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21》专辑的企鹅音乐销量已经破一百万张了!”
“可惜这是一张英语专辑,如果是中文专辑,绝对轻松破五百万的!”
“话说,有人知道,企鹅音乐的销量会被统计进全球销量中吗?”
“我们要不要上Spotify和苹果音乐去买专辑?”
“不用,彩虹计划之前就发公告了,国内的销量也会算入全球销量里的!”
“哈哈哈,那那些欧美歌手怎么可能比得过不打烊乐队?”
“我们自带几百万销量,根本不怕的!”
不打烊乐队的华夏粉丝群里,哪怕已经是半夜了,但是华夏粉丝们依旧密切关注着《21》专辑国外首发销量,并且热烈的在群里讨论。
作为第一位走出亚洲的乐队。
不打烊乐队可以说是自带一个庞大的基本盘在和欧美歌手同台竞技。
虽然说华夏的歌手之前没有任何一个能够在国际上有名气的。
但是一旦真的能够有一个华夏歌手打入国际,那基本上就会碾压欧美歌手。
因为华夏的明星,自带基本盘。
这就像是华夏的足球运动员,或者篮球运动员,如果能打入欧洲甲级联赛,或者北美的NBA,那自带的商业价值立马爆炸。
他们的球衣周边,将会是整支球队卖的最好的。
他们的代言合同都会比同水平的运动员价值更高!
前提是,得迈出走向国际的第一步。
只要迈出第一步,那后面的99步就会很简单了。
现在不打烊乐队迈出这一步了。
那一切就变的简单了。
《21》全球首发的第一个小时,北美贡献了三百多万张数字专辑的销量。
而亚洲,同样贡献了三百多万张!
其中华夏一百多万张,日韩加起来卖了两百多万张!
东南亚也卖了五十多万张。
欧洲各国,更是同样卖出了近一百万张的好成绩!
《21》的音源刚上架,就席卷全球,拿下了九百多万,接近一千万张的销量!
这让那些首周音源销量都不能破千万的欧美歌手酸的不行。
美国的超一线歌手,一般非常优秀的正式专辑,热度很高的那种,首周北美销量也就三五百万,全球销量也很难破千万。
其实如果扣除掉华夏、日韩、东南亚市场的话。
不打烊乐队这张《21》专辑的首发销量和一些北美或者英国的超一线歌手也差不多。
几位北美超一线歌手和流行乐队,还有英国的两位国际歌星,也能做到音源上架第一天就销售三五百万张。
对于不打烊乐队的北美和欧洲销量,欧美乐坛的歌手们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也不觉得多吃惊。
毕竟这两个月不打烊乐队的热度真的已经顶破天了,创造如此奇迹只能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是!
不打烊乐队有亚洲市场的加持后,音源销量直接翻倍了!
预计音源解禁的第一天,就轻松能破千万销量!
这是一件非常疯狂的事情!
欧美乐坛也没九十年代那么巅峰了。
九十年代的时候,还是出现过不少首周实体专辑破千万的大神。
但是现在,欧美乐坛一年数字专辑销量能破千万的专辑,也不过三五张而已!
实体专辑销量破千万更是可能一两年才会有一张!
现在不打烊乐队首张专辑《21》实体专辑预购销量就冲到了六百多万!
数字音源更是解禁第一天就轻松破千万了!
这让圈内的其他歌手心里的酸柠檬直接炸开了!
“有亚洲市场加持的不打烊乐队,谁能和他们比拼专辑销量成绩?!”
“自带亚洲市场的歌手,也太欺负人了吧!”
“或许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亚洲市场!”
“我应该给自己报一个中文辅导班了。”
“或许,日语辅导班也不错!”
不打烊乐队绝对不会想到。
因为他们的爆火,从而导致了非常多欧美一线歌手都萌生出了想要学习日语和中文,进军华夏和日本音乐市场的想法了。
没办法。
这太香了!
一个加起来能够相当于北美市场的庞大乐迷群体,怎么能不让人心动呢?
之前之所以欧美歌手和音乐公司没有将视线放在华夏,是因为华夏00年初的盗版狂潮,连自己本土的歌手都活不下去了,外国歌手自然也没有进来抢食的想法。
累死累活,花一大笔宣传经费在华夏宣传自己的音乐,然后歌迷全去网络上下载免费的盗版歌听,一毛钱都不给你。
想要靠开演唱会回本吧,外国人在华夏开演唱会还需要层层审批,而且很难拿到审批。
图啥呢?
所以基本上欧美的歌手,都很少会到华夏这边发展。
倒是日本会有不少欧美歌手常来跑活动,毕竟是世界第二唱片市场。
不过现在华夏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已经上来了,付费音乐大行其道,所有的音乐平台也都正规了,基本上和国外的数字音源模式差不多。
虽然还比不上Spotify和苹果音乐那动辄全球两三亿付费会员,年销售过亿张数字单曲的市场。
但是现在华夏三大音乐平台的生态也不错了,销售一两百万张的数字专辑比比皆是。
不打烊乐队《21》的这一爆发。
反而让茫茫多的北美音乐公司,发现了现在华夏已经走上正轨的数字音乐产业。
无数音乐公司都在琢磨,是不是要运作旗下的欧美音乐人,到华夏发展发展,试一试能不能也中美两开花!
没办法。
不打烊乐队这亚洲欧美三开花的成绩真的太亮眼了。
搁谁,谁不心动啊?
滚石、BMG、MCA、哥伦比亚唱片等北美顶级音乐唱片集团,都紧急召开了内部会议,讨论明年集团的工作重点。
以及重视起华夏市场,着手开发华夏市场的可能性和实操性。
没道理不打烊乐队可以从华夏火到欧美,欧美的歌手就不能从欧美火到华夏啊!
虽然这些欧美人不知道寇可往,吾亦可往这句话,但是道理还是懂的。
几乎没有太多的阻挠,几大北美唱片公司的高层就迅速通过了调查和开发华夏市场的决策,将其下放到了公司运营部门进行具体的方案策划。
明年,恐怕华夏乐坛,要迎来一批金发碧眼的老外,来竞争抢食吃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