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即大宋血战东京第二十七章目标,捕鱼儿海!后世有个著名的疑问,为什么蒙古到了明清,战斗力就不行了。
不是说,随着游牧民族接触中原之后会越来越强吗?
其实原因很简单,不是蒙古骑兵不行了,而是中原火器方阵的威力实在太大了。
蒙古骑兵还是那支骑兵,八里桥之战,蒙古骑兵的前仆后继、英勇作战的表现让英法联军赞叹不已。
但结局是法军阵亡三人,英军阵亡两人。
要知道这一战蒙古骑兵,勇猛非常、反覆冲杀,他们顶住了使他惨遭伤亡的强压火力,最后还是宁愿一步不退,勇敢坚持,全体就地阵亡。
这种水准的蒙古骑兵,就算是巅峰时期的蒙古也不敢说更强了。
这时候的英法联军,可没有什么马克沁机枪,有的只是火枪、大炮。差距就已经这般如同鸿沟了。
而清朝为什么能征服蒙古,明朝不能?
也没有其他原因,清朝有钱,舍得给军队发工资。所以清军比明军更能打。
为了平定太平天国起义,清庭砸进去两亿两白银。
这要是明军有这么多军饷,明军能把蒙古、瓦剌、鞑靼、女真、倭寇一起吊起来抽。
在火器化的文明军队面前,什么游牧骑兵都要跪下。
而这两点,恰恰是大宋都将具备的优势。
所以赵桓只要求北疆守住十年。十年内不要出现大规模的崩溃。
有了这个前提条件,各位将领就轻松了许多。
静塞军都指挥使韩世忠站出来,主动说道:“臣以为若是十年不见兵戈,其实不难。只要重创一次蒙古人,就足以使其十余年不敢犯边。”
“蒙古人口有限,只要当前这批青壮战死。草原至少要花十几年的时间培育下一代,然后才能威胁中原边境。”
“所以臣以为先战后和,破其主力,树我朝威信是明智之法。”
“以臣最近以来长期与蒙古交战的经验而看,蒙古诸部也是逐水而居。如果我朝大军主力后撤,蒙古铁骑南下,我军可以提前集结精锐,攻其不备。”
韩世忠的才干,赵桓是相信的。只要他不吃空饷,军队就非常能打。
他的方案与王伯龙差不多,也是外松内紧。
只要大宋不愿意驻兵四十万在塞外,跟蒙古这一仗就不可避免。
但区别是韩世忠要主动进攻,带着两支精锐野战军主动去塞外,进攻南下途中的蒙古人。
赵桓不得不问道:“那卿以为蒙古人会在何地?”
韩世忠立即手指沙盘上一片塞外疆土,斩钉截铁的说道:“必定在捕鱼儿海子这一带。”
“他们绝不会去其他地方。因为捕鱼儿海子北面还有一座姊妹湖,栲栳泺。这两座湖几乎维持了东部蒙古南下劫掠时的一切所需。”
“尤其时值冬季,湖里的水藻、芦苇和浮萍能够补充战马、牲畜为数不多的草料。湖里的河蚌、水獭、鱼鹰、水鸭、天鹅、鲤、鲫、鱼虾则支撑着蒙古人的体魄。”
“蒙古人在等待我朝退兵期间,一定是在这附近游荡。”
捕鱼儿海子和栲栳泺即后世鼎鼎有名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这是中原排名前五的淡水湖系了,也是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明珠。
说到底,这块地也还是没出中原势力范围。
宋军到这里作战,真不算是外线作战,劳师远征。
宋军如果掩旗息鼓,兼程而进,打完仗,然后再撤军溜溜达达的回来,军中携带的粮草可能都没耗完。
赵桓看向沙盘上的塞外山河。
捕鱼儿海子沿着合勒河连接大宋如今的疆土。
蒙军驻扎在这里实在是太容易被中原探查到了。
尤其蒙古在一旁虎视眈眈勒太久,静塞军跟他们持续作战大半年。
从兵法上讲,蒙古已经天然处于下风当中。
他们的进攻意图太明显,失去了蒙古铁骑进攻的突然性。
他们最佳的选择其实是退兵,等来年再来。宋军不可能长期严阵以待。
可是他们又不得不如此僵持下去,这个冬天他们南下,本来就消耗了太多的财富。
如果不能大肆劫掠一笔,他们的食物根本无法撑过来年,必然会有一批牧民死亡。
赵桓语气肃杀,说道:“蒙古不事生产,就指望以劫掠支撑,其天性残虐卑劣!之所以敢犯我朝,归根到底,还是不识我朝军威,无敬畏之心。朕同意韩相公所言,统合精锐,重创其军,为我朝打出十年边疆和平。”
既然要打一场对蒙古的反击战,赵桓看向枢密院,问道:“枢相以为,在新拓之地应该驻兵多少?”
张叔夜认真的回道:“官家既然打算留下两个精锐军团,那卫军就不能再多了。而且需要分散驻扎,以减轻后勤压力。”
“以辽国、金国的旧制,一般都只能维持十几万的部队。所以枢密院认为,北方卫军应该止于十万。与两个精锐军团合计共二十万人。”
“后勤补给不足的部分,由中原供应。”
“北伐的另外二十余万大军则向燕云十六州以南梯次部署,以降低河北、河东一带的补给压力。”
边疆空虚的问题,在针对陇右牧场征收租税时,国家就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勒。
赵桓说道:“朕可是牢牢记得,政事堂当初提出纲领,帝国强盛,从租赋开始。这帝国边疆驻军的后勤补给问题,政事堂应该有所对策吧?”
张浚立即出列,说道:“禀官家,政事堂已经做出一份详细规划。按臣预期,这片新拓土地,不仅仅能满足驻军所需,更能成为我朝一个重要的财政来源。”
“这倒是一件好事。”赵桓欣慰的点头,中原王朝怕的其实不是战争。天下怕的是没有意义的战争。
如果对外开疆拓土,无法转化成财富,那只是劳民伤财。
而反之,那叫铸剑为犁!
用宋军将士手中的剑,为大宋百姓夺取耕种的土地。
赵桓轻松的舒了口气,靠在软榻上,对张浚说道:“那就由左相详细说一说政事堂对北疆的政务规划吧。如何保证巩固这片新拓疆土?”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