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奇袭破函谷(中)<br/><br/> 次日,秦军中军大帐内,所有将领齐聚一堂,静等着主将白起下达作战指令。<br/><br/> “诸位,野王城虽难以强行攻破,但本督却已经有了破敌之策。”<br/><br/> 听到白起这么说,堂下众人顿时沸腾了,李存孝当即迫不及待的站出,问道:“大都督,究竟是何妙计啊?”<br/><br/> 白起看了李存孝一眼,一字一句的说道:“攻破函谷关,断杨林粮道,野王早晚必定不战自溃。”<br/><br/> “什么?”<br/><br/> 众人顿时大惊失色,他们还以白起真有什么好办法呢,却没想打竟然是攻打函谷关。<br/><br/> 函谷关可是天下最险峻的雄关之一,关内虽只有五千守军,但抵挡十倍于己的敌军,还是极为轻而易举的。<br/><br/> 函谷关比野王城要难攻数倍,秦军连野王城都还没打下来呢,而白起却要去攻打更难打的函谷关?这怎么可能打的下来嘛。<br/><br/> “这个,额,都督,夺下函谷关,确实能断凉军的粮道,但也要能攻的下来才行。”<br/><br/> “是啊都督,以我军目前的兵力,连攻下野王城都极为勉强,就更别说是函谷关了呀。”<br/><br/> “都督,真去攻打函谷关的话,到头来恐怕只会损兵折将两头不讨好,都督三思啊。”<br/><br/> 众将纷纷出言劝诫起来,而白起则不紧不慢道:“本督自然知道这些,函谷关确实比野王城要更难打,但打不下野王城却不代表打不下函谷关。”<br/><br/> 就在众将将被白起饶的有点晕时,白起斩钉截铁的说道:“诸位还请放心,本督心中已有了万全之策,绝对能顺利夺取函谷关,如今唯一顾虑的却是如何守住函谷。”<br/><br/> 见白起都在考虑守城了,众将也都不似之前那么怀疑了,毕竟白起可是从来都不大没把握的仗,他既然都已经这么说了,那么就肯定有可以攻下函谷关的办法。<br/><br/> “夺取函谷关的兵力最多不能超过五千人马,否则王牌军就难以将野王城内的凉军彻底困死,而关中凉军也绝不会让函谷关落入我军的手中。”<br/><br/> 言罢,白起看着众将,淡淡道:“以五千兵马攻下并守住函谷关至少一个月,不知诸位谁愿意担此重任?”<br/><br/>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没有主动请战,毕竟凭借五千兵马攻陷并守住函谷关,这在他们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br/><br/> “末将周瑜,愿担此重任。”<br/><br/> 就在这时,最年轻的周瑜站出领命,众将见此皆露出诧异之色。<br/><br/> 白起却摇了摇头,道:“周瑜,你还太年轻了,难以担此重任。”<br/><br/> “大都督若以年纪而不用末将的话,末将不服。”<br/><br/> 见周瑜一脸不忿,白起反而笑了起来,问道:“你有什么可不服的?”<br/><br/> “有志不在年高。”<br/><br/> 周瑜直视白起,不卑不亢道:“甘罗十二封相,主公十五封冠军侯,周瑜已经十七岁,虽比不得主公和甘罗,但自问守住函谷关的能力还是有的。”<br/><br/> 说到这,周瑜单膝跪下,沉声道:“只要大都督的计谋真的能夺下函谷关,周瑜就能以五千兵马守住函谷一个月。”<br/><br/> “好。”<br/><br/> 白起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随即淡淡道:“既然如此,本都督就给你这个机会。”<br/><br/> “李存孝何在?”<br/><br/> “末将在。”<br/><br/> “现命周瑜为主将,李存孝为副将,领兵五千奇袭函谷关,不得有误。”<br/><br/> “诺。”<br/><br/> 周瑜也没想到白起会派李存孝来给自己当副将,要知道这可是他的第一次领军,就有天下第一猛将来当副将,这待遇就是主公也没有吧。<br/><br/> 李存孝为人随和,平时对周瑜也是极为照顾,所以就算李存孝的军衔在自己之上,周瑜并不担心李存孝会架空自己这个主将。<br/><br/> 临行前,周瑜也如愿见到了白起所说的,绝对能顺利夺取函谷关的‘万全之策’。<br/><br/> 让周瑜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万全之策竟不是计策,而是四个人活生生的人。<br/><br/> “这位是独孤前辈曾是我的上级,接下来他会告诉你如何攻破函谷关。”<br/><br/> 周瑜闻言心中不由一惊,白起大都督曾经的上级,这么老的资历恐怕在雁门军时代,就已经在秦公手下做事了吧。<br/><br/> 周瑜恭敬的对独孤求败行了一礼,在向另外三个黑衣蒙面之人看去后,白起却没有向他介绍这三个神秘的人身份。<br/><br/> 不是白起不想说,而他也不知道这三人的身份,周瑜见此以为这三人是独孤求败的手下,所以也并未过多的在意。<br/><br/> 这三个神秘人,则正是李世民、李茂贞和李莫愁,至于李秀宁则去找李元霸了,所以并未和李世民一路返回。<br/><br/> 很快,包括李存孝的飞虎营在内的五千精锐就已召集完毕,随即在周瑜和李存孝的带领下偷偷的往函谷关方向而去。<br/><br/> 对于秦军的往函谷关方向分兵行为,野王城内的杨林对此虽有所察觉,但却以为这是白起引诱他出城的手段,毕竟他可不认为秦军能凭借五千兵马就攻破函谷关。<br/><br/> 见杨林没有任何的反应,已经做好应对准备的白起,也只能将埋伏在各大要道的伏兵招回来,而这也让杨林暗中松了口气,却不知最大的危机已被他亲手给放走了。<br/><br/> 一路急行军的过程中,李存孝发现独孤求败身边的三人中,有一人给他一种很熟悉的感觉,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是谁。<br/><br/> 李存孝想去亲自求证,但却被独孤求败给制止了。<br/><br/> 眼见两人剑拔弩张,即将要打起来的样子,周瑜连忙跑过来打圆场,一场矛盾才暂时得以化解。<br/><br/> 事后,周瑜一脸无奈的对李存孝,道:“李大哥,你怎么那么冲动呢,你虽成功融合了双功法,但独孤求败毕竟是大宗师啊。”<br/><br/> 李存孝眼中闪过一丝傲然:“大宗师又怎样,真打起来的话,他定不是我的对手。”<br/><br/> “李大哥,都是自家人,何必搞得那么僵呢?”<br/><br/> 周瑜看着李存孝,劝道:“独孤求败是秦公的亲信,你要是打伤他的话,会让主公为难的。”<br/><br/> “知道啦。”<br/><br/> 李存孝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皱眉道:“我只是有些好奇那人到底是谁,总感觉在哪见过他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