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武侠小说 > 全音阶狂潮 > 第一四一六章 立春

第一四一六章 立春

事情都没说清楚,外婆身体没离开沙发就迈腿了,边使劲拍手给自己打拍子边用节奏感步伐朝门口冲。
“妈,妈……”萧舒夏挺了解母亲地着急:“先别叫人!”可是拉都拉不住。
外婆虽然只会唱几段荒腔走板的越剧黄梅戏,但在九纯文工团干了大半辈子对工作还是有感情的,而且萧舒夏的外婆也是唱戏的,所以老人还有点“艺术世家”的观念。在九纯文工团撤编十来年后,艺术世家终于又可以发光发热了!
听着外面岳母边捶对门边叫人,杨程义苦了脸跟大舅哥讲话:“店子今年房租涨没涨?”
“哪年不涨?”舅舅显然是对房地产生意有看法的:“都帮房东打工。景行什么时候录的新闻?记者在九纯?”
杨景行摇头:“我没录。”
杨程义说明一下:“他还是不接受采访,自己定的规矩……”
外面猛然啊呀呀起来了,外婆的好邻居老姐妹冲进屋的架势有如武旦登场把杨程义都怔住了,杨景行更要起立了毕恭毕敬叫一声张奶奶。
张奶奶细端详了冲自家那边喊:“像,像新闻联播的!”
对面比萧家更热闹,十几口人分批次涌过来参观作曲家,有曾经见过杨行行一面两面的叔叔阿姨,惊叹音乐果然培养气质,这就咨询业内人士该送孩子去学点什么最好。杨景行也不能丢行业的脸呀,至少得正经点。
有大不了作曲家几岁的人也懂音乐,除了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还能扯扯舒伯特布鲁克纳马勒,原来大学是主攻艺术教育学的,只是毕业后就迫于生计了。杨景行也陪着聊,让围观人士越听不明白越赞叹。
萧晨也蹦跳着忙里忙外,打听了点内幕消息后最后干脆邀表哥去电脑前说句话露个脸,不然网友觉得他吹牛呀。
萧舒夏自己是可以批评萧家人的:“你哥躲都躲不及你还给他找事!”
肯定得躲着点呀,以后就是大名人了。不过杨景行并不是第一个上新闻联播的九纯人,零四年,界坑乡中心小学的校长得到了新闻联播的表扬,记者来的时候全县都喜庆呢。后来那位女校长还上过好些电视台电视节目,的确也是实至名归,九十年代在九纯就挺有口碑,先是县里表彰后是省里嘉奖……不过据说后来调到县教育局了反而不太适应工作。
教育学人士是强烈支持作曲家保持低调的,现在这个社会呀聚光灯太多晃得人头晕眼花,作曲家要走进去很容易但是想出来可就没那么轻松了……说起来,作曲家对现在文化娱乐事业有什么看法呢?是否忧心遍地的低俗现象?
还是没躲过采访呀,杨景行慎重对待:“我觉得现在还是发展初期,也可以说是混乱期,这是必然阶段,其实不用太担心。”
教育学人士充满思考的样子继续问:“那你认为这个阶段会持续多久?”
杨景行当然说好听的:“应该不会太久,以国家民族的文化底蕴,还有我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对知识的尊崇,我觉得等我们的零零后长大了社会的文化生产和消费就会迈入新阶段,一零后长大了应该就是全新的局面。”
教育学人士点头:“马克思说过一切社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经济问题。”
杨景行呵:“音乐还谈不上什么社会问题,不过我发现有些数据对得上,有个指标叫每一百户人家的钢琴数量,我们国家的平均增长速度跟GDP增长有点挂钩。”
据统计中国的百户家庭钢琴拥有数为二点几,比十年前翻一番不止了,虽然比GDP增长慢得多但杨景行认为是因为还没到达一定的基数。比如浦海,一百个家庭现在已经有七八台钢琴,感觉就已经快要形成风气,年增长率也比其他地区更高。欧美发达国家平均有百分之三十的家庭有钢琴,少数国家能到达半数以上,日本也有二十几,那也是人家的底蕴。
杨景行还开父亲的玩笑:“主要是拥有钢琴有个很大的前提条件是要先有房子,现在房子太贵了。”
教育学人士懂得多,房子贵也不能全怪开发商……文化人聊天真好听,让长辈教育在场的零零后一定好好读书。
不过过年嘛还是麻将更重要,也不好一直打扰别人,约好了晚上一起看新闻后对门的大部队就回去了,就教育学人士不客气地留下来多聊几句,都开始问作曲家现在的古典音乐发展到什么样子了?
