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不列颠之主 > 番外一:九子夺嫡,血染不列颠!

正文 番外一:九子夺嫡,血染不列颠!

  某年某月,某日某分某秒。


  某地,某城,某厅。


  征伐途中的奥兰,静静躺下。


  他很累,想睡一会。


  身边是跟随打下万里河山,建立英罗的老臣们。


  看了最后一眼遗书,他不放心地闭上眼睛。


  如果可以,他还想再活五百年。


  真不甘心呐......那个叫大唐的地方,才刚刚送去国书,


  没还救晚唐于水火呢!


  很快,皇帝的死讯,传遍地中海,甚至连天竺人都知道了。


  他们开心歌舞,唱着小曲,这个发动天竺大远征的瘟神皇帝终于走了!


  被废黜的罗马教宗,拖着病体,从床上跳起来,他终于熬的比奥兰长,可三天后,也于病困交加中死去。


  如今的教宗,是英罗扶持的新教教宗。


  九十多岁的乌尔夫。


  他根据先帝遗言,尊称死去的皇帝为高皇帝。


  其德昭昭,其行烈烈,又曰昭烈。


  全称英太祖昭烈高皇帝,或者英高帝。


  这是第一个上庙号的罗马之主。


  传闻是高皇帝仿效东方的习俗而来。


  后来的地中海君主们,都学上这个好传统。


  但昭烈跟高帝这两个号,成了至绝美谥,都不敢用。


  “有高帝之风”,是后代君主能从史书得到的最好形容。


  当乌尔夫拿着诏令,在大巴黎迎接帝国之主,其他诸子诸孙不乐意了。


  很快,诸子诸孙抓住继承者一个破绽。


  反抗新君的旗帜,从小亚西亚烧到冰岛。


  八位鹰家公爵,全都自升一级。


  奥兰死前紧紧攒在手中不设的王国头衔,在他死后,诸子痛快的自创!


  八公之乱,短短半年不到,成为八王之乱。


  一个时代的变化,有时快到超过人的想象。


  和平跟乱世,竟只几年时间!


  九子分英罗,圣战不列颠!


  歌这么唱着。


  加上见缝插针的臣属,被高皇帝消灭的外国权贵,


  自此迎来野心家跟疯子的波涛乱世。


  当九王把大地染红,吟游诗人们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到处可见尸体白骨,从最繁华的巴黎走到亚琛,沿途竟连一声鸡叫都听不到!


  起义军越来越多。


  某天还有个农民喊出:英罗将相,宁有种乎!


  那个只看血统,只看出身的欧陆时代,出现新转机。


  帝国亿万生民,血液都沸腾了!


  九十五年后,一位走私商人出身的叛军首领,念着这两句话,


  趁乱进入大巴黎,血洗帝国新都!


  大火整整烧了十九天!


  被高皇帝耗尽四海物力打造的新君临,就这么毁了......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不管你同不同意,


  君临这名字,跟高皇帝一起成为历史的尘埃。


  ......


  后人编写这时代的小说时,某位英伦人,以英语诗一首曰:


  奥祖提剑入君临,炎炎红日照英伦,


  一子龙兴成大统,金乌再飞天中央,


  哀哉末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


  大臣无谋外戚乱,异邦反贼居朝堂,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英罗盛世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


  前两句是奥兰登极,接着急转直下而九子夺位,


  三四句是某个儿子胜出,染着血光的白鹰,重新飞入太阳中,帝国再次焕发生机。


  后来君临被烧,全赖有志之士守卫疆土。


  又传数十载,到英末帝时,英罗国运日衰,如同夕阳西沉,


  朝廷内部有大臣跟外戚作乱,后又招来外邦佣兵军阀霸占国都,


  最后四句生动描述,繁华时代就如露水一样,转瞬即逝,


  今人只能从诗人句子中,找到一点过去辉煌,发发牢骚罢了。


  ......


  上章有个读者留本章说,说想看看主角老了之后,九子夺嫡的故事,


  正好抽空,就直接写一段吧。


  你不需要有生之年能看到,现在就能看到。


  满足你了,作者人还是挺好的。


  我可能休几天,也可能不休。


  (我说过的,没更新就算自动休息,书友们不用问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