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我在综武当神捕 > 第168章 女娲神庙,罚你去西域挖沙子

正文 第168章 女娲神庙,罚你去西域挖沙子

  第168章 女娲神庙,罚你去西域挖沙子


  藏镜人的内心有些纷乱。


  让他纷乱的不是左诗的话,而是沈炼通过左诗,送给他的那封信。


  藏镜人这些年受到了很多误导。


  误导藏镜人绝不是容易的事,难度甚至超过误导有先知优势的沈炼。


  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藏镜人得到的情报,全部都是真实情报,让他自己进行推测,让他自己确认真假。


  说谎话最高的境界,绝对不是什么九真一假,因为所有的虚假,都必须用更多的虚假来掩盖,想凭虚假情报瞒过藏镜人的眼睛,无异于痴人说梦。


  说谎的最高境界是说真话,甚至是说出全部真话,以真话执行谎言。


  这种难度非常非常高,需要精细至极的把控,并且容错率非常低,就好似精密的零件,不能出现半点错误。


  不仅脑力严重损耗,执行谎言时付出的资源,更是堪称天文数字。


  收益呢?


  收益要在很多年后才能看到,期间只要被人看破,便失去全部收益。


  原因很简单,这种方式专门用于对付聪明人,越是聪明越容易上当。


  陷入逻辑怪圈的时候,聪明人可能把自己绕进去,但只要察觉到破绽,只要跳出来,立刻就能推导出一切。


  尤其是藏镜人这种聪明人。


  沈炼给的情报并不复杂,只是用精炼的语言,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不是左诗。


  当然也不是什么“忆无心”。


  故事的主角姓李,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是五仙教大长老的孙女。


  无儿无女的五仙教大长老,十多年前忽然有了个孙女,为了这个孙女,他叛出五仙教,定居在帝都金陵。


  是不是很简单的故事?


  越是简单,字数越少,事情越大。


  “呼!”


  微风一吹,信件化为了粉末。


  藏镜人的身形消失不见,再次现身的时候,他已经到了五仙教总坛。


  ……


  “诶呦,浑身舒适!”


  沈炼伸了个懒腰,摇头晃脑,满是得意的走出闭关室,得益于风四娘的九天玄女真经,七天便达成了目标。


  一以贯之神功、金刚不坏神功,乃至于淬体术,都有了长足的长进。


  沈炼的进步很大,风四娘的进步更是超乎想象,沈炼相当于从八十分提升至八十五分,风四娘相当于从六十五分开始提升,起点越低,进步越快。


  不知武则天修改秘籍时,到底加了什么玄妙,使得九天玄女真经和纯阳真气之间,有非常良好的化学反应。


  二者可谓是互为催化剂。


  短短七天时间,风四娘的真气已然尽数转化为玄女真气,功力比先前提升五成有余,实力更是提升了一倍。


  随着真气转化完毕,刀法也变得越来越精湛,能把魔性藏于仙气之下。


  出手越是如疯似狂、魔气森然,便越发显得仙气飘飘,翩跹如蝶。


  闭关的任务已然完成,对于苗疆潜藏势力的探查,同样是非常圆满。


  比如沈炼知道了藏镜人,知道十二青龙中那个用鞭的,名为姚明月,确认他们的女儿,被大长老带到金陵。


  沈炼当然不会以女儿做要挟,那实在太过于无耻,而且绑架良善,违背沈炼的底线,对沈炼内心大有损害。


  当然,沈炼也不会多管闲事。


  如果人家在金陵过得很好,何必要去掺和苗疆的那些腥风血雨呢?


  再者说了,亲恩不如养恩,这种事情肯定要征求养父母的意见,到时候若是双方矛盾,包青天也束手无策。


  清官难断家务事!


  这种事情能不参与尽量别参与!


  或许可以请调解员去调解一下?


  找几个调解员劝藏镜人大度一些?


  这事儿似乎有几分搞头啊!


  就是千万要做好准备,在他们被轰成碎肉之前,把他们都给救回来。


  调解员虽然大多非常混蛋,出门很可能遭雷劈,但真的是罪不至死。


  给点教训就可以了!


  暴揍一顿还是非常应该的!


