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诺奖作家的代表作,同时也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在我高中的时候,《百年孤独》写本小说不知道为什么便火起来了,同时进入我视野的还有加西亚·马尔克斯,但我能肯定这和当时的诺贝尔文学奖有关系,因为在我的记忆似乎把加西亚·马尔克斯认为是我高中时期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了,可是当我百度了一下才发现,他其实是1982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不知我这混乱的记忆也是否是受到他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响,虽然久仰《百年孤独》的大名,但却一直没有认真的去阅读过这本书,直到我刚上大学时,那时候手头并不宽裕的我还是买了一本《百年孤独》的纸质书,然而买来之后,我连第一章都没看完便搁置在了家里。直到现在,已经工作了的我,才在微读打开了这本百年孤独,而这本书似乎只有范晔翻译的这个版本,因此我看的这本和我当年买的那本是同一个版本。
虽然书还是同样的书,但是我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我了,现在的我有了更为丰富的阅历,对于人生,对于文学,对于历史,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比起高中时期的我,可以说还是更加成熟了一些,阅历也更加丰富了一些,因此现在的我再度捧起这本《百年孤独》,也更有耐心一些。
阅读这本《百年孤独》,前前后后大概花了四天的时间闲暇时间,总共耗时接近七个小时,相对于自己阅读其他类型的小说,我这算是看得比较慢的了,但对比其他阅读这本书的书友来看,我读得似乎又有些囫囵吞枣了,因此我对于这本书的理解,也难免有些地方会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我也不想故作深奥,反正我自己乐在其中便好。
回到《百年孤独》这本书吧,相较于我上一本读的那本《瓦尔登湖》,这一本百年孤独给我的阅读体验明显更好,不过毕竟是两本不同类型的书,我目前这颗略显浮躁的心更适合读小说而不是散文。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便是这本小说的开头,还没有看过这本小说之前,我就已经很多地方看到模仿的句子了,刚开始看到这句话时,其实我并无太多特别的感受,也可能是我看得不够投入的原因,直到后来看了相关的解说视频后,我才惊呼这个结构之精妙,短短一句话,竟蕴含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样的开头,怎能让人不产生好奇与兴趣。
关于这本小说,据说劝退了不少读者,而这些读者之所以被劝退,大多数都是因为里面重复相似的人名令人目接不暇,难以辨别,其实刚开始的我也和这些被劝退的读者一样的感受,可是随着我耐着性子看下去之后我才慢慢发现,这些重复的人名并不是我们阅读的障碍,反而还是我们理解剧情发展的一大助力,他们的名字并不是无规律的重复,想必看过这本小说的人都会牢牢记住两个名字,阿尔卡蒂奥和奥雷里亚诺,最开始这两个名字用在初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他的妻子乌尔苏拉的两个儿子身上,阿尔卡蒂奥在性格上更为奔放、激进,而奥雷里亚诺则更为内敛、沉稳,而后代中用上了这两个名字的人也似乎继承了他们身上相应的特性,因此重复的名字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更是象征着布恩迪亚家族不断循环和重复的命运。
从猪尾巴的传说,到梅尔基亚德斯留下的羊皮卷,再加上文中美人儿蕾梅黛丝的光天化日的飞升,都让我对魔幻现实这一风格有了具体的感受,然而马尔克斯本人却对自己这个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头衔表示并不认可,他表示自己从来都不是什么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只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
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再去了解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成长经历和《百年孤独》这本小说的创作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确实如马尔克斯本人所言,小说中的人物甚至是一些情节,都能在现实中找到相应的原型,然而马尔克斯的小说源于现实,再经过其加工后却又高于现实。
让我们回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的那一刻,就像是与世隔绝的马孔多暴露在了世人们的面前,包括吉普赛人带来了一些科学与技术,虽然老何塞在研究,奥雷里亚诺在研究,但始终未曾推广开来,布恩迪亚一家人就像是拉丁美洲的各个国家,虽然看似都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之下,但却始终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彼此之间总是保持着距离,如果不是乌尔苏拉的存在,那么这个家庭将会更加支离破碎,而这个家族的命运也只是在这一百多年间不断轮回,从刚开始的猪尾巴的传说开始,到最后长着猪尾巴孩子的诞生结束,这个家族的命运似乎从未改变,虽然中间也有诸如阿玛兰妲·乌尔苏拉之流试图跳出这个不断循环的命运,但可笑的是最后竟是她和自己的侄子诞生出了长有猪尾巴的后代,而她自己也因为产后大出血而离开了这个世界,在最后奥雷里亚诺·巴比伦翻译羊皮卷时,似乎作者已经和奥雷里亚诺一样变成了书中人,而我们才是那个打开羊皮卷的人,当我们阅读完《百年孤独》这本羊皮卷时,马孔多将会被飓风抹去,从我们的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拉丁美洲的未来也将会迎来曙光,悲惨的命运、百年的孤独将不会再重复上演。
读完这本《百年孤独》,直到写下这篇书评也好,读后感也罢,我深知我对这本书所要表达的内容的理解仅仅是九牛一毛,对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是一知半解,我甚至认为以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程度不足以对其做出任何评判,虽然之前看到过一些指导阅读的书籍教导我们说有时候我们看不懂一本书不一定是我们读者的问题,而是作者自身的问题,但是对于这本百年孤独,我却深知,这一定是我自己的问题,是我对于拉丁美洲那段历史的陌生,是我对马尔克斯成长经历的无知,是我对百年孤独创作背景的不解,才导致了我对于《百年孤独》这样内涵丰富的作品的一知半解。
虽然没有评判的资格,但我却诚挚的把这本《百年孤独》推荐给大家,或许,在我们的人生中,还是需要阅读一些目前的自己理解起来有难度的书籍,或许这样的书籍才是一柄利斧,才能凿穿我们内心冰封的海洋。值得一提的是,马尔克斯也看卡夫卡,尤为推崇《变形记》。
另外,在键盘上敲出了以上文字之后,我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马尔克斯以及他的《百年孤独》为何会出现在我的视野呢?
那是2014年,那年,他离开了我们!想说一些缅怀的话但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感谢卡翁《百年孤独》的陪伴,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文学的力量,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给世人留下一些值得思考或者是怀念的东西!那将是证明我来到过这个世界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