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曹操喊我去盗墓 > 第八百三十七章 天坑(4000)

第八百三十七章 天坑(4000)

可现在吴良又不能教他们立刻散开。
任何风吹草动都一定会对滚地雷产生引导,一不小心便会立刻将那滚地雷引到身边,到时瓬人军众人只会死的的更快。
不过好在据吴良所知,滚地雷同样具有雷电的特性,既能够被能够导电的人体引导,也能够被电阻更小的金属性或磁性物体引导,并且后者对滚地雷的吸引力更大……因此并非完全没有破解之法。
眼看着滚地雷正在缓慢的向瓬人军众人浮动。
“不要轻举妄动,所有人全部动作轻慢的蹲下!”
吴良先是对众人喊了一声。
此刻他们所处的位置十分空旷,没有可以藏身的低洼住处,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式便是蹲下或是趴下,如此降低了身体的高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似避雷针一般成为滚地雷的目标。
与此同时,他又回头看向身后的典韦,低声说道:“典韦兄弟,你的手戟乃是纯铁打造,我要你将一柄手戟抛向那个光团,不必精准命中,只需与它擦肩而过即可,不过你必须像投掷标枪一样将其抛出,使得手戟与那光团擦肩而过之后能够尽快落地,并且还要立起来插入地面,你可有这个把握?”
“这有何难?”
典韦当即自背后取下一对手戟在手中掂了掂,毫无压力的道。
这手戟本就一头轻一头重,戟头还打造成了枪头造型使得其既可噼砍又可突刺,再加上靠近小溪的地方又并非坚硬的岩石,只要投掷的时候控制要力度,使其落地之后插入地面简直易如反掌。
何况史书中曾有记载,典韦武艺高强,此前在军中惯用的兵器中便有标枪这一项,完全不需要任何练习便可直接上手。
“那就交给你了。”
吴良微微颔首,主动退到一边给典韦让出了施展的空间。
“嘿!”
话音刚落,典韦手臂一甩,一柄手戟已经脱手而出。
手戟的飞行轨迹十分完美,很快便达到了至高点,而后戟头朝下开始快速下落,如此便可确保手戟在与滚地雷擦肩而过的瞬间插入地面。
“有了!”
吴良轻喝了一声。
下一刻。
“唰!”
那手戟便几乎掠着那个光团落下,而后“曾”的一声直至插入了不远处的土地之中。
与一般的兵器不同,典韦这手戟乃是吴良使用真材实料倾情打造,为了配合典韦的怪力每一寸的用料都十分踏实,因此如此插入土地之中,后方手柄连晃都不曾晃上一下。
与此同时。
“嘶——!”
那滚地雷已是瞬间变得狂躁起来,甚至与手戟之间拉出了一道清晰的电弧。
而随着手戟插入地面。
“滋啦——!”
只见滚地雷的亮度勐然提高了许多,晃得众人无法直视的同时,体积竟勐然扩大了好几倍,仿佛一头张开血盆大口的野兽疯狂的向那手戟扑去。
“捂住耳朵!”
吴良立刻大喊。
然而众人还来不及捂住耳朵。
只听“轰卡”一声巨响,滚地雷那宛如太阳一般的刺眼光芒已经完全将手戟吞没,震耳欲聋的同时,一股热浪扑向十几米外的瓬人军众人。
非但是他们。
就连距离更远的吴良亦是清晰感受到了那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不过这热浪完全在人体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哪怕瓬人军众人距离稍近一些,应该也不会对它们造成直接伤害。
……
片刻之后。
一切已经归于平静,瓬人军众人却依旧老老实实的蹲在地上,只是眼睛一边瞟着那柄立在地上的手戟,一边不断的向吴良这边张望。
他们也不知道危险过去了没有,只能等待吴良的命令。
此刻手戟与周围的土地正升腾起单单的白雾,那不只是烧焦的痕迹,还有因为高温而快速生成的水蒸气,毕竟这地方距离小溪较近,土地中蕴含的水分要略多一些。
除此之外。
那一小片区域,包括典韦的手戟在内,都已经蒙上了一层焦黑之色,可见方才滚地雷爆炸时释放出来的温度之高。
“好了,大伙可以起来了。”
吴良观察了片刻,终于给了众人一个肯定的答桉。
“呼——”
瓬人军众人松了一口气,起身之后便诸葛亮便立刻凑过来一脸好奇的问道:“有才哥哥,方才那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看起来比你的震天雷的威力都只强不差?”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此物应该是唤作滚地雷。”
天朝虽然早有滚地雷的说法,但是吴良并不确定东汉有么有相关的记载,因此还是颇为详尽的说道,“不过与我制作的震天雷不同,滚地雷乃是天生地造的异物,本质其实便是我们雷雨天时常见到的天雷。”
“那东西竟是天雷?”
