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明末辽东从军行 > 第一百零八章 名将之才

第一百零八章 名将之才

哈拉布哈和额尔吉判断的没有错。但他们遇到的对手可不是酒囊饭袋之辈,其部更不是他们以往印象中的明军。
俩人和手下的后金军现在完全被复仇的怒火迷住了心智,一心想要追上杨林所部将其彻底消灭。根本就没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人家既然敢入境奇袭雅尔古寨那么就一定有过人的本事。这样的人能是好对付的吗
杨林已经料定后金方面必然会派兵追击,所以他结合辽东整体战局进行换位思考,不仅判断出了后金追兵的大致兵力,而且也判断出了后金军的追击速度和路线。因此他决定要利用对方急于报仇的心理,在路上设下埋伏,杀他一个“回马枪”。
要想设下埋伏打击敌军,就要提前侦知其动向。杨林将这项任务交给了苏赫巴鲁和蒋川等人的骑兵。
苏赫巴鲁等人知道这项任务的重要性,立刻精心组织和安排。他们亲自带队,在沿途的山顶、林间布置了大量的斥候,以流星探马的形式不断将军情报上来。
哈拉布哈和额尔吉率部由赫图阿拉出发一路向南,经今辽宁省新宾县鸡鸣山、五道沟、汤石砬子等地进入桓仁县境内,又经双顶子山、大松树沟等地迫近獾子沟。
哈拉布哈和额尔吉判断应该在此地附近与明军遭遇,因此下令全体后金兵加快速度打马急驰。他们计划抢在明军前面打其一个埋伏。可惜他们与对方还有一天路程的时候,就已经被对方斥候发现了。
后金军斥候的侦察技能很出色,善于追踪人和动物的踪迹。但面对披着迷彩斗篷并进行了严密伪装的明军斥候,他们竟然毫无察觉,一举一动完全暴露在对方的眼中。这一点对后金军来说是致命的。
冷兵器时代,谁先发现对方谁就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进而为消灭对方创造先机。如今明军就掌握了这个先机,为接下来的战事创造了有利条件。
得知后金军追来的消息后,杨林立刻做了一系列的安排。一是命令沿途丢弃一些金银财物和粮草辎重,以便给后金军造成己方急于逃命的假象。让他们认为明军军心已乱,可以放心大胆的追下去。
这种小计谋凡是有点脑子的人都会看破,但杨林就是要利用人的质疑心理,用这种看似简单实则虚实相伴的计谋来迷惑敌军。
二是命全军加快行军速度到达獾子沟,迅速构筑伏击阵地。同时要想办法把人马隐藏起来不被发现。
三是随军百姓要协助构筑工事。这样可以节省官兵体力和时间,便于在交战时取得优势。
四是等工事修成后百姓沿途扔下一些杂物继续前进,给后金军造成明军已经过獾子沟的假象,促使其放松警惕继续追击。以便明军达成发起突袭的作战目的。
五是队伍中携带了不少金银财物,不仅拖累行军速度,而且会动摇官兵死战到底的意志。因此,杨林将所有金银聚在一起,当着所有官兵的面将它们投入了鸭儿浒河。
杨林告诉官兵,现在金银全没了就别惦记什么了,要想活命就得彻底消灭身后的追兵才行。打胜了,大家回去一起记功受赏;打败了,大家就一起弃尸荒野喂狼。
官兵们没想到杨林这么果决狠辣,那么多金银说扔就扔了,眼都不眨一下。他们痛惜的同时也知道,不把身后的后金追兵消灭掉,自己能不能回到叆阳都不好说。所以这一战必须要拚命。
朝鲜使团领队金彦春对杨林此举大为意外,没想到这年轻人为了鼓舞士气竟将财物沉河,颇有项羽“破釜沉舟”之风。事后他在给朝鲜国王的信中评价杨林到,“心机冷凛、用兵诡诈,颇有名将之才。”
杨林查看了獾子沟的地形,又检查了这里的土质情况。尔后仰天大笑,大呼三声“天助我也”。
张祝、徐晋等人不理解杨林为什么要在獾子沟设伏,他们对这里的地形很不满意。纷纷叙说到,此地林木稀疏植被低矮,沟中地势平坦无遮拦之处,根本就没有可以藏兵的地方。若是被敌军发现就由伏击变成了正面厮杀,如此一来不知要伤亡多少官兵。所以应另谋他处设伏。
杨林却道:“你们都说这里不能设伏,那么敌军也必会这么认为。所以越是不可能的地方,就越能给人出其不意的效果。另外谁说我要把队伍埋伏在外的,我把队伍藏在地下不行吗?”
