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第四十一章初生牛犊不怕虎第四十一章初生牛犊不怕虎
因为时间太紧了。很多事情都没有搞清楚,就开始挖掘工作了。
而两条河的高度差,更是没有搞清楚。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伊通河,也就是松花江这一条支流。他是从长白山上流下的,先从东向西流,然后拐弯向北流入松花江之中。
何夕选中的地方,就与这个拐弯的地方相近。因为上游相对高。于是,在挖开运河之中,等于伊通河在这里分叉了,一路流入松花江,一路流入辽河之中。
何夕担心的就是,这一条直接改道,岂不是白费功夫。好在运河太窄了。特别是最中间一段,有些地段,甚至不足三丈。水浅了。最多一丈。径流量比较小。伊通河水量比较大。即便是分流,也没有完全改道。
而今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没有现在没有问题,并不代表着将来没有问题。
因为东北有大量积雪,而今伊通河的水量,还是比较大的。但是这种情况,未必是常态。何夕并没有这一条河的往年水文数据。一旦伊通河大旱。对运河还是问题。
总之,整个工程都是问题重重,隐患多多,但已经是何夕能做到的极限了。
何夕站在伊通河与辽松运河的连通处,看着水位平稳下来,暗暗擦了一下额头的冷汗,心中暗道:“等将来有时间了,我一定要重修,一定重修。”
人家修河架桥,都是扬名后世。如果他将这一条问题多多运河留给后世。岂不是影响自己一世英名?
------
这边的情形,平安并不知道。但是在伊通河水位下降的同时,远处传来烽烟。在长春堡以北,并没有烽火台,但是,平安为安全起见,派了不少夜不收昼夜换班。在发现敌人的时候,点燃了烽火。
但仅仅是数道。
与平安派出的夜不收数目不同。
平安脸色微微一沉,他知道,那些没有来得及点燃烽火的夜不收,可能已经死了。至于,现在点燃的,也未必能活得了。平安立即下令击鼓,整个长春堡之中将士,全部汇集起来,整装入列。然后在军官的指挥下,在城头上,城中空地上,乃至于长街上席地而坐。
有一些有经验的老兵,将手中的硬饼掰成小块,含在嘴里,然后再喝一点水,在口中泡软了再吃下去。
吃得很慢,好像吃零食一样。
这个老卒很有经验。
知道古代战争的节奏很慢,此刻发现敌情,与敌人真正交锋,还要一段时间,甚至还有可能是虚惊一场。所以,平安召集将士,除却城头少数警戒之外,全部席地而坐休息。
毕竟一直站着,也很耗费体力的。
而老卒之所以吃东西,不是因为饿,而是担心一旦打起来,没有机会吃的。毕竟古代大战,一旦打起来,鏖战数个时辰,乃至打到天黑,也是有可能的。那个时候,哪里有吃东西喝水的时间了。
至于,为什么吃得这么慢。因为人吃多了。是不能剧烈运动的。
故而一点点地吃,保持状态,随即准备投入战斗之中。
当然了,还有一些老卒,根本不在队列之中,靠着城墙下,屋檐下面,仰头晒着太阳,让头盔遮着眼睛,呼噜震天响。居然睡着了。
平安所部,是冯胜特别留下来,堪称精锐,而精锐是代表其中老卒的比例非常高。这个时候,不用平安吩咐,都在自觉地调整状态。随时准备出发。只有一些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见老卒们如此,也渐渐地安心下来。
这就是大明最大的底气,军中有近百万的老卒。是从淮西打到江南,从江南打到湖广,从湖广打到北平,从北平打到草原的老卒。
名将悍卒。
而这个时候,一道道烟尘掀起,平安在城头上极目远望。单单看着声势,决计有数万骑之多。
平安激动得浑身发抖。因为这是几年来,元军出动规模最大的一次了。自从洪武十四年以来,大明与元军根本没有打过决战。本来辽东之战,大明是当决战来打的。但是纳哈出跪了。
而这一次,虽然元军有数倍之众。而平安一点也不害怕,反而高兴,因为对面每一个蒙古人头上,都写着战功两个字。
平安眯着眼睛,细细观察来敌,说道;“消息传出去了吗?”
身边的人说道:“已经传出去,不仅仅点燃了烽火,同时,派了十个人,分道报信。”
平安猛地转身下了城墙,一边走一边说道:“备马。”
------
元军先锋来到长春堡城下,有一骑出列,在城下徘徊,大声说道:“大元丞相致城中守将,天兵大临,尔等------”
这个人还没有说完,忽然长春堡城门洞开。
平安一马当先,手中钢-弩,一搭,长箭飞出。将来人连人带马射在地面之上,随即扔掉钢-弩,攥紧长枪,当即冲出,身后有千余骑兵,飞马相从。掀起一道风沙。
平安这个举动大出所有人意料之外。
要知道,元军大队人马。就在后面,不过数里。在骑兵作战之中,这距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千余人被数万骑兵围上了,纵然是天兵天将,也毫无生还可能。
毕竟,元军精锐已经被明军精锐骑兵差了很多。但即便差太多,也没有到随便拿捏的地步。
但是平安出击这个时机,也是很绝妙的。蒙古先锋在城下驻马,以为城中明军不会出击。但是却不知道骑兵最大的威力就是速度。没有速度的骑兵,战斗力大打折扣。刚刚驻马,从上到下都没有意识到明军会出击,要再次提速。故而平安冲过来的时候,蒙古骑兵已经乱的。
有准备好的。在与明军对冲,这也是骑兵最好的应对方法,有人想撤退,让战马先跑起来再说,有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愣在原地。
但是平安连冯胜都赞同得骁勇,此刻也展现出来,先破冲过来的敌军,然后杀透敌军本阵,撵着逃走的敌人,直接冲着对方大军而已,纵然前方有千军万马,此刻也毫无惧色。
蒙古前锋,比平安骑兵要少。但是此刻却被平安一击,犹如雪崩一样,兵败如山倒。
不得不说,有时间军心士气,是很影响战场上的发挥的。
大明开国之气未散去,就是人人奋勇,就可以登上高位。有才华,大抵都能提拔。而且基层将士,也大多怀着报国之心。故而,在徐达,冯胜,傅友德等人之后,中生代,与年轻一代的将领,也为数不少。
都很有才能的。
真正军中昂然之气,断层的就是朱元璋对勋贵集团的大屠杀。因为勋贵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张大网,如此一来军中大部分有才华的将领,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即便留下一批人,当初的心气也就没有了。
所谓的靖难勋贵,完全无法与开国勋贵相比,就看靖难第一功臣邱福出塞,都能被打的全军覆没,就可以看出来成色如何,放在开国勋贵之中,他的能力,估计能排到十几名开外,比陆仲亨,唐胜宗,甚至叶旺都要等而下之。
而元军又是什么样子?
王保保与其弟,的确是人物,他们并不是对元帝有多忠诚,而是知道大局之下,政治倾轧是要不得的。故而王保保兵权最盛的时候,也与元帝一些尊重。脱因帖木儿在现在也是在元廷直属军队之列。
但是,很多事情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同样也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能挽回的。