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元贞元年九月中。<br/><br/> 蜀中传来捷报,宇文镬率部沿汉水而上进入汉川郡,先克西乡,遇到蛮族袭扰,破之,斩首千余级,当地的蛮族惊恐的跑回到了山林里面,再不敢冒头了。<br/><br/> 对于宇文镬所率的大军而言,这只是小小的开胃菜,山中的野人们拿着棍棒和骨头做成的兵器等物下山来找死,只轻轻挥舞了一下胳膊,便将其撂翻在地。<br/><br/> 这是些原始的山蛮,和平地人交往不多,却还是帮着先来的平地人袭扰敌人,这说明李孝恭在蜀中并非无所作为,他对待蜀中蛮族的怀柔政策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br/><br/> 蜀中不但有蛮族,还有比较“恶劣”的天气,宇文镬率军继续西进攻城固,天上下起了小雨,浇了大军一个透心凉,那是真冷啊,和北边的风雪完全不同,凉意像虫子一样一个劲的往骨头里钻。<br/><br/> 好在大军早有准备,大军立即就地扎营,烧起了热水,煮了事先准备好的防寒药草给将士们祛寒。<br/><br/> 道路难行,天气莫测,不用人出来袭扰,宇文镬的大军就走的很慢很慢了。<br/><br/> 一两天能走过的距离,整整走了四天才去到城固城下,城固在汉中地域勉强算是大城,历史也分外悠久,这个不用追溯。<br/><br/> 尤其是州郡之间的转换,就像是皇帝们在闹脾气一样,非要把前代的区域名称给改一下才能舒服。<br/><br/> 比如说文帝杨坚时这里就是梁州治下,等到了杨广继位,很快就改回了汉川郡,李渊登基之后,又改成了梁州,区域规划没怎么变,只是由郡改州,或者由州改郡。<br/><br/> 李破也不能免,登基之后便也不承认李渊的改动,把所辖之地又都改回郡县制。<br/><br/> 像是如今守卫城固的便是梁州长史张世腾,据说是汉时张骞的后人,于是也便有了张骞的忠义,拒不出城投降。<br/><br/> 于是宇文镬督军攻城,守城的兵卒很是不少,足有六七千之众,可战斗力实在堪忧,宇文镬大军几乎是一鼓而上,不用一个时辰,破城而入,杀张世腾,余者皆降。<br/><br/> 其实面对这种在隋末战乱中拼杀出来的正规军,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地形进行游击作战,除非是和他们一样的军中精锐,不然硬碰的结果都差不多,很像是当年前隋军队剿匪,没什么难度。<br/><br/> 城固的失陷让汉中地域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张世腾在梁州很有些名声,之前几年剿抚并用之下,收服了不少山蛮,政绩颇著,尤其是合乎李孝恭的策略,于是特意加以褒奖。<br/><br/> 如果按照正常说法,今年叙功,张长史应该能够升迁了,不然也不会让他来守城固。<br/><br/> 城固即下,南郑就在眼前。<br/><br/>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br/><br/> 宇文镬没有犹豫,这次他选择留下许多辎重在城固,自己带兵轻兵向前,在南郑周围接连击溃了数股向南郑去的援军,然后围住南郑,开始劝降。<br/><br/> 未几,梁州总管元仁卿出降。<br/><br/> 南郑即降,其他地方也没了抵抗的斗志,都没用宇文镬再分兵去取,便纷纷送上了请降的书信。<br/><br/> 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宇文镬率军平定汉中。<br/><br/>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汉中盆地北靠秦岭,南依巴山,却几乎无险可守,每次江山易主,这里都非必争之地,只能算是关西之边角,蜀中之飞地而已。<br/><br/> 而且这里也没有善战的姜维……<br/><br/> 只是这里却也算是蜀中重要的产粮区之一,汉中平原土地肥美,气候湿润,得之可资军需。<br/><br/> …………………………<br/><br/> 捷报来到长安皇帝案上,并无多少惊喜。<br/><br/> 因为坏消息在之前就传了过来,梁王萧铣修书一封送到了长安,比这封捷报快了不止一天。<br/><br/> 南人传信不比北人那么直白,一般都颇有文理,尤其是这种非常正式的外交书信往来,就更是如此。<br/><br/> 使节,书信,礼物一样不缺,很是显示出了江陵城中的人们的气质。<br/><br/> 这是第几次接到诸侯送过来的书信了?李破自己也没细数,不多可也不算少,他自己还写信给过其他人呢。<br/><br/> 这里面最蠢的是王世充,击败李密之后膨胀的不知道成了什么样子,竟然写信给诸侯们让大家赶紧投降,不然就要如何如何,所有的举止和思维都像个暴发户。<br/><br/> 窦建德和萧铣比较礼貌,措辞很温和……李渊就傲慢奸诈的不行,劝降不说,还来偷袭于他。