“呃,藏在地下,怎么藏?”
张祝、张魁武等人面面相觊,不禁一阵惊诧。就连平时最能理解杨林作战意图的徐晋,也是在原地愣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杨林抓了一把泥土给众人看道:“这里的土质匀称松散粘性小,不仅便于挖掘而且挖出的壕沟也不易坍塌,人藏在里面透气不憋闷。所以我要把人马藏在地下。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各哨具体安排和要求是........”。
张祝和徐晋等人是第一次听说还能把队伍藏在地下的,心里虽然有些没底,但也不得不佩服杨林用兵之道的精妙,便不再规劝立刻按照各自命令行事。
明军官兵接令后,立刻沿着道路两侧开始挖掘壕沟。为了不露出破绽,他们挖掘出的泥土不能乱扔,而是集中在一处等待回填。地表的植被也不能破坏,而是要铲到一旁留做覆盖壕沟表面用。
明军挖掘壕沟的标准是长三丈,深四尺,宽二尺半,每条壕沟可藏进一什官兵。里面用粗木枝横在沟上当梁,内里用迷彩布苫上,然后覆上泥土拍实。最上面再用枯草、树枝、泥土等进行伪装,这样人站在上面也不能陷进去。
为了缩短冲锋距离抵消后金军骑兵的优势,壕沟离道路多在二、三十丈,这个距离正是在标枪的有效射程之内。
根据杨林平日训练官兵时的规定,攻击骑兵时要先打马后打人。后金军虽不都是骑兵,但马匹是他们重要的交通工具和军事资产。
如果后金军在战斗中损失大量马匹,就迫使他们的机动性下降。机动性对后金军来说极为重要,这一点是他们的优势也是劣势。
杨林因此告诉官兵,敌军多在秋冬季节用兵。杀伤他们的马匹等于斩断了他们的双腿,比杀伤他们的人还要有价值。在辽东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缺少马匹就意味着在野外停留的时间会变长,就要经受长时间寒冷的侵袭。因此产生的伤病员必定要增加,这对敌军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
杨林坚信,后金军即便个个体魄强健,野外生存技能高超。但在辽东动辄零下几十度的严冬之下,就是铁打的金刚也经受不住。而要达到冻死冻伤他们的目的,那么就先从杀伤他们的马匹开始。
杨林本打算要留下戊哨做为预备队的,但考虑到后金军战力较强,必须倾尽全力给予重击。所以他打消了这个想法。同时为了尽快撤离敌境,避免与对方过多缠斗,他的作战目标是力争全歼,而不是务必全歼。
距道路不远的山坡上,明军挖掘了用于埋伏弓弩手的壕沟。这里居高临下树木稀少,便于发挥弓弩的威力。这些壕沟按照杨林的要求分成前后两道,目的是形成简单的防御纵深,防止后金军轻易突破伏击圈。
由弓弩手埋伏的壕沟向上直达山脊,距离道路不过一里半。杨林在这里也挖掘了壕沟,将两门佛朗机炮藏在其中。他要用火炮对后金军进行远程打击和压制。
为了防止敌军斥候侦察到火炮阵地,他将巴来扎西和噶里的队伍部署在这里。目的是利用同族的身份,在第一时间内干掉敌军这些耳目。
等一切都安排好后,杨林开始挑选合适的炮手。他把官兵们中凡是接触过火枪火炮的人都找出来,准备进行紧急教习。可这样的官兵都没超过十个人,这其中还要算上张魁武、徐晋和彭义三人。最后把燃放过烟花爆竹的官兵找出来才勉强凑够二十多人。
对于杨林手下的这支队伍来说,火炮和火铳是先进的玩意儿。别说放过,很多官兵都是第一次看到。这也难怪,官兵们原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如果不是从军入伍,他们这辈子可能都不一定能离开家乡。
至于燃放烟花爆竹,那是要花钱买的,平常人家哪有闲钱去买这东西。这东西纯是花钱听响图乐呵——毛用都没有。就是大户人家也只是在过年的时候放上几挂鞭意思意思,也不敢随便多放。否则今后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杨林无奈的看着这些被挑选出来的人,不禁感叹自己官职低微,不能调动一切资源和力量绞杀后金。竟然连合格的炮手都凑不齐,还怎么改变大明王朝的历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