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曹操喊我去盗墓 > 第四百九十九章 赈灾(4000)

第四百九十九章 赈灾(4000)

“另外,公子有所不知,因为冀州今年遭了蝗灾,许多百姓颗粒无收食不果腹,结果甄家却反其道行之,非但不似其他士族一般趁机收敛金银宝物,还免去了自家田地佃户的佃租,如今正在开仓放粮接济中山国境内的流民。”
“坊间传说此事亦是甄宓的手笔。”
“乃是她劝说甄家主母:‘乱世求宝,并非善策,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就是所谓的因财丧身。现在众多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家里的谷物开仓赈济四方乡邻,这才算是一种惠及众人的德行。’,主母觉得她言之有理,因此才促成了此事,也是因为此事,甄家在中山国的声望可谓一时无两,在百姓之中的呼声极高,人人都说甄家出了个心地仁善、年幼通理的贤女,将来定是贵不可言。”
“公子,这便是我目前打探来的消息,因为时间仓促,有些传闻尚且无法得到验证,不过甄家开仓放粮的事却是我亲眼所见。”
说到这里,杨万里竟还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来,而后快速将小布包打开,把装在里面的一把粟米倒在手掌之中,承到吴良面前补充道,“这便是甄家发放的粮食,我想办法偷偷弄了一把,的确是货真价实的粮食,并非陈米坏米,也不曾掺杂糠麸之物来滥竽充数,看来此举倒并非是沽名钓誉,而是真心实意的放粮救人,请公子定夺。”
“……”
吴良抬手捻起几粒粟米来,脑中却在细细琢磨着杨万里打探来的消息,与自己所知的历史记载进行比对,试图进一步了解甄宓的真实情况。
于吉见状亦是凑了上来,从杨万里手中取走几粒粟米放入口中咀嚼起来,可惜他的牙齿早就掉的差不多了,并不能将粟米嚼碎,最多只能算是尝了尝味道。
“嗯……”
一边砸吧着嘴,于吉一边点头说道,“公子说他前些日子莫名起乩,预感自己与这中山国的甄家将会有避不开的交集,如今看来,这甄家倒与那些为富不仁的门阀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么公子与甄家的交集八成也应该是善缘才对,老夫倒放心了不少。”
“这个叫做甄宓的女孩与我年纪相仿,她能够说出这番识大体的话来,倒是教我有些敬佩了,如此事非虚,我愿承认她至少有了我一半的才情,也算得上是难得一见的奇女子了。”
诸葛亮亦是在一旁连连点头,说到这里他那眼珠子一轱辘注意到白菁菁眉头微蹙,接着又道,“当然,非要做出一个排名的话,她还只是排行第三的奇女子,仍要排在菁菁姐姐与我的黄昏妹妹之后。”
“吴有才,你以后少教诸葛亮这些歪没邪道,他至少已经有你一半的无耻了。”
白菁菁顿时破功,却忍住笑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对吴良斥道。
“这不能怪我吧,我平时可没教他这些,这完全是他自学成才好么?”
吴良回过神来,一脸无奈的为自己辩解道,顺便瞪了诸葛亮一眼。
“对对对,我是自学成才,有才哥哥只是言传身教罢了,并未真正教我。”
诸葛亮连忙说道。
“嘿!你小子皮痒了是不是?”
吴良当即在他脑袋上来了一记暴扣。
“哈哈哈……”
众人纷纷大笑起来。
笑罢真正的社交牛逼症患者察木王子却将话茬接了过去,挺了挺胸颇为郑重的道:“就是不知这个叫做甄宓的女孩容貌如何,似她这般心地仁善、年幼通理的女孩,若是再生的花容月貌,便已经有了成为鄯善王妃的资格,我虽尚未学会那还精于脑的房中之术,但对于这样的女孩,却是没有一点抵抗力的,因此若她对我有什么想法,我倒也不是完全不能给她一个日后随我回到鄯善国成为王后的机会。”
其实随吴良回到中原之后,察木王子举目无亲,到底还是有些认了生,这段时间比在鄯善国的时候老实的多。
不过自打与吴良等人一同经历了白家的事之后,这个家伙现在又已经不怎么拿自己当外人了,说起话来也有些原形毕露。
“……”
众人闻言顿时半天说不上话来。
“察木兄,听闻你对我们大汉的文化了解颇多,只是我们大汉文化博大精深,不如我来靠一靠你,你知不知道‘臊’字应该怎么写,又有几种写法?”