  闭关结束,任务完成,沈炼每日左拥右抱,游山玩水,好不快活。


  偶尔故意散播一些故事。


  有当初供稿的经验,沈炼编故事的能力非常厉害,这些故事半真半假,传到有心人耳朵里,肯定很有意思。


  最关键的是,沈炼非常明白,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隐蔽的方式传递各种故事,那当然就是


  ——村口大妈!


  买十文钱瓜子,二十文钱蜜饯,和她们边吃边闲聊,只需半日时间,保管能够传遍整座县城的大街小巷。


  故事会越传越离奇,等到传递三五天之后,那些玄奇有趣的部分,会被茶馆酒肆的说书人,编纂为评书。


  这事儿简直就是无敌的!


  就算让锦衣卫去严查,也不知道最初始的流言,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这玩意儿能特么怎么查?


  难道把所有人都绑起来拷问?


  拷问也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她们自己都不会记得!


  一个故事,由大妈甲传给大妈乙,再传给丙、丁、戊、己、庚……再由大妈一百六十七号,传给大妈甲。


  这个故事至少变了五十个版本,大妈甲肯定觉得听到新的故事,加入自己的理解之后,再传递给大妈乙。


  如果问大妈甲,最初的故事是什么模样,放心,她早就已经忘记了,在她的记忆中,故事来源早已模糊。


  就算拿着昊天镜盯着查找,把火眼金睛瞪成红眼病,也很难找到源头。


  沈炼付出了什么代价呢?


  三十文钱!


  真是好大的代价!


  另外,串闲话的同时,还能听到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西平侯府里面各种奇葩事,比如侯爷被夫人给打了。


  最为有趣的故事,则是据说在苗疆最核心处,有一座玄奇无比的神庙。


  那座神庙从三皇五帝时期,便已经存在于苗疆,据说建造庙宇的先贤,便是三皇五帝最初的圣贤——伏羲!


  沈炼最开始觉得很诡异,伏羲怎么会来苗疆建立庙宇?


  问过足足一百六七十个大妈,综合全部故事,去掉神话色彩,这座庙可能真的存在,并且流传上千年。


  沈炼甚至去问过沐英,沐英也表示听过这个故事,但从未见过庙宇。


  当初三十万大军入苗疆平叛,规模是何等浩大,却也没有寻到踪迹。


  只不过这个传说,在苗疆已经存留了数千年,比蚩尤还要远古,某些生有异相的老人,甚至还能背诵史诗。


  根据史诗的内容分析,庙宇中供奉着人首蛇身的慈悲女神,也就是中原神话传说中,捏泥造人的女娲娘娘。


  <div class="contentadv">伏羲时期流传至今的女娲庙?


  这个故事怎么想怎么觉得玄奇。


  偏偏没有任何人能够否认。


  根据某些传说来分析,大理长春谷的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便是从女娲庙流传出去的,看来过段时间,还要再去一趟缥缈峰,向巫行云求证此事。


  不知为什么。


  想到这座神秘的女娲庙,沈炼会下意识想到姜老道,总是会不自然的,把二者联系起来,似乎有很大关联。


  没有任何证据。


  也没有任何“剧情”佐证。


  就是沈炼神而明之的感觉。


  风四娘也有类似的感觉,甚至比沈炼更加强烈,不是神话传说中,那些所谓的感悟到使命,感觉到召唤……


  那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感觉。


  好似曾经有一段时间,一段在脑海中消失的时间,她曾经去过神庙。


  对于这种独特的感悟,沈炼和风四娘不约而同的选择——退避三舍!


  如果神庙只是虚幻传说,查找神庙是浪费时间,如果神庙是真的,肯定具备超强武力,去了肯定打不过。


  既然如此,那就回去做点准备。


  磨刀不误砍柴工!


  过得两三年时间,带着陆小凤、张丹枫、沈浪、沈玉门、谢晓峰,乃至西门吹雪、叶孤城、燕十三等高手,一同来苗疆探宝,神庙还能翻天不成?


  区区古董,竟然敢欺负我!


  回去我就向师父告状!


  诶?


  师父似乎去西夏了!


  老子追着去西夏告状!


  还是先给朱元璋写奏折吧!


  老朱应该会对这玩意儿感兴趣吧?


  臣启奏,苗疆有千年神庙,暗藏长生不老隐秘,得之可得天下……


  ……


  金陵,皇宫!


