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334章 诱之以利

第334章 诱之以利

张涛琢磨了小半天才明白过来,李卫东这是要买下装载机厂!
张涛顿时有些懵圈,这李卫东本来是来买液压动力单元的,怎么谈着谈着,就要把我整个厂子都买下来啊!这算什么套路?
而且李卫东还主动提出,可以加价一成。这卖东西的要求加价也就罢了,买东西的也要求加价,这岂不是天方夜谭嘛!
正常人买东西是:我看你这件货不错,我买了,你给便宜一点,打个九折吧。
李卫东买东西是;我看你这件货不错,你把生产工厂直接卖给我吧,卖的时候贵一点,打个十一折吧!
这么买东西,不是二傻子么!
张涛愣了小半晌,终于开口说道;“李厂长,你这个玩笑开的……”
“张厂长,我可没开玩笑。”李卫东摇了摇头,接着说道:“我是真的觉得,你们装载机厂挺不错的!只要能进行一下技术革新,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未来必然大有可为!”
对于各种工程机械和重型机械,李卫东也是懂行的,他虽然不是技术达人,但也能算是半个专家,毕竟上辈子的时候,李卫东是做过二手机械设备生意的。
如果讨论起外国的机械设备,李卫东甚至要比国内的专家更熟悉,毕竟他做二手机械设备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那时候的技术可要比1992年先进。
在重型机械方面,李卫东算是个内行,至少对于重型机械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市场潜力,都非常了解。
因此当李卫东得知,装载机厂要被重型机械厂吞并的时候,李卫东瞬间做出决定,想办法把装载机厂给盘下来,然后自己做装载机。
装载机其实就是铲车,工程作业中最常见的一种机械设备。
现在的人们提到工程机械,第一印象往往都是挖掘机,毕竟唐强国老师的广告做的太硬核了,弄的全国人民都知道学挖掘机哪家强。
然而装载机在工程中的应用,一点儿不比挖掘机少,在九十年代的时候,装载机的使用甚至要远超挖掘机。
挖掘机主要的用途就是挖掘和移动大型物体。而装载机主要是铲、装、卸、运等功能,也可以进行水平面上的挖掘工作。
若是盖高楼挖地基的话,挖掘机肯定更胜一筹,可要是平地操作的话,那么就是装载机的天下。
像是公路、铁路、港口、矿山、水利等建设工程,装载机的使用率要比挖掘机高。
而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正是国内公路建设最兴盛的年代。
要想富先修路,2008年以前,中国的交通基础建设,以修建公路为主,从九十年代初修建各种省道国道,到九十年代后期高速公路,再到二十一世纪的村村通工程,全都是在修路。
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全国就修了十几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县乡省市各级公路加起来足足有几百万公里。
修公路必然会用到大量的装载机。
中国的基建能力世界最顶尖,全世界60%的装载机市场,全都在中国。
而在九十年代,装载机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有远见的老板买上一台装载机接工程,运气好一年就能赚个几十万,可比跑运输赚钱。当时的装载机,也比汽车还好卖。
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如今送到了李卫东的面前,他当然不会放弃。
而且工程机械也是一个长远性的产业,只要国家的基建不停,工程机械就不愁没有销路。
重生以后的李卫东,当然考虑过做工程机械,只不过做这种机械类的重工业,需要一定的基础和底蕴,不是建个厂、买条生产线就能做出来的。
现如今有了装载机厂这个契机,李卫东自然要试上一试。
青河市装载机厂是七十年代建立的工厂,做了十几年的装载机,除了技术落后之外,基础和底蕴还是有的。
只要能提升技术,加强管理,再加上当时市场对于装载机的需求,涅槃重生并不是困难的事情。
李卫东甚至觉得,这应该算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副本。
……
企业改制是一件大事,并不是李卫东和张涛两人三言两语就能决定了,两人的这一会面,只是达成了初步的意见。
几天后,李卫东拿来了一份计划书,与装载机厂的领导班子商讨具体事宜。
“李厂长,按照你这份计划书上所写,等我们厂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后,你愿意加价10%,去购买职工手里的股权?可你要是把股权都买走了,那我们装载机厂,不就你的了?”一个胖墩墩的男子开口问道。
李卫东点了点头:“你理解的没错,我就是要买下你们装载机厂!严格的说起来,我只要占股超过50%,装载机厂就是我说的算了!”