更熟悉了之后,教育学人就要问作品赴美演出是怎么运作的呢?也属于外事活动吧?
杨景行总结为:“商业演出。”
教育学人还是不太了解,就再扯一扯纽约爱乐是什么情况?指挥家叫什么有什么资。
杨景行又要接电话,谭东打来的:“刚下飞机,我操,晚三个钟头!你上新闻联播了?”
杨景行哈哈:“你们还赶不赶得上?”
谭东和薛亦涵的运气不太好,在曲杭上飞机就干等了近两个小时。何同学给旱鸭子的短信是十二点多发的,那时候还没起飞但是电话已经关机。现在眼看就六点了,两个人还在高原寒风中等摆渡车,薛亦涵很担心七点前能不能到家。
谭东很坦诚,其实也不是想看杨景行怎么样,而是这第一次来女朋友家如果能从新闻中看到自己高中室友,跟岳父岳母就可以好好聊了。
薛亦涵也在跟何沛媛打电话,现场直播谭东是个无赖,然后两个女生还攀比起来了。何沛媛求胜心切,无情揭露杨景行也想趁这个机会巴结自己爸妈。杨景行和谭东就互相鄙视,真不要脸。
看作曲家也挺忙的,教育学人士也诚恳告辞,有机会再聊,等会再聊。
没外人了,萧舒夏是又心虚又严厉地叮嘱萧晨,可不要跟外人瞎说,尤其是你表哥小时候那些事。
舅妈虽然比以前热情一些但是嘴巴似乎也更讨嫌了,念叨什么今天可没啥好酒好菜招待大名人。
据说年轻时是靠长相讨到了丈母娘欢喜才组织了家庭又讨到了工作的外公都被自己女儿形容为一辈子得过且过,所以到退休都说不清自己是西医还是中医外科还是内科,但是今天还是有点激动并对艺术事业产生了兴趣,甚至尝试引导外孙在某些时候要“明哲保身”。
遗传了外公的性格但是没太能继承长相的舅舅就激励外甥,时代不同了要大刀阔斧敢闯敢冲。
萧晨也不是只会玩游戏,在网上搜到了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成功举办中国新年音乐会》,大都是重复的短篇文字报道也完全谈不上什么热度,亲人们却能越看越期待。
萧舒夏提醒萧家人要低调,但是自己跟曲杭打起电话来可是高嗓门,跟萧舒云的妯娌都能亲热起来……
母女婆媳三人在厨房进进出出一会协力一会接力,断断续续地总算是把晚饭准备得有点眉目了,六点的新闻又来了。男人们信誓旦旦肯定没有,不用看,快做饭!
杨景行手机都没电了,好在舅舅就是卖这个的,免费赠送全新原装充电器一个。
杨程义跟岳父和大舅哥说起房子的事情,本来一家五口是需要一套宽敞点的,但是顶层大复式总共就二十几套是真的供不应求,他们合伙人之间也是有严格约定的。再说了那种户型硬装至少就要百来万,光是门窗加阳光房就得几十万很不划算,而且顶楼还有一些弊端……
男人好说话得多,外公本就没住电梯房的打算,舅舅就让妹夫别跟自己老婆一般见识,他知道各有各的难处。
杨程义真是大松一口气简直感激,然后就不管下一代难不难了,叮嘱杨景行和萧晨兄弟之间要互相关照。
萧晨很关照表哥的,目前为止帮四大师搞宣传最得力的就他了,说是“连别的区”都通知到了。这个游戏的不少玩家是把风哥当偶像的,风哥有面子四零二也沾光,今晚很可能出现游戏玩家收看新闻联播的热潮。
厨房动作也是蛮快的,六点半不到就开始上菜了,萧舒夏和嫂子争相喝令自己家男人帮手。外公也动手尝试把电视朝向饭桌那边,发现不太好弄就当家作主一回,叫孙子外孙来抱起电视,自己弓着腰用有点老年颤抖的双手吃力地解开理顺那些电线,还是要剪刀才行……
时间还比较合适,七点差一刻就可以上桌了。舅妈真是太谦虚了,明明是很丰盛的十菜两汤,重头戏是她自己做的佛跳墙,说是材料够买一个手机的,从腊月二十九做到今天才成菜。
萧家男人的优点是不好杯中物,外公和舅舅还能来个二三两,萧晨则是滴酒不沾,所以开一瓶就够了。都建议杨景行别喝了,万一等会忙起来讲酒话可不好。
把贤惠得要先收拾厨房的主厨也叫上桌后讲话的还是杨程义,祝二老身体健康,年轻人要努力学习好好工作。
这个家庭主妇版佛跳墙的味道和卖相其实都比较勉强,分量又大,既然作曲家最称赞那你多承担一些吧。
外公刚想着要把电视声音再弄大一点就整点报时了,其实就是个几秒钟的黄金广告,然后就是全国人民最熟悉的画面和声音响起来。
这十几秒的片头似乎把一桌子人都怔住了,整整齐齐地盯着电视看,然后画面就变成男左女右也被全国人民所熟悉的两位新闻主播。