<br/><br/> 但时过境迁,萧铣好像也向王世充的老路狂奔而去,文笔通达的书信并不能掩盖住这位梁国皇帝的狂妄。<br/><br/> 看完书信李破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诸侯们结盟了,窦建德,杜伏威,李孝恭这几个人都在跟萧铣眉来眼去,也难怪书信和使节的口气都那么大。<br/><br/> 如果他们都真心实意的向萧铣称臣了,那么形势确实险恶,但怎么可能呢?<br/><br/> 李破几乎不用想就知道这里面有所夸大,杜伏威有那个习惯向别人讨封什么的,可却从来不见兔子不撒鹰,暂且可以不论。<br/><br/> 窦建德估计只是向萧铣示好而已,甚至可能要挑动萧铣进军河南,两人结盟的可能很高,却绝对是各怀鬼胎。<br/><br/> 蜀中的李孝恭……这人向萧铣称臣的几率最大,陇西李氏和兰陵萧氏联络有亲,既然不愿向他这个大唐皇帝低头,那么转投萧铣实属正常。<br/><br/> 至于信中所说的天下英雄,共伐于秦……那纯属大话欺人,根本不用去理会。<br/><br/> 没错,这是一封劝降书信,信的末尾还想让李破将萧皇后送到江陵去,以表其臣服之诚意。<br/><br/> 让李破颇为好笑的是,窦建德,李孝恭,杜伏威,甚或是萧铣自己的动向就这么摆在了他的案头上。<br/><br/> 只要稍稍分辨其真伪,就能加以利用,如此重要的情报不是设立了几年的军情司弄来的,而是诸侯主动送到了他的面前,你说是不是很搞笑?<br/><br/> 江陵城中现在都是些什么人在主政?他们的君王如此胡闹,就没有人劝一劝吗?<br/><br/> 一边迅速令人将李孝恭许已称臣于萧铣的消息送去张伦处,一边则招来岑文本,让他再来说说旧日同僚都有哪些,萧铣又个什么样的人物。<br/><br/> …………………………<br/><br/> 宇文镬捷报来到长安的时候,萧铣的使者已经离开了。<br/><br/> 兰陵萧氏在长安的亲戚以及故旧都很多,只是没人敢于在这个时候跟萧铣的使者交往,那纯属心里不够数,怕自己死的不够快那种。<br/><br/> 萧铣的使者还想去拜见萧皇后,被萧禹等萧氏中人严词拒之,闹的差点没能回去江陵。<br/><br/> 过后萧禹还跟人说,萧铣当初不过一个穷酸,借了亲戚之名才偶得官位,这样的人却能窃居诸侯,实在让人不齿。<br/><br/> 这话显然是说给大家听的,俺们长安萧氏跟萧铣那厮没什么关系……可言语之间透露出来的门阀子弟的傲慢,其实很得罪人。<br/><br/> 比如说出身卑贱的皇帝,你连萧铣都看不上,那我在你心目之中岂不是连萧铣都不如?<br/><br/> 小心眼的皇帝给萧禹记了一笔,哪天机会合适了定要其尝尝手段。<br/><br/> 萧铣的使者来去匆匆,并没有在长安留下多少痕迹,实际上这也昭示了不管是在皇帝还是臣下们看来,领有江表的萧铣势力虽大,却并非一个合格的对手。<br/><br/> 之后李破也只是传令于步群,张亮以及驻于潼关的张士贵等人,让他们注意萧铣和窦建德的动向,一旦有人有进兵河南之意,立即来报。<br/><br/> 其实北方已经进入深冬,天气严寒,大雪封途,即便萧铣再是猖狂,也不可能在此时进兵河南了,送信过来也就痛快痛快嘴而已。<br/><br/> 此时李破也算松了口气,今年收获丰厚的不敢想象,也忙的人晕头转向,如今终于可以稍稍歇息一下了。<br/><br/> 不管是军事行动,还是发布政令,在冬天里都慢了下来,皇帝手边的事情依旧很多,可却没那么急了。<br/><br/> 李破稍稍回顾了一下这起伏跌宕的一年,也不由感慨,对于他来说,这真的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br/><br/> 在这一年当中,他率军进入了长安,逼死了李渊,他也顺势称帝,走上了人生中又一个巅峰。<br/><br/> 关西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桀骜不驯,只几个月的功夫,他便在关西稍稍站稳了脚跟。<br/><br/> 西北的凉国亡了,河西走廊突然就被他握在了手中,却顾不上仔细经营。<br/><br/> 突厥人来了又走了,给他多少添了些麻烦,却犹如失去了爪牙的老虎,有点中看不中用的样子。<br/><br/> 以后倒是能加以利用,颉利汗阿史那求罗……一个不怎么顾及后果的机会主义者,这样的人威望越高,对于整个突厥而言,许就是一场灾难。<br/><br/> 只要利用得当,破之易尔。<br/><br/> 和当年在边地率军挣扎求存不同,如今陷身于中原内讧的他,确实已经无暇再与突厥有过多的纠缠了。<br/><br/> 当年那些豪言壮语,再回头望去皆如玩笑一般,皇帝和边将本来就是两种生物,想的东西自然也不在一个时空之内。<br/><br/> 没有谁能真正预测未来,同样也没有谁能改变过去,这一年李破气运加身,至于能走多远,他自己也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