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帝曹丕黄初五年,季汉天子刘禅建兴二年,吴王孙十万黄武三年,十月。
今年秋季的成都,比起前年而言,更加热闹了些。一扫去年先帝去世时,大汉将倾地阴霾。
宫中进入秋季以来,大部分时间,喜庆是其气氛的主调。年前怀有身孕的王美人,为大汉诞下长子;紧接着年前入宫的向美人,也为大汉诞下双胞胎。
一下子,大汉瞬间多出三名皇子,对于刘禅而言,后继有人;对于朝野,乃至整个大汉而言,都是有积极意义。
朝野上下,喜气洋洋,自从去年先帝去世后,麻烦不断的大汉王朝,难得地迎来一场喜事。
刘禅为其长子取名刘璿,双胞胎分别取名刘琨、刘瑶。
廖立则顺势进言,建议刘禅可为迎接三位皇子诞生举报庆典。
董允听闻后当面直接反驳,以南中未定不宜举办,并且当场质疑廖立心机不纯,试图蛊天子。
刘禅思索半晌,出于磨合二人考虑,下令待南征大军凯旋后,一同举办庆典。虽然二人表面上纷争结束,但是廖立心中开始记恨董允。
清晨,金鸡破晓,晨曦光芒照射在屋檐之上,刘禅在长秋宫睡醒,看了眼身旁沉沉睡去的美人,云鬓散乱,粉腻脸颊。
刘禅忍不住揉入怀中,低头嗅其体香,动作之间,却惊醒张皇后。
张皇后扬起白里透红的脸蛋儿,睁开柳细眉下的美眸,樱唇翕动,弱弱喊道:“大郎!”
锦被下,刘禅上下揉搓,美人不由发出一声声腻哼。
“今日有早议,大郎不可如此。”张皇后娇声说道。
“筠儿乃是大汉贤后。”刘禅停下蠢蠢欲动的手,轻吻张筠光洁如玉的额头,温声说道。
“你且再休息!”随后刘禅起身,换上常服,在宫娥的服侍下洗漱,后便早早离去。
待刘禅走后,床榻上张皇后浑身发软,撑身而起,斜靠床头,锦被滑落,露出线条优美的颈项和清晰可见的锁骨。
下床后,张皇后伸腰,只见皓腕高抬身宛转,销魂双乳耸罗衣。
“洗漱!”张皇后喊道。侍女、宫娥缓步进入殿中。
张皇后面颊红润,身体酸软,端坐铜镜前,在宫娥的服侍下,进行繁琐的梳洗。
“娘娘,您真美。陛下最宠爱的莫过您。”宫娥替张皇后梳理着披肩三千青丝,嘴里恭维道。
张皇后看着铜镜里的美人,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再美有何用,容颜易逝,况且。”
言到此处,张皇后却不由伸手,抚摸自己的肚子。在后宫之中,若没子嗣,如何安心,尤其自己又是后宫之主,其压力非常人可言。
况且去年刚刚入宫的二人,竟被陛下宠幸数次便诞下子嗣,宫中、朝野如何看待自己!
念及于此,张皇后幽幽一叹。
“娘娘。”过来一会儿,宫娥低声喊道。
“嗯?”
“您不是让张蔷服侍陛下,若张蔷怀有生孕产子,您看是否可以求陛下,将其子嗣抱养过来。”宫娥说道。
此言一出,张皇后的神色阴晴不定,缓缓说道:“先待其有孕再说吧!”
宫娥不再言语,将手中簪花插入张皇后青丝中。
“此话不可对再外说,要不然宫中必生波澜。”张皇后站起身子,悠悠说道。
----------------
蜀汉新宫,内殿、刘禅与董允、费祎、关兴等人处理公务。
“陛下,这是今日公文。”侍从将奏折呈上刘禅案前。
“放下吧!”
刘禅没有抬头,而是继续翻阅公文。
自从诸葛亮南征后,内府政务由张裔、蒋琬批改后,转呈由刘禅二次批改,若有异议,则召集二人商议。内府督查之事,由潘浚确认后,交于刘禅批阅。
刘禅目前正在翻阅潘浚上奏的公文。刘琰妻弟依仗其声望在郡县中强占田地,被郡县官吏惩治后,扬言乃是为刘琰置业。
刘禅思索一番,说道:“费卿你将此事通知刘威硕,令其好好管教家人。”
“是!”殿下费祎起身答道。
“我曾听董卿说过刘威硕出行奴仆千人,车驾服饰奢侈无比。如今大汉疲惫,太后、皇后织锦、朕也亲自耕种;如此奢靡之风应当鉴之。费卿也可以将此话转述于刘威硕。”刘禅又继续说道。
费祎继续拱手称是。
刘禅拿过刚刚侍从上呈的奏折,打开后会心一笑。不是别的,而是作为曹操亲生儿子曹丕又打曹操口中的别人家儿子孙权。
曹丕不听侍中辛毗进谏。八月,亲自率领十余万兵马循蔡水,颍水,入淮河至寿春,进驻广陵,准备教训因张辽病故,不断北顾的孙权。
东吴这边在安东将军徐盛建议下,沿长江南岸建业到江乘,以木为干,外罩以苇,作疑城假楼,连绵数百里,一夕而就。
曹丕为此而感到畏惧,于是在江北驻留等候良机。
期间发生一事,尚书仆射杜畿受曹丕诏令,制作龙舟,试船时遇风沉没,杜畿溺死水中。
刘禅笑着看完军报,将战报交于众人浏览,说道:“诸位以为曹丕南征之事如何?”
众人翻阅思索,刘禅也不着急。
率先浏览完的霍弋,略作沉思说道:“臣以为曹魏南征难下东吴。”
“可且说之?”刘禅跪坐榻上,笑道。
“其一、臣以为上次曹丕三路伐吴声势浩大,有灭吴之心,都难以战胜东吴。何况此次乎?此次看似十余万士卒,有吞吴之志。实际上曹丕并无吞吴之心,曹魏有兵力十余万,但不熟水战,难以发挥其兵力优势,兵多而无用。加之此战唯有广陵一路,又无其他路为援,僵持不下,唯有退兵。”
“其二、孙吴军士上下气势高昂,众志成城,水师精锐,兵力充沛。孙权有雄才,又兼陆逊有孙、吴之才。”
“故臣以为曹丕长则三、四月;短则半月、一月。便会领兵而回。”霍弋昂声说道。
----------------
①《书·禹贡》。孔传:“瑶、琨皆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