


  至于上校,因为取消了团长,上校1般任参谋或副职位,或者殖民地任职。


  “将军,澳大利亚第2师总指挥官马尔斯向您报到。”


  “将军,新西兰第1师总指挥官唐纳德向您报到。”


  “将军,英印军团第十4师向您报告……”


  诸如此类的,5个少将做了自我介绍,澳新军团师长被称呼为总指挥官,指挥1个师的战斗,除了称呼,其他没什么不同。


  然后是4个准将,汉密尔顿本来不想听他们说,毕竟你的上级已经说了,但是还没来得及制止,他们就开始了自报家门。


  “将军,英印军团第6十1旅向您报到。”


  “将军,澳大利亚帝国军第8旅向您报到……”


  听完他们的话,汉密尔顿直呼好家伙。


  “6十1旅,2十师的部队?第8旅?混编的那个旅,你们不是第4师的部队吗?”


  汉密尔顿发现,就没有1个旅长和1个师长是隶属关系,有点问题,但是没关系,他能解决。


  “时间紧迫,英印军第十4师,你们的部队到了多少?”汉密尔顿问道。


  “报告,1个营。”师长站出来,不好意思的说道。


  “1个营?”汉密尔顿露出你在逗我的表情,但是看师长的表情,叹了口气。


  “行吧,你们营,不,你们师向北,沿着海岸线进行探索,寻找适合建立码头的地方。”汉密尔顿叹了口气,随便给了个简单任务。


  舰队正在向北行驶,1个营即便遇到危险,也能在海岸边借助火炮防守。


  “然后是澳大利亚第2师,马尔斯,你们有多少人已经上岸了?”汉密尔顿期盼的问道。


  “目前我只发现了和我同1条船的两个连,我相信其他人也上岸了,我正在派人去寻找。”马尔斯少将羞愧难当的低下头。


  “两个连……你继续整合部队吧。”汉密尔顿挥了挥手,也不打算1个个问了。


  “你们有谁的部队已经到齐了?”汉密尔顿问道。


  没有,1个没有,现场鸦雀无声。


  “那么,1半呢?1半也没有吗?”汉密尔顿声音大了起来。


  “报告,澳大利亚帝国军第2旅已经抵达了3个营,只是我旅旅长还没上来。”邓肯上校站了出来。


  他是第5旅副旅长,两名上校之1,澳大利亚人,曾在英国殖民军服役,澳大利亚成为自治领后,加入了澳军,飞速升职。


  这次澳大利亚组建帝国军参加1战,他也被派了出来,成为副旅长,等澳大利亚军团进1步扩张,他就会成为旅长了。


  只要立下1些功劳,升为将军,跨越阶级,不再是梦想。


  “很好!上校,报上你的名字。”汉密尔顿精神1振。


  “邓肯·约翰迪尔,将军。”邓肯挺着胸膛,大声喊道。


  “很好,看见那支炮兵了吗?他们现在是你的了,你的部队现在立即向东发动试探性进攻,可能的话,抓1些俘虏。”汉密尔顿看见了几门大炮,也没问是谁的,随便指了指,分派给了邓肯。


  “是!将军!还有1个问题,将军。”邓肯回答完了才轻声说道。


  “请讲上校。”汉密尔顿眼睛1眯。


  “将军,我们旅有1个营印度人,我的士兵很难和他们交流,他们的口音实在是……我需要有人充当翻译。”邓肯无奈的说道。


  “这很容易,我相信英印军十4师有足够的翻译。”汉密尔顿转头看向十4师师长。


  “是,将军!”师长敬了个礼,表示明白了。


  “请随我去交接。”师长对着邓肯说道。


  “是!”


  交接的过程并不麻烦,只需要找几个英印军中服役的英国军官就可以了。


  很快,邓肯带着3千多人,以及两个来自不同步兵师的6门制炮兵连,向东搜索前进。


  邓肯所在的第1师本来应该是纯澳大利亚人组成的部队,但是由于澳大利亚人新兵较多,战斗力比较弱(英国人视为2线乡土军),所以英国人给他们填充了1些有战斗力的炮灰。


  不仅如此,作为澳大利亚帝国军,1个旅其实不是4个营,而是5个,多出1个杂物营,主要是做苦力的。


  好在,这个营还没上岸,邓肯手里是两个澳军营,1个印军营,两个炮兵连。


  很快,这3千多人向东行进了5公里左右,遇到了第1座山。


  山不高,也就百米左右,但却是制高点,看得出来,山体被炸过,证明这里有奥斯曼人的工事。


  作为1名严谨的前英国殖民军军官,邓肯非常完美的发挥了其传统。


  “派人向两边侦查,看看附近有没有敌人。”


  “让印度人冲上去,抢占山脚下的位置。”邓肯根本没有试探性进攻,而是直接下令。


  英国人可能还要考虑印度人的感受,但是邓肯是澳大利亚人。


  1千多印军被赶鸭子上架1样,毫无阵型,松松散散的向山脚冲去。


  毫不意外,他们遭受到了打击。


  是机枪,数挺重机枪形成交叉火力,对印度人1阵扫射。


  短短几分钟,印度人损失两百人,撒丫子跑了回来。


  “炮兵,瞄准敌人火力点位置,给我狠狠的轰。”邓肯意气风发的下达了命令。


  “是,长官。”炮兵连长敬了个礼,匆忙的回去布置。


  轰!


  轰!


  十8磅野战炮发出怒吼,十8磅野战炮口径84毫米,是英国于1904年研发,1909年装备的英军标准野战炮。


  1战中,这种火炮生产了超过1万门,1战期间,英国生产了9930万颗十8磅84毫米野战炮炮弹。


  boom……boom……


  十8磅野战炮的射速每分钟可以达到6至30发,十2门1齐开火,山上的火光就没停过。


  炮击了几分钟,邓肯觉得差不多了,必须趁奥斯曼人没反应过来,尽快占领这个支撑点。


  “冲锋,冲上去,赶走那群奥斯曼人。”邓肯对部下说道。


  这次,不是阿3哥自己在行动了,而是1千大几百人,邓肯手中的步兵主力在冲锋了,1次性出动了1半多部队,分数路进攻。


  邓肯手里剩下的1个营,是在冲锋部队打开缺口后,冲上去扩大战果用的。


  澳军采取了密集冲锋阵型,这种阵型的好处是突击力量强,前进的快,印军1如既往的散乱。


  咚咚咚咚……


  这次,密密麻麻的机枪声响了起来,奥斯曼帝国在这座山上布置了十4挺机枪,其中有8挺都对着英国人开枪了。


  就在邓肯震惊于炮击没能消灭奥斯曼人的机枪时,剧烈的爆炸声在耳畔响起。


  boom!


  boom!


  “长官,炮兵阵地遭到地方炮击,我们损失惨重,请求撤退。”炮兵连长灰头土脸的跑了过来,胳膊上还在渗血。


  “我们损失了多少火炮?”邓肯抓着他问道。


  “全部!”炮兵连长坚定的说道。


  实际上,他也不知道损失了多少,爆炸1响起来,大家都散了,各自逃命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