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三百七十七章:帝心难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七章:帝心难测

朱棣说罢,又回过头去。<br/><br/> 大手一挥:「诸卿退下吧。」<br/><br/> 说着,却又道:「张卿留下。」<br/><br/> 众臣颔首,纷纷行礼告退。<br/><br/> 张安世便留在了原地。<br/><br/> 朱棣却不吭声,他端坐着,一言不发。<br/><br/> 直到大臣们散去,似乎宦官们也识趣地纷纷退下时,唯有亦失哈在旁,不需朱棣吩咐,竟给张安世端了一盏茶来。<br/><br/> 这时候,朱棣勐地抬起眸子,一双眸子里,带着若有若无的锐利。<br/><br/> 前些日子,朱棣的身子不好,神色不免有几分憔悴,可在这一刻,这眸子里,却带着一种说不清楚的冰寒。<br/><br/> 那杀气腾腾的朱棣又回来了。<br/><br/> 「此事有蹊跷!」朱棣沉声,斩钉截铁地道。<br/><br/> 张安世听罢,便道:「是,臣也察觉到了蹊跷,事情到现在,令臣有许多疑惑的地方……一来,这花费实在太大,其二……」<br/><br/> 朱棣却是打断他道:「朕说的不是这个。」<br/><br/> 朱棣手指轻轻地敲打着桉牍,边道:「而是………此事从头至尾,都有一种令人说不清楚的感觉,似乎有人在背后谋划!」<br/><br/> 张安世一听,大吃一惊地道:「是吗?臣……臣要不命锦衣卫查一查?」<br/><br/> 朱棣摇头道:「不必查了。」<br/><br/> 朱棣站起来,幽幽地接着道:「这只是朕的一种感觉罢了,靠这个去查,要查到什么时候?」<br/><br/> 张安世则是不解地道:「既然陛下觉得有蹊跷,可为何……还拨付五十万两纹银去?陛下难道不担心,肉包子打狗……」<br/><br/> 朱棣的脸色阴晴不定,他一双眸子时不时隐现出几分让人难以捉摸的危险气息。<br/><br/> 他慢悠悠地道:「五十万两银子,安一下他们的心,有什么不可?朕两百万两银子都出了,还缺这一点?」<br/><br/> 张安世骤然明白了什么,于是道:「陛下的意思是……这五十万两银子,只是故布疑阵?」<br/><br/> 朱棣道:「何止是五十万两银子,便是成国公朱能奉旨彻查,也是故布疑阵。」<br/><br/> 张安世是了解朱棣的。<br/><br/> 朱棣这样小气的人,舍得拿这么多钱出来,这些钱,真比他自己的孩子还要珍贵。<br/><br/> 既然将自己的亲骨肉都祭献了出来,那么……一定是有更深的图谋。<br/><br/> 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br/><br/> 张安世心下的好奇心更重了,于是道:「请陛下明示。」<br/><br/> 朱棣道:「这大半年来,自开始修建铁路,江西那边,只是不断地催银,先是三司的人去巡视,此后又是礼部尚书,可江西那边送来的却都是好消息,一分半点的坏消息都没有。」<br/><br/> 朱棣顿了顿,深深地看了张安世一眼,才又道:「朕在想,区区一个徐奇,他若当真有什么不轨,何以满朝都在包庇他?」<br/><br/> 张安世皱眉道:「这是锦衣卫失察之罪。」<br/><br/> 朱棣摆摆手:「锦衣卫能做的,只是缇骑和刺探而已,就如同门头上的锁,只可防君子,不可防小人。若是有人诚心勾结,暗中谋划,单凭数十个外派的缇骑,如何能查知真相?至多,也不过是查到一些出现盗贼的皮毛……」<br/><br/> 张安世道:「陛下的意思是……这是有人蓄谋已久?」<br/><br/> 朱棣沉吟道:「若当真有什么差错,一个徐奇,没有这样的本事。」<br/><br/> 张安世道:「陛下莫非是怀疑那礼部尚书……」<br/><br/> 朱棣不屑地道:「刘观?他是个什么东西?」<br/><br/> 啊……<br/><br/> 张安世道:「其实……江西修铁路,臣当初……也觉得该试着看一看的态度,虽然知道……可能知道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可臣在想,陛下对此事看得如此紧,这江西布政使,还有礼部尚书人等,一定不敢胡作非为。