男主播说话:观众朋友晚上好。
女主播点头微笑:晚上好。
男主播:今天是二月四号星期五农历正月初二。
女主播: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春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开始了,也表明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
男主播:欢迎收看新闻联播节目。
女直播:今天节目的主要内容有。
男主播:新春走基层,本台多路记者……
两位主播一人一条用半分钟时间轮着读了几条新闻内容,最后一条是纽约拉斯达克交易所举行中国兔年开市交易仪式,然后就是下面请看详细内容,电视上变成了男主播的单人画面:十九个省市对口支援……
亲人们简直是凝神屏这一分多钟,结果就听见一个不相干的纽约,真是有点尴尬呢,好在萧舒夏勇于自我安慰:“等会等会……新闻联播的音乐就是同一首歌》的那个作曲家。”
边吃边看吧,感觉上新闻联播也不是啥了不起的事,很多普通人接受采访呀,而且节目时间好像也不是多么金贵,第一条主要内容就有四五分钟那么长。第二条也是主要内容,也都是些普通人,看着可能比杨景行还小的一些年轻人在零下四十度的极寒环境里坚守工作岗位上奉献了不平凡。新闻联播好像也不正经了,居然帮着打相亲广告。
两条主要内容就是十分钟过去了,第三条是没预告的,跟午间的有点像,逛庙会,不同的是中午说的洋人感受中国文化,这会的是洋人在庙会上表演给中国人看,又是一分多钟的。
庙会之后又轮到女主播单人画面,笑容算是灿烂:“中国新年期间,世界各地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于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上演的中国新年音乐会表现尤为抢眼。”
杨程义最先冲出去,亲人们动作都不慢,主播话音刚落饭桌上就剩杨景行一个人了。早知道何必搬电视呢,现在又只能站着看了。
电视上接下来就是林肯艺术中心小广场的画面,应该是下午光线还比较充足,还是女主播的声音:“当地时间二月三号下午,距离音乐会开场还有四个小时,热情的听众就早早来到纽约林肯艺术中心。”
画面一转,变成了一男一女两个年轻的华人面孔面对镜头,字幕显示中国留学生,男生热情洋溢地呼这白气:“我们昨天从克利夫兰过来的……等不及了,刚刚在这里遇到好多中国人像回国了一样……”画面有明显的剪辑节约时间,男女一起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拜年。
接下来纽约听众接受采访的画面光线就明显暗了一些,一个还比较讲究的白人中年妇女面对镜头在叨叨叨,但是出来的声音是记者的普通话配音:“我很喜欢中国文化,昨天我们全家人一起过年吃饺子,像感恩节那样。”
接着电视画面就变成了音乐厅的外景,时间还是蛮紧迫的,马上又切换成音乐会的海报,声音再度变成女主播:“本次音乐会的主要曲目有两首交响曲,分别是十九世纪捷克民族乐派代表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第八交响曲》和我国著名作曲家杨景行作品第二交响曲》。”
亲人们无视萧舒夏从列队左边扑到最右边杨程义怀里的肉麻,继续盯着电视。
画面上还短暂出现了第二交响曲》的二胡和琵琶分谱呢:“杨景行第二交响曲》在西方传统管弦乐的配器组成基础之上加入了二胡、琵琶、扬琴和三弦这四件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作品具有浓郁鲜明的中国特色。”
“哎哎哎!”萧舒夏又激动了,画面上的耶罗米尔算是她认识的,也有字幕显示“纽约爱乐乐团首席指挥耶罗米尔”加以确认。
画面上耶罗米尔是背对钢琴坐着讲话,换了个没啥感情色彩的男声普通话配音:“杨景行第二交响曲是一首了不起的作品,作曲家把中国传统元素和中国当代表达完美地融入交响乐体裁的发展之中……不同时代和文化交汇的魅力让我崇拜,也是对我的巨大挑战,但是听众非常喜欢……二胡三弦琵琶扬琴我都很喜欢,让我感受到全新的吸引力。”还是剪得不太合缝。