诸葛亮屑睨问道。
“不知诸葛贤弟说的是哪个sao字?”
察木王子不明深意,有些疑惑的问道。
“害臊的臊,你若不回我可以教你啊。”
诸葛亮似笑非笑的道。
“这个字我还是知道的,应是……”
察木王子颇为自得的点了点头,刚要写出来给诸葛亮看看,却始终于反应了过来,当即板起脸来说道,“好你个诸葛贤弟,你在故意戏耍我对不对!”
“哈哈哈哈……”
又是一片哄堂大笑。
这次就连察木王子也有些顶不住,面皮略微有些泛红,却依旧梗着脖子道:“我又没有说错,鄯善国虽是西域小国,王后之位比不上大汉的皇后,可再怎么说在鄯善国也是一人之下千人之上的地位,哪家女子做了王后都不曾辱没于她!”
“行了行了,我掐指一算便知你与这甄宓既无缘也无分,你还是收起这个念头吧。”
吴良终于出来打了个圆场,笑呵呵的说道,“而今之计,依旧是进一步搞清楚甄家的情况,我的乩相显示,我与这甄家之间的交集乃是命中注定,可惜具体会发生什么事情却不得而知,另外,我们现在所在乃是袁绍领地的腹地,而甄家乃是中山的名门望族,少不了会与袁绍有些来往,因此就算要与甄家的人进行接触,亦要掌握尺度与技巧,绝对不可轻易暴露身份,这便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了。”
“杨万里,此事依旧教给你来办理,继续深入打探甄家的情况……接下来探查的重点放到甄宓的二哥、也就是甄家目前的家主‘甄俨’身上,尤其注意他有没有什么隐疾,同时也要特别留意一下其父‘甄逸’,长子‘甄豫’的死因,我总觉得这二人的似并非病故那么简单,尽量查的详细一些。”
父亲“甄逸”死时,甄宓哭的比任何人都伤心。
大哥“甄豫”死时,甄宓却不那么伤心,忘却的极快。
自当然会令吴良产生疑问,人的心性是不会轻易改变的,甄宓如果是一个重视家人的人,那么便不应该在父亲与大哥死亡时,出现如此截然不同的表现。
而着重调查这个目前领家的二哥“甄俨”则是另有原因。
因为据正史记载,“甄俨”也将在甄宓十四岁的时候去世,这是一件即将发生的事情,距离现在其实也并不远了。
父亲“甄逸”早亡。
大哥“甄豫”早亡。
二哥“甄俨”也即将早亡。
而三哥“甄尧”尚且不得而知,因为历史中关于他的记载便只有区区五个字:“次尧,举孝廉”,其余便再也没有一丁点有关他事迹与生平的记录,更不可能说明他最终的死期与死因,吴良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但这并不妨碍吴良在已知信息的基础上做出一些自己的推断。
甄家三子五女,父亲早亡,大哥早亡,二哥也即将早亡……
他不得不怀疑老三可能也难得善终。
这感觉并不是什么自然现象,倒霉事一件一件降临在甄家的男丁身上,而且还按照顺序来,看起来倒有点像是某种无法明说的诅咒。
就算事情不是吴良所推断的这样,此事亦可以当做一个吴良接近甄家的借口。
“诺!”