听到吴良的解释,于吉立刻皱起了老脸,沉吟着道,“那岂不是天道降下的劫难,看来这地方的确很不简单,定然藏了什么逆天之法!”
“这……”
于吉这话的角度极其刁钻,使得吴良都不知该如何应答。
不过他有这种反应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毕竟自天朝道教出现那一刻起,便一直是以雷为尊,并且认为天雷便是天地降下天罚时最为直接的手段。
事实上“天打五雷轰”之类的赌咒誓言也是由此而来,世界上只有受天朝道教文化影响颇深的东亚地区才会对“天雷”如此敬畏,直接将其与天道联系在一起。
而吴良此前经历了那么多事,亦是能够感觉到天地之间自有一股类似天道的力量操弄着世间的许多事情,只是这股力量看不见摸不着,几乎没有人能够真正触及,因此始终处于玄之又玄的意识形态之中。
除此之外。
据吴良所知,一些古籍中也的确存在“天劫”的记载。
道教中修道之人若要得道成仙,便必定会遭遇“天劫”,扛过“天劫”的人即可羽化成仙,而没有扛过“天劫”的人则灰飞烟灭。
正所谓“顺为凡,逆则仙,只在其中颠倒颠。”
虽然修道之人常将“得道”、“道果”挂在嘴边,但其实修道的本质便是为了挣脱“道”的限制,因此修道的过程完全是在逆天而行,而“天劫”则是天道为了维持天地法则,消除破坏天地之间固有平衡的强大生命体的手段,因此“仙”与“道”其实完全是两个相互对立的对立体,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如此说起来,于吉认为这个地方藏有逆天之法自然也不无道理。
不过现在就下定论还是有些为时尚早。
“此事待查探过后再说。”
吴良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接着又对杨万里道,“杨万里,你即可率人去附近砍些细木来,将这些细木泡于水中润过之后,再用绳索将这些细木续接起来做成六根两丈高的旗杆,将一柄工兵铲绑在旗杆顶端竖立于我们营帐四面八方……你先去吧,我稍后在营帐附近画下点位,你制好旗杆之后依照我画好的点位将旗杆固定好便是。”
“诺!”
杨万里虽不明白吴良此举何意,但仍旧连忙带了些瓬人军兵士照办。
见众人亦是一脸疑惑,吴良只得耐着性子解释道:“我教杨万里制作的东西叫做避雷针,原理与我方才教典韦投掷的手戟是一个道理,只要这些避雷针高于我们的营帐,再有滚地雷袭来是,便会似方才一般被避雷针引入地下,那滚地雷自然伤不到我们。”
“还可以这样么?”
于吉一愣,角度依旧刁钻的问道,“若是如此,我等若是有一天修成正果要遭遇雷劫,是不是也可以使用公子的避雷针将天雷引开?”
