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三国:汉中祖 > 第一百三十四章设障

第一百三十四章设障

汉水上楼船似山,风帆如云,更有数不清的蒙冲、先登、斥候夹杂其间,远远望去令人心生畏惧,这是孙氏两代人花费数十年倾力打造的底牌。
若是说北方政权以车骑为长,拥有纵横天下的精锐骑卒,那么立足于东南方的南方政权则是扬长避短,在江汉作战时,往往湖泊遍布,水系纵横,若以车骑为乘,如何能比舟船进行快速的转运兵力。
更何况强大的舟师也是绝佳的后勤运输工具,历史上孙吴北伐未曾缺过粮草,便是得益于此。而且搭配上港口作为节点停泊,孙吴的兵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调动,能在夷陵之战后,又迅速地抽身抵御魏军南下,便是水师之利的体现。
楼船之上,孙权披着大氅,眺望两畔丘陵的山势,以及远处猎猎作响的旌旗,许久之后叹了口气。
此时的孙权暮气沉沉,远不复几年的意气蓬勃,短短数日里,从起初的野心勃勃、踌躇满志,欲进取襄樊,成真正的天下三分之势。到如今却不得不接受失败,如仓皇逃窜的败犬,如此落差,让孙权不知怎么接受。
折损兵马二万余人,加上安丰之战四万余众,合计六万余人,这是东吴几乎三分之一的兵力。大吴的嵴梁骨被彻底打断了,没有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彻底是没希望了。
如今的他有多么悲痛,就有多理解赤壁曹操,夷陵刘备的心理滋味。自己数十年在乱世中建立起这样的江东基业,可非易事。
在他继任以来,数十年来,见过了多少势力的兴衰,又熬死了多少君主。如刘备、曹操、袁绍、刘表、刘章、张鲁这些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群雄之中,壮志未酬者,比比皆是。
他知道自己的进取能力不如兄长孙策,是故他所做之事,当慎之又慎,在定下决心之前,谋划仔细,实施之时若是情况不妙,马上抽身撤走,免受损失。
但战争总有胜负,谁也不可能不败,战败者当以恒心持之,效彷曹操、刘备二人为上……
“陛下,胜败乃兵家常事。当以保重为上,不可过分忧思。”左将军朱据说道。
孙权本欲倾诉一句,当见朱据身后还跟着东吴诸将,调整情感,羊作豪爽大笑,说道:“楚吴二土仍为朕所踞之,有何忧之。正如子范所言,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过数载,又可北上中原争霸,我等当不可如项羽般倾颓啊!”
话是这么说,但孙权已经没了心气,以他苍白的鬓角,以他衰竭的精力,恐怕是再也难以领军北上了,更无法效彷曹操、刘备此二人坚韧不拔的品行。
“陛下英明~”众人应和道。
孙权苦涩地笑了笑几下,念起前方魏延之事,问道:“诸葛恪何在?”
诸葛恪从人群中走出,拱手应道:“臣在!”
“魏延所部情况如何?”孙权问道。
诸葛恪沉吟少许,说道:“启禀陛下,魏延势大,臣难以敌也,故退兵至汉水西侧,以待陛下至此。魏延挟汉为营,树立木障、浮桥,令舟舸不通,欲断我军归路,使我军上岸步行。”
魏延逼退田豫后,奉诸葛亮军令南下,此消息被吴军探得。陆逊派遣诸葛恪领本部精兵万人,向东阻挡魏延所部。
初出茅庐的诸葛恪自信满满地对上魏延后,被魏延压着打,他引以为豪的山越精锐还差点火候,被魏延斩俘千人。加上诸葛恪兵少,实在挡不住魏延,只得避其锋芒。
魏延在汉水狭窄处,派遣军士伐林造障,堵塞汉水道路,欲拦住撤退的孙权所部。而为何要制造木障、浮桥,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诸葛亮看上了东吴的大船。
制造舰船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根本做不到。若是能凭空缴获一批孙权的船只,可以说是大功一件。
毕竟蜀汉不似曹魏,蜀汉与东吴共享长江,在巴地有大量的百姓靠长江生活。如生活在江州沿岸的巴人们,江州周围有嘉陵江、涪江、渠江、綦江等江水,它们与益州各城相连。
加上巴地以盐池立业,生长在江边的巴人借水路把盐卖到荆南、蜀中、汉中等地,因此高差悬殊,纵横密布的河流锻炼了他们极强的水性,也磨炼出高超的造船和驾船技术。
如甘宁年少之时,纠结少年人为贼,凭借锦帆劫掠,其劫掠之物也大概是蜀锦与盐巴此二贵重物品。入黄祖帐下,后投孙权麾下,皆有重用,可见甘宁水性之出色。当然他的骑战能力,亦是不弱。
因此大汉如果能有船只的话,凭借着生活在长江沿岸的百姓,可以快速地组建成一支出色的水师。
闻言,孙权本就不悦的心情,更加烦躁,盯着诸葛恪,压着怒火问道:“也就是说魏延已隔断汉水,我军必须舍船才能归国?”
