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霸三国从出走江东开始第三百四十九章越打越强,賨人部落严颜被当众劝降,江州军上下一片迷茫,不知所措。
严颜看先黄忠,黄忠道:
严颜面露感激之色,然后回到江州军面前,大声道:
士卒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久之后大部分士卒都表示愿意继续跟随严颜归顺,另有部分士卒则执意要求离开,严颜看向刘瓒,刘瓒面色铁青,怒道:
黄忠闻言眉头看向刘瓒,严颜摇头道:
刘瓒乃是刘璋同宗子侄,自然不会与严颜一样,他知道此时自己能够走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于是便号召不愿跟随严颜的人一起走,没想到不愿跟随严颜的大部分士卒同样也不愿跟随刘瓒,刘瓒又羞又怒,转身带着数百人向北而去。
黄忠见严颜在军中威望如此之高,更觉得自己刚才劝降严颜为明智之举,严颜下令让各部将校约束部众,然后与黄忠一起向江州而去。
大军来到江州城下,果然见江州城头依然插上了荆南军的旗帜,黄忠到城下让城内士兵开城门,城门士卒却并没有立即打开城门,而是向邓艾请令,待邓艾亲自下令,这才打开城门。
严颜见黄忠并不奇怪也没有半点不满,赞道:
黄忠笑道:
严颜也笑着附和,随后大军进城,江州降兵先入军营安置,等待整编,随后亲自向邓艾介绍严颜,邓艾对严颜如此高龄依旧壮志不改也颇为钦佩,并未因为他败给自己而有所轻视。
严颜此时左右张望,似乎在寻找什么,邓艾问道:
严颜有些紧张的问道:
严颜很担心刘聩此时已经战死,邓艾道:
严颜于是在邓艾的带领下亲自去劝降刘聩,刘聩之所以不肯投降,是因为还希望严颜能够杀回来夺回江州,见严颜已然归顺,最终也不再坚持,选择投降。
黄忠和邓艾再一次不负众望,不仅攻克了益州重镇江州,一路上还招揽了张嶷、严颜、刘聩,被俘的张翼得知江州被破,严颜归降之后,也选择了归顺荆南军,至此伐蜀之战已经取得巨大战果。
安排好防务之后,黄忠在营中设宴,让荆南军将校与新归降的诸将一同饮宴,相互认识,诸将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三碗黄汤下肚,顿时亲近不少。
次日,严颜请命由他亲自出面,去招降江州各县,黄忠欣然允诺,并让其亲自挑选两千精兵相随。
看着严颜远去,杨雨担忧道:
邓艾道:
杨雨仔细思考邓艾的话,也觉得有道理,于是也不再纠结。
严颜并没有让黄忠他们失望,他所到之处,各县望风而降,只用了十余日,巴郡几乎全部归降,只剩下靠近广汉郡的几个县选择依旧依附于刘璋。
不仅如此,严颜还从各县带回了三千精兵,加上江州降军整编之后,黄忠的先锋军兵力达到两万,不仅兵力翻了一番,帐下还多了张嶷、严颜、刘聩、张翼四将,并且江州囤积的粮草,也足够大军数月之用,果真如法正当初预料的一般,越打越强。
黄忠攻下江州之时,孙绍依旧在永安,加紧入蜀道路改造以及督促粮草尽快运往江州,今日孙绍收到报告,粮草在运往江州途中,多次被不明势力劫掠,不过奇怪的是这些人只是劫掠粮草,并不轻易伤人性命。
孙绍得到这个消息感到既头疼又有些好奇,头疼的是粮草如今是黄忠军最大的短板,现在还屡屡被劫掠,虽然劫粮者并不害人性命,但若是置之不理,则前方粮草难以为继,若是押运粮草的车队都配备重兵保护,孙绍身边的兵力却是捉襟见肘。
孙绍好奇地是,是什么样的人,既要抢劫粮草,却不轻易伤人,这两个行为前者为敌,后者却非敌人做派,自相矛盾,让人摸不着头脑。
孙绍自己想不到好的办法,于是来找法正,法正见孙绍愁眉紧锁,道:
孙绍摇头,将粮草被劫的事情与法正说了,说完问道:
法正听完孙绍的描述,脱口而出道:
孙绍听到这个陌生的名称,不由皱起眉头来。
