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我从顶流塌房了,系统才来? > 第144章 这首诗,还有第五段!

正文 第144章 这首诗,还有第五段!

  第144章 这首诗,还有第五段!


  王默朗诵的声音很轻柔,并不像昨天他念《劝学诗》一般激情高亢。


  但就是这种轻柔的声音,在众人耳畔听起来,其冲击力却格外的大。


  朗诵,也是一门学问。


  念得好,听众的情绪就会跟着自己走,身心不知不觉被征服。


  而在书生气质的加持下,王默朗诵《乡愁》的时候,情感的表达几乎呼之欲出。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每一句诗从王默嘴中说出来后,每个人的心里感受都会发生变化,随着王默的朗诵而起伏不定。


  但其实真正的好诗词,并不需要这些辞藻的堆砌以及惊艳的句子,只要它能够轻易触动人的内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即使它再通俗,它也是难得的好诗词。


  但此刻面对着朱涵的话。


  “听哭了有木有?”


  其背后的意义,瞎子都能看明白。


  6!


  弹幕再次起了一片惊呼声。


  有人说是意义深刻的。


  在以前,面对某些的挑衅,官方最多也就是严正抗议一番,再也不会有其它的举动。


  “我天!”


  见到这种情况。


  “这种思念是谁造成的?干死他!”


  冯启长叹一声,看着手里刚刚写下的诗,忽然撕拉一声将它撕成了粉碎。


  袁雄:“不管离不离谱,对于伱都是好事。然后……还有一个好消息,刚刚官媒那边传话过来,说希望针对《乡愁》的事,对你进行一个简短的采访。”


  晚上,王默是带着美梦去睡觉的。


  陡然,雷鸣般的掌声响起,瞬间淹没了整个直播间。


  在这个情况下,《乡愁》以比《劝学诗》更迅速的速度席卷了全网。


  王默继续道:“其实,现在我写的《乡愁》只是前面一部分,后面还有一段没写出来。”


  “本来我就震惊于《乡愁》的意境,经过朱涵老师这番解释,我直接跪了。”


  袁雄笑了:“有什么行不通的?只是电话采访,而且官媒的采访也只会在网络平台放出来,所以无伤大碍。关键是,这次采访对你意义至关重要,你必须要把握好机会。”


  “啊啊啊!听完乡愁,我真的想揍翻漂亮国。”


  “……”


  “听得我满脸惆怅。”


  记者:“6!”


  王默揉了揉眼睛,扫了几眼。


  就连王默也微微一愣,还有另外一层深意?他怎么不知道?


  朱涵声音带着惆怅的情绪,轻声道:“其实,湾湾也是一个流落在外的游子啊。它已经在外面离家出走好久好久了。人有乡愁,它同样也有……它也想着,有一天可以光明正大回到祖国目前的怀抱啊。所以,《乡愁》看似在写一个人的思念,但其实却是在写一个岛的期盼和渴望,一个大国情怀!”


  在昨天自己的《劝学诗》上了官媒后,今天自己居然梅开二度!


  这下。


  记者声音都在发抖:“那……您能说出后面的内容吗?”


  “西楼在诗词上的境界,真的离谱。”


  这时候,言多必失,保持沉默比什么都重要。


  王默道:“那官媒那边知不知道我真实的身份?”


  这段一出,整首诗终于变得圆满。


  ……


  “看到这个微博,心一下子就燃起来了!”


  而此刻。


  袁雄想了想:“做人低调,做事高调。”


  于是,王默便想着明天一觉睡到中午,然后睁眼就等待任务完成的提示,然后……抽奖!


  但是!


  “写的真好。”


  主持人惊呼:“冯老师!”


  到这个时候,其实这场交流已经进入了尾声。


  “我天,这解释绝了。”


  王默道:“行。”


  “呵呵……”


  卧槽!


  记者一听,眼睛发亮:“西楼先生,你的意思《乡愁》还没有写完?”


  于是,仅仅一个晚上的时间。


  再加上看到某国做的事,这些老人登时情绪爆发。


  然后。


  “……”


  漂亮国瞬间傻眼。


  说着。


  王默苦笑:“这也太离谱了。”


  我去那头!”


  “快,快看官媒!”


  他再次将《乡愁》朗诵了一遍,在最后又接了这首诗的第五段:


  “而未来,


  乡愁是一道长长的桥梁,


  正当王默以及其他一众主播都满脸茫然的时候,已经有网友在评论区甩出了一张图。


  “啥?”


  王默愕然:“官媒采访我?这行得通吗?”


  你来这头,


  王默打了个响指:“懂了!”


  王默迷迷糊糊睁开眼:“什么大事,比睡觉还重要?”


  “亿万华夏子孙的愿望:游子终将回家。”


  朱涵解释完后,看向王默,微笑道:“西楼先生,我应该没有猜错您在这首诗中想表达的意思吧?”


  他定了定神还是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如果不是朱涵老师的解读,我这个笨人恐怕根本想不到国家层面去。”


  原本所有人以为,这就是最终的结果。


  记者对王默的话显然也极为满意。


  如今《乡愁》在整个华夏大地掀起了这么大的风浪,但它的创作者居然说它只是一首未完成的诗,那这个采访放出去,绝对要爆炸。


  次日早上八点,王默就被袁雄急促的声音喊醒:“快起来,有大事!”


  不止袁雄没想到,大陆的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聊到,在经过一晚上的发酵后,《乡愁》这首诗流传到了海峡彼岸!


  截图中显示,就在刚刚,官媒转发了自己的《乡愁》,并且配了一句话:在外的游子,终有一天会回家!