电视又变成纽爱排练的画面,女主播的声音再度响起:“为更好演绎中国作曲家的作品,音乐会主办方纽约爱乐乐团在数月前就寻求到与浦海民族乐团的合作。浦海民族乐团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大型民族乐团,乐团派出参与本次演出的十六位民乐演奏家以精湛的技艺得到美国专家同行的高度赞誉。”
萧舒夏又哎哎,字幕显示纽约爱乐乐团小提琴首席威尔逊,不过这会画面上的威尔逊比上美国节目的时候看起来艺术端庄得多,还是那个男声配音:我认为他们都做得非常好,,如果没有这些民族音乐演奏家的精彩表现,我们对作品力量和美的展现会大打折扣。
画面一转就进音乐厅了,镜头在比较近的距离仰视舞台,女主播的声音比配音还是好听多了:“晚上八点,音乐会以中国民歌茉莉花》作为开场曲……”
杨程义还挑新闻联播的刺:“纯器乐,又没人唱的。”
这个新闻录音质量真是不敢恭维,还好只响了几秒钟后就静音了由主播继续:“音乐会下半场,来自浦海民族乐团的十六位民乐演奏家由指挥家介绍登场,受到了现场观众热烈欢迎。”
新闻闪了两秒钟的一层观众席鼓掌画面,还是拍得有点技术的,看上去会让人以为音乐厅里座无虚席,中国面孔真的不少,没看到希拉里。
哎哟,这新闻还先从指挥家起手式开始给了好几秒钟的第二交响曲》前奏之后才开始剪,并且在主播开始念稿子之后也没有把音乐完全消音,还能隐约听到一点。稿子也勉强称得上艺术化了:“作为本场新年音乐会的重头戏,中美音乐家联袂让中西古典音乐完美交融,让中国民乐的独特魅力穿越了记忆的时空缓缓道来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诗意与情怀,为全场观众献上了一场高品位、高水平、高质量的听觉盛宴。音乐结束后,观众全体起立向演员长时间鼓掌致谢。”
画面上看上去好像大约也是那么回事,但是这固定机位的的短暂局部画面还是赶不上纪录片,没三零六的在路上》那么有感染力说服力。
新闻又说了,浦海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还为听众献上了赛马》、平湖秋月》经典传统曲目。演出结束后,听众纷纷表示中国传统音乐如诗如歌韵味无穷。中国乐器令人大开眼界,整场演出十分震撼,看完之后仍意犹未尽。
但是作为佐证的观众评语一共也只有短短四段,大都是些感情用事的场面话,中国人还是把拜年当头等大事,只有最后一个像是比较懂音乐的白人男性说在第一乐章的什么情绪位置东方音乐的突然出现表现出了什么……
杨景行好像要去打电话了,萧舒夏不准:“没完,没完!”
还真没完,民乐演奏家出场,字幕显示浦海民族乐团首席琵琶王亚明,也不是什么采访,演奏家直接就感言:我们很高兴能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为纽约听众呈现优美的中国的音乐,呈现中国作曲家演奏家的风采,让不同地域不同国度的人分享到我们中国民族音乐的美好。
时间紧迫,画面一转浦海民族乐团团长文付江只能讲一句话: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好的音乐一定能打动全世界各国人民。
电视变成男主播单人画面了:年年岁岁过除夕,今年年夜味更浓……
萧舒夏最先反应过来,问儿子:“没电话?”
杨景行帮母亲撑面子:“挂几个了,我去给媛媛打一个。”
好像也就这么回事嘛,杨程义简直败兴而归:“吃饭。”
萧晨猛然发动朝自己房间冲去:“哈哈哈,我赌了八万金币!”
外婆好像也不太满意:“照片都没有?九纯都不说?”
杨景行关上阳台门的时候,杨程义的电话响了,萧舒夏似乎不高兴自己还没着落。作曲家又挂了路楷平的电话给打何沛媛过去却,却发现正在通话中,而且没接他电话的打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