“若有一天我修成了正果,还能扛过雷劫羽化成仙的话,我一定告诉你。”
吴良耸了耸肩无奈笑道。
短短一个时辰之内便遇上了两次滚地雷。
吴良几乎已经确定了这地方全都是矮树的缘故,如此密集的滚地雷袭击,稍微高一点的树木便会更容易成为目标,而且每次遭遇雷噼之后都会起火,周围的树木也要跟着一起遭殃。
如此情形之下。
这地方哪怕再存在一亿年,只怕也绝对不可能长出一棵参天大树来。
至于那些白骨。
吴良觉得可能也与滚地雷不无关系,这个时代的人对雷电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因此也不存在所谓的防雷手段,一不小心遇上还不能乱跑,若是乱跑只会引起空气流动,使其成为滚地雷的袭击目标。
而滚地雷可静可动,静止不动的时候倒还好说,一旦动起来甚至可以达到2万公里的时速,这样的速度早已超越了音速,绝对没有人可以从它手中逃脱。
拥有智慧的人类尚且无法应对,那些动物自是更加难逃一劫。
再至于大犬提到的怪人,以及与这处秘境关系密切的眼珠子……目前为止吴良还不曾遇到实物,实在不知该如何解释。
如此又一个时辰之后,杨万里终于根据吴良的意思竖立好了六条旗杆。
吴良仔细检查过后总算是安心了一些,最起码从现在开始瓬人军在这里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栖息地,否则便是睡觉都很难安稳。
不过接下来吴良依旧没有教瓬人军众人分头行动,而是一直待在一起等待营帐完全扎好之后,才决定带上所有人一同寻访这座“仙山”。
毕竟除了滚地雷,这地方极有可能还存在着其他的未知威胁。
众人待在一起群策群力,或许还有应对突发危险的可能,若是将一部分瓬人军兵士留在这里独立扎营,便很难做到互相照应,没准儿等他们回来的时候,便只能看到满地的尸首了,而这是吴良最不愿看到的事情。
……
带齐了装备,瓬人军众人再次集结踏上巡山之路。
沿途吴良依旧不忘探查这座“仙山”的岩制,可以确定的是,这里的岩石与外面一样,也是可能具有强磁性的玄武岩。
不过不同是,这里的山体或多或少都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而且这些破坏的痕迹无一例外全部并非人为,极有可能也是遭遇了滚地雷的袭击所致。
除此之外,此行依旧一无所获。
但当众人行至后山时,却是立刻被眼前的情景震撼到了。
这里的情景与外界的“仙山”已经有了天壤之别,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方圆一里的漏斗形巨大天坑,看起来就像曾经有一个巨大的天外陨石在这里降落过一般,就连这座仙山的三分之一也像是被挖去了一般成为了这个巨大天坑的一部分。
放眼望去。
天坑的中心地势最低,目测应该至少有两百米深。
不过如此深度对于这个方圆一里的天坑来说并不算太深,因此边缘的坡度倒也不算太陡,大概也就是30度左右的样子,并且斜坡的表面也并不光滑,上面还分布着一圈一圈的螺旋状沟壑,使得整个天坑看起来很像一个圆形体育场,这自然大大降低了吴良等人到达天坑中心的难度。
至于天坑的中心有什么?
站在吴良等人的位置,只能隐约看到那里似乎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可惜天坑的内壁与地面也都是黑乎乎一片,仿佛从里到外被完全烧焦了一般,两者融为一体实在无法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
而正当吴良考虑是否要立刻下去查看时。
“公子,你看那边。”
典韦忽然指着天坑的对面对吴良说道。
“?”
典韦轻易不会说话,此刻主动开口提醒定是看到了不得了的东西,吴良自然连忙放眼望去。
只见就在天坑对面的一片巨石之间,似乎有一座依石搭建的小房子,站在他们的位置只能勉强看到小房子的一角。
不过就算这一角,所用的石头与垒积的方式亦是颇为规整。
这是这座仙山之中,除了那三道门楼之外唯一可能与人工有关的事物,而这自然也是考古工作者最感兴趣的事物,吴良又怎会轻易放过?
“随我来。”
吴良当即放弃了立刻进入天坑查看的想法,决定先去查探这座石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