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岔村码头上会来一批汉州和随州的客商。
赵才的商队在前面引路,汉州和随州的商船跟着商队缓缓驶入码头。
迎宾组的组员在商船靠岸后都熟练地上前接引客商。
赵才带着客商们在码头上参观:“各位老爷们,这就是我们河岔村的码头!”
“你们村子的码头居然这么大?”客商们很是震惊。
赵才拍着胸脯道:“那当然,我们村子有个能人。”
“莫不是杨陌杨公子?”有的客商早就听过洪山县杨陌的名字。
赵才挑眉道:“这位老爷看来是早就听说过我们杨公子的名声了吧?”
“听过听过,他杀河怪、制糖霜、造香皂、酿美酒!”那客商掰着手指头数着。
另外一个客商补充道:“我听说他还平定匪患,还把洪山县不可一世的高家扳倒了!”
赵才与有荣焉地点头:“没错没错!”
听到杨陌的名声已经外传,赵才也是非常的开心。
这些事情都有他的参与。
此时商船中间的一艘小客船上走下来一老一少。
老的是个胖老头,少的是个俊美的年轻人。
两人正是翁六一和翁不凡爷孙。
翁六一皱眉问:“不是说该到洪山县了吗?”
“我看这不还是在汉州呢嘛?”
船家闻言板起脸:“老丈,话可不能这么说!”
“我们现在是在洪山县河岔村码头!”
“我做生意从来就是讲究一个信用!”
翁六一疑惑地问:“河岔村码头?”
“一个村子居然有这么大的码头?”
“汉州的码头也比这个大不了多少吧?”
翁不凡轻咳了几声:“爷爷,这确实是河岔村码头,你看那边!”
翁不凡指了指不远处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洪山河岔村码头”。
翁六一这才将信将疑地点点头:“好吧,是我没见识了!”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了一锭银子递给船家。
就在船家快要拿到银子时翁六一突然又缩了回去:“我再问你,这里有没有美酒喝?”
船家不耐烦地说:“河岔村的河岔台啊!”
“恐怕大宁都没有比它更好的酒了!”
说罢船家一把把银子薅了过去:“别耽误我做生意了,我还要送人去随州呢!”
翁六一还要说什么,却被翁不凡打断:“爷爷,你可不许喝酒!”
“你一喝酒就管不住你的嘴!”
翁六一瞥了翁不凡一眼:“你先把你手里那些擦腚纸扔了吧,抱了一路了。”
翁不凡看看手里的纸张又看看自己的爷爷,一抬手把手里的纸张扔进了河水中。
“干什么的!”巡逻组的组员看到翁不凡的行为凑了上来。
“乱扔垃圾污染环境!”巡逻组的组员严肃地说。
污染环境?
翁不凡一阵无语,什么叫污染环境?
“你们是外地来的吧?”巡逻组员上下打量了一下翁不凡爷孙。
翁不凡点了点头:“刚上岸。”
组员指了指旁边一块木牌,上面写着“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这是我们河岔村的要求,不能随意扔东西。”
“我们杨公子要我们爱护村子的山山水水。”
翁六一闻言觉得颇为有趣,他拱了拱手道:“这位小兄弟,不好意思。”
“我们初来乍到不懂规矩。”
“还请见谅啊!”
“没关系,以后就知道了。”一个声音在他们背后响起。
翁六一回头,看到一个高瘦的年轻人,他面如冠玉鬓如刀裁,衣着得体举止有度。
“陌哥儿!”组员对杨陌拱了拱手。
杨陌点点头道:“你去忙吧。”
翁六一看着杨陌问:“这位小兄弟,莫非你就是立这牌子的人?”
杨陌呵呵一笑:“没错,是我让人立在这里的。”
“来往客商越来越多,如果都不保护环境,村子会变成臭水坑的。”
翁六一点点头头:“你这牌子写得好啊,人人有责,这是激发人的自驱力啊!”
杨陌闻言挑了挑眉:“老丈,好见的啊!”
他没想到眼前的老头居然能够意识到这点。
他立这个牌子的初衷就是如此。
翁六一笑了笑说:“惭愧惭愧,我是觉得你们这很是有趣。”
“一个村子居然有如此大的码头。而且规矩也别具一格。”
杨陌笑道:“见笑了见笑了,老丈来此是做什么的?”
翁不凡接过话:“我和爷爷是从这里路过回乡的。”
“很多年没有回老家了,以前也多次路过洪山县,这次让老朽很震惊啊!”翁六一指着河岔村的码头道。
“以前这段水路可是不通船只的。”
“如今这里居然有这么大这么繁华的码头。”
“我对你们村子现在充满了好奇。”
杨陌笑了笑并伸手道:“正好我今日无事,带老丈到处转转吧。”
翁六一闻言道:“那自然是极好。另外小兄弟能否告诉我哪里可以喝到河岔台?”
杨陌哈哈大笑:“我与老丈投缘,今日便请你喝了。”
翁不凡闻言撅了噘嘴:“爷爷,能不能不喝酒!”
“扫兴!你最扫兴!”翁六一用手指戳了戳翁不凡的脑瓜,转身跟着杨陌往村里走去。
杨陌指着码头旁的作坊道:“这里以前是一片河滩。”
“我们在这里建立了糖霜作坊和冶铁作坊。”
“糖霜?糖霜就是你们这里产的?”翁不凡惊讶地问。
杨陌笑着点了点头:“不错,是我们的产品。”
“那东西可贵呢!”翁六一是听说过糖霜的,但没有品尝过。
杨陌带着二人进了村子,翁六一看到村子里都是整齐的砖瓦房,很是震惊。
“你们这里居然都是住砖瓦房?这造价可不低啊!”
杨陌解释说:“以前也是茅草房,后来被土匪烧了。”
“我们就直接重建了新房子。”
“砖瓦房更结实,也能防潮,住着舒服。”
翁六一疑惑地问:“那这钱是从哪里来的?”
杨陌指了指刚才的作坊道:“村民们在作坊里做工,用工钱盖的。”
翁六一倒吸一口凉气:“工钱能盖得起砖瓦房?这得多高的工钱啊?”
杨陌笑了笑:“一个月二三两银子。”
“啥?”翁六一一惊,他现在致仕之后朝廷一个月恰好就给他二两抚恤。
此时他们经过了村里的工人宿舍,工人们正吃完午饭回来休息片刻。
“这是我们的工人宿舍,新来的工人还没成家的就住这里。”杨陌指着工人宿舍。
翁六一看着工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感叹道:“老朽一辈子教书育人,就想致君尧舜,缔造盛世。”
“没想到这盛世就在河岔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