上次安丰之战,东吴的战舰就被魏军缴获数百艘,颇是肉疼,此次若再被魏延阻挡水道,所折损的战舰可不会比安丰之战少。
诸葛恪也不慌忙,冷静说道:“启禀陛下,魏延虽在前方汉水狭窄之处设树立木障、浮桥,不过臣已备好方略,可破魏延所谋。”
听着诸葛恪这么说,孙权紧皱的眉目这才放松下来,温和地说道:“元逊有何计策,可破魏延木障?”
诸葛恪腆着肚子,从旁人手上接过令旗,凭空飞舞。早已安排完毕的士卒看见信号,吹响号角声,惊起四周栖息的鸥鹭。
未过多久,芦苇荡一阵摇动,从内驶出了十几个大竹筏,只见每个竹筏方有数十步之大,竹筏上士卒耸立,纹丝不动,被甲执杖,颇是威风。
孙权满是不解,问道:“此为何意?”
诸葛恪指着漂流在江水上的木筏,自信满满地说道:“回陛下,魏延作浮桥、木塞横绝江道,臣作竹筏上立草人甲士,又作火炬,前藏火油、硫磺,放在船前,顺江而下。届时两者相撞,大火燃起,浮桥可毁,可带木塞,我军舟舸可顺水而下。”
历代水战之中,欲阻舟舸入水,精通兵法者,常设木塞、浮桥,以为障碍。如历史上西晋王浚灭吴时,建平太守吾彦上疏国家无果之后,于是制造铁锁链,横锁长江断绝水路,用以阻止西晋战船东进,下布铁锥,以为暗礁,欲有以船触礁之效。
铁锁、铁锥不过是木塞、浮桥的升级版而已,其目的是相同的。只不过因时间长短,周围物料所限制,魏延只得采用木塞、浮桥。
那么其反制的手段,正是诸葛恪、王浚的方法一样,利用火焰烧毁铁锥或浮桥,利用竹筏带走铁锥、木塞。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水战与步战有些许不同,水战者本身就是利用船只工具作战,因此围绕着船只工具下手,便能有奇效出现。
当然亦有相同之处,南郡之战周瑜派遣甘宁袭击夷陵,曹仁前去救援,周瑜在道路上布置障碍,回军的路上曹军不得已放弃数百匹战马,被吴军空得。
由此可见,善用兵法者,常能举一反三,而不是局限于此。
孙权这才放心下来,拍着船墙,笑道:“元逊谋划精彩,有大将之略。今败于蜀人之手,又有何妨?其不过识得水战皮毛而已,其若入水攻我,必再遭夷陵之败。且虽亡张承,但朕喜得元逊也。”
诸葛恪在军事上的表现,却是让孙权颇是欢喜。四大都督之中前三位周瑜、鲁肃、吕蒙皆是淮泗之人,可到后面江淮人才凋零,只得推出江东士族的陆逊作为都督。
加之安丰、襄阳兵败,江淮将领折损严重,江东士族保守派抬头,若非此次陆逊主动希望占据襄樊,要不然孙权也难以出兵。如今诸葛恪的出现,让孙权看到重新平衡江淮、江东二地将领军权的希望。
说着,孙权指着诸葛恪,笑着问陆逊道:“伯言,元逊兵略如何?可有称道之处?”
陆逊看了眼自满的诸葛恪,沉吟说道:“启禀陛下,元逊之谋出众,只是行事之间还需稳重一二,方可统大军也。”
诸葛恪听闻,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在他眼里陆逊也不过逞了夷陵之战的威风,才有今日之局面,当时若自己在场,又岂能不如乎?
孙权到也没多想,而是叮嘱说道:“上大将军所言极是,元逊当谨慎、稳重为上,日后方能成为我大吴国柱。”
孙权已经下定决心了,此次回国之后,还需控制下江东将领在军队中的影响力,诸葛瑾老迈又不精通兵略,当初扶他上位为大将军也有不得已之势。若吕蒙尚存,又何需如此。
诸葛恪虽刚愎自用,但为人颇有才智,又通兵略,可以大用,平衡两方局势。当然亦是为太子培养心腹之人。
“诺!”诸葛恪应道。
ps:知晓水战者少之又少,恰巧某生活海边,能结合战役桉例,写写皮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