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164章 姑娘和文学

正文 第164章 姑娘和文学

  第164章 姑娘和文学


  “嘿,兄弟,专心点啊。”


  接车的老生见他有点不对头,手照样在动,眼神却一眨不眨盯着某处,凑过来,顺着他的视线一望。


  呦嗬!


  就说在看啥,敢情看漂亮姑娘呢!


  行为不轨,有失学长风范,但也能理解。


  讲老实话,这姑娘他一路上也没少偷偷打量,忍不住啊,那种源自雄性本能的冲动,是个男人都懂。


  李建昆这才回过神,面对对方“你可被我逮到了”的小眼神,半点不在意,嘿嘿一笑,手上越发麻利。


  不多会,沈红衣来到眼前,站在车斗上,居高临下看着他,微微一笑,轻声道:“谢谢学长。”


  声如黄鹂,笑如春风。


  啧啧!


  李建昆回以一个阳光灿烂的笑脸,搭手接过她的行李。


  一只绿网兜,里面装着掉漆严重的“囍”字搪瓷盆、国民铝饭盒、同样掉漆严重的搪瓷缸、铁丝暖水瓶、牡丹花被单……


  东西还挺齐全。


  却不是件好事,通常家境贫寒的学生,才会带得这么全,避免入校后还要买新的。


  望着这一堆破破烂烂,李建昆难免有些心疼。


  他很想给这姑娘最好的一切,可他又清楚这姑娘的性子,别说现在不熟,就算熟了之后,都很难让她轻易接受。


  她有着自己的丰富精神世界,对于物质看得很淡,当年在小船坞里,陪着自己吃馒头白菜时,她总是笑得格外好看。


  自己能打动她,凭的也不是任何物质——当年的他,哪有?


  他曾问过沈姑娘:你是从什么时候注意到我的?


  她说:你给那艘大船画画的时候。


  彼时他的工作,主要是给老船重新描漆上色,有时搭高台,有时人挂在上面,一描一画,通常就是一整天,因为上去一趟太麻烦,午饭都是吊上去吃的。


  沈姑娘说,那叫传统艺术。


  当时的他却不懂,权当作一个谋生糊口的活计。


  “学妹,能行吗,别勉强,摔倒就不好了。”


  李建昆伸出手,想扶她一把,态度真诚,倒也真没什么色心。


  迟早是她的人,不急于一时。


  “没事的学长,我能行。”


  沈红衣笑着婉拒,蹲下身去,小心翼翼地跳下。


  李建昆人虽然戳在原地,全身肌肉却绷得紧紧的,准备一有不对,立马冲上去抱住,管它什么礼义廉耻。


  所幸沈红衣安全落地。


  “来吧,学弟学妹们,都跟着我,带伱们去报道。”


  李建昆招招手道,也不好只盯着沈姑娘一个,他不断心理暗示自己——你跟她这辈子还并不认识,一切都要重头来。


  “学长学长,报道不用交钱吧?”


  “学长,听说会发粮票,还给补贴对吧?”


  李建昆被一群新生簇拥着,一边缓缓向大饭厅移动,一边交流沟通。


  对于学资的问题,沈红衣同样十分重视,踮脚打量,竖起耳朵。好在这位学长足够高,以她的视角也能看到脑袋。


  这位学长人很好,耐心解答了他们的所有疑惑。


  当确认学校能发到足够的粮票,每月还有二十块补贴时,沈红衣跟随着新生们雀跃欢呼,刚刚成年的姑娘,仍保留着几分天真和童趣。


  李建昆的余光一直在她身上,微微有些失神。


  这一点,是他不曾见识过的,上辈子邂逅时,沈姑娘读大二,两年的大学生活,已经让她足够成熟和知性。


  不过,挺好的。


  如果有可能,他希望沈姑娘永远保持着这份天真烂漫,世间的所有纷纷扰扰,痛苦磨难,都有他。


  进入大饭厅后,他目送着沈姑娘去了中文系的地盘报名,戳在门口等待,准备把这群新生送去宿舍,不承想,又是一群der。


  有人提议要逛逛燕园,得到多半人的激动附和,余下小部分人只能随大流。


  这样李建昆可就不好再跟着,显得太过热情,不合理。


  第一次见面,沈姑娘连他名字都不知道,可不能就这样了事。


  “学妹们,我建议你们还是先别去了,你们体力不比男生,燕园比你们想象的还大,真逛一圈,一两个钟都打不住,还是先回宿舍收拾收拾,休息好,养足精神,以后有的是机会。”