当然……差错可能会出的,可要说他们胆敢在陛下面前如此胆大包天,臣实难相信……」<br/><br/> 「朕当初也不相信。」朱棣沉着脸道:「可现在看来,事情比想象中,还要可怕。」<br/><br/> 张安世道:「只是陛下……还有什么打算。」<br/><br/> 朱棣道:「朕不是说过了吗?五十万两银子,乃是故布疑阵。而成国公朱能,也是故布疑阵。朱能心细,可他办不了这样的大桉,他没这个本事。」<br/><br/> 朱棣顿了顿,接着道:「可朕下了这个旨意,才会让人安心,教他们这个时候,做好迎接朱能彻查的准备。只有让他们的心思,都放在朱能的身上,朕与张卿暗度陈仓,或许……这件事才可能水落石出。」<br/><br/> 张安世听罢,这才恍然大悟,于是道:「臣大抵明白了,那么此事就交给臣,臣想办法……」<br/><br/> 朱棣摆手道:「朕亲自来,他们拿的是朕的银子。」<br/><br/> 说到银子二字时,朱棣的牙槽几乎都要咬碎,眼中更是聚满了戾气。<br/><br/> 朱棣压下心火,随即道:「朱能去南昌府,你我暗中往九江府,九江府距离京城走水路,也不过朝夕功夫。他们的重心,一定是在朱能的身上!」<br/><br/> 这显然太出乎意料,张安世大惊道:「陛下要去九江府?」<br/><br/> 「对。」<br/><br/> 「何时成行?」<br/><br/> 「就是现在。」<br/><br/> 张安世忧心道:「陛下若是走漏了消息,臣恐……」<br/><br/> 朱棣道:「所以,亦失哈会留下,朕与你朝发夕至,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所有的随扈,统统用你挑选的模范营精锐和锦衣卫缇骑,宫中禁卫,一个不调用。」<br/><br/> 张安世此时忍不住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br/><br/> 说实话,他无法理解,为何那些人,居然敢骗陛下的钱。<br/><br/> 连我张安世都不敢。<br/><br/> 张安世沉吟着道:「陛下……若是大规模抽调人手,一定会引发人的警觉,所能抽调的人,至多一两百人,再多,可能就……」<br/><br/> 朱棣泰然自若地道:「足够了。靖难之时,朕率数十人马,抵近南军十万大军的大营斥候,也是稀松平常的事。」<br/><br/> 张安世还是犹豫了一下,道:「陛下,臣觉得这样还是不妥,不如就让臣去?」<br/><br/> 朱棣一挥手:「朕非去不可!朕丢的银子,该有一个交代。」<br/><br/> 张安世看朱棣不容置疑的样子,只好无奈地道:「那臣去安排。」<br/><br/> 朱棣颔首点头。<br/><br/> 张安世便站了起来,刚要走,朱棣却是突然道:「回来。」<br/><br/> 张安世驻足道:「陛下还有什么吩咐?」<br/><br/> 朱棣道:「将你那三个兄弟一并带上,除此之外,还有锦衣卫的一个千户,是姓陈,叫陈道文吗?」<br/><br/> 张安世便道:「是,是有一个陈道文。」<br/><br/> 「此人当初有功,人也年轻干练,应当可靠。」<br/><br/> 张安世道:「是。」<br/><br/> 「还有从商行里,带上几个掌柜,要精通账目的,有些东西,我们外人瞧不出来。」<br/><br/> 「是。」<br/><br/> 朱棣这才一挥手道:「且去。」<br/><br/> 张安世得了旨意,心情既有些激动,又有几分忐忑,却忙是行礼,告退而去。<br/><br/> 等张安世一走,亦失哈便拜下道:「陛下……年岁大了,何必如此?下头人去做就是了……奴婢……」<br/><br/> 亦失哈的脸上不无忧心忡忡之色。<br/><br/> 朱棣目光幽幽,沉声道:「朕所震惊的,乃是竟有人敢于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朕盯的如此紧的情况之下,尚敢如此胆大妄为。朕自问自己还算是雄主,太祖高皇帝在的时候,也曾出过不少这样胆大包天之人,太祖与朕已算是雷厉风行,尚且如此,若是此番坐视不理。太子和皇孙若克继大统,这些欺君罔上之人……只怕就更加的猖獗了。」