法正解释道:
法正说賨人,孙绍并不了解,但提到了板楯蛮,孙绍便听说过了。历史上蜀汉赫赫有名的无当飞军,就是从益州蛮族挑选出来的善战之士,其中就有板楯蛮的勇士。这支由蛮人组成的部队不仅战功赫赫,也是蜀汉后期难得的一支强军,最后在姜维第七次北伐之时,为了掩护主帅撤退,无当飞军在最后一任统领张嶷的带领下,死战不退,杀敌倍之,最终寡不敌众,所有将士连同统领张嶷全部战死,全军覆没,结局极为悲壮,让人扼腕叹息。
孙绍组建五溪蛮军,其初心就是想要打造一支像无当飞军这样的蛮军。
之前黄忠、邓艾传回消息说是收服了一个叫张嶷的小将,孙绍就颇为兴奋,只是黄忠那边缺少人才,因此并没有急着召见,这次又遇到了板楯蛮,孙绍顿时有了将板楯蛮招致麾下的想法。
孙绍将自己的想法说给法正听,问法正可有良策,法正笑道:
孙绍闻言大喜,没想到法正与賨人还有这份渊源,这不正是瞌睡就有枕头嘛,于是连忙道:
法正笑道:「主公想见他们不难,可是賨人虽然质朴,对汉人却颇有戒心,臣也只能引见,至于能否说服他们,臣并无把握。此外,賨人其实分了许多支,按姓氏来分共有七支,他们也非铁板一块,甚至有些姓氏之间颇有争端,臣认识的乃是七姓之一的龚姓,虽然也是大姓,却不是最大的一支
。」
孙绍听明白了法正话中之意,其一法正说服不了賨人首领归顺,其二,这支賨人并非最大的一支,就算能够收服他们,可能也会因此惹得与其他賨人部落对立。
孙绍对此却并不在意,其一眼下这支賨人已经在他的治下,并且给他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若是能够收服这支賨人,那么不仅得到了一个不小的部落支持,让他能够在川东站得更稳,同时也解决了賨人带来的麻烦,至少也是一举两得。
至于收服一支賨人部落会得罪其他賨人部落的问题,那就更没什么好犹豫的,这支都还未必能收服呢,想着其他的未免想的太早,当务之急是将这支賨人收归帐下,其他的以后再说吧。
想到这里,孙绍笑道:
当日法正就找到了在永安城的賨人朋友龚江,法正并未提及粮草被劫一事,只是向其传达孙绍想要与龚氏族长见面的想法,龚江则表示自己需要请示族长之后才能回复。中文網
两日后,龚江回复法正,龚氏族长龚巴愿意与孙绍见面,双方约定三日后在永安城外西北的猫儿山上见面。
孙绍知道龚巴是信不过孙绍,因此才将见面地点定在城外,不过孙绍并不在意,只带上李异、沙摩柯,以及亲卫五十人,便去赴约。
法正也只是稍微劝谏孙绍多带人马,被孙绍拒绝后半点没有坚持。孙绍知道法正明白多带兵马只会让龚巴紧张忌惮,对会面并无好处,他的劝谏不过是为了尽为臣之责罢了。
孙绍并不认为此行会有危险,不只是因为法正与龚巴相识,还因为賨人最开始劫粮都尽可能避免伤人,可见他们并不愿与孙绍结下死仇。
带给孙绍信心的还有李异、沙摩柯以及他的五十亲卫,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勇武,李异虽然不是什么一流武将,但一般壮汉十余人也休想近身,沙摩柯就更不用提,虽然招式简单,但凭借天生神力,一般一流武将都未必能挡,他的亲卫更是配备了黄月英最新研制的连弩,就凭这五十二人,即便面对千人之敌,就算不能将其击败,但要突围而走,却并不是难事。
此外孙绍这几日也派出了大量斥候,在猫儿山附近巡弋,并没有发现賨人大规模集结的迹象。让法正留在永安,自然是让法正统领大军为威慑,若賨人当真有歹意,也要考虑这样做的后果。
当然即便如此,孙绍也并非没有风险,但风险已经降到最低了,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孙绍还是决定冒险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