“这怎么行,我们装载机厂可是国企!怎么能让你一个外人说的算!”那人开口反对道。
李卫东笑了笑,他早就看透了这个人的心思,于是他开口说道:“我的计划书里写着呢,我收购装载机厂股权以后,领导班子成员不变,职务不变,待遇也不变。”
胖男人提出反对,十有八九是担心企业被李卫东收走以后,自己就没有了原来的权力和待遇,所以李卫东率先承诺了这“三个不变”。
想要让收购装载厂,装载机厂的这些厂长、副厂长之类的,肯定不能持反对意见,否则的话第一步的改制就没法通过。
为了顺利拿下装载机厂,李卫东也只能在这方面进行妥协,提出这三个不变,以便解除这些厂长和副厂长们的顾虑。这些领导班子成员利益没有受损,也就不会抵触李卫东的收购。
等到收购成功以后,那要不要继续遵守这“三个不便”,就是李卫东自己的事情了,想学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也行,想学朱元璋直接杀功臣也没有问题。
到时候股权在李卫东手里,话语权自然也在李卫东手里,李卫东向怎么做就怎么做。
只听李卫东接着说道:“各位,装载机厂现在这种情况,没有资本注入,那就是等死,若是装载机厂真的倒闭了,几位都是装载机厂的领导,自然得跟装载机厂荣辱与共!”
李卫东的这番话,潜台词就是,你们要是不接受我的收购,等过两年装载机厂一倒闭,你们也就做不成领导了。
听了这话,众人的眼神中无不透出一缕担忧。
李卫东则接着道:“我也听说,市重型机械厂有意兼并你们装载机厂,一旦你们真的被重型机械厂收购的话,你们当中有几个人还能待在原来的位置上?说不定各位当中,有人得提前内退回家养老了!”
这话说的更是直白。
虽然这些人都是干部身份,按照当时的规矩换个地方也是干部身份。
但他们在装载机厂是领导班子成员,可要是去了重型机械厂,哪里可能继续进领导班子?
这年头哪有单位缺领导的?真要是去了重型机械厂,连有点职权的业务,都轮不到他们,估计就是安排个闲差等退休了。
对于普通工人而言,天天你看报纸喝茶等退休,是神仙一般的工作。然而对于这些当过领导的人来说,无事可做的闲着,都能憋出病来!
李卫东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众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不会在改制的事情上唱反调。
此时又有人开口问道:“李厂长,你这个方案里提到,你要从员工手里收购股份,要是有人不想卖呢?”
“卖不卖全凭自愿,这个我不强求。要是不卖的话,以后可以根据手里所占有的股份进行分红。当然前提是得有盈利,要是连年亏损的话,也拿不出钱来分红不是?”李卫东开口说道。
“这分红的事情,该由谁决定?”马上有人开口问。
“既然要改制成为股份公司,那肯定得成立董事会,企业的重大决策,也应该有董事会决定!”李卫东回答说。
董事会表决肯定是谁手里的股份多,谁就说了算。李卫东只要收走50%以上的股份,就等于掌握了董事会,那么什么时候进行分红,该如何进行分红,自然都是李卫东说了算。
要是李卫东死咬着就是不肯分红的话,那么即便职工手里有股份,也得不到一分钱好处。
李卫东接着介绍道:“当然,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从员工手里收购股份的时候,会提高一成的价格。也就是说员工只要把手里的股份买个我,立马能赚一成差价!关于这一单,我也写在方案里了。”
“李厂长,这样的话可要多花不少钱啊!”又有人开说。
李卫东则望向了张涛,开口问道;“张厂长,你们厂的存量资产,现在大概有多少?”
张涛看了看手中的文件,开口答道:“不算土地的话,大概是两千三四百万吧,具体得看评估。”
“比我想象中的要少了一千多万!”李卫东点了点头,他本以为装载机厂这么大的规模,资产得在三千五百万左右。
但现在看来,装载机厂是有些虚胖,真正清算存量资产的时候,还不到两千五百万。
“我也就是多花两百多万,这点钱我花得起!”李卫东很随意的笑了笑,接着说道:“我愿意多掏钱,也是希望职工能够把手里的股份卖给我嘛!”
李卫东说到这里,眼睛扫向众人,继续道;“刚才张厂长说了,你们厂的存量资产,大概是两千二三百万,而你们厂有大约七百民职工,平均的话每个职工可以分到三万五千块钱的股份。
但是改制分股这种事情,很难搞平均主义的,根据我了解的其他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经验,一般都是领导干部,要多分一些,普通职工要少分一些,这是很普遍的。当然具体该怎么改革,是你们厂的事情,我也不好参与。
但是有一点,我可以保证,就是我从贵厂职工手里收购股份的时候,不认人,只认股。不管你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职工,不管你拿来多少钱的我一律加价一成收购!”
听了李卫东的这一番话,会议室内的众人无不动容。
李卫东愿意加价一成收购装载机厂的股份,那么在股份制改革当中,分到的股份越多,赚的钱就越多。
要是有个一二十万块钱的股份,一到手就能赚一两万,够在青河买一套房了。
领导干部的股份份额,肯定要比普通职工高的多,这也就意味着李卫东收购股份的时候,这些领导干部能多赚不少钱。
这可是实打实的利益!
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在利益面前,没有人会反对这次的股份制改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