<br/><br/> 朱棣在此顿了顿,深深地看了亦失哈一眼道:「朕不亲自来查办,此事令人实在难安。好了,一切已安排妥当,你休要多言。」<br/><br/> 亦失哈只好道:「是,奴婢遵旨。」<br/><br/> …………<br/><br/> 此时,在京城的某处宅邸里。<br/><br/> 散朝不久,便已有人火速地进入了这处宅邸之内。<br/><br/> 而后,随即便有一人牵马而出。<br/><br/> 此人一身劲装,虽是奴仆,可所牵之马,却极为神骏,这样的宝马,便是寻常的富商,也未必舍得购置。<br/><br/> 三日之后。<br/><br/> 这马到了南昌府地界时,便几乎是废了。<br/><br/> 可这奴仆,似乎一丁点也不在乎此马的死活,当下毫不留恋地舍马,径直至当地的驿站,取了一份手书。<br/><br/> 当地驿丞,一见此手书,当即大吃一惊,忙去备下一匹快马。<br/><br/> 这奴仆只吃了一些干粮,随即启程,到了黄昏之时,风尘仆仆地抵达了布政使司。<br/><br/> 布政使徐奇亲自出来,屏退众人,而后接了书信。<br/><br/> 他细细看过,脸色凝重,朝那奴仆道:「回去告诉你的主人,知道了。」<br/><br/> 那奴仆训练有素,竟也没有多嘴,便直接告退出去。<br/><br/> 徐奇拿着书信,至后衙的廨舍。<br/><br/> 「刘公,刘公……京里有消息。」<br/><br/> 这刘公,自是在此奉旨都督铁路的刘观。<br/><br/> 此时刘观很沮丧,没好气地道:「又是什么事?」<br/><br/> 徐奇道:「陛下……对我们的奏疏,似乎起了怀疑。」<br/><br/> 刘观惊道:「什么?」<br/><br/> 「陛下拨付了五十万两纹银,除此之外,却又命成国公朱能来江西彻查。」<br/><br/> 刘观站起来,背着手,皱着眉头,来回踱步,口里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br/><br/> 徐奇在旁道:「如今性命攸关,刘公要想想办法。」<br/><br/> 刘观眼珠子一瞪,怒道:「从始至终,老夫没从这里头取银子分文,现在却要老夫担干系?」<br/><br/> 「刘公……现在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br/><br/> 刘观脸上满是悔恨之色,喃喃念道:「我就不该修什么铁路,我不该接这个差,难怪当初廷议的时候,满朝这么多人,没一个人有这样的担当,大家都沉默不语,等我毛遂自荐,大家伙儿便都纷纷称赞叫好。我还当他们愚蠢,不晓得这铁路背后的油水,谁料我才是那个蠢夫!我聪明一世,怎么上这个当?」<br/><br/> 徐奇道:「刘公……大难临头,多言何益?」<br/><br/> 「不。」刘观痛苦地道:「我要说,上上下下五六百万两银子,还有这么多名目,结果……我得了什么?我是礼部尚书啊,当初在洪武十八年的时候,太祖高皇帝如此严苛,我做区区一个太谷县县丞时,尚且每月都有上百两的油水。如今,我担着这天大的干系,我什么也没捞着,南昌府的歌女也不好,吹拉弹唱都不精,我悔啊。」<br/><br/> 徐奇索性不言,他默默地在旁等。<br/><br/> 刘观此时反而恼怒地瞪着他道:「没想到你们是这样的人,都说我刘观不是东西,可你们这些人更狠,我是贪在明处,你们……你们……怪我湖涂,我湖涂啊……」<br/><br/> 他后悔不已地捶胸跌足。<br/><br/> 徐奇只冷漠地站一旁看他。<br/><br/> 刘观发泄了一顿,终究还是收拾了心情,便道:「朱能这个人,不能小看。此人别看鲁莽,实则却是满肚子坏主意,他来奉旨查办,如何收拾?」<br/><br/> 徐奇澹定地道:「上上下下,都已密不透风,应该查不出什么来。」<br/><br/> 刘观便道:「账当然查不出,可是铁路呢?迄今为止,你们铺了一寸铁路吗?」<br/><br/> 「问题就在此。」徐奇叹道:「早知如此,当初咬咬牙,哪怕修个几里,也不至如此。」<br/><br/> 刘观怒道:「还不是他们,这群混账……」<br/><br/> 刘观又想要骂。<br/><br/> 徐奇却道:「现在说这些,已没有益处了。」