  沈炼的奏折摆在朱元璋桌子上。


  走的是沐英的快速通道,不必通过任何审查,直接就能送到龙书案上。


  看着沈炼的瞎胡诌,还有沐英在上边的批注,朱元璋觉得后背发痒,忍不住拿出玉如意,轻轻挠了挠后背。


  “这小磕巴儿,真是会胡闹,一把年纪了还在胡闹,早知会这样,就不该让沈炼那个混小子去苗疆……”


  恍惚间,朱元璋觉得,自己看到了当初常茂和沐英四处闹事的场面。


  玩归玩,闹归闹。


  该做的事肯定能做圆满。


  沈炼的奏折看似不着四六,实际上并不会触犯朱元璋的底线,尤其是某些特殊隐秘,朱元璋早就已经知道。


  苗疆流传的那些故事,大部分是朱元璋修改之后,再让人宣扬的。


  可以说是平行交叉蒙太奇。


  可以说是曼德拉效应。


  三十多年过去,苗疆流传的有关神庙的故事,和古早传承大不相同。


  没错,三十多年。


  虽然大明建国仅仅二十一年,但朱元璋在苗疆的布局,超过三十年。


  那个时候,他才刚刚崛起。


  那个时候,他初次见到姜老道。


  那个时候,他从姜老道口中得知部分神庙隐秘,然后便让人传流言。


  那个时候,他的亲信下属,抱回来一个孩童,据说与神庙密切相关。


  “沈炼能够发现的事情,别的人当然也能发现,咱这么多年布局,竟然只把建庙的时间,稍稍进行混淆。”


  “苗疆的水可真是浑啊!”


  “上古的传承,破碎的隐秘,星空的浩瀚,宇宙的无垠,看来咱还需要再去编些故事,就让沈炼去编吧!”


  “这小混蛋最擅长编故事!”


  “不能让他再去这种地方了,否则非把天给掀翻了,让他暂时在江湖中办几桩案子,然后去西域挖宝藏!”


  “你小子不是喜欢挖掘真相么?咱给你个机会,不给咱挖出金山来,咱就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天威浩荡!”


  朱元璋收起玉如意,从一大堆奏折中翻出几份,随便改了点批注。


  这是六扇门的诸多管事,最近办的某些江湖案件,某个去年的时候,就决定挖掘的宝藏,现在可以入库了。


  ……


  老实和尚是个很老实的和尚。


  由于他实在是太老实,做了错事也会老老实实交代,久而久之,人们忘了他原本的法号,称他为老实和尚。


  老实和尚的师承很神秘。


  有人说他是少林弟子,因为老实和尚的武功高深莫测,精通七门精巧绝伦的少林绝技,显然是少林嫡传。


  有人说他出身于天台宗,因为他最喜欢念《妙法莲华经》,他最擅长的一指禅功,在天台宗也有所流传。


  有人说他出身于华严宗,因为他曾在华严寺讲经说法十余年,也会施展华严祖师帝心尊者的大圆满杖法。


  老实和尚从未承认过,也从来没有否认过,因为他既属于这些宗门,也不属于这些宗门,这些寺庙,都是他学佛的过程中,某些特殊时间段。


  比如某个人,是XX小学的学生,同时也是XX中学的学生,还是XX大学的学生,这种说法当然都是对的。


  江湖中虽有法不传六耳之说,但交好的宗派,也可以互相送弟子。


  比如丐帮乔峰,幼年时拜少林玄苦大师为师,学有所成之后,被玄苦大师引荐给丐帮帮主任慈,再次拜师,既是少林俗家弟子,也是丐帮弟子。


  老实和尚便是如此。


  若非自身天赋不够,他甚至想把大乘佛法的分支全都学习一遍。


  学的越多,便越难精湛。


  老实和尚知道这么做很不对,这是犯了贪念,决定惩罚自己,要一步一步爬行四十里,爬回到挂单的寺庙。


  “老实和尚,练什么功呢?”


  沈炼挡在老实和尚前方。


  老实和尚左手掐诀,口中念咒,念的是祛煞辟邪的咒语,显然是把沈炼当做成煞星,想要诵经念佛保平安。


  “别念了,再念打爆伱的头!”


  “和尚就知道不能生贪念,贪念会导致灾厄,这是佛祖惩罚我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