  官媒的记者听到王默的朗诵,一时间居然呆滞了。


  但专业素养还是让他忍住了内心冲动。


  “天哪,官方万岁!”


  “……”


  “明面上是写人,但深层次却是写两岸,天哪……真的不可思议。”


  “什么情况?”


  王默在自己的直播房间里,接到了官媒记者打来的电话。


  朱涵跟着将手中的词也揉成了一团,感慨道:“冯老师说的对,有《乡愁》在,其它诗词全都是东施效颦了,不如毁掉。而且,在我看来:这首《乡愁》最精妙之处在于,它不但说出了一名游子在外无法回家的绵绵怀念,更有另外一层深意。”


  然而在湾湾,他们却是感同身受!


  因为《乡愁》写的就是他们自己!


  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在看到《乡愁》后,一个个都热泪盈眶。长久以来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一旦被激发,就难以堵住了。


  可是有些事,却永远没法预料到。


  什么是好的诗词?


  这个军团一旦发威,就是风暴!


  “啊啊啊,我好激动。”


  大新闻啊!


  “这就是西楼的实力!”


  官媒,就喜欢采访这样有觉悟的人。


  但就在这时候。


  这里的《乡愁》第五段,并不是王默自己的杜撰,而是真实出自余光钟先生之手。


  像冯启、朱涵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感受最为强烈,有人甚至红了眼眶,似乎想到了什么难以释怀的往事。


  因为第三场的投票需要到到明天中午才截止,所以哪怕王默早就锁定了胜局,但系统依然没有给出任务完成的提示。


  随着王默声音的落下。


  他有些迫不及待想将这段采访发出去了,甚至他恍惚中已经看到了网友们在见到第五段《乡愁》内容时,是如何的热血。


  接着,他浑身一激灵,从床上蹦了起来,惊呼道:“不是吧?这也行?”


  王默:“当然。”


  王默挤出一个笑容,你问我,我问谁?


  除非能下去一趟,亲自去问问余光钟先生。


  所以在2011年的时候,余光钟先生为了满足所有华夏人对祖国大统一的期待,补充了《乡愁》的“未来片段”。


  对于《乡愁》里所阐述的思乡情感,绝大部分内地人只是有所感慨。


  “难怪双枪撕了自己的作品。”


  我们书本上学习的《乡愁》一般只有前四段,但它也在许多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只能望而兴叹。


  但是对于国际舆论,却不得不在乎。


  顿了顿,王默又问:“雄哥,对于官媒的采访,我是应该低调还是高调?”


  不管怎样,先做完这一次采访。


  因为官媒的这个行为,远远超出了许多人的意料之外。


  王默:“是的。”


  他们可以不在乎官媒的点评,也可以不在乎华夏网友的愤怒。


  前面的寒暄过后。


  而旁边的袁雄,却早已内心翻滚:“大哥,我让你做事高调,你是不是太高调了点?”


  后头还有好几个重要问题没有问呢。


  一番解释。


  “卧槽?”


  许多人依然陷入沉默。


  有人说是辞藻华丽的。


  这天晚上,直到王默回去睡觉之前,一切都还很正常。


  <div class="contentadv">要说不一样,就是网上数不清的年轻人开始自己发转发官媒今晚发布的内容,一个个显得群情激奋。


  “没跟你开玩笑。”


  整个网络已经轰然。


  王默定睛一看。


  有人说是字句惊艳的。


  袁雄认真点头:“没想到吧?我也没想到。”


  袁雄说道:“最新消息,迫于舆论,某国已经灰溜溜离开了。现在全网许多人几乎疯掉了,说是你以一首《乡愁》逼退了某国。”


  半响后才喃喃道:“未来……好一个未来……真好。”


  旁边袁雄听到王默的回答,暗暗竖起大拇指。


  “我浑身鸡皮疙瘩,原来《乡愁》还有这么一层深意?”


  上午十点。


  袁雄道:“他们问就说,不问就不说。”


  直到王默朗诵结束,众人脸上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表情。


  《乡愁》就是这样的一首诗,它通俗得小学生都能轻易看懂,但它却能触动所有华夏人内心深处的那一根弦,让人久久难以平静。


  又是官媒!


  他又问:“那对于《乡愁》席卷海峡两岸,你有什么可说的呢?”


  瞳孔猛缩。


  而跟王默这样的年轻人,虽然难以感同身受,但在王默的感染下,心中仿佛感觉堵了一块石头,有种不发泄出来不痛苦的冲动。


  “……”


  这些老年军团就引发了国际舆论。


  他们想破脑袋都搞不明白,怎么区区一首现代诗,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威力,激发这么多人内心的热血。


  在外的游子,终将回家!


  这,就是乡愁!


  冯启摇摇头:“这张照片,就这首《乡愁》配它便足矣,其它的诗词在我看来全都是画蛇添足,平白拉低了照片的意境。”


  王默道:“我感到很骄傲,说明华夏子孙的血脉依然在沸腾。”


  记者问:“请问西楼先生,您是基于什么样的灵感,创作出《乡愁》这首诗的呢?”


  世界上最不能惹的团队就是:老年军团!


  众人心中大震。


  王默:“这不是灵感,这是我一直埋藏在心中的不甘和渴望,或者说这是每一个华夏子孙内心的情绪发泄。”


  可这一次,官方虽然只是转发了《乡愁》,并且写了一句话。但所有人都能够看出来:官方这一次,大快人心!!!


  袁雄将手机扔过来:“自己看。”


  嗯?


  众人一听,都竖起耳朵。


  这就相当于:我让你走,你丫却飞了起来。


  真是要命!


  袁雄有些忐忑,接下来的采访,天知道王默这小子又会做出点什么高调的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