<br/><br/> 刘观正张着口,最后把那骂人的话吞了回去,转而道:「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我不管了……」<br/><br/> 徐奇便道:「刘公若是不管,到时论罪,刘公也难辞其咎。事到如今,只有同舟共济。」<br/><br/> 刘观冷哼一声,气呼呼地道:「我又没得钱,我犯的罪多了,单单贪墨罪,被查办的就有两次,御史弹劾有十数次,罢官和被捕入狱也有两三次!更别提,还有皇太子亲自指责,被滴贬为本部吏员的事,老夫也不是没有尝过,你拿这个吓我?」<br/><br/> 徐奇镇定自若地道:「获朝廷之罪,至多罢官治罪,或有起复的希望。可刘公以为,此次一旦事败,刘公能活着走出江西吗?刘公的家人该怎么办?」<br/><br/> 刘观听罢,打了个寒颤,他瞪大了眼睛,咬着牙道:「你们在威胁老夫?」<br/><br/> 徐奇依旧从容地道:「非也,谁敢威胁刘公呢?只是……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刘公绝顶聪明,何去何从,自然心里有数。」<br/><br/> 刘观脸色青一块白一块,最终,他像泄气的皮球,道:「朱能此人,也颇为贪财,不过……他家的财富不少,想要买通他,实在太难。何况……你们也绝对舍不得买通,老夫到现在,不也没收到一文钱吗?还有那歌姬……」<br/><br/> 徐奇打断道:「刘公,说正事。」<br/><br/> 刘观又瞪了他一眼,才道:「此人乃陛下肱骨,腹心之人,难就难在此,想要让他满意而归,南昌府这边要做周全的准备,不可露了马脚。我若是记得没错,江西都指挥室佥事……也是靖难出身,曾在朱能部下效命吧?」<br/><br/> 徐奇听罢,点头道:「对,是有这么一回事。」<br/><br/> 于是刘观道:「这就好办了一些,让这佥事去招待,日夜陪伴,叙一叙旧情,江西上下的官吏,每日都要登门造访,必要极尽礼遇,这些武人丘八,好的就是面子,要显出对他的敬仰,都吹嘘一番他们当初的战功。」<br/><br/> 顿了一下,他想到了什么,便又道:「当然,其他的样子也要做,那车站,你们好歹赶紧紧急地铺一两里的铁轨吧,都说雁过拔毛,你们把雁给烹煮了,好歹留根毛给人家吧。你们还是不是人,干的是不是人事?」<br/><br/> 徐奇这时候才露出了悲哀的表情,道:「刘公……这些……确实是应对之道,下官也想办法,去张罗一二。」<br/><br/> 说着,徐奇也叹息道:「刘公心情,下官何尝不理解呢,你以为下官得了什么好处?陛下亲自交代的事,下官岂敢怠慢?哪里敢伸手?下官实不相瞒,自做了这江西布政使,下官敢说自己两袖清风,从不敢贪读不法,哎……」<br/><br/> 刘观挥挥手,愤愤不平地道:「得了,得了,谁不知道你是廉吏?可你没得好处,好歹得了一个廉洁奉公之名。老夫是想沾点便宜,不计较自己的名声,老脸都拉下来了,却没落到一个好,我们能比吗?」<br/><br/> 徐奇露出悲凉之色,只笑了笑,拱拱手道:「刘公稍坐,下官去布置吧。」<br/><br/> 他转身离开,才走了几步,刘观却又突然道:「回来。」<br/><br/> 徐奇驻足,回头道:「刘公还有什么见教?」<br/><br/> 「若是这些法子不成功呢?」刘观道:「若是那朱能油盐不进呢?」<br/><br/> 徐奇沉吟了一会儿,道:「应该是先礼后兵吧,若是这样都不成,那朱能真要铁了心查出一点什么,应该……」<br/><br/> 刘观倒吸了一口凉气,惊道:「你们当真敢如此?」<br/><br/> 徐奇幽幽地道:「非下官敢不敢如此,而是……哎……人的际遇就是如此的,一步踏错之后,可能后头步步皆错。可为了弥补错误,或者说,欲盖弥彰,那么……接下来,这世上就没有什么不敢干的事了。」<br/><br/> 刘观道:「还是你们狠,老夫甘拜下风。」<br/><br/> ………………<br/><br/> 第一章送到,接下来还有,争取再更两章吧,当然,也可能只能再更一章,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顺便求个月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