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 第165章 缘由背后(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正文 第165章 缘由背后(1)

  「我也不想老四嫁进宫!」


  魏国公府后院正房,灯火微明。


  徐辉祖坐在书桌后,听了妻子的话,皱着眉头放下手中的兵书,带着几分叹气,「不是什么好事?」


  「这怎么不是好事?」张氏把灯火挑旺一些,用琉璃罩小心的盖好,说道,「咱家妹子人品样貌,不进宫当娘娘岂不是可惜了?」


  她这话一出口,书桌后徐辉祖的表情从皱眉变成了深沉。


  「再说,这可是惠妃娘娘亲自给的口风,说是太上皇的意思!」张氏又道,「那圣旨要下来,你接是不接?」


  「妇人之见你懂什么?」


  徐辉祖的怒斥,顿时让张氏吓了一跳。夫妻近二十载,丈夫还从没这么呵斥过她。


  「咱家的女儿嫁藩王,嫁勋贵子弟,哪怕嫁普通人都没什么。」徐辉祖沉声道,「哪怕所托非人,可有咱们徐家在,谁也不敢委屈了她。可就是不能进宫!」


  张氏越发不解,坐在丈夫身边,「进宫怎么就委屈了?以咱家的面子,贵妃」


  「头发长见识短!」徐辉祖横他一眼,随后沉思片刻,心中犹豫几番,」以前许多事我不愿意和你说,一来因你是女子,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二来,也怕你跟着担心。」


  「咱们夫妻一体,还有什么话不能说呢?」张氏轻轻握住丈夫的手,柔声道。


  徐辉祖反手将妻子握住,二人十指交错,「你还记得皇上未登基之前,还是皇太孙时,宫里头给他挑选太孙正妃的事吗?」


  「怎么不记得,当时我还带着老三老四进宫了呢!」张氏说道,「不过,那时惠妃娘娘说,孩子们辈分」


  「那现在怎么不说辈分了?」徐辉祖冷笑,「皇家想娶谁,真的在乎辈分吗?」


  说到此处,他长叹一声,「当初给皇上选妃的时候,我就说过咱家的姑娘必然不中。辈分不是缘由,真正的缘由是咱们徐家这块金字招牌!」


  「我再问你,为何当初那么多勋贵家的女儿,太上皇却给皇上选了一个芝麻小官家里的闺女?常家也有闺女,为何不亲上加亲?」


  张氏似乎懂了,「你是说?」


  「没错!」徐辉祖点头道,「军功外戚,历朝历代都是皇家心中的刺。你想想,皇上的母族是常家,他的妻族若再是徐家,将来朝堂之上除了这两家人之外,还有旁人能立足吗?」


  「大明江山是姓朱的,其他人功劳再大也只能当臣子,俯首为牛的臣子!」


  张氏脸色发白,说不出话来。


  好半天才开口道,「那这次?」


  不等她说完,徐辉祖继续道,「我再问你,皇上多大?」


  「二十一!」


  「这岁数放在民间还是毛头小伙子!」徐辉祖低声道,「说句大不敬的话,就算是皇上没有太上皇那么长寿,起码也还有三四十年的春秋吧?」


  张氏点头。


  「宫中如今几个皇子?」徐辉祖又问。


  「三个!」张氏道。


  「太上皇最宠谁?」


  「自然是太子爷了!」张氏说道,「早早的就正位东宫,宣告天下!」


  「论出身,宫中诸妃之中以贤妃最尊!」徐辉祖又道,「可你什么时候听说过太上皇抱着二皇子不撒手的?」说着,顿了顿,「那位的母族可是汤家,光论交情可比咱家跟老皇爷还深!」


  张氏似懂非懂,但眼神中也闪出几分忐忑来。


  「我再问你,若是咱家老四进宫,将来诞下皇子。」徐辉祖声音低沉,「再过些年,太子母族不显,他的两个兄弟的母族,都是追封王爵的开国功臣,母族的舅舅们都是军中大将,一呼百应之人。」


  「而皇上还春秋鼎盛年富力强!」说到此处,徐辉祖声音越发低了,「父壮子长,太子上有皇帝,下有母族显赫的兄弟。哼,莫说那个时候。还记得早年间我为何不和燕王来往吗?故太子的位子稳不稳?可架不住他有人私下里惦记吧?」


  「啊!」张氏一声惊呼,赶紧捂住自己的嘴巴。


  好半天之后,她再次问出刚才那个问题,「那怎么这次?」


  「当年父亲在世的时候和我说过,太上皇心中嫡字最重!」徐辉祖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说起了一些陈年往事,「其实一开始不是这样的,更早年间还在打天下的时候,太上皇曾说过,大伙都是泥腿子出身,嫡庶那套就是扯淡,都是自己的儿子,多个儿子就多个枝叶,老大死了还有老二,老二死了还有老三」


  「后来诚意伯刘基给当时还不是皇帝的太上皇讲史,讲到了汉唐之乱,讲到大元为何百胜雄伟之师,攻必克战必胜赫赫武功却把天下搞得一团乱麻。」


  「根子,就在于传承无序。」徐辉祖继续道,「前元,权臣宗室作乱,使得皇权更迭。皇权不稳,天下不稳。要想天下稳,就要重嫡传嫡。嫡子居皇位,外人不容窥觊,这才是法度!」


  「这就是民间说的,无规矩不成方圆!」徐辉祖长叹,「故太子故去之后,藩王们上蹿下跳都以为大位有望。其实太上皇心里,根本就没想过别人,皇位就一定要从嫡子一脉挑选!」


  「那你说」张氏再一次,又问了那个问题,「为啥太上皇这次又?」


  徐辉祖沉思片刻,「为了太子!」


  「嗯?」张氏皱眉,「当家的,你就痛痛快快的说吧!」


  「贤妃所出二皇子,于诸皇子之中母族最为显赫。将来皇上春秋鼎盛,诸皇子年长,二皇子必为太子肘腋之患。」徐辉祖低声道,「若咱家的老四进宫,也诞下一个皇子,即便将来不站在太子这边,起码也不会是威胁。而且,因为出身同样显赫,所以也能在皇子之中达到一种平衡。」


  「因为只要我活着,就不会教唆自己的外甥,去争那个位子!」说着,徐辉祖苦笑一下,「这一点太上皇看得很清楚!这一点,我也远不如常家那样有血性!」


  「不争好!不争好!」张氏双手合十,「谁愿意争谁争,咱们家就安安稳稳的!」


  「可我不争,怕是也说不清楚!」徐辉祖又苦笑道,「我说不争谁信呢?」


  张氏悚然而惊,「这是什么话?」


  「母族的血,打断骨头连着筋,至亲之人不是说断就断的!」徐辉祖叹息一声,「再者说,若真有皇子,再过二十年后,他怎么想谁能保证?」


  「到时候,诸皇子明争暗斗,作为母族咱家又岂能置身事外?」


  「就算我想置身事外,咱们的儿子辈侄子辈呢?就算都不想争,可脏水一定有人泼过来。甚至,到时候不争是死,争也是死,两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