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情况】
假若甲背后是悬崖,然后我对着甲说:“我如果问乙,他会告诉我他后面是悬崖吗?”
这个时候就会有两种情况,假若甲说的是真话,乙说的是谎话,那么:
甲会告诉我:(因为乙会说谎,所以)他会告诉你,他后面是悬崖。(而实际上,我后面才是悬崖。)
乙由于说谎话,则会说:我会告诉你,我后面是悬崖。
分析:甲说乙会告知自己,后面是悬崖,乙果然告诉自己后面就是悬崖,结果和甲说的一模一样,说明甲说的是实话,相对的,乙说的就是谎话。
反过来看,假若乙说真话,而甲说谎话,那么:
甲会告诉我:他(指乙)会告诉你,他后面是悬崖。
乙由于真话,那么他大概会说:(甲在会说谎)我要告诉你的是,我后面不是悬崖。(因为甲背后才是悬崖。)
分析,甲说乙会告诉自己后面是悬崖,而实际上,乙却告诉自己后面并不是悬崖,和甲说的完全不同,说明甲在说谎,既然甲说谎,那么相对的,乙就是诚实的。
心中已有计较的江河,终于开始将心中模拟转化为现实,江河对甲提出了一个问题:“他(手指向乙)会告诉我他后面是悬崖吗?”
甲:“会。”
甲就这样简单地回了一个字,江河愣了一下。
乙:“不会。”
乙也是这样,仅仅用简单的两个字,就把江河的询问给打发了。
从甲乙两人的说话口气和反应情况上看,两个都是面无表情,非常平静,本想依靠心跳反应来判断是否说谎的江河,没能如愿,他俩之中,一个是实话实说毫无畏惧,一个是谎话连篇,却脸不红心不跳,看来说谎早已经习以为常。
这就需要从上面这简单的字面看出比较深远的东西才行,江河再次陷入沉思。
我的问题是请甲告诉我,乙会不会告诉我他后面是悬崖。甲回答“会”,也就是甲表示乙会告诉我乙的后面那条路是悬崖。而乙的回答和甲恰恰相反,乙说的是“不会”。这就表示甲在说谎,因为乙说的结果完全和甲不同,既然乙是诚实的,那么乙告诉我“不会”。就表示乙本人不会告诉我他(指乙自己)后面是悬崖,既然乙后面的路不会是悬崖,那么甲后面的路就一定是悬崖。
江河稍晚理清了思路,便开始朝乙的方向前进。
走着,走着,江河惊奇地发现,自己走的是一条下坡路,而反观左边却是一条上坡路......
又走了大概半个时辰,甲背后的路已经到了尽头,是一个断面的悬崖峭壁,而选择乙背后的这条路却依旧没有尽头。
江河心中暗暗嘀咕:“当初我如果不小心选错,选择了甲后面的路,然后从悬崖上往这条小路下跳下来,不知道行不行。”
又走了半个时辰,再次发现了一条三岔入口,左右岔路一样各站着一个人,中间同样立着一个木牌子,上面写着:“一条通往诚实村,一条通往谎言村,通关入口在‘谎言村’内。”
要不要按照前面的方法来试试。江河刚好开口,突然又僵住了,仿佛找到了什么灵感,却突然在那一瞬间消失。
江河找了一棵大树背靠着坐了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江河忽然起身,他已经找到比之前指甲问乙的方式更合理,更有效对待现在的情况。
江河:“告诉我,你们的村子在哪里。”
不出江河所料,新路口的甲乙二人同时指向了右边的岔路,于是江河毫不犹豫地朝左边走去。
【江河如此自信的原因:新路口的甲乙两人,同样无法分别出哪个是诚实村的村民,哪个是谎言村的村民,而左右必然一个是诚实村和一个谎言村,一旦询问他们自己所在的村子,那么诚实之人必然会告诉自己诚实村的方向,而谎言村的村民则不会告诉自己谎言村的方向,他将必然和诚实之人一样指向“诚实村”,而木牌的提示是通关入口在“谎言村”内,那么自己只要反方向行走,必然能抵达谎言村。】
再行走不到两刻钟,江河就抵达了谎言村,这里的人们在谈天说地,吹牛扯谎,江河都没有理会他们,四下寻找,终于在谎言村入口左上角的位置,找到了挂着“闯关成功”的提示牌的房子,门没有上锁,江河朝内看看,也不见有其他人,便径直的走进房子,朝着唯一通往二楼的阶梯走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