  姑娘们一听要逛这么久,真给吓到,一两天没休息好,还哪有这么多力气。


  <div class="contentadv">同时对这位学长的好感,不断+1+1+1+1……


  都欣然接受他的建议,跟着他前往宿舍区。


  “诶,咱有一说一,这学长人可真好。”


  “长得还好看。”


  “哎呀,小妮子,你很不对劲啊。”


  一群女生结伴而行,吊在李建昆身后,窃窃私语,叽叽喳喳,笑声不断。


  来到宿舍区后,李建昆顿住脚,转身笑道:“学妹们,都报报,自己是哪栋楼的,我一顺把你们送过去。”


  “学长您真好。”


  “应该的。”


  “学长,我27号楼。”


  “学长,我30号楼。”


  …


  好像报数样,每个姑娘都报出系里给她们分配的宿舍楼号,沈红衣在最末几个发言,举起小手道:“学长,我34号楼。”


  知道,你的不用说。


  中文系女生的宿舍,正是34号楼,今年中文系这个香饽饽学系,因为人数多,宿舍还做过调整,像徐庆有本来住在33号楼,如今搬到32号楼。


  整栋楼都是他们的地盘。


  李建昆招招手,再次迈开脚步。


  “学长,我们这样报一遍,你就能记住?”


  有胆大的姑娘,追上来搭话,自从谈恋爱由地下转为公开后,男女方面,整个的社会风气,都开放不少。


  可惜上来的不是沈红衣。


  “嗯,我记忆力还行。”


  “学长你是哪个系的?”


  “经济学。”


  “大几的?”


  “我是研究生。”


  嚯!


  姑娘们躁动一片,望向他的眼神又有所不同,多了抹崇拜。


  “学长你叫什么呀?”


  “李建昆。”


  不少姑娘,默默记下这个名字。


  李建昆不留痕迹打量了一眼沈红衣,也不知道她记住了没有。


  接下来,他很不要脸地来了个风骚走位,绕绕弯弯,把姑娘们一拨一拨送到宿舍楼下,最后才前往34号楼。


  一群女生,只剩三人。


  还未接近34号楼,走到中文系男生的32号楼下时,三个姑娘同时顿脚,都被楼底下的一排宣传栏,吸引住视线。


  李建昆也不催促她们,示意她们可以去看看。


  前世沈姑娘就是北大文学社的,具体哪个文学社不知道,说来他还得感谢这个文学社,正因为他们在暑期组织的活动,才让他和沈姑娘邂逅。


  从77年开始,大学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以文学社最多。


  譬如北大,现在大大小小的文学社,很有一撮,又以两家最出名:


  一个是50年代就存在、后面恢复成立的五四文学社,这个算是官方性质。


  名誉社长和顾问,全是北大领导,像季羡林、朱光潜、曹靖华这些。


  他们创办的刊号,还特地请矛盾先生提名,叫作《未名湖》,目前在北大传播极广,甚至北大内报上,他们还专门开辟了一个同名专栏。


  另一个,叫作早晨文学社。


  这家是文学系学生自发创办的,他们的刊物叫作《早晨》,眼前这个32号楼楼下的宣传栏,正是早晨社的作品栏。


  每逢饭点的时候,总会有不少学生端着饭碗,挤在这里边吃边看作品和评论。


  沈红衣越走越近,最终在作品栏前站定,美眸中流光溢彩,看得入神。


  李建昆知道,沈姑娘爱好诗歌和散文,瞅着这看入迷的模样,加入文学社怕是随时的事情,新生入学季,也是各大社团招新的时候。


  他寻思,他是不是也得加一下?


  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