杨万里应了一声,立刻出去照办。
……
吴良倒也并不着急,带着瓬人军众人在中山城暂住了下来,耐心等待着机会与契机。
不得不承认,中山国作为袁绍领地的大后方,又有甄家这种“心地仁善”的门阀坐镇,治安状况自是要比此前吴良去过的大多数地方都好。
哪怕今年遭了蝗灾,百姓的日子过得也要相对安稳一些,路边饿殍都不多见。
吴良等人在中山城一住就是一个星期,除了外出打探的人,剩下的人皆是吃了睡睡了吃,无聊时下下棋解闷,又或是去郊外的田野山峦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比在陈留时还要过得快活惬意,甚至有些乐不思蜀。
如今吴良与白菁菁的事情已经得到了白家的默许,随时可以行夫妻之实。
不过两人最近虽然同住一间房内,但仍旧并未轻易突破那层关系。
不是吴良不愿,也不是白菁菁抗拒。
而是处于目前处境的考虑,实在不太适合乱来。
出门在外本就存在不少风险,接下来恐怕还要深入险境,并且这个时代还没有比较妥善的安全措施,乱来的话若是吴良百发百中,接下来的行动必将受到极大影响,尤其对白菁菁非常不好。
吴良虽然不是什么育儿专家,却也知道一些基本的孕育常识。
女子若是怀有身孕,前几个月往往是最关键的时期,必须得有一个安稳舒适的环境方可保证胎儿健康发育,否则胎儿会出问题不说,母亲的身体也将受到极大的不可逆的伤害,因此此事断然不可随性为之。
更何况。
吴良觉得此事之前也有必要给白菁菁一些仪式感,不能还似此前一样不明不白,教自己的女人在这件事上受了委屈。
当然,这并不妨碍他的本质还是个中央空调型的渣男。
要不然他这次跑中山国干什么来了?
不就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么?
不过在如此时代之下,一妻多妾制本就是主流与公认的婚姻制度,吴良这样的渣男自是跃跃欲试,而这个时代的原住民亦是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这也算是一种入乡随俗嘛……
这期间,杨万里每日乔装外出打探,而中山甄家的防范意识显然并没有陈留的朱家那么高,再加上因为甄家开仓放粮,每日还有不少外来的流民进入城内,自然也就没有惹来什么意料之外的麻烦。
可惜麻烦是没有,杨万里也并未打探来什么有用的消息。
尤其是吴良重点对杨万里交代的事情,许是甄逸与甄豫死去的时间已经有些久了,又许是甄家对这方面的事情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打探回来的死因都是病故,至于究竟是什么病也没有外人能够说得清楚。
再至于历史上即将早亡的二哥“甄俨”。
也是只知道他现在还好端端的活着,并且外人都认为他身体安康,探不出任何端倪。
与此同时。
吴良也终于得到了一个能够亲眼见到甄宓的机会。
杨万里提前带回消息说,次日上午甄宓将代表甄家亲自向灾民发放粮食,届时他二哥“甄俨”作为家主也会在一旁陪同。
“明日察木王子随我乔装一番,前往甄家领取赈粮。”
吴良当即下了决定,“剩下的骨干也可以去,不过在外面瞧瞧就行,莫要一同靠近,免得拉帮结伙引起甄家人的注意。”
想也知道,既是甄宓与甄俨一同发放粮食。
那么甄家便一定会安排不少护卫在一旁维持秩序,遇上认为可疑的人自然也难免盘问上几句,吴良倒不怕自己的人被盘问,只是不想头一回见面便给甄宓等人留下印象,否则之后再想做些什么事情就会受到限制。
如此到了第二日。
吴良起床之后便在察木王子脸上抹了一把灰,又给他拿了一块破布遮住了有些自来卷的头发,好教他那带有西域风格的面容不是那么扎眼。
他自己也是一样,毕竟他那半长不短的头发在这个时代也不怎么流行。
等到了甄府的时候,前来领取甄粮的流民已经在甄府护卫的指示下排起了长队,队伍一直排到府外对面的胡同中,粗略估计前面至少得有个两三百个人。
就这还是吴良等人来的相对比较早